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元氏身亡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A+A-




    杜府中今日也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自從杜蓉蓉入土後,羅氏整日以淚洗麵神智是好是壞,將杜康原本幾分憐惜之情徹底磨滅。

    他本就嫌棄這個正妻不能給他孕育嫡子嫡女,當初礙於羅太傅在禦史中的盛威不敢做得太囂張,隻能將心愛的表妹安置在外麵偷偷接濟。

    如今太傅已經死了,羅府也沒落,又因為羅氏沒有教養好杜蓉蓉鬧出這麽大的醜聞令杜府顏麵全失,他便借機將心愛的表妹和長子接入府中,還準備將元氏抬為平妻,讓杜貫有名正言順的身份明年入科場考試。

    但是杜貫昨日在昆元殿的表現令他失望透頂,回府後他狠狠責罵了杜貫一頓,將他鎖在了禁室不許人探望。

    元氏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若是餓出什麽毛病來她餘生能靠誰?她可從不指望靠這個薄情寡義的丈夫。

    於是她悄悄地準備了很多點心送到禁室,不惜用重金買通護院,給兒子送食物和被褥。

    杜府中都知道老爺十分寵愛這對母子,雖然不知道今日老爺為什麽發火罵人,但想必父子沒有隔夜仇,護院就通融了一回,讓元氏進去探望。

    羅氏一直在派人盯著元氏,得知元氏的舉動,冷冷一笑,當即帶人圍了禁室的院落,從那個護院身上搜出了元氏的首飾金銀,並冤枉元氏與這個護院有苟且。

    不僅立刻將這個百口莫辯的護院就地正法,打得滿嘴血沫子讓他說不出話,還將元氏五花大綁捆起來要娶沉塘。

    羅氏執掌杜府中饋多年,積威深重,豈是元氏初來乍到就能取代的。

    杜貫被鎖在禁室裏指天罵地,喉嚨都嘶啞了也無人動容,直接將元氏沉入水中。

    就在這時,原本應該在宮裏的杜康忽然趕了回來,見到禁室外的荷塘裏這悚然心驚的一幕,他氣得當即下令撈人。

    “羅氏,你在做什麽!”

    羅氏見了他趕到,也不驚慌,直接將那護院拎出來,指著他懷裏的金銀玉簪說:“老爺,這個賤人趁你不在,勾引護院,在場幾個仆婦丫鬟都能作證!老爺公務繁忙,妾身這是為了杜府的名聲,為了老爺分憂啊!”

    杜康又不是傻子,這個羅氏自從元氏回府後,三天兩頭找麻煩,今日竟敢栽贓嫁禍來明的,簡直豈有此理。

    元氏此刻已經被杜康的侍衛撈了上來,麵無人色氣息全無。

    而杜貫還在禁室裏呼天搶地地叫囂。

    杜康上前幾步看到容色狼狽的元氏,心中一沉:“傳大夫!”

    其中一個侍衛探了元氏的鼻息和脈搏,不太確定地說:“大人,姨娘死了。”

    羅氏眼中露出得逞的笑意,她堂堂太傅之女,卻因為這個外室的存在終日如鯁在喉多年,今日終於出了這口鬱氣,她暢快之極!

    就在這時,杜府的官家匆匆趕來,看到眼前這麽雜亂的場景頓時頭皮一麻,他剛剛出門去了一趟宣府,這府上就出了亂子,不知道老爺會不會責怪他?

    他小心翼翼地說:“老爺,霖華宮傳來消息,要請夫人進宮一趟。”

    羅氏挺直了背脊,她雖然生了女兒,可女兒是宮裏頭的娘娘,肚裏懷有龍嗣,以後還是大燕儲君,她根本用不著看杜康的臉色!

    她語氣冷冽,神色從容:“老爺,這個元氏侮辱門庭,行為不端,本該扔去亂葬崗,你以為如何?”

    杜康看著元氏的屍體卻在想今日皇帝聽到後宮傳來消息立刻怒氣匆匆的走了,定是後宮發生了什麽事。

    而霖華宮這麽快傳來消息,怕是和那件事脫不了關係!

    既然元氏已經沒了氣,他此時與羅氏鬧僵也不是好事,他冷眼看向自己的嫡妻,冷冷道:“今日宮裏不太平,你一會兒進宮謹言慎行,不可行差踏錯!”

