第122章 混淆真相
字數:4715 加入書籤
在場眾人早聽聞帝後對這個永平侯的庶女另眼相看十分賞識,本以為以訛傳訛誇大其詞,今日一見元啟帝的態度,他們紛紛變了臉色,看向這個清麗少女時的目光又變得不一樣了。
站在一旁的荊鴻曦見狀,心中也察覺到了元啟帝對趙宣寧態度不同,再接收到宣相的眼神,他當即站出來說:“啟稟皇上,那奇桑已經被朔博君轉送給了南平縣主,但此人並不在侯府之中,請皇上恩準臣下派人去搜捕。”
宣寧忽然輕笑一聲,濃麗的眉眼盡是嘲諷之色:“荊統領急什麽?本縣主剛才在侯府就跟統領和權公公說了,到了堂上自會將人交出來的!”
荊鴻曦冷言打斷:“嗬,縣主說得好聽,一個侯府小廝深更半夜不在府中,又會去哪裏?難道不是侯府事先得知了風聲將他放跑了嗎?”
坐在主位作擺設的禦史中丞見皇帝臉色不豫,略一沉思,目光落在了一直隱在司馬傑身後的林氏身上有了主意,他輕咳了一聲,捋著胡須朗聲道:“荊統領,你既然抓不到人,為何將侯夫人一並帶了過來?難道你忘了皇上的囑咐麽?”
荊鴻曦心中冷笑,拱手道:“魏大人,末將在侯府雖沒有抓到奇桑,但搜到幾個準備翻牆想要逃跑的仆婦,末將從她們身上搜出了幾張字據,請公公呈稟皇上和大人查看。”
權公公吩咐身邊人取了荊鴻曦遞上的字據呈上禦前,一一展開。
永平侯目光漸漸冷凝,若有所思地看向林氏,他沒想到青龍門背後還藏著這麽大的陰謀,而自己這個妻子混混噩噩鑽了進去渾然不覺!
元啟帝的目光眼變得冷銳鋒利:“青龍門的印信…永平侯府什麽時候與青龍門有了交涉?趙懷遠,你最好給朕一個解釋!”
澧國公也看清了上麵的字據,震驚地站起來跪倒在地為永平侯府求情:“皇上,此事定有蹊蹺,永平侯府絕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元啟帝看都不看澧國公一眼,目光直視著永平侯。
永平侯上前跪地呈稟:“回稟皇上,侯府與青龍門從無交集,倒是青龍門屢次對臣的兒女下毒手,此事定是有人栽贓誣陷,請皇上明察!”
荊鴻曦冷哼一聲:“皇上,末將有證人,可證明這些字據確實出自永平侯府,請皇上和魏大人準末將帶證人上殿。”
魏武為難地看了眼陰沉著臉,不發一語的元啟帝,鬥著膽子一拍驚堂木,“傳證人。”
荊鴻曦早有準備,隻是幾息之間就看到三個男人被禁衛軍拎了上來扔在了地上。
林氏看清對方的嘴臉,腳下一軟差點癱在地上。
竟然是方嬤嬤的弟弟方炎,與青龍門交涉的事情就是他去辦的!
荊鴻曦見到她這副模樣,更是成竹在胸,指著中間那個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中年胖子說:“皇上,魏大人,此人名叫方炎,是永平侯夫人身邊奶娘的弟弟,他可以證明永平侯府曾出重金讓他去找青龍門的殺手去辦事!”
魏武額頭直冒冷汗,心道今日的事情錯綜複雜,他根本不了解其中來龍去脈,心中暗罵這個蕭明川為什麽還遲遲不出現。
他硬著頭皮說:“方炎,抬起頭來!本官問你,你可曾為永平侯府與青龍門牽線搭橋做交易?”
方炎自從方嬤嬤無故失蹤後,他就被人抓了起來逼他合作,如今他一家老小全都捏在那貴人手中,他根本沒有拒絕的能力。
他垂著頭,聲音嘶啞地說:“回大人,荊統領所言屬實,侯府確實與青龍門有交易!不僅如此,侯夫人為了怕泄露風聲,不僅殺了我姐姐滅口,還要誅殺草民一家人,草民僥幸逃生,想到荊統領乃是皇上最信重的將軍,隻能求助到荊府門上,請將軍為草民做主。”
他話音剛落,林氏突然衝出來指著他罵道:“你胡說八道!我什麽時候殺了你姐姐!方嬤嬤失蹤後我還送了一筆銀子過來安撫你們!什麽時候來誅殺你一家?”
“夫人!”山茶急忙想拉住情緒失控的林氏,可奈何她力氣太小,根本拉不動她,反而兩個人雙雙跪倒在地。
方炎咧著嘴露出一抹憤怒又殘忍的冷笑:“夫人又怎會親自動手,您要殺誰還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永平侯疾步上前,拉起林氏,“殿前失儀,你還嫌不夠亂?”
