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南京突圍③
字數:6604 加入書籤
幾百名廣東婦女,在得知從南京突圍的粵軍已經回到湖南後,長途跋涉趕到攸縣、安仁尋找自己的丈夫。
令人悲痛的是,來尋找丈夫的那些婦女,大多數都成了寡婦。
她們的丈夫大部分是在上海戰場或在南京突圍中戰死或失蹤,生死不明的也有相當一部份。
能尋找到丈夫的婦女,自然是歡天喜地、手舞足蹈……隻是可憐那些打探到自己丈夫已死去的女人,她們哭得昏天昏地、肝腸寸斷……
1937年12月12日,在日軍重重包圍、麵臨陷城的時刻,唐生智最終決定棄城。他之前采取的破釜沉舟的措施,開始帶來嚴重的惡果。
方圓幾十裏的南京城,已被日軍圍得水泄不通,到處都埋伏著日軍交叉的火力網,炮火貫穿全城。
隻有南京城北沒有日軍,可卻有一條洶湧的大江斷絕了退路,沒有橋梁、沒有船隻,又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這仍然是一條絕路。
從正麵突圍吧,已經打得殘破不堪的國軍,很難衝出日軍強大的火力封鎖線。
因此,接到和沒有接到撤退命令的十幾萬國軍部隊,在炮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夜晚,都本能地湧向了暫時還沒有被日軍封鎖的挹江門和下關碼頭那個狹小的地帶。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開始時,就命令宋希濂的36師,控製南京城北通向下關碼頭的挹江門,任何官兵沒有唐生智的命令,都不允許通過挹江門,有不服從命令的,一律格殺勿論。
現在,唐生智沒有組織船隻、安排部隊撤退,自己坐上小火輪率先撤了,卻沒有通知宋希濂的36師開閘放行,導致36師與要撤退出城的部隊發生武裝火拚,造成了無謂的自相殘殺。
挹江門擠滿從四麵八方擁來的部隊:成建製的和潰不成軍的,有長官帶領和無人指揮的,持有命令和沒有命令的,總之每個人都拚命往前趕,都迫不及待地想搶在別人前麵通過城門去趕渡船。
如果人人都想走近路,那條路就成了離希望最遠的路。市民越聚越多,哭聲和喊聲連成一片。
在挹江門一時無法洞開之際,包括83軍156師師長李江在內的不少人,都選擇了攀緣城牆,結繩而下。
當時大約有4萬多軍人和幾萬難民,全部聚集在挹江門內,但隻有一個7、8米寬的城門。
因為人多城門窄,鬼子又打來了,日軍的大炮,已經打到了挹江門附近,一顆炮彈落在人群中,就炸死了很多人。
人們都急著逃命,擁擠到人貼人的地步。如果有人跌倒,肯定會被踩死。
在這些擁擠的人群中,有一個被擠倒在門邊的傷兵急紅了眼,他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轟隆”一聲,城門洞內立刻血肉橫飛。
因為江邊沒有渡船,大家都爭相尋找過江的物件,導致大多數部隊無法集中。
在被日軍重重包圍、失去組織能力,又沒退路的情況下,有許多官兵脫下軍裝,換上便裝,以難民的身份躲到了南京城的各個角落中。
這樣,也就和成千上萬的真正的難民混雜在一起了,而另外的一部份官兵,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集體做了日軍的俘虜。
但是殘暴成性的日寇,是從來不收留俘虜的。這些人,絕大多數死於日軍的大屠殺。
根據中日史料證實,在12月12日那個即將城破的至暗黑夜,幾乎所有軍民都湧向下關江邊時,卻有三支中國部隊冒著日軍交叉重疊的火力網,正麵向日軍發起反攻。
這三支軍隊經過連續血拚,成功突出日軍重圍。
這三支軍隊,一支是廣東葉肇的66軍、鄧龍光的83軍,一支是教導總隊第3旅馬威龍部,一支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虎賁——第74軍。
12月12日午後,日軍已經突破多處城牆,南京瀕臨陷落,城內秩序大亂。
延捱到下午5時,唐生智宣布棄城,決定“大部突圍,一部渡江”。但是,後來的結果是“一部突圍,大部渡江”。
按照唐生智的撤退計劃,各部主力應該向東方日軍來犯方向突圍,由從淞滬戰場撤退後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廣東66軍和83軍負責打掩護,吸引日軍火力,好讓各軍順利突圍出去,到最後粵軍才從下關方向撤退。
看到這個計劃,葉肇和鄧龍光心裏直犯嘀咕:這老唐還真是“關照”老廣啊!
