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看來還得文鬥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咳咳!”王珪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既然人都來齊了,諸位不妨暢所欲言就是了。”
話落,竇威也不做作,開口問道:“不知諸位對這大唐第一武道大會有何看法?”
李俊不以為意道:“許是天子好勝之心又起了,想要網羅些猛將了吧。”
竇威笑而不語,沒有評價。
倒是王珪頓了頓,冷聲道:“李老太小瞧李二這廝了。”
“這些日子以來,李二的哪步棋簡單過?”
“若以此推斷,李二這廝前些日子大選秀女,修建大安宮恐怕另有所圖!”
話落,在場眾人臉上的表情都不好看,他們的的確確是輕視了李世民。
不錯,李世民絕非貪圖享樂之輩,更不是隋煬帝之流那般好糊弄的。
他們前些日子做得所有關於李世民的決斷,都得推翻了重新分析,真正重視起對手來。
竇威慢條斯理的放下茶杯,掃了眾人一眼,而後緩緩起身,輕笑出聲:“這有何難?陛下所做得這一切是為太上皇準備的。”
嘶!
眾人一齊吸了一大口涼氣,整個身子不由地顫了顫。
高,實在是高!
用溫柔鄉瓦解一個人的鬥誌,即便是屢敗屢戰,心如磐石的劉備都遭不住。
更遑論中年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李淵呢?
絕,太絕了!
盧維噗嗤一笑道:“這李二哪來的這麽損的招數。”
崔紹一臉凝重,急聲道:“盧老,可莫再輕視李二了,把我們所有人都蒙在鼓裏,不才是李二的能耐嘛?”
話落,崔紹一拱手,做出垂手聽訓的模樣,吹捧道:“若是沒有竇老提點,恐怕我等都還被蒙在骨子裏,多謝竇老!”
這一下子,可給足了竇威麵子。
自打卸任了宰相脫離朝堂,竇家式微之後,他可就成了過去式了,就算是自家的年輕人聽他教訓,也不會有這般姿態。
至於其他人,又有誰會在乎他呢?頂多就是客套兩句,也就作罷了。
而現在,竇威的臉上登時溢出了喜色,誰能想到有朝一日,他竇威居然在這五姓七望的家主麵前,又過了把宰相的癮呢?
這分量不可謂不重啊!
竇威擺擺手,推脫道:“崔老言重了,隻不過陛下到底是老夫的外孫,老夫比諸位更了解他一些罷了。”
“若是諸位處在老夫的位置上,恐怕早就看明白了。”
“這太上皇始終是陛下的一塊心病啊。”
聽著這話,眾人皆是齊齊點頭,表示讚同,先前沉重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不少。
現在有竇威坐鎮,他們的困難一下子就少了許多。
王珪沉吟道:“如此看來,這大唐第一武道大會的事情,恐怕也不會這麽簡單。”
王珪頓了頓,理了理思緒,突然靈光一閃,臉上頓時綻露出笑意,接著說道:“這李二會不會是企圖開武舉?”
此言一出,石破天驚。
臥艸!
這膽子也太肥了吧?
李二真有那麽大的膽子?
這如果是真的,絕對是在給他們遞刀子,送牌啊!
開武舉一事,不僅會惡了大唐的柱石,關隴子弟,還會得罪數萬萬儒生啊!
武將的地位雖然是在宋朝就遭受了毀滅性打擊,但其端倪早在唐代就已經有所顯現。
自武則天一杆子打折了關隴子弟的脊梁之後,大唐兵權一度掌握在外族將領的手中,否則又怎麽會有安史之亂呢?
竇威點頭說道:“不錯,王老所言甚是,這也是老夫今天來此的目的。”
“陛下終究還是太過年少了,年輕人嘛,總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盧維順著竇威的話,歎息道:“唉——陛下可謂是一代明君,可惜需要多多曆練啊。”
“他們年輕人做事有些熱忱是好事,但終歸該聽聽竇老這般大唐功勳的建議才是。”
話落,眾人頓時哄笑起來。
李世民這是把關隴集團推到他們這邊啊,這一下子要兵權有兵權,要人望有人望。
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隻欠一陣東風,如此大事可期矣。
當時是,王珪卻大煞風景,冷聲道:“諸位是不是高興地太早了些?這些日子我等可沒少在李二身上吃苦頭。”
“王老所言甚是,還是應該從長計議。”這話雖然附和了王珪,但語中極盡輕蔑,顯然很是敷衍。
在他們心中,王珪此舉純屬是杞人憂天了,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雖然說李世民長進不小,但終究還是個沒什麽政治經驗的小白,犯些錯誤也很正常。
王珪不願與他們一般見識,又開口說道:“竇老,不知有何高見呐?”
竇威輕笑道:“老夫來之前已經跟他們通過氣了,大家說到底都是陛下的叔伯,小輩要做事情,總歸是要支持的。”
“應該的應該的。”眾人拱手稱是。
竇威突然噤聲道:“老夫可以給諸位家主透個底,若是出了什麽事情,大家夥兩不相幫。”
竇威攤攤手,說道:“犯了錯,總歸要受到懲罰的不是?”
“正是,正是!”眾人又拱手致意,旋即哄堂大笑起來。
當真是時不我待啊!
除了王珪耷拉著一張臉外,其餘六人仿若勝券在握,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眉毛都快擠到一塊了,看起來已經在準備提前慶功了。
“不過呢,諸位家主,這衛國公李靖和冠軍侯秦淵,你們可有辦法?”
竇威的話,仿佛一大盆涼水,登時澆滅了他們興奮的火焰。
淦!
怎麽把這兩尊大佛忘了?
衛國公李靖,天下無敵,出道二十年未嚐一敗。
冠軍侯秦淵,異軍突起的黑馬,一出道頃刻間就瓦解了突厥五十萬大軍來勢洶洶的攻勢。
據說秦淵之勇,不在西楚霸王之下。
再加上什麽程咬金,尉遲恭,秦瓊之流。
若是沒能得到關隴集團的大力支持,就憑他們這些個文人,還真遭不住啊!
家底還是有些薄啊,李二手上這些個能征善戰的勇將,他們還真沒什麽好辦法。
如此看來,這戰是沒法戰了。
即便他們各家的死士,莊勇湊湊,也不過三千餘人,即便負責拱衛長安的禁衛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可如何殺進宮內,卻是一個大問題啊。
君不見,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門設下重圍,以逸待勞,居然被李世民率領一眾猛士和百餘名士卒打得找不著北,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看來還得是文鬥。
五姓的家主對視一眼,各自的心中已然有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