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春暖桃花開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A+A-




    8年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淪陷區積極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領導人民進行遊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爭取湖南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國民政府退至四川重慶之後,湘鄂邊界地區成為敵我雙方拉鋸交戰的戰場。

    湖北石首、公安和湖南華容3縣,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萬裏長江在此迂回東下,河汊交錯,湖泊密布。

    在華容與石首邊界,有一座名山叫桃花山。桃花山綿延20餘千米,群峰聳立,古木參天,山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轉,地勢十分險要,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特別是這一帶的糧食、棉花等戰略物資,更為敵我雙方所矚目。

    1943年3月,侵華日軍繼奪得襄南地區之後,又發動了鄂西戰役,日軍3個師團兵分5路,從沙市至嶽陽之間強渡長江,迅速占領了江南大批國土,石首、公安、華容等縣先後淪陷。

    此時,根據南方局指示,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第五師迅速派出一支武裝,挺進江南敵後,點燃了湘鄂邊界地區人民英勇抗日的烽火。

    1943年5月,日軍發起了湘北鄂西戰役。當時,新四軍第五師已在江陵、監利、潛江縣的三湖、白露湖建立了立足點,鄂豫邊抗日根據地的南緣已接近石公華地區。

    10月,石公華縣委根據鬥爭實際需要,在石首炮船口召開石公華縣人民代表大會,成立石公華縣行政委員會。

    中共石公華縣委和石公華縣行政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黨領導下的華容縣人民抗日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江南挺進支隊進入江北後,根據襄河地委的指示,準備向江南發展。

    這時,華容桃花山地下黨支部書記李鎮藩派縫紉工人王德珍找到楊震東、李人林、張澤生,要求支隊進軍桃花山,領導人民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隨後,江南挺進支隊和石公華縣委成員在第五師1個營的配合下,向石公華挺進。

    11月28日,石公華縣委有關同誌在楊震東、張澤生率領的新四軍江南挺進支隊第四十五團加強連護送下挺進桃花山。

    當晚,部隊由王德珍帶路,從齋公橋秘密渡江後,準備在焦山河附近過調弦河。

    當時,日偽軍已將這一帶的大部分船隻控製起來。調關、桃花山一帶的地下黨組織得知支隊準備過江的消息後,立即組織抗日十人團和部分群眾,將隱蔽在內港中的船隻拖出,搭成浮橋,讓部隊過河。

    是夜,部隊在才子廟宿營。12月1日,江南挺進支隊勝利到達桃花山。

    當天,江南挺進支隊在桃花山下的大旺廠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吳家壋、青竹溝、磚橋、塔市驛等地群眾紛紛趕來參加大會,極大地鼓舞了群眾的抗日熱情。

    江南挺進支隊進駐桃花山後,接著揮師西進,先後收複調弦口、焦山河、上津湖、萬庾、白鶴台、鯰魚須、梅田湖、六波庵等與石首、華容、公安縣相連的大片土地,然後取道回師桃花山區,勝利地開辟了桃花山抗日根據地。

    桃花山抗日根據地的開辟,象一把利劍,插進了敵人的心髒,讓日偽軍日夜不安。敵人對根據地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瘋狂“掃蕩”。

    根據地軍民團結一心,利用一切有利時機,主動出擊,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保衛和擴大了根據地。

    1944年1月,駐華容縣城的日軍300多人,經殺豬港進犯桃花山根據地,向新四軍駐地瘋狂“掃蕩”。

    此時,襄南中心縣委副書記吳雲鵬與新四軍第五師四十五團副團長楊洪先帶1個營的兵力來桃花山檢查工作。

    麵對敵人“掃蕩”,新四軍決定予以迎頭痛擊。戰鬥開始時,因敵裝備精良,且占領了有利地形,新四軍一時處於被動地位。

    然新四軍采取聲東擊西的遊擊戰術,由楊洪先率主力向磚橋方向邊打邊撤,楊震東率挺進支隊向縣城發動佯攻,迫使“掃蕩”桃花山之敵回援縣城。

    待敵趕至縣城時,楊震東已率支隊撤回根據地,從而粉碎了日軍的“掃蕩”。

    日軍為防止新四軍的襲擊,在墨山鋪周圍修築堅固的碉堡,架設鐵絲網。

    1月24日深夜,支隊長楊震東率領2個連的兵力悄悄接近據點,用鐵鉗剪開第一道鐵絲網。

    此時,營房內的日軍正在飲酒作樂,楊震東帶領幾個戰士向據點摸去,殺死敵軍哨兵。埋伏在周圍的戰士紛紛躍起,衝向日軍營房。

    此戰繳獲步槍20多支,子彈3000多發,及大批食鹽、布匹、臘肉、火柴等物資。

    這次戰鬥沉重地打擊了日軍,迫使日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隻能龜縮據點內,不敢輕舉妄動。