“侯爺,他在說謊,我從來沒有…”
“皇上,魏大人,臣女有一事稟告。”
眼見著林氏腦子又開始犯渾,宣寧上前一步打斷了她的聲音,斂衽對皇帝和魏武說道:“方嬤嬤失蹤卻是事實,可侯府也在京兆府報了案,闔府之力去尋找了,這是滿城皆知的事情,這方炎口口聲聲說侯府殺了他的姐姐?那他可有證據?”
她冷眼看向荊鴻曦,語氣嘲諷道:“至於侯府派他去跟青龍門交涉更是無稽之談,嫡母林氏出自澧國公府,身為名將之妻,一品誥命,又是太後娘娘的親侄女,府中護院皆是高手如雲,她要和誰有仇怨,何必去招惹那些江湖渣滓!荊將軍統領五萬禁軍,居然輕信一個街頭流氓地痞的話,不經查證就敢上稟聖聽,是不是太過兒戲?”
“不經查證?”荊鴻曦挑眉指著魏武手中的字據:“那就是證據,上麵可是白字黑字銀貨兩訖的憑據!還是南平縣主想指鹿為馬,抵死不認?”
宣寧淡淡一笑,看向觀戲不語的司馬傑說:“臣女素聞青龍門殺人前會發布血色信箋給目標,沒聽說過事後還有銀貨兩訖的字據,聽聞大理寺奉皇命親自督辦青龍門案子,不知道司馬少卿能否解惑?”
司馬傑說話滴水不漏,不偏不倚:“青龍門究竟如何與買家交易,那就要問一問大理寺地牢中青龍門的那些殺手,微臣不敢妄言。”
他複又笑了笑,上前朝皇帝和眾臣行禮,然後說道:“不過青龍門一案既然由大理寺查辦,還請荊統領不要越俎代庖,迷惑視聽,本官好像記得你是去侯府抓奸細的。”
荊鴻曦怒目看向宣寧,“南平縣主,還請你把奇桑交出來吧!”
宣寧沒有看他,而是對皇帝說:“啟稟皇上,奇桑確實是朔博君從北邙帶回來的罪奴,隻因臣女和幼弟屢次被青龍門人刺殺,他便派了幾個會武功的護衛在我們身邊保護,前幾日朔博君前往南洲時,奇桑前去送行,遭到暗殺,被他在北邙結識的江湖兄弟所救,等臣女收到消息時,奇桑已經傷重身亡,如今屍體正躺在義莊之中。”
這時杜康站出來冷聲道:“南平縣主繞了了一大圈,原來是想來個死無對證麽?”
“杜大人,你們說奇桑勾結西嶽江湖中人,可有人證物證?”
荊鴻曦指著方炎身邊的兩個畏頭畏尾的大漢說:“他們便是人證,他們親眼看到奇桑與幾個西嶽人時常在西市香滿樓會麵,且香滿樓的掌櫃夥計都能作證。”
宣寧目光冷厲地掃了那兩人一眼,“既然幾位大人這麽肯定,那臣女也不能讓清白之人背上汙名而死,”她轉身朝皇帝行禮,語氣沉沉地說:“皇上,臣女亦有證人證明奇桑清白。”
元啟帝陰沉的目光從始至終都沒有移開過宣寧一瞬,此刻見她說話,他淡淡道:“傳。”
元啟帝對宣寧這般縱容的態度就連永平侯和蕭太師都微微變了臉色,不動聲色地朝立在場中的宣寧望了過來。
宣寧抬頭看了眼永平侯,淺淺一笑,眸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
在侍衛和宮人的帶領下,四個身材高壯的男人走在前麵,身後跟著一個嫋嫋娜娜的娉婷女郎,以及兩副擔架上各抬著一人。
等眾人進入昆元殿,杜尚書率先變了臉色,指著其中一人驚愕失語。
一行人先行行禮:“草民參見皇上,參見諸位大人。”
“爹!”四個男人中臉上掛彩最嚴重的一個青年見到杜尚書十分開心,還不顧龍顏在上,大咧咧地揮手朝杜康笑的得意非常。
杜康顧忌皇帝在上,色厲內荏地狠狠瞪著兒子,卻又不敢說話。
宣文和荊鴻曦意識到了什麽,相視一眼又急忙避開眼神,心中驀地一沉。
“皇上,”宣寧對場中的暗潮洶湧恍若不見,指著擔架上躺著的兩人道:“左邊這位就是荊統領要找的那個奇桑,北邙罪奴身上皆有烙印的符號,皇上可以請刑部仵作前來驗看。至於右邊這位,就是那日在東城門外埋伏企圖驚擾聖駕的賊人其中一個。”
她轉身看向杜貫,見對方也朝她看來,兩人四目交匯,卻都心照不宣地移開了視線:“當日奇桑認出了那些賊人,被其圍困,是這幾位路過及時救下,才能在臨死前見到臣女,吐露實情告知與我。還請這位公子將當日情形稟告皇上和諸位大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