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
字數:5339 加入書籤
羅策群,出生於1893年,字宇澄,廣東興寧人。
1937年,羅策群時任中國軍隊第六十六軍第一五九師第四七五旅少將旅長。在同年8月淞滬會戰打響後,羅策群奉命率部趕赴上海抗擊日寇。
四七五旅在羅策群的率領下於同年9月16日抵達南翔,並在第二天率部在羅店東南處劉家行地區附近阻擊日軍第三師團。
在劉家行地區,羅策群率部與日軍激戰了九個晝夜。日軍第三師團又稱名古屋師團,是日軍中的一個甲種師團,進攻戰極其拚命,其戰鬥力非常強大。
但在羅策群率領下的四七五旅堅守劉家行陣地誓死不退,陣地屢失屢得,讓日軍毫無辦法。
直到日軍的空軍跟炮兵部隊前來支援,對劉家行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劉家行陣地的中國守軍傷亡慘重,羅策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率部隊撤退至楊木橋一帶。
在楊木橋,羅策群率部與日軍勁旅久留米師團血戰。楊木橋陣地幾度易手,日軍火力十分猛烈,但最終日軍還是沒有能夠攻下楊木橋。
在羅策群的率領下,一五九師殘部在這裏阻擊了日軍,擊殺敵寇數千人。
但由於後來日軍在淞滬戰場中使用了迂回戰術,中國軍隊各部不得不奉命撤退,自此上海淪陷。
1937年11月,南京保衛戰打響,此時羅策群已晉升為第一五九師副師長,其奉命率部在南京外圍的湯山備守。
由於一五九師師長譚邃在南京保衛戰期間病重,所以當時一五九師的實際指揮者為羅策群。
同年12月7日,日軍野戰重炮兵第十二聯隊一部攻至南京外圍,向湯山發起進攻。
日軍第十二聯隊一上來便對湯山陣地發起了半個小時的猛烈炮轟,這一輪轟炸使得在前沿的第一五九師將士傷亡慘重。
眼見湯山陣地前沿工事簡易,羅策群當即決定命令前沿部隊向湯山核心工事收縮。
在當天下午,日軍第十二聯隊步兵向湯山發起了猛攻,羅策群身先士卒,不顧生命危險親自前往一線陣地督戰,他把部隊中的迫擊炮集中往日軍方向轟炸還以顏色。
湯山陣地的戰鬥是慘烈的,原本從上海撤退至南京的第一五九師就是疲憊之師,如今在湯山與日軍激戰,傷亡極大。
但是,在羅策群的率領下,第一五九師仍然把日軍第十二聯隊給擊退了。
直至第二天中午,羅策群率領的第一五九師一個師隻剩下了2000多人,我們就能想象湯山戰役有多麽的慘烈。
也就是在此時,日軍被趕出了湯水鎮,而上麵的命令也下來了,羅策群率殘部撤退至南京城外的大水關。
同年12月10日,羅策群率餘部進入南京城內,接防中華門、西水門、雨花台一線繼續阻擊日軍。
在日軍攻至南京城下後,戰車、飛機、火炮並用,南京城下戰鬥空前激烈。
戰至同年12月11日,南京城外的陣地幾乎已經失守,而城下的戰鬥也近乎進入白熱化。
根據上峰的命令,羅策群把第一五九師縮編為一個戰鬥旅,被調至中山門至玄武門一線構建防禦工事。
當時上麵給羅策群的任務是就地休整,為接下來的巷戰做準備,羅策群曾多次請纓參戰,但都被上峰拒絕。
同年12月12日,日軍突入南京,羅策群給餘下的第一五九師訓話: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我們再打一次硬仗!
這是死守南京之誌啊!
