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撫遠城破!

字數:4665   加入書籤

A+A-


    於勇漢手中長刀攻防有序,一攻一守,大刀直取高順麵門,淩厲異常。

    高順大步上前,手中長槍平中直刺,簡單樸實,勁力驟然迸發,爆發出無法想象的力量,先一步點向於勇漢的麵門。

    於勇漢兵器不夠長,迅敏反應過來,轉攻為守,大刀斜劈,讓長槍偏移了方位,從頭上刺了過去,躲開了這強勢一擊。

    而他本人趁機翻身,快速欺身而上。

    這跟長槍搏殺,近身是消除差距最好的方法!

    就在他快速逼近的時候,高順長槍突地快速猛刺而來,疾如風,快如閃電。

    無可躲避!

    於勇漢亡魂大冒,冷汗直流,此時精疲力盡,躲無可躲,便如自己撞上長槍一般,直接被長槍刺穿了身子,眼睛直瞪,死不瞑目。

    高順趁你病要你命,飛身上前迅速再補上了致命的一槍,然後雙手用力直接將於勇漢整個人挑起,猛地甩了出去。

    屍體如炮彈一般飛射而出,砸到了十餘人。

    山崩地裂!

    於勇漢這一死,撫遠城上的西寧軍兵士似乎失去了靈魂,再難組織有序的反擊,兵士不是投降便是敗逃。

    撫遠城攻堅戰,也進入了最後階段。

    一刻鍾,王正楠率大軍走進城內。

    至此,撫遠城拿下!

    撫遠。

    王正楠正式接管了撫遠城,這一戰是他出征以來打得最艱難的一仗。

    盡管憑借戰法,火器之利抹去了登城的劣勢,可麵對於勇漢的拚死抵抗,他們在城樓的爭奪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陣亡重傷人數高達一千五,傷者三千餘。

    打一個撫遠便付出這般代價,若是要平定天下,難度可想而知了。

    撫遠城庫的錢財留在手中王正楠依照皇帝的錦囊妙計拿出來犒軍。

    當前的局麵,軍隊的戰鬥力勝過一切。

    在犒軍之後,王正楠立刻邀請了撫遠城裏的有威望的大戶,讓他們一個時辰後來府衙會晤,一共請了六人。

    都是撫遠城大姓家族,當然司馬,孟家被於勇漢屠了,自不在此列。

    還未到約定時間,幾大家族掌舵人相繼而來。

    王正楠暗忖:“倒也識趣!”

    秦羽給王正楠軍權,還給了見機行事的權力。

    撫遠就是他的根基。

    他要做的首先是穩固,日後再謀圖四方。

    要在撫遠立足,少不了這些人的支持。

    今日他約的這些人中,但凡有一人不來。

    王正楠就會抄家滅門了。

    在這種時刻,念著吳桂山的好,在王正楠的眼裏不是忠誠,而是一顆隨時引爆的火藥桶。

    這些人到來,王正楠並未倨傲,反而是在府衙門口迎接。

    “見過王將軍!”

    來人受寵若驚,作為攥在人家手裏的魚肉,還能受到這樣的待遇,已經很不錯了。

    “諸位免禮!請進!”

    這些人依次坐席。

    王正楠看著拘謹的人,說道:“諸位莫要過於拘束,今日找你們來是要你們將我大周的政令傳達下去,僅此而已。

    拿下撫遠之後,撫遠府衙官吏逃得一個不剩,想來這些都是欺壓百姓的廢物蛀蟲,落在本將手上,腦袋全部都得搬家。”

    “身為百姓父母官,在位橫征暴斂,草菅人命,留著幹什麽?不如一刀砍了,還天下一個清明。”

    一眾人臉色有些發白。

    吳貴龍頗為忐忑道:“相公言之有理。”

    他們這些人是過得相當滋潤的,但對於百姓的生活,卻也心知肚明。

    真要說官員橫征暴斂,草菅人命,其實並不恰當。

    很多事情,並非官員的錯,而是吳桂山這個王爺起的頭。

    吳桂山窮兵黷武,故而將稅收定得極高,苛捐雜稅一大堆。

    王正楠知道情況,這麽說就是要敲打一番,讓這些人好好辦事,不然腦袋不保。

    本將不需要你們真心歸順,但是隻要你們為大周辦事,想要再當牆頭草,兩邊倒,那就不容易了。

    “皆是我大周子民,看著撫遠百姓受此磨難,我心甚痛。”

    “今日本將便廢除一切苛捐雜稅,引用我大周律法治民。”

    “關於稅收要務,本將已寫好了。”

    說完,王正楠讓人將告示分發眾人,然後說了一句:“在下敬待諸位佳音。”

    王正楠笑咪咪地看著這些人。

    眾人看著王正楠發放的任務,心若死灰。

    以賢德而言,勵精圖治的秦羽與窮兵黷武,殘暴不仁的吳桂山不是一個級別檔次的。

    小皇帝短短不過一年時間,就整肅內政,清理貪官,推行善政,基本韃子,剿滅叛賊。

    與吳桂山勾結韃子,賣祖求榮,一敗再敗,形成天壤之別。

    兩者間的差距,不可道理。

    眾人明白,大周這製度一旦公布下去,撫遠無數百姓以及中小型的佃戶必然歡呼雀躍。

    即使吳桂山以後能重新奪回了撫遠,想要恢複原來的製度那就難了。

    而且他們作為製度推廣人,必然會受到牽累。

    楊家家族楊聚德最先認清現實,說道:“在下這邊回去告訴鄉民,王師已至,仁政當施行天下。”

    這有人先一步帶頭,其他人自然也紛紛表示願意效力。

    王正楠心底好笑,暗自滿意。

    對於這種懂事的人,王正楠不妨給對方一些甜頭,好讓對方辦事更有動力。

    王正楠看著楊聚德,問道:“你楊家可有什麽有才之士?這撫遠城府衙門極度缺人,你推薦幾位來,協助本將治理此地。”

    他這話一出,其他幾家家主立即紅眼。

    楊聚德立馬大喜過望,忙道:“多謝相公提攜。”

    撫遠城的士人也動了心,這年頭讀書人誰不想當官?

    除了個別真性情的,願意當隱士,辛苦一輩子經營自己士人的身份,不就是想獲取一官半職?

    現在撫遠官員逃了大半,正是當官做事的好時候。

    王正楠這一提,正好說進這些人的心裏。

    紛紛期待起來!

    送走了這些人,王正楠又讓人去請撫遠城所有擁有一定影響力的地方商人。

    他要施行一個大計劃,給吳桂山一份“禮物”。

    嘿嘿~

    王正楠臉上露出一絲笑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