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浙贛會戰之臨川戰役
字數:11259 加入書籤
第三戰區按軍事委員參謀長封裔忠的會意圖,避免在衢州決戰,保存軍力,機動打擊敵人,逐步向衢州以西鐵路兩側地區轉進。
日軍第13軍於1942年6月6日即將攻占衢州城時下達了甲第114號追擊命令。
但由於連續大雨,江河泛濫,衢州附近平原盡被水淹沒,日軍龍遊前進機場停放的飛機,3架被水衝走,其餘機艙進水,均已不能使用。
加以各師團的重武器及車輛等仍被阻於烏溪江北岸,而剛剛修好的臨時鐵路橋又被衝毀,因而日軍第13軍決定暫緩實施追擊,於攻占衢州的當天中午下達了甲第115號命令。
此命令令第15師團及河野旅團在衢州附近集結,待命行動。
令第116師團準備渡過衢江擔任衢州附近的警備,並將原配屬第116師團的原田旅團改歸軍部直轄。
令第32師團(已進至江山以東地區)及第22師團(已進至前河街以東地區)暫停追擊,在原地集結待命。
1942年6月9日,雨已停止,水位下降。日軍第13軍得到第32師團的報告,說常山已無中國軍隊主力部隊,僅以小部隊已於中午占領常山。澤田茂遂決定繼續追擊。
1942年6月10日,第三戰區令第10集團軍在江山地區、第32集團軍在玉山地區組織防禦,令第25集團軍的第88軍、暫第9軍擔任敵後的襲擾及破壞交通線的任務。
在各集團軍調整部署之際,日軍第22師團首先發動追擊,沿江山港南岸及鐵路兩側向西急進。第32師團及第15師團亦於11日開始西進。
日軍沿途僅遇第74軍第57師餘程萬的輕微抵抗,即於11日中午占領江山,第32師團、第15師團亦相繼進至江山附近。守軍向江山以南地區轉移。
第三戰區為了掩護由浙贛入閩的通道和控製浙贛路中段,防止日軍打通浙贛線,決定集中兵力防守峽口、廣豐、上饒地區,於11日再次調整部署。
1942年6月12日,第三戰區各部隊尚未調整完畢,日軍即發起進攻,當日中午第32師團占領玉山。
1942年6月13日,第三戰區各部隊仍在按照命令向指定位置轉移之中。
當晚,日軍第32師團進至沙溪(守軍第19師尚未到達),第15師團在江山以西的壇石市集結待命,第22師團進至廣豐以北地區。
1942年6月14日,日第22、第32師團繼續西進。當日晨,第22師團未遇大的抵抗即占領了廣豐,守軍暫13師的1個團退向信江南岸。
日軍乘勢向西急進,中午前後,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又占領了原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在地上饒。
此時日軍第13軍戰鬥指揮所、第1飛行團戰鬥指揮所均已推進至衢州,衢州機場經修複已可使用。
酒井直覺死了之後,第15師團新任師團長山內正文上任並開始指揮作戰。
守軍第26軍的第41師在信江南岸占領陣地,擊退了跟蹤追擊的日軍,將其阻止於信江北岸。
日軍第22師團在八都附近擊退第32師的阻擊後,亦進至信江以東地區。此時第19師剛剛到達鉛山以東的江村附近。
日軍占領上饒後,為確保已占領地區,暫取守勢。第13軍於15日9時命令各部隊分別固守下列地區,並擔任交通線的警備任務:
河野旅團,江山附近;第32師團,玉山附近;第22師團,廣信附近;第15師團,廣豐附近。
當日傍晚,各師團已在指定位置集結。
