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艱難的抉擇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長安城中一個隱蔽的宅院之中,七個老頭正圍坐在一個房間裏。
他們每人臉上皆是凝重,不住的飲著茶水,像是幾天都沒有喝過一般。
他們的手不住的顫抖著,汗水不斷從額頭上冒出來,很顯然他們如此口渴全是因為精神太過緊張所致。
上一次的聚會,他們還能在這談笑風生,仿佛舉手抬足間檣櫓灰飛煙滅,頃刻間就能讓偌大的大唐帝國煙消雲散。
這一次,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眾人的臉上滿是凝重。
如果說開科取士對他們這些傳承千年,壟斷了學識的世家來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話。
那麽大唐書院的建設計劃,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事。
他們世家的子弟打成出生起,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隻要李二這廝敢靠考試招生錄用,他們就敢讓這書院九成甚至十成的人都是他們世家的子弟!
不過教化萬民,有教無類終究是他們這些儒道之人終極的理想。
李二既然喜歡折騰,就由他去,對他們這些千年王八來說,也就隻是件無關痛癢的小事,說不得他們努力促成此事,還能借此青史留名。
至於大唐書局,雖然打擊了他們對於書籍對於知識的壟斷,值得他們重視,但也隻能傷到他們皮毛,他們這些世家千年的傳承靠的可遠遠不止是書而已。
光有書頂個屁用啊!
聖人之道,微言大義,句讀都不知道,你還想瞧明白?怕不是鑽進死胡同裏,直接把自己琢磨廢了哦!
他們這些千年的世家,什麽都不多,就是諸子百家典籍的注解多。
正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人生一世,若是不寫點注,豈不是白來一遭?
可以無師自通的天縱奇才,總歸是鳳毛麟角,寒門百姓中即便出了這麽一位橫壓一世的人物,又能如何呢?
終究改變不了大局。
所以李二的這些個反製手段,對他們來說,都是跟看笑話似的,根本得不到重視。
但是——
今天的報紙不一樣!
這輿論的陣地,他們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放棄的!
正此時,王珪沉吟半晌,總算開口,打破了僵局:“這長安日報諸位都看過了吧?”
砰!
隴西李義用力一拍桌子,怒道:“辦報!我們也辦報!”
盧維冷哼一聲,嘲諷道:“辦報?拿什麽辦?”
他將袖子裏的報紙掏了出來用力拍在桌子上。
“砰!”
“這紙的質地,這產量,明顯是嶄新的工藝!”
王珪皺著眉頭,不解道:“李二這小兒,究竟是從哪裏搞到的這等工藝?”
“想來大唐書局的書,恐怕也是如此。”
崔紹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那總不能拱手將這民心推給李二了吧?”
崔紹冷聲道:“這報紙的後手,諸位可別說瞧不出來。”
“唉——”李俊長歎一口氣,“這報紙可以刊登六經注解,長此以往,大儒爭相在這報紙上辯經,我們的根可就被李二那廝挖了。”
李俊的話說完,現場又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明白,這次所有世家都要動手了,不能再隱忍了,可誰又敢拍這個板呢?
畢竟崔州的事情他們還曆曆在目,這回一旦動手小打小鬧是不可能了。
搞不好傳承千年的家族都得斷根,李二可不會對他們心慈手軟!
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一旦失手,將再也沒有能力反抗了。
王珪靠在椅背紙上,眯著眼睛,仿佛進入假寐,對於周圍眾人滿臉的擔憂,嘴角微微勾起,絲毫不掩飾心中的嘲諷。
這些家夥真的是老了,李二這廝都騎到大家臉上了,還在這猶猶豫豫,瞻前顧後的,還在害怕李二對他們動手!
難道大家不動手,就能安安穩穩的嗎?
難道他們還有機會和李二講和嗎?
王珪微微睜開眼,再次從眾人不安的神色上掃過,冷笑一聲,又陷入了假寐。
他們五姓七望該洗牌了啊。
如今正是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必須選賢才出來,方能有一線生機。
正此時,房門發出吱呀一聲脆響,一個白須白發,身穿一身粗布麻衣的老者走了進來。
他剛一進來,嘴上就發出哈哈一聲輕笑,對著眾人拱手道:“諸位見諒,老夫來遲一步,還望諸位家主海涵。”
這話一出,除王珪外的眾人皆是連忙起身拱手致意,笑嗬嗬道:“竇老言重了,此間之事,若是沒有竇老,我等豈敢妄下定論?”
一人話語落下,其他人也是齊齊點頭,出聲附和。
“沒錯,沒錯,竇老真會說笑,咱們快快入座!”
“大事重要,大事重要!”
老者對著眾人一一行禮,又是客套了一番。
唯有王珪對此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這竇家雖然不得了,可王珪有自己的尊嚴,斷不會做這等事。
可這竇老偏偏卻選到了王珪的身旁坐下,反倒令王珪難堪了。
這竇老乃是竇皇後的父親,也就是李淵的嶽父,李世民的外公。
如今的竇家雖然因為竇皇後的死,李世民的繼位,而有些沒落,但是太上皇李淵還沒死呢,正是春秋鼎盛之時!
他們雖然不敢當這個出頭鳥,直接跳出來造反另立一個新國家!
但清君側勤王的膽量還是有的!
這竇老正是他們和李淵之中的一座橋梁。
更重要的是,竇家有兵權,竇家的子弟在長安禁衛裏身居要職!
在這長安城裏,沒有兵權寸步難行,他們這些個強龍,怎麽壓得過李二這條地頭蛇呐?
否則,就他們這些個眼高於頂的人物,何能容得這竇威如此托大呢?
竇家的祖上雖然也出過不少聲名顯赫,大名鼎鼎的人物,但底蘊太差,以至於被竇憲謀反一事牽連,元氣大傷。
否則這關隴八柱國,怎麽也得有竇家一份!
如今竇家式微,正是大家團結一致,一起再現祖上榮光的大好時候!
王珪雖然極力反對拉攏竇家,但他隻有一人,少數服從多數,也隻得看著他們邀請竇家參會。
人員到齊了,眾人客套一番之後,這決定大家生死存亡的會議,也就該開始了。
是戰。
是和。
終究要有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