    羅氏扯了扯嘴角,朝他福了福身就繞過屍體揚長而去。

    杜康目光一沉,看了眼管家說:“宣府怎麽說?”

    皇帝禦駕親征的事情滿朝鬧得沸沸揚揚,而皇帝趁機還剪除了他們一黨幾個忠心可靠的臂膀,他和宣文皆以為皇帝定是察覺了什麽,正在慢慢收網。

    因而他們此時更需要軒轅門的幫助,而出自軒轅門的宣鴻朗這幾日行蹤詭秘,根本找不到他說話,於是他隻能讓管家去一趟宣府了。

    “回老爺,宣相命人帶給老奴四個字:‘拭目以待’。”

    他猶豫地看了眼地上的屍體,剛接入府中時,這個女人多麽春風得意,明明馬上要晉升平妻熬出頭了,偏偏做了蠢事。

    “老爺,元姨娘的屍體怎麽辦?”

    “對外說病死,不用設靈堂,找一副薄棺葬了!”

    畢竟是跟了他這麽多年的女人,要隨意扔去亂葬崗他是做不出來,但這件事既然已經被羅氏一錘定音,如今多事之秋,他沒必要為了個死掉的女人多生事端。

    這時,一直守在禁室外的護院跑過來說:“老爺,大少爺在踹門,再踹下去,門真的要踢壞了。”

    杜康臉色陰沉,都是因為這個兒子在外麵結交狐朋狗友壞了他的好事,還害死了自己的親娘。

    他本來對他期許甚高,如今怕也隻能淪為一顆廢子了!

    “把門封起來,等他什麽時候消停了,再帶他來見我!”

    “是!”

    永平侯府裏,今日迎來了貴客。

    來人正是戶部尚書李夫人,她不僅帶了厚禮,身後還跟著一個眉目清俊儒雅的青年,正是戶部尚書的嫡次子李博。

    李博自從在凝暉園的投壺比賽是見了宣寧一麵,一直念念不忘,茶飯不思。

    李夫人心思敏銳,察覺到兒子的異常,幾次詢問後終於從兒子口中得知了他有了意中人。

    她雖然心中嫌棄趙宣寧庶女出身,但畢竟有皇家抬舉,又是戰功赫赫的名將之後,那日秋菊宴上見她維護嫡兄嫡姐也是一片赤誠之心,心想歹竹出好筍,未必所有庶女都是心胸狹隘見利忘義的壞胚子。

    於是今日終於還是帶著兒子上門來提親。

    林氏在看到她身後的李博時,心中就是一喜,戶部尚書雖然還不是正品,目前由她父親澧國公與李尚書一起兼顧,但聽澧國公說這李尚書家風清正,為人圓滑卻不失仁心,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想必他的兒子也是不錯的,若是將芙兒嫁給他,倒是一門好親事。

    兩人言笑晏晏交談片刻,林氏看著一邊正襟危坐俊臉緊繃的青年真是越看越歡喜,她柔聲道:“你看,我們兩個光顧著聊天,倒是怠慢了李公子,我家毅兒如今去了南洲,府中隻有小四在院中讀書,若是李公子不嫌棄,我叫他帶著在侯府你轉轉可好。”

    李博心中一動,耳根微微泛紅站起來十分有禮的一揖,“那就勞煩夫人了。”

    “客氣什麽,我們兩家也算世交,平日裏你們幾個年輕人也該多多往來才是,”林氏笑容更真誠了幾分,喚來山茶和冬葵:“找護院帶李公子去找四少爺,吩咐他不可怠慢貴客。”

    “是。”

    目送著李博出去,兩個女人相視一笑。

    李夫人終於言歸正傳,用閨中密友的口吻輕聲說:“阿柔,今日我過來其實是想為我家博兒向侯府小姐提親的,不知府上三姑娘可有婚配?”

    林氏掛在臉上的笑意倏然一滯,她眨了眨眼艱澀地說:“三姑娘?”

    李夫人對她的驚訝失態也並不在意,畢竟身份擺在那裏,堂堂尚書公子求娶庶女,換成她也要震驚的。

    “是,就是剛剛被封為南平縣主的三小姐,我兒對三小姐一見鍾情,想要求娶她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