另外,第116師團除部分兵力在龍遊附近外,主力正向衢州附近集結。小菌江旅團準備16日從龍遊附近出發向麗水前進。
1942年6月15日,第三戰區遵照軍事委員參謀長封裔忠指揮,14日命其乘敵深入分散、積極反攻殲敵的電令,下達了反攻的命令。
1942年6月16日,日軍第15師團接替第22師團到達廣豐地區後,發現第74軍及第49軍陣地就在廣豐以南不遠的棋盤山東西之線,嚴重威脅其側後方的安全,遂於當日向第74軍與第49軍接合部附近的尖山、五峰山陣地發起進攻。
激戰至17日,經反複爭奪,第74軍終於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但第105師的黃毛山、徐茅嶺陣地被日軍攻占,該師退守信江西岸。
1942年6月18日清晨,日軍第15師團再次向第74軍陣地進攻,其多次衝擊均被擊退。
戰鬥至16時,第74軍按照戰區規定的時間首先出擊,轉為反攻,18時攻占徐家山、廟山底。日軍退至王家阪、杉溪之線。
19日拂曉,第49軍亦發起反攻,第74軍又攻占王家阪及杉溪。
1942年6月20日,日軍第15師團集中兵力在第1飛行團直接支援下實施反擊。
經過21、22日兩天激烈戰鬥,日軍攻占了七都、五峰山、虎頭背等地,第74軍、第49軍退至此線之南,再次轉為守勢。
第32集團軍於1942年6月20日發起反攻,第26軍向北推進至信江南岸,以第44師一部渡信江進攻日軍,一度擊退三江橋、象鼻山的日軍。
但當日軍21日開始反擊時,該部即撤回南岸。
23日以後,上饒地區中、日兩軍除不時有小的戰鬥外,基本上形成對峙態勢。
日軍第11軍為策應第13軍的浙江作戰,自5月上旬起即令各參戰部隊開始向南昌集中。
同時令第6師團主力在嶽陽方麵積極進行佯攻,以牽製中國第九戰區,掩護其主力集中。
第3師團、第34師團及第40師團、第68師團、第6師團各一部於1942年5月31日在南昌以南地區展開,完成了進攻準備。
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率其戰鬥指揮所於同日到達南昌,下令於當夜開始攻擊。
第三戰區防守浙贛路西段的為第100軍劉廣濟(欠第63師,附第147師),軍部位於鷹潭。
防守進賢地區的為該軍第75師,師部位於進賢以東的溫嶺。
防守撫河以西市汊街地區的為第九戰區所屬江西保安第9團。
日軍於31日22時開始行動,分3路進攻進賢及臨川。
第34師團從謝埠附近乘工兵舟秘密渡過撫河後沿浙贛路東進。守軍第75師第223團一觸即潰,日軍於3日拂曉占領進賢。
日軍第3師團從沙埠潭附近渡過沙埠潭河,在撫河及沙埠河之間南下,2日拂曉進至三江口附近,再渡過撫河,沿東岸南進,於3日午到達臨川以北的雲山。
今井支隊及井手支隊從萬舍街附近並列南下,擊退當麵的保安第1團和第9團後分別到達集賢峰及三江口,3日下午到達臨川以西的展坪以北高地。
4日晨,第3師團由雲山向臨川進攻,當日擊退保安團守備部隊及趕來增援的第79軍一部兵力,占領了臨川。
此時第九戰區策應第三戰區的第79軍主力已進至宜黃水西岸地區,迫近臨川。
阿南惟畿急令第34師團由進賢南下,與第3師團等向臨川以西第九戰區的第79軍等部進攻。
而以第34師團步兵團團長岩永汪率所部3個步兵大隊組成的岩永支隊(歸軍部直接指揮)繼續沿浙贛路向東進攻。
