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王城保衛戰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就在銘軍於津澤荒漠於與魯古斯人苦戰之時,草原北部突現西域大軍!
不同於蠻族,西域在大晝帝國時期就已經算是“開化之地”,甚至西域一百零八國的國王,都有大晝帝國曾經分封的爵位。
所以,西域大軍的戰鬥力,比起蠻族也是要高上不少。
好在不久之前梁武夷就已經收到蠻族即將再次南下的消息,雖然來的不是蠻族,但提前做好的布置還是能抵禦這次突如其來的危機。
但梁武夷還是低估了這次進犯的西域大軍的戰鬥力!
最先與自由獨立軍交戰的是西域騎兵。
西域騎兵不比草原和鎮北鐵騎,因為冶鐵技術不發達,所以戰鬥力不高。
同樣,因為是靠貿易吃飯,所以他們能夠輕而易舉的買到上等馬匹,所以又以速度見長。
西域騎兵數量不多,隻有五萬人,不出意外,整個西域近九成的騎兵都匯聚如此。
梁武夷在草原北部的布置,除了哨所外,還設置了各種陷阱,用來防備騎兵的衝擊。
現在,這些陷阱都派了上用場。
自由獨立軍的士兵藏在陷阱附近,一旦有小股西域騎兵中招,就立馬出現,將被陷阱困住的西域騎兵亂刀砍死。
這一招直接讓西域騎軍死傷慘重,但因為西域騎軍使用了化整為零的戰術,幾天過去,還是有大量騎兵滲透過了防線,直入草原內部。
梁武夷果斷下令增兵,現在光靠著大戰過後的都護軍和令狐筱的自由獨立軍,已經無法抵擋西域後續軍隊。
西域騎兵滲透進草原後,立馬四散劫掠,即便後續增兵趕來,也無法找到機會將之徹底消滅。
最終竟是演變為了治安戰,突破陷阱後不過剩下三萬多人的西域騎兵,硬是用此戰術拖住了近十萬自由軍。
這個時候,西域軍主力也到了。
比起中原軍隊,西域軍的戰術比之大不相同。
尤其是西域軍的軍陣,很是特殊。
簡單說,西域人的軍陣是由一個個長方體組成,每個長方體的外圍都是大量的盾兵。
盾兵後是長槍兵,內則有弓箭手和投矛手。
每個方陣之間有時相距幾米,有時則相距十幾米,空距間有巨弩和投石車。
自由軍剛碰上這種古怪的陣型,就立馬蒙了。
自由軍本就是由奴隸為基礎建立的軍隊,即便是最有經驗的老兵,也隻是參加過草原內戰。
軍中將領許多才剛學習火器的理論知識,而自由軍現在還處於大銘三年前的水平,剛剛裝備火器。
而且別看西域軍這次出動的兵力不多,除去五萬西域騎兵,隻有十萬兵馬。
但在“方形陣”的襯托下,十萬大軍的盛勢極為浩大。
盾兵、投矛手這類兵種,又證明了西域軍的裝備水準絕對在自由軍之上。
而草原北部邊境又沒有什麽軍事重鎮,除了人工打造的薄弱防線,根本無險可守。
自由軍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西域軍靠著“西域方陣”一路南下,草原北部邊境防線在短短十幾天內迅速淪陷。
更致命的是,拿下半個北部的西域軍不必再用騎兵糾纏自由軍,因為自由軍已經潰退。
騰出手的三萬西域騎兵,再度南下,這對於本就處於士氣崩潰狀態下的自由軍,無異於雪上加霜。
眼見西域軍直逼王城,梁武夷向往武城發起了緊急求援,同時林林總總回縮了共二十萬大軍死守王城。
梁武夷此舉相當是自動放棄了與草原地方的聯係,這已經不是壯士斷腕,而是打算置死地而後生。
此時草原地方尚還有叛軍沒有平定,更別提西部、南部都還有大部落按兵不動,靠著當地總共加起來不超過十萬的自由軍,根本無法鎮住這些宵小。
可想而知,梁武夷做出此決定要背負多麽大的壓力。
好在大敵當前,梁武夷與令狐筱乃至整個獵鷹小隊,都重新團結在了一起,仿佛回到了當年五人勇闖絕行關之時。
密信很快傳到了往武城,即便魯古斯人的攻勢愈發凶猛,雲帆還是下令抽調出一個集團軍和五萬地方軍,總共八萬大軍馳援草原王城。
別看隻有區區八萬兵力,其中三萬規模的正規集團軍含金量,比起之前可是大的多。
因為魯古斯人的凶猛攻勢,銘軍的“近代化”進程提前了。
目前而言,近九成的正規軍已經裝備上了神火銃,迫擊炮每個集團軍都至少裝備二十門,戰雷則按照需要臨時分發。
何況,雲帆下令抽調的這支正規軍,還是荒漠前線的一支主力部隊,是實打實殺出來的,對於火器和新的戰鬥方式已經完全適應與掌握。
援軍從抽調到行軍,抵達草原王城至少需要四天時間,而這四天時間,則就是梁武夷等人最危險的一段時間。
西域大軍很快就對王城發起了進攻,不幸中的萬幸,相比較於魯古斯人,西域大軍還沒有裝備上火器。
但是各種裝備,在冷兵器時代絕對算得上是精良。
這對於資源貧瘠的西域而言,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釜底抽薪。
梁武夷敢肯定,絕對是有人給予了西域各邦巨大的好處,才會讓西域組成如此誇張的聯軍,不惜掏出家底也要途徑北晝,南下進攻草原。
梁武夷一開始猜測是王庭餘孽,但這個猜測很快就被他否決。
西域各邦平時雖然互有摩擦,但是麵對北晝這個龐然大物,再不情願也要報團取暖。
被整合的一百零八西域邦國,加一起的實力自然不會弱點哪裏去,最起碼僅憑王庭餘孽,是不可能有資格與其達成什麽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