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書都讀狗肚子裏去了

字數:6904   加入書籤

A+A-


    這個問題他們不是沒有想到過。

    房玄齡點點頭,回答道:“小郎說得不錯。”

    “如今我大唐最缺的便是時間,隻要等馬蹄鐵列裝大唐的軍隊,便可訓練出一支戰無不勝的大唐鐵騎!”

    “但吐蕃人和突厥人顯然不會給我們這麽多時間。”

    “一旦我大唐和突厥開戰,吐蕃遠在西南高原之上。”

    “時刻威脅天府之國,與江南腹地。”

    “若是沿線布置大量兵力,必將影響我大唐對突厥的戰爭。”

    “為了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大唐恐怕隻能跟吐蕃和談呐。”

    “到時候吐蕃人獅子大開口,什麽良種工匠……”

    房玄齡不敢再說下去。

    李世民更是一臉焦急的說道:“那要這麽說的話,天子當堂對答,豈不就是不妥當的舉動?”

    “壞了壞了,我先前也是這麽想的,天子就應該先用別的話語搪塞回去,然後商議過後再考慮怎麽來回答吐蕃使者。”

    秦淵頓時送了便宜老爹一個白眼。

    “停停停,你瞧你著個什麽急,這事兒有啥急的?”

    “吐蕃人隻是有這樣的陰謀和野心,那他們就能成功嗎?”

    “一切的設想隻不過是建立在大唐會和突厥人,陷入曠日持久的大戰的這個假設之上。”

    “可要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速戰速決了呢?”

    “所以說,當今天子和房玄齡那批人心裏早就有數,這幾位執掌朝政這麽久了,心裏頭考慮的事情,難道還不如你們兩個嘛?”

    李世民訕訕的笑了笑,心裏卻是忍不住暗自吐槽了起來。

    考慮個鬼喲。

    他們幾個還真就沒做什麽考慮,想這麽多。

    最起碼他本人在大殿中氣宇激昂的時候,那是真的沒怎麽深思熟慮過。

    不過現在聽這個臭小子這麽仔細的捋了捋,那他的思路就清晰多了。

    吐蕃人有陰謀,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這麽個小把戲,對大唐基本上可以說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這麽一想的話,所謂的陰謀詭計就無所謂了,那自己當時那麽回答,也可以說是給了個最正確的答案。

    至少氣魄已經展現出來了,王霸之氣差點就把那普耶征服了。

    李二這下放心了,長舒了一口氣。

    就在這個時候,房玄齡突然開口說道:

    “小郎君,其實我有一個事情想不明白。”

    “你說這吐蕃國為什麽要火急火燎的派人出使我大唐呢?這一路可謂是晝夜兼程,絲毫沒有停歇。”

    “然後他們為什麽又非要出什麽三道問題,過後甚至表明要奉我大唐為宗主國。”

    “以吐蕃這樣的大國而言,擁有的土地不少,人口也還湊合,完全可以成就一方諸侯,偏安一隅。”

    “這樣的大國雖然與我大唐相比,還是相距甚遠,但也沒必要擺出一副苦苦求著主動送上門,要當臣屬的姿態吧?”

    “小郎君依你看,在這件事當眾,他們是不是還有什麽別的心思?”

    秦淵頓時用詫異的眼神看了一眼房玄齡。

    然後忍不住點了點頭,說道:“老房啊,還是你問的這個問題有水平,比我家老頭子問的是要高明多了。”

    “不錯。”

    “這好幾回了,總算提出了一個讓我真正需要用心去好好思考一二的問題,而不是閉著眼睛隨口就來。”

    房玄齡:“……”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是表揚自己問的問題有水平。

    但怎麽不論從哪個方向聽起來,都感覺怪怪的呢?

    然而一個呼吸之後,房玄齡就感覺到自己身邊的大唐天子,正在用一種略顯殺氣的眼神掃視著自己。

    這個眼神極具侵犯性,令他不寒而栗。

    ???

    房玄齡頓時有些懵逼。

    自己又什麽時候得罪陛下了?

    這位大唐宰相覺得自己是在是冤枉極了。

    得了一句看似表揚的嘲諷,結果還把陛下的仇恨拉到自己身上來了。

    這特麽也太冤了吧?!

    看著房玄齡一臉茫然的模樣,李世民忍不住在心裏冷哼了一句。

    還不都是因為那句“比我家老頭子問的問題高明多了。”

    搞得好像他李世民之前一直都沒什麽腦子一樣。

    這像話嘛?

    他可是大唐天子耶!

    不過呢。

    玩笑歸玩笑,李世民和房玄齡還是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了秦淵。

    他們都想知道,吐蕃國這麽急著要拜大唐為宗主國,究竟是為了什麽?