岩永支隊於5日擊退第75師後占領了溫嶺,6日傍晚以一部兵力襲占東鄉。第75師集中兵力組織反擊,7日收複東鄉。
9日,第75師的第225團在東鄉以東王尾山、馬子嶺之線阻擊東進日軍。經戰鬥後,日軍進至白塔河西岸。守軍炸毀鐵路橋,與日軍隔河對峙。
11日,岩永支隊強渡白塔河,攻占了鄧家埠(今餘江縣城)。
此時,浙贛路中段日軍攻占常山、江山,玉山、上饒一帶,兵力空虛,第三戰區已將第100軍的第19師調去沙溪、鉛山,防守鷹潭地區的部隊主要為第147師。
日軍岩永支隊攻占鄧家埠的當日,日軍第3師團等部正在南城(建昌)與第九戰區第79軍激戰中。
阿南惟畿認為南城於12日即可攻下,遂決定在攻占南城後主力轉用於浙贛路方麵。
11日晚下達命令,命“第34師團於12日從撫州(臨川)附近出發,再次調往浙贛線方麵,攻擊正麵之敵,策應第13軍;岩永支隊歸還34師團原建製”。
同時命“第3師團截至15日在金溪附近集結,準備對鷹潭方麵作戰”。
日軍第34師團根據軍部的命令,部署岩永支隊從鄧家埠方向進攻鷹潭,配屬師團的獨立步兵第61大隊(古東支隊)由金溪進攻鷹潭。
師團主力12日由臨川出發,向鷹潭、貴溪之間前進。
1942年6月15日,日軍第34師團在第29獨立飛行隊密切配合下分路進攻鷹潭。
守軍第100軍在日軍步、炮、航空兵聯合猛攻下,部隊失去控製,陷於混亂,16日晨紛紛潰退。日軍於當日占領鷹潭。
第100軍軍部退至貴溪東南約35公裏的文坊收容部隊。
1942年6月18日,日軍大本營指示:“中國派遣軍司令官根據需要可實施南昌以東浙贛線全線作戰。”
中國派遣軍“於6月24日命令第13、第11兩軍,各以部分兵力於6月30日開始行動,共同配合,實施打通浙贛線作戰”。
至此,日軍大本營原來預定的由第13軍主攻、第11軍僅僅策應的浙江作戰正式發展為第13軍和第11軍東西對進、夾擊第三戰區、打通浙贛路的“浙贛會戰”。
第13軍於25日命令第22師團“進攻橫峰,與第11軍的進攻相配合打通浙贛線,殲滅沿線殘敵,摧毀敵軍設施”。第11軍則令第34師團完成這一任務。
日軍第22師團編成穀津支隊,於1942年6月30日晨從上饒附近出發,沿浙贛路西進。
第34師團的岩永支隊於1942年6月30日從貴溪附近出發。2個支隊沿途僅遇輕微抵抗,於1942年7月1日10時許在橫峰會合,完成了打通浙贛線的任務。
1942年7月5日,這2個支隊同時撤離橫峰,分別返回上饒和貴溪。
日軍開始向浙贛路東段發動進攻後,中國軍事委員會判斷日軍第11軍有在浙贛線西段發動進攻以策應其第13軍作戰的可能。
遂於1942年5月16日令第九戰區將第79軍夏楚中、第4軍歐震從湖南東調至撫河、贛江間地區,以加強贛東方麵的守備力量。
但薛嶽並未立即執行。當日軍第11軍在謝埠、沙埠潭等進攻出發地位展開時,軍事委員會於1942年5月31日拂曉直接電令第79軍:“著該軍克日兼程馳往臨川,參加贛東會戰。”
並令暫歸第三戰區司令長官指揮。
該軍於當日13時以暫6師為第一梯隊,由株洲出發,經萍鄉、宜春、分宜、清江向臨川急進。軍主力亦隨暫6師後分2個梯隊跟進。
當時第58軍防守豐城及拖船埠至樟樹鎮間地區。第79軍在第58軍掩護下渡過贛江。
1942年6月3日下午,暫6師經杜家園進至展坪,與日軍今井支隊遭遇。經激戰後,阻止住日軍的進攻,雙方相峙於展坪附近。
此時第79軍主力已進至新幹,遂在暫6師掩護下冒雨向臨川急進。
