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魯古斯人大進攻
字數:4635 加入書籤
牧司陵恍然:“陛下您之後將張地北降為師長,讓其戴罪立功,也是為了履行新律的公平性。”
“這樣一來不僅沒有人會指責陛下偏擔老臣或是不近人情,還能達成目的,簡直是一箭雙雕!”
“是一箭三雕。”
雲帆眼露寒光:“在眾敵環繞之下,身為國之根本的軍隊竟然貪圖享樂!”
“朕可是虧了哪個部門,都沒有虧過軍隊的一分軍餉!”
“還聯合上書,真是拉的下臉麵!”
感受到雲帆話語中的冷意,牧司陵默默放下了拱著的手,低聲說道。
“陛下,您也要理解,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樣,身為皇帝卻隻立皇後,不納妃享樂的……”
“朕理解,當然理解。”
雲帆平靜的話語中帶著殺氣:“但是朕的理解,絕不包括於軍隊!”
“若是一支軍隊貪圖享樂,那和土匪也就沒了區別!”
雲帆冷冷看向牧司陵,一字一頓道:“朕不希望費盡心血打造的軍隊體係,就這樣被腐朽!”
“所以這件事的惡人,必須要由你去做。”
牧司陵默默點頭,鄭重說道:“陛下放心,既然臣在這個位置,那就必會為陛下分憂。”
“好!”雲帆點頭,“朕信得過你!”
“謝陛下信任。”
張地北的事,隻是一個小插曲。
外敵當前,大銘上下團結一心,即便是複國元老,曾經的地方軍總軍長,被降職師長後,也最多是讓人們感到一陣唏噓。
九州曆,九百九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魯古斯王朝發起了一次大規模進攻,剛一開戰,足達萬人的駱駝騎軍就朝陣地衝殺而來。
銘軍迅速做出反應,用迫擊炮減緩駱駝騎軍的同時用戰雷、神火銃給予其殺傷。
但是這依舊阻止不了魯古斯人進攻的步伐,駱駝騎軍很快就衝殺進第一防線。
銘軍的防線出現騷亂,但很快就被藏在戰壕中的地方軍逐一消滅。
一萬多人的駱駝騎兵,衝進陣地利用陷阱消滅簡直太容易。
但駱駝騎兵打亂了銘軍的防線和節奏,後續的魯古斯大軍已經趁此機會衝了上來。
尤其是幾百門魯古斯土炮,已經趁著機會,推到了射程之內。
“轟!”
魯古斯土炮的最大劣勢就是射程近,否則的話銘軍的防線早就被摧毀。
這一次,幾百門魯古斯土炮同時發射,若非第一防線提前經過翻修,恐怕現在已經被徹底炸爛了。
“殺!”
魯古斯人喊著累死的話,亂叫著對第一防線發起了衝鋒。
魯古斯人的衝鋒看上去很散亂,沒有任何陣型可言。
但在熱武器時代,這種與冷兵器時代完全相反的戰術,卻成了戰場上士兵保命的最好方式。
熱武器時代的戰爭,除了大規模會戰,實際上並沒有多麽聲勢浩大。
否則的話一發炮彈下去,至少得讓四五個人粉身碎骨。
所以人與人之間,必須要在能相互呼應的情況下,保持相應距離。
魯古斯人的這次進攻,明顯兵力已經達五萬人以上。
裝備看上去也更為精良,手持的全部都是後膛槍。
後膛槍比起銘兵手上的神火銃,威力和射程可都是大多了。
再在幾百門魯古斯土炮的掩護下,魯古斯人很快就接近了防線,一場白刃戰,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殺!”
“為了大銘!”
然而就在這時,沒有分配到神火銃的地方軍士兵,突然從戰壕中殺了出來。
這些地方軍士兵林林總總加一起竟有三萬人,一個正規集團軍這麽多。
他們充當炮灰,殺向了距離防線不過五百米的敵人。
這不是任何一個正規軍總軍長的命令,這是地方軍軍長甘願為國獻身的偉大行為——至少戰後人們都這麽說。
無論如何,因為這支地方軍的突然發起的反衝鋒,魯古斯人的衝鋒被擊潰了。
第一防線暫時安全了,但是那支發起反衝鋒的地方軍,也隻剩下了一萬多人。
其中活下來的不少士兵還受了重傷,在環境惡劣的荒漠邊境,沒多久就一命嗚呼。
這場戰爭,越來越殘酷了。
魯古斯人並沒有徹底退入荒漠,在接下來的幾天,又發起了數次衝鋒。
一次比一次凶猛,到最後甚至調用了上千門魯古斯土炮來轟擊第一防線陣地。
銘軍不甘示弱,第一軍直接調來了銘帝炮,把魯古斯人的土炮陣地炸了個稀巴爛。
要知道,雖然近兩年神火銃沒有更新換代,但研究院已經研製出了各式各樣的炮彈和戰雷,手榴彈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魯古斯人的土炮,卻還隻能發射鐵球。
雖然,魯古斯人最後發起的這輪進攻,還是將第一防線的各種防禦工事徹底擊碎了。
但是在此之後,魯古斯人再也沒調用這麽多的土炮,最多不過百門,這也讓銘軍士兵的心理壓力減輕不少。
魯古斯人是不用土炮了,銘軍使用迫擊炮的頻率可是越來越勤了。
以前被各軍當成寶貝的迫擊炮和炮彈,在這次的戰爭中像是不要錢一樣,通通仍給了這些頭戴白巾的入侵者。
現在,前線陣地三個防線所擁有的迫擊炮,已經超過了八千台。
這八千台迫擊炮每天要消耗的炮彈,是海量的。
幸虧近兩年大銘重工廠不斷開建,全力發動下總算是勉強能供應前線。
即便是這樣,麵對魯古斯人不要命的進攻,光靠迫擊炮的轟炸,依舊是應對不暇。
畢竟,作為戰爭主力武器神火銃填彈速度慢、射程小、威力小的硬傷,可不是迫擊炮這種輔助火器可以彌補的。
這一次魯古斯人隻是調動了五萬人,可若是等後續大軍到來,增兵到十萬甚至二十萬,銘軍還能抵擋麽?
怕不是直接就被擊潰了!
科技上的碾壓,雲帆可是深深體會的到。
畢竟他就是靠著這種碾壓走到今天這步的!
所以,他下達了死命令,研究院務必要在兩個月之內,實現後膛槍從頭到尾的量產!
包括子彈!
並推行整個江南,每天至少產一千支,子彈每天至少產兩萬發!
否則的話,以延誤軍機論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