    難道真的就隻是吃飽了撐的的沒事幹,單純想要找個大哥,找個靠山?

    那這個結論可就未免有點太扯淡了吧。

    秦淵沒有理會兩人,仍舊躺在藤椅上,悠閑無比,然後反問了一句說道:

    “我記得這吐蕃國新任的國主名叫鬆讚幹布是吧?”

    “而且還是個年輕人?”

    李世民立馬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是能夠確定的,鬆讚幹布還真就是一個小年輕,才剛剛登臨吐蕃國國君的位置不到幾個月。

    關於這一點,他還親口問過那個名叫普耶的使者。

    秦淵“嗯”了一聲,而後又自言自語了起來: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匆匆忙忙的要認實力強大的國家為宗主國,無非就是幾個原因。”

    “要麽是本國實力一直都很弱小,需要個大哥罩一下。”

    “要麽就是整個國家內憂外患,需要找個強有力的靠山來扶持。”

    “否則不會有哪一國真就賤得難受,非得在自己頭頂上找個人壓著。”

    李世民和房玄齡一臉讚同,對於這一點,他們也是確信無疑的。

    以往奉大唐為宗主國的那些小國,還不都是因為靠大唐太近了,而自己自身實力又微不足道,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要不然,哪裏會有人真的願意給自己認個大哥認個爹的?

    當然了,大慫除外。

    看著兩人紛紛點頭的模樣,秦淵也就接著是說道:“吐蕃國的實力不算弱小了。”

    “放在西南一帶,那都是充當土皇帝的角色,因此如果說他國力弱小而不得不依附於別人,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考慮內憂外患的話……”

    秦淵的話戛然而止,目光停留在了李世民和房玄齡的身上。

    很顯然,這是在考校兩人。

    李世民絲毫不慌,瞥了一眼房玄齡,似乎是在說:玄齡,你登場的時候到了。

    房玄齡隻得接過話茬,繼續分析了起來:

    “如果說吐蕃有什麽內憂外患的話。”

    “他們的外患無非就是我們大唐,以及北邊的突厥。”

    “可現在我們大唐和北邊的突厥,擺明了就是敵對關係,早晚有一場大戰,也沒誰真的有閑工夫先去對付吐蕃。”

    “再說了吐蕃地處青藏高原,手握巨大的地利優勢,突厥人又全是騎軍,就算是腦子給驢踢了,也不會攻打吐蕃。”

    “如此一來,吐蕃國如此焦急要奉大唐為宗主國的原因,也就躍然紙上了。”

    “吐蕃國真正的問題絕對是內憂,他們內部出了岔子。”

    房玄齡這一番簡短的分析,直接把思路給李世民理清楚了。

    李世民眼中閃著奇異的光芒。

    他正了正衣冠,不由得主動舉一反三說道:“那按照你們這個意思說,吐蕃國是出了內亂咯?”

    “而且這個內亂還是和鬆讚幹布有關係的。”

    “莫不是主少國疑?有大臣手握大權!”

    李世民驚呼了起來。

    主少國疑,先主遺臣把持朝政……

    這劇情在華夏千年的曆史上,可謂是屢見不鮮了。

    秦淵頓時打了個響指,然後十分幹脆的說道:“不錯,老頭子你的聰明勁總算是提上來一點了。”

    “也不枉費我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對你的言傳身教,悉心教導。”

    李世民頓時額頭上冒出幾根黑線。

    悉心教導?

    言傳身教?

    這特麽都是個什麽鬼?

    不過他也懶得糾結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了。

    反正都已經習慣了。

    看著秦淵茶杯空空蕩蕩的,極有眼力勁的李世民當即給他滿上,最後有些期待的說道:

    “那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樣的內亂,到底到了什麽樣的程度,才會讓鬆讚幹布如此急切的尋求大唐的庇護呢?”

    橫豎臉都丟沒了,不如就一次性問個清楚,省的回去再剖析動腦。

    秦淵臉色一僵。

    合著你根本沒懂嗎?

    你要是懂了,還用問這麽一出嗎?

    白瞎了對你的誇獎和鼓勵了!

    秦淵頗有些憤懣。

    這個自家便宜老爹一點腦子都沒有,這居然沒被朝廷裏的人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這他喵也太奇怪了吧……

    簡直是活久見。

    秦淵完全不想搭理他,隻是冷冷的說道:“我都提示到這份上了,你還問我?”

    “用你的豬腦子好好想想!讀了這麽多書別讀狗肚子裏去了!”

    “……”

    秦淵的嘴像是連珠炮似的,垃圾話一句又一句,不停的蹦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