    江南挺進支隊在狠狠打擊日軍的同時,還不斷打擊偽軍。

    當時駐廣興洲的隻有一個日軍宣撫班和一個偽軍大隊(即嶽陽縣保安團第二大隊)。日軍宣撫班駐黃公廟(今廣興洲鎮黃安村),有30餘人槍。偽軍大隊駐廣興洲鎮,有200人槍。

    偽保安大隊長張世傑(監利人)是日軍的忠實走狗,經常帶領保安大隊下鄉騷擾。

    1944年春,廣興洲鄉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使日軍所占據的地方越來越小,軍事行動受到監視,特別是日軍經過廣興洲地區和遊擊區的糧草,經常被封鎖和斷絕。

    5月,日軍叫囂要“吃掉”這塊逐漸擴大的抗日根據地,於是,集結日偽軍進行一次“掃蕩”。

    支隊長楊震東為誘敵深入,假調主力離開華容嶽陽邊境地區,然後采取先襲日軍後打偽軍的戰術,派一個排到黃公廟襲擊日軍宣撫班,擊斃日軍4人,繳槍3支。

    在日軍準備出動時,新四軍一齊開火,日軍嚇得忙縮進碉堡。新四軍撤離黃公廟後,日軍宣撫班令張世傑掃蕩廣興洲地區。

    5月的一天,張世傑帶領2個中隊200多人,從廣興洲出發到華容邊境掃蕩。

    駐煙墩的江南挺進支隊一連連長彭守春率全連戰士,埋伏在柿樹嶺附近的大道兩側山坡上,楊震東率指揮部在三屋廠(今君山區許市鄉君嶺村)進行指揮。待偽軍進入伏擊地段時,全連發起衝鋒,很快將偽軍擊潰。

    這次戰鬥打死偽軍10餘人,俘敵40多人,繳槍50多支。此後,張世傑再也不敢下鄉騷擾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侵占華容的日軍仍垂死掙紮,從縣城調集日偽軍180多人從墨山鋪迂回到嶽陽縣邊境,進入佛寺坳附近,再次對桃花山根據地發動“掃蕩”。

    支隊長鄭懷遠(原支隊長楊震東調邊區學習)得知情報後,立即率領5個連的兵力,於當天拂曉埋伏在佛寺坳附近山坡兩側等待來犯之敵。

    上午9時許,日軍70餘人開來。待敵進入埋伏地段後,支隊發起猛烈攻擊,日軍回頭逃竄,被支隊截擊,戰鬥進行到中午。

    是役,打死打傷日軍60餘人,繳槍50餘支、子彈5000餘發和一批其他軍用物資。

    桃花山根據地的開辟,使鄂豫邊區根據地同湘鄂贛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對敵占華中重鎮武漢的包圍,為鄂豫邊區的鞏固、擴大,為新四軍第五師堅持敵後抗日鬥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在黨的建設、政權建設、軍事建設和經濟建設上取得的一係列成績,使新四軍在洞庭湖濱牢牢地站住了腳跟。

    比湖南桃花山抗日根據地更早些時創立的鄂南抗日根據地,同樣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1942年5月初,為了支援華中、華南抗日戰場,牽製日軍,新四軍五師根據新四軍軍部指示,命令十四旅渡過長江,挺進鄂南,創建鄂南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2年8月,在鄂城談家橋(現屬大冶市)成立江南兵團指揮部和指揮部黨委。

    指揮部黨委於8月底成立中共鄂南工委,領導鄂(城)大(冶)、大(冶)鄂(城)、樊湖、陽(新)大(冶)等沿江地區工委。

    鄂南工委以鄂(城)大(冶)敵後抗日根據地為中心展開工作,機關設在鄂大工委和鄂大政務委員會所在地鄂大根據地中心區麻羊堖。

    1943年4月,中共鄂南工委與中共鹹崇蒲中心縣委合並成立中共鄂南中心縣委,同時成立鄂南指揮部。

    中共鄂南中心縣委和鄂南指揮部機關駐地設在麻羊堖。

    1945年4月,中共鄂南中心縣委並入鄂南地委後撤銷,鄂南指揮部並入鄂南軍分區後撤銷。

    為了適應抗日鬥爭的需要,鄂豫邊區黨委指示十四旅設東西兩路作戰。

    1944年3月,頑軍國民黨鄂南挺進軍的馬欽武部、廖義華部趁新四軍主力部隊撤到江北,鄂大根據地兵力空虛之機,聯合出兵1500餘眾,大舉進犯鄂大根據地,強占了麻羊堖及周邊的楊思愛、康家灣等地。