而就在這一天,南京衛戍司令部傳來了命令,宣布突圍撤退。
命令下來,將士不得不從,於是羅策群率部跟第六十六軍主力部隊集合前往太平門,打算從太平門突圍而出。
但此時的太平門堆滿了用來堵塞城門的沙包,第六十六軍殘部用了近三個小時才把城門打開,等他們出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從南京突圍而出是一件艱難的事情,除了日軍的阻擊,還有沿途的地雷防線。
羅策群率領的第一五九師餘部走在突圍部隊的前頭,負責掩護大部隊轉移,行至紫金山北麓口,遭到一支日軍部隊的阻擊。
第一五九師餘部好幾次突圍都沒有能夠成功,時間越來越少,日軍已經了解中國軍隊突圍的意圖,好幾支日軍部隊已經合圍過來。
情急之下,羅策群高喊了一聲:“丟他媽,跟我上,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死就死,不要丟人)”
隨即,羅策群身先士卒,提起一把輕機槍,帶著身邊的特務營發起了衝鋒。
黑色的夜空被陣陣刺耳的槍炮聲所劃破。終於,日軍的防線被撕開了一道口子,約有3000名官兵拚盡全力,終於逃出了已是一片火海的首都。
當幸存的第159師官兵,回望那座化為人間煉獄的古都時,卻發現帶領著他們一道衝鋒的師長不見了。
後來才知道,這位勇敢的將官已身中數彈,光榮殉國了。
這位寧死不做逃兵,與官兵們一道殺開血路,給予他們生的希望的指揮官一一羅策群,他的名字將永存。
讓我們再來回顧他的一生。
羅策群於1893年生於廣東興寧的寧新大圳四角樓。
他幼時便立下雄心壯誌,將來有朝一日,必將開赴前線,報國盡忠。
自保定軍校第6期工兵科畢業後,他又來到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擔任教育處副官。從營長一路幹到了師參謀長職務,盡心盡責。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麵對日寇占我東北,殘我百姓,奴我中華,義憤填膺的羅策群當即立下誓言:
“有朝一日,在下必將滅除倭寇!倭寇不滅,一日不還鄉!”
“一二八事變”後,他誌願開赴淞滬前線,與日寇一決高下。
為此,他還給父親寫下了一封言辭激烈、慷慨激昂的“報國書”:
“現如今,中華民族與日寇到了生死關頭。身為軍人,孩兒必將恪盡職守,誓死保衛祖國的每一寸神聖領土。孩兒已做好準備,隨時為祖國犧牲,哪怕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將日寇趕回東瀛!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倘若為國捐軀,也是莫大榮耀。望父親節哀。”
日寇全麵侵華後,羅策群已晉升至第66軍第159師475旅旅長。
1937年8月,淞滬會戰打響。當時擔任第159師師長的譚邃因患病無法指揮,師長一職由羅策群代理。
在他的指揮下,第159師在羅店東南的劉家行一帶與日寇第3師團血戰9個晝夜,將驕橫狂妄的日寇打的灰頭土臉,狼狽而逃。
甚至有參加過羅店一戰的日軍傷兵宣稱:“羅店實乃血肉磨坊,前去者,十有八九都是葬身戰場!”
除此之外,羅策群還指揮下屬,在楊木橋擊潰日軍“久留米”師團,因戰被提拔為少將副師長。
作為對手的日軍軍官,對“羅策群”這個中國將領名字印象深刻。
但是淞滬抗戰隨著局勢的不斷惡化,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10月,日軍自杭州灣金山衛登陸後,唯恐腹背受敵的我軍,不得不選擇撤出戰場,向著南京、皖南一帶撤退。上海,至此落入敵軍之手。
日軍占領上海後,並沒有罷手,而是直攻南京。而第18師團首當其衝。
得知敵情之後,頭戴德式鋼盔,手持駁殼槍的“德械師”士兵快步衝向戰位,準備迎擊日寇。
第18師團綽號“菊”,師團所在地為久留米,因而也被稱之為“久留米師團”。
作為兩支日俄戰爭中為增強軍備所增設的師團之一,第十八師團參加過一戰的青島戰役,在抗戰中投入過淞滬、南京戰場,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同時,它還參與過“廣州攻略戰”等任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十八師團被轉調至馬來亞、新加坡戰場,隨後投身於緬甸攻略戰,被山下奉文視為精銳,還有著“森林之狐”的稱號。
在1943-1944年的滇西緬北攻勢中,它的主力在胡康、密支那兩地遭中國駐印軍毀滅性打擊。投入緬甸戰場上的31444名士兵中,有2萬人以上陣亡。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打響。第159師師長職務依然由羅策群代理。
在城郊的湯山,這位廣東將軍親率部下,自京杭公路阻擊北上的日寇達兩個晝夜。
退入市區後,先後接管中華門、水西門、雨花台一線。在全師僅存一個旅的兵力下,仍然死戰不退。直至日寇分多路突入南京城,才在上級命令下選擇後撤。
羅將軍犧牲時,年僅44歲。正如一首詞中所寫:“劉行血戰地天昏,驍勇官兵守國門。楊木橋頭揮戰刀,久留米敵丟盡魂。因功晉職移陣地,戍守京城擔重任。率部先頭開險路,衝鋒陷陣扭乾坤。”
需要強調的是,在南京保衛戰中雖然有大量部隊潰退,但仍有許多英勇誌士不惜付出生命來捍衛國土、捍衛尊嚴。他們的精神和功績不應被誤解,不應被忘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