迄4日夜,第98師的先頭部隊第294團從上頓渡過宜黃水,進入臨川城西部,與突入臨川城東部的日軍第3師團進行激烈巷戰。
戰鬥至5日拂曉,日軍在6架飛機直接支援下向第294團發動猛攻。該團因傷亡過眾而主力又未到達,被迫退至城南七裏店一帶防守。
此時第79軍軍部及第98師主力已到達龍骨渡附近,第194師到達東館附近。
日軍第13軍發現第九戰區的第79軍等部已進至臨川地區,為解除右側翼威脅,立即令第34師團主力在進賢轉向南進,企圖從新餘西渡過撫河,與剛到南昌的竹原支隊及第3師團等在撫河以西地區圍殲第79軍。
1942年6月6日,日軍第3師團及今井支隊分別從臨川、桐源向展坪暫6師陣地及第98師長裏店陣地進攻。
第34師團及竹原支隊亦從三江口、仙姑山並列向水口廟、杜家園等第4軍新編第11師陣地進攻。
激戰終日,第98師退守秋溪,暫6師及新11師被日軍包圍。暫6師傷亡慘重,殘部於當夜突圍去樂安;新11師於7日晚方突圍至港頭嘴、潘橋一帶。
1942年6月7日,日軍第3師團攻占宜黃、崇仁,第34師團及竹原支隊亦進至崇仁以北地區,撫河西岸形勢嚴峻。
第79軍遂令第194師退守南城,第98師退守梨溪。
1942年6月9日,日軍第3師團從宜黃向梨溪第79軍進攻,第79軍向南城轉移,日軍跟蹤追擊。
1942年6月10日,第79軍軍長夏楚中令第194師附江西保安第2團固守南城,軍部及第98師撤至南城西南約30公裏的裏塔圩附近。
暫6師突圍後僅餘1000餘人,亦從樂安再撤至南豐。
日軍第3師團分兩路由西、南兩個方向包圍南城,展開猛攻。
激戰至11日晚,日軍已迫近城垣。一部日軍向城東迂回,其先頭分隊與位於東門外第194師指揮所的警戒分隊戰鬥。
第149師師長郭禮伯竟放棄指揮,率領特務連向東逃走,守城各團發現師長及指揮所已帶頭逃走,便各自突圍退走。
但防守北門外的第582團突圍後在睹江西岸又被日軍包圍,僅少數官兵泅水脫險,大部被殲(戰後統計,歸隊官兵僅200餘人,犧牲人數達1500餘人)。
南城於1942年6月12日晨為日軍占領。第79軍轉移至洋墩、硝石一帶集結整頓。
日軍攻占南城後,認為在撫河以西打擊第79軍夏楚中的目的已經達到,遂命第34師團向臨川以東集結,準備轉用於浙贛路方麵。
同時令第3師團進至南城以東的金溪地區。
臨川、南城以及宜黃、崇仁、三江口等各要點的據守部隊僅有今井、竹原及井手支隊,撫河以西地區日軍兵力十分薄弱。
第九戰區見日軍主力東移,東調的第4軍亦已於13日到達新幹一帶,遂決定以第4軍歐震擔任主攻,第58軍孫渡在第4軍左翼擔任助攻,向崇仁、宜黃及臨川等地實施反攻。
第4軍以第59師、第90師為第一線部隊,第102師為預備隊,從新幹東南向崇仁、宜黃進攻。
第58軍以新10師、新11師從樟樹鎮以南向臨川進攻。
第79軍因損耗過大,戰鬥力微弱,僅以一部兵力實施佯動,牽製南城日軍。
1942年6月14日,第4軍及第58軍開始行動,經過15、16日兩天戰鬥,第4軍先後收複了崇仁、宜黃,第58軍先頭部隊進至三橋、高坪之線,第79軍一部向北推進至洪門街附近。
日軍第11軍見第九戰區在撫河以西發動反攻,遂決定再次向撫河以西發動攻勢,企圖“捕捉並殲滅新到來的第4軍”。
從1942年6月19日開始,命今井支隊在臨川附近,第3師團在滸灣附近,竹原支隊在南城附近,分別秘密集結兵力,待機進攻。
1942年6月20日,第4軍及第58軍均已先後進出至長岡、上頓渡、展坪、桐源、五虎山、三角山、大臣嶺之線。