    鄂大工委書記王表率領縣區武裝奮力抵抗,並派人火速過江,向四軍分區報告,請求主力部隊增援。

    第四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張體學接到報告後,當即令羅通率新四軍四十一團連夜先行過江,隨後親自率四十二團跟進。

    四十一團到達池湖港時,恰遇一股頑軍追擊幾名武工隊員至此,戰士們爭先登陸,先機製敵。

    頑軍見是新四軍主力部隊,掉頭就逃。四十一團追至康家灣附近。不久,四十二團趕到,奪回了敵之前沿楊思愛等地。

    天明時分,兩路渡江部隊和鄂大地方武裝會合,立即發起全麵進攻,張體學親自部署並指揮戰鬥。

    新四軍兵分兩路,一部主攻麻羊堖,一部攻擊康家灣。頑軍節節後退,最後全部退縮到麻羊堖主峰。

    我軍不斷地加強攻勢。馬、廖兩部困守山頭,漸漸力不能支,日落前全線崩潰,狼狽逃竄。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我軍大獲全勝,繳獲電台兩部,機槍兩挺,其它槍支和彈藥一批。

    頑軍死傷100多人。我軍傷亡30多人。

    戰鬥結束後,中共鄂南中心縣委和新四軍四軍分區在沙窩上宋灣召開了軍民慶功大會,表彰了作戰有功人員和群眾支前模範。

    1941年9月,鄂南中心縣委書記李平和雷同、劉光前率新四軍鄂南獨立第5團百餘人,跨過長江,經梁子湖、鄂城、武昌來到鹹寧(今鹹寧市鹹安區)山地,選擇西嶺、掛榜山一帶作為新四軍主力進軍鄂南的立足點。

    10月,在鄂南中心縣委的領導下,成立一支武工隊,活躍於馬橋、柏墩、掛榜山、西嶺等地區。

    1942年4月,鄂豫邊區黨委決定,新四軍五師14旅主力部隊分東西兩路渡江發展鄂南山區遊擊戰爭。

    5月,新四軍五師14旅西路部隊在41團政委羅通和鄂南中心縣委書記李平的率領下,進入西嶺,駐紮在尤家蕩一帶。

    羅通住在尤家宕,雷同住在啄木嘴。下旬,西路部隊攻打位於梨窩、花紋泉的川軍劉爾順部(集匪、偽、頑於一體;自稱“天部”),使敵逃至馮家山一帶。

    6月上旬,雷同帶鄂南地方武裝、41團2營6連連長徐國華率部襲擊湘鄂公路上的日軍重要駐點港下雷,打死日軍多人。

    同月,西路部隊再次攻打龜縮在馮家山的劉爾順部,迫使劉爾順率殘部逃到蒲圻神山、宋家河一帶。

    西路部隊乘勝前進,迅速創建以西嶺為中心的鄂南抗日遊擊根據地,即鹹(寧)崇(陽)蒲(圻)抗日遊擊根據地,並於7月15日東西兩路部隊勝利會師。

    6月下旬,駐鹹寧日軍40師團調集1000多人,分多路圍剿西嶺、掛榜山抗日根據地,西路部隊機智跳出包圍圈,隱蔽在西嶺山口的前沙坪、後沙坪的高山密林中。

    7月初,一股100多人的日軍摸到後沙坪,被隱蔽在後沙坪周圍製高點上的新四軍3個連打得鬼哭狼嚎,丟下多具屍體,奪路而逃。

    到7月中旬,經過努力,西路部隊不僅站穩腳跟,並尋機打擊日軍,粉碎了日軍的圍剿。

    15日,新四軍五師14旅東西路部隊在南川高槎橋勝利會師。

    8月,國民黨川軍楊森部進犯鄂南抗日遊擊根據地中心西嶺、掛榜山,新四軍跳出包圍圈到外線作戰。

    1944年3月,由湯楚英率領的新四軍41團2個連,與雷同、李飛鵬率領的鹹武鄂地方武裝分別從嘉(魚)蒲(圻)臨(江)和鹹武鄂根據地撤回鹹寧,在西嶺、掛榜山一帶堅持鬥爭,擔任鄂南抗日根據地山地前哨任務。

    因偵察員叛變,部隊在進攻駐石頭童村的頑敵薑振武大隊時,落入敵埋伏圈,部隊傷亡慘重。

    雷同、湯楚英率部隊殺出包圍圈後,撤往黃岡整訓。

    4月,雷同率部返回鹹崇蒲。直到11月奉命撤到鄂大、黃岡等地休整,被編入41團。

    在這5個月裏,這裏依然是鄂南抗日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立足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