但是,後來他們卻看到,其他部隊根本就沒有向東突圍,大都混亂湧向下關碼頭,企求渡江離開。這樣哪需要他們的部隊掩護呢?
於是,鄧龍光與葉肇商議,果斷決定兩支部隊合兵一處,就從太平門突圍出城,由紫金山北麓向南作正麵突圍。
他們決心一定要帶領部隊殺出一條血路,把子弟兵帶回廣東,為粵軍留下一些血脈。
兩軍統一由葉肇指揮,以66軍打頭陣,83軍隨後跟進。
這是因為66軍到南京後,大部分時間處在城內作為預備隊使用,戰力相對完整、而且集結較為容易。
因此他們決定以66軍在前開路,曾在城垣保衛戰中實力受損的83軍隨後跟進。
突圍時,粵軍官兵們左臂纏著白手巾為識別,聯絡對應的口令很有粵語特色,就叫“丟那媽”。日本鬼子要想假冒也是很難的。
由於棄守南京的消息早已傳開,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恐慌中。這時城內各條街道都萬頭攢動,水泄不通。
將軍的怒罵,汽車的喇叭,均無作用。鄧龍光、葉肇等人的汽車無法開動,隻得棄車乘馬,但馬也沒有回旋餘地,又棄馬步行。
那時人都準備輕裝逃命,不少珍貴行李都視如敝屣。鄧龍光的幾瓶人參浸製的酒和幾盒頭號的高麗參皆棄於道旁,無人過問。
一路都是人聲鼎沸,人頭蠕動,失去節製的人群,都蜂擁向太平門。
加上紫金山的日軍炮火不斷向太平門方向射擊,擁擠在太平門的軍民時有死傷,人們越城之心就更加急迫。
12日晚上8時左右,粵軍這兩支部隊除失去聯係的156師外,兩軍人馬均已集中到太平門。葉肇、羅策群①親自指揮部隊拆除堵塞城門的沙包。
到9時許,先頭部隊的66軍開路出城了,83軍爭先恐後繼續跟上。大家各顯身手,從城門夾縫之中擠出去。
但由於沿途都是塹壕,又被自埋的地雷所阻,部隊行進非常淩亂、緩慢。
突圍部隊衝出太平門後,立即沿紫金山北麓疾進。
地處南京南京紫金山麓的太平門。
12日午夜時分,從城門擠出去的先頭部隊第956團,成功繞開了紫金山北麓,當趕到岔路口時,與日軍第38聯隊第1大隊遭遇。雙方立刻展開激戰,第956團團長蔡如柏(廣西南寧人)、第160師參謀長司徒非(廣東開平人)先後戰死。隨後趕到的66軍炮兵營、工兵營、第159師,及時投入戰鬥,迅速突破了日軍的防線。
159師向堯化門、仙鶴門一帶進軍。這時仙鶴門一帶,正集結著日軍2000多人的騎兵部隊。當天深夜,兩千多的日軍騎兵集成部隊在周圍升起篝火,以防中國軍隊的趁夜襲擊。
深夜12時左右,突進到仙鶴門一帶的第159師,被巡邏的日軍騎兵第3聯隊哨兵發現,日軍騎兵立刻鳴槍示警,日軍吹響緊急集合號,集結部隊阻擊急於突圍的中國軍隊。日軍設置了重重防線,組織強大火力加以攔截。
對於必須突圍才有生路的粵軍來說,向前突破日軍防線,已成為唯一的選擇。時間就是生命,如果敵人的援軍趕到就衝不出去了。159師代師長羅策群,調集了全師最強大的火力,配合部隊強攻日軍防線,要不惜代價殺出一條血路。頓時,粵軍火力全開槍炮齊鳴,子彈像狂風暴雨一樣瀉向日軍,手榴彈像冰雹一樣飛向日軍陣地。
當第159師即將攻破日軍騎兵第3聯隊的防線時,處於後麵的日軍騎兵集成部隊一部,在第9聯隊長森五六大佐指揮下,五六百名日軍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過來。與互同時,在仙鶴門一帶的日軍獨立野戰重炮兵第15聯隊、獨立攻城重炮兵第2大隊也趕來阻擊中國軍隊,對準第159師陣地進行零距離炮擊,當場有百餘粵軍官兵被炸死、炸傷。加上正麵日軍騎兵第3聯隊有三四挺92式重機槍的瘋狂掃射,導致缺少重型武器的159師遭受重創,159師475旅949團團長黃紀福、中校團附羅丕振、第2營營長鄧雄英、特務連連長謝瑞華先後陣亡殉國。
在陣前指揮的代師長羅策群(廣東興寧人),眼看幾次衝鋒都沒有把阻擊的日軍打垮,心急如焚。再不一鼓作氣殺開一條血路,就有被日軍圍殲的危險,後麵的部隊也難於突出重圍。他馬上揮槍用粵語對官兵大喊:“丟那媽,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說著,他一馬當先,率領部隊一邊掃射一邊衝向日軍,旋即被日軍掃過來的彈雨擊倒,羅策群身中數彈以身殉國,與羅策群一起陣亡的還有第159師477旅副旅長謝彩軒(廣東合浦人)上校。
在這個生死關頭,誰貪生怕死畏縮不前,誰就是衰仔!