但由於當麵日軍陣地堅固、火力猛烈,多次攻擊均無進展。
後偵知日軍在滸灣附近積極架設軍橋,南城日軍又向梨溪方向行動,第九戰區判斷“南城、滸灣之敵企圖擊我第4軍之側後”,遂電告第4軍,並指示其要“穩紮穩打,萬勿疏忽”。
第4軍接電後,於24日夜除令右翼第59師留一部兵力於東館以北對滸灣警戒外,主力向西轉移,在油頓圩、神嶺山之線轉為守勢。
日軍乘第4軍調整部署之機,於25日夜發動進攻:第3師團由滸灣渡過撫河,擊退守軍第59師警戒部隊向南突進;今井支隊由臨川沿宜黃水南進,擊退第90師的部隊,攻占秋溪等地;竹原支隊由南城向西突進,擊退第102師一部後向宜黃前進。
迄至27日,三部日軍分別進至油頓圩、神嶺山東北側地區、龍骨渡以北地區和李三阪附近。
第4軍為避免被包圍,於28日夜匆匆西撤,29日淩晨轉移至以宜黃附近地區組織防禦。
日軍乘第4軍立足未穩,於29日晨在航空兵支援下發動猛攻。激戰至下午,日軍突破第4軍防線,占領了譚坊、棠陰等處陣地,第4軍已陷於被圍殲的危境。
第九戰區急令第4軍向宜黃以南樂安附近山地突圍。
戰鬥至30日,第4軍各師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分別突圍,到達鳳岡圩、崇二都、崇五都各附近地區,突圍途中迭遭日軍連續截擊,傷亡慘重。
日軍再次占領宜黃、崇仁。
在第4軍被圍攻期間,第九戰區曾令第58軍及第79軍向日軍實施側擊,以策應、支援第4軍。
該兩軍雖曾派出一部兵力進行佯動,但並不積極,亦未向日軍實施有力的攻擊。
日軍擊潰第4軍後,7月初在崇仁集結整頓。此時日軍第11軍司令官已換為塚田攻。他準備以第3師團竹原支隊及井手支隊圍攻退至秀才埠南北之線的第58軍。
1942年7月4日晚,日軍第3師團從崇仁附近出發,向杜家園、秀才埠的新10師進攻。
5日拂曉,日軍竹原支隊從馬鞍坪附近出發,經富水河穀向樟樹進攻。
5日13時,井手支隊從三江口出發,向大臣嶺、白馬寨進攻,以切斷第58軍的退路。今井支隊則於4日由宜黃出發,向南城前進。
第九戰區得知日軍向第58軍發動圍攻後,薛嶽立即以電話令第58軍向富水西岸荷湖圩西南山地撤退。
6日淩晨,第58軍在日軍緊逼的情況下相互掩護,逐次向富水西岸轉移。
新11師在轉移途中遭日軍第3師團的截擊,苦戰3小時,方脫離戰場。
至7日淩晨,第58軍新11師、新10師先後轉移至磨盤山、荷湖圩、獅子山附近,脫離了日軍包圍圈。日軍竹原支隊占領了樟樹。
日軍在給予第58軍以沉重打擊後,認為在臨川地區的作戰任務已經完成,第11軍遂開始作撤回原駐地的準備。
1942年7月8日,今井支隊放棄南城,向臨川集結,第3師團也逐漸向臨川集結,竹原支隊集結於衿山,井手支隊集結於三江口。
當日軍北撤時,第58軍及保安縱隊等當即發動追擊。但蔣介石“以敵已開始向南昌撤退,為整理戰力,乃命停止攻擊”。
第九戰區遵令集結部隊,任日軍安全退走。
1942年7月18日和1942年7月20日,第3師團一部和今井支隊撤向南昌。
1942年7月25日,第3師團留塘支隊(1個大隊)在臨川掩護,主力撤向南昌。
1942年8月22日,塘支隊放棄臨川,撤回南昌。
24日鬆山支隊(即井手支隊)放棄三江口,撤回南昌。至此,臨川地區的戰鬥結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