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不妥

字數:6467   加入書籤

A+A-


    韋懷哲大笑,興奮到難以自持。

    可韋思齊卻如喪考妣,恨不得給侄子,剁碎了喂狗。

    傳播流言,那朝那代都少不了。

    家國大亂,總少不了童謠,讖言的推波助瀾。

    便是本朝建立之前,也有“十八子,得天下”的民謠。

    因此。

    不論是誰當皇上,都十分忌諱此事。

    朝廷的律法之中,也從來都不缺對“妖言惑眾”之人的懲戒。

    《漢書》之中,甚至把妖言惑眾和大逆不道,相提並論。

    這種事兒,在場的誰沒有做過?

    可即便是做過,卻從來沒有一個人,會當眾提及。

    因為一旦此事,傳到皇上耳中,不論是再怎麽親近之人,都免不了菜市口上走一遭。

    沒見所有人都裝聾作啞嗎?

    偏偏自己這個,蠢笨如同豬狗一樣的侄子,被人稍微一慫恿,就衝昏了頭腦,將這種人後的陰私,脫口而出。

    如今。

    皇上正在找一隻,恐嚇雞的猴子呢,這狗東西分明就是自己往明晃晃的刀口上撞。

    葬送了他自己的性命,反倒是小事。

    若是牽連到韋家,那才真叫萬劫不複。

    別遷都這一刀,還沒有砍下來。

    行刑的鬼頭刀,倒是先剁到韋家的身上。

    別忘了。

    自家還有一個小崽種,在燕王府關著呢。

    韋思齊恨極了長孫無忌。

    恨不得當場就衝出去,給這老狗的喉嚨咬斷。

    可惜。

    現在一切都晚了。

    兄長的這個野種,既然把話,都已經說了出去,那就不可能收回了。

    為今之計,也就隻能亡羊補牢。

    祈禱皇上聽了自己的話,會對韋家,手下留情。

    因此。

    才剛聽侄子講完,還沒有等長孫無忌開口誇讚。韋思齊已經搶先一步,放聲說道。

    “不妥!”

    “此事絕對不妥!”

    “叔父!”

    韋思齊話才說完。

    長孫無忌還沒有說什麽呢,一旁的韋懷哲倒是急的滿頭大汗。

    便是借了韋家的名頭,他也沒有從千牛衛中混出頭。

    今天。

    好不容易想到一個注意,也得到了齊國公的賞識。

    馬上就要平步青雲了。

    現在,自家叔父竟然站出來,想要壞了這樁好事兒。

    這讓他怎麽能忍?

    當場便急紅了眼睛,就要跟韋思齊理論一二。

    可都到了這個時候了。

    韋思齊哪裏還有半點兒膽子,敢讓這頭蠢驢,繼續留在園子中放肆?

    是嫌韋家上下老小,都活夠了嗎?

    因此。

    雙目一瞪,韋思齊眯著充滿了血絲的眼睛,陰惻惻的瞪了侄兒一眼,這才惡狠狠的說道。

    “要麽閉嘴,要麽去死,你選擇一樣!”

    叔父如此暴戾的話,確實嚇到韋思齊了。

    駭的他連忙後退兩步,驚魂未定的摸這胸膛,像是見鬼了一樣,打量著叔父,倍感陌生。

    而在教訓了侄兒之後。

    韋思齊這才回頭,一臉平靜的盯著長孫無忌,冷冷的說道。

    “齊國公!”

    “小兒輩胡說,還請您別當真。”

    “此事確實不妥。”

    長孫無忌既然擔了關隴士族領袖的職責,那麽,必然要拿一個解決方案出來。

    可眾人集思廣益這麽久,除了煽動百姓,對抗皇權之外,並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而且。

    他心中,也隱隱有了對付李安的頭緒,並不願意節外生枝。

    所以。

    他也不打算,就這樣輕描淡寫的放過韋氏。

    不把這京兆名門拖下水,又能指望誰來幫自己一把呢?

    因此。

    在聽了韋思齊隱隱帶有哀求的話語之後,長孫無忌並沒有順水推舟的揭過此事。

    反倒笑眯眯的開口問道。

    “不妥嗎?”

    “我看兗兗諸公,也沒有誰說此事不妥啊!”

    “不如韋大人,給大家說說。”

    “你侄兒的妙計,究竟有什麽不妥!”

    此話一出。

    在場眾人,盡皆一臉啞然的看向了長孫無忌。

    很快。

    在詫異過後。

    不少人又幸災樂禍的看向了韋思齊。

    想要看看,這高高在上的京兆名門,究竟會露出,什麽樣的狼狽模樣。

    畢竟。

    韋氏的家門可不好進。

    便是同為關中人,也有不少人看不上韋氏子弟,蠻橫無理的樣子。

    其他人一臉悠然的看戲。

    可韋思齊卻恨的,一口白牙,幾乎咬碎。

    今天,不說服眾人的話,恐怕絕對不會讓長孫無忌,輕易的罷手。

    這個時候,他腸子都快要悔青了。

    悔恨自己為什麽不學元家子,早早的轉身離開。

    可惜。

    現在,什麽都晚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說服眾人。

    大腦瘋狂的轉動,從無數的蛛絲馬跡之中,尋找能夠讓韋家,脫身的方法。

    急速運轉的思緒,都快把劉思齊的腦子,都給燒壞了。

    想了許久,還真被他給想出了一個好借口。

    瞬間。

    劉思齊眼神一亮,連忙開口勸說道。

    “回齊國公。”

    “先不說煽動京中百姓,對抗朝廷,本來就是大逆不道之事。”

    “皇上定然不會容忍。”

    “更何況。”

    “就算是京中的百姓騷亂。”

    “可是,有燕王李安就在左近,又能亂到哪裏去?”

    “不說殿下猶如天神,根本就不是尋常人能對付的了的。”

    “隻要皇上一聲令下。”

    “才剛調往涇陽的一千左武衛軍卒,立刻就能揮師南下。”

    “有燕王殿下指揮。”

    “便是近百萬京中的百姓,齊齊造反,又有誰能擋的住殿下的兵鋒?”

    “更何況。”

    “自郊迎那日之後。”

    “殿下的聲望,在百姓的心目之中,早就如日中天。”

    “若是一旦亂起,都不用他帶兵入京。”

    “隻要站在人前,一聲呼喝。”

    “便是煽動再多的流民,怕是也會齊齊倒向燕王殿下。”

    “既然如此,那煽動百姓,又有何用?”

    “因此。”

    “下官這才會說,此事不妥。”

    “請齊國公明鑒!”

    韋思齊的這一番話,長孫無忌還沒有明鑒呢,一旁的其他人,倒是先炸開鍋了。

    是