由於羅策群代師長身先士卒,英勇獻身,部隊士氣大振,粵軍官兵前仆後繼,舍命向日軍猛衝猛殺,在堆滿戰友遺體的日軍防線前硬是撕開了一道口子,突圍的粵軍如潮水一般衝過日軍防線,一舉奪取了仙鶴門以南陣地。
此戰擊斃敵兵三四百名、敵騎五六十匹,毀敵炮兩門。日軍第三師團第三騎兵聯隊遭到了自上海登陸以來的最大的傷亡。
對仙鶴門這次殘酷的夜戰,日軍方麵也有記錄:
日軍《騎兵第三聯隊史》記載:敵人有的進入我右麵陣地,有的進入我左麵陣地,有的進入我中央陣地,戰場很快一片混亂,木村部隊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敵人突然投擲的手榴彈在陣地中央爆炸,宮脅軍曹的大腿被炸斷了……這時,又有一陣顆手榴彈像雨點般飛來,轟地一聲在身邊爆炸……木村正世大尉大尉陣亡……太田第一小隊長被手榴彈炸死,下士官兵多人負傷,其情形十分慘烈。
上海派遣軍參謀長飯沼守在12月13日的日記裏寫道:“今天淩晨1時左右,騎兵部隊和大約3000名敵殘兵敗卒交戰,天亮時將之擊退。據報,我方傷亡70人,損失戰馬204匹。”
羅策群臨死前高呼的“幾大就幾大,晤好做衰仔”那句話,成了他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遺言,被寫入了粵軍的軍歌,激勵粵軍英勇殺敵,後來成為萬家嶺大捷的主力之一。
在159師殺開血路後,緊跟著,後麵的第83軍軍部、第154師、第66軍第160師一部也趁勢突出了日軍重圍。
衝出重圍的第66軍第159師、第160師與第83軍軍部、第154師約五千人,見日軍沒有追上來,即按照軍部原定的計劃,向湯山方向急速行軍。
13日淩晨5時,廣東部隊抵達到湯山、空山一帶。66軍上校參謀處長郭永鑣(廣東德慶人)率領一部向火龍山(棒錘山)前進,66軍主力向獅子山前進。到達孔山、獅子山後,又與步炮聯合的日軍遭遇,發生惡戰。
廣東部隊在突圍中與日軍血戰。
在湯山,粵軍遭到四五千日軍攜飛機、大炮和坦克的聯合圍攻。麵對日軍不間斷的轟炸和瘋狂攻擊,粵軍各部隻能依托山頭進行頑強抵抗,最終再次殺出重圍。
但在當天下午4時,當粵軍突圍部隊在向導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叫方衝的山口時,又遭到日軍的伏擊,又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血拚。突圍部隊傷亡過半,被日軍截成數段,部隊逐漸失去控製,粵軍隻好占領山頭,各自為戰,拚死抵抗。戰鬥打得昏天黑地,殘酷異常。粵軍與日軍戰到夜幕降臨之後,趁著夜色的掩護,還是有數以千計的粵軍官兵突圍出來,有的向南到達大連山的老虎洞,有的向北過了長江。但大批官兵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永遠長眠在這一帶青山綠水間。
突圍部隊的主力衝出湯山後,於半夜陸續到達句容境內的九華山。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羅策群,出生於1893年,字宇澄,廣東興寧人。粵軍第66軍第159師代理師長,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突圍戰中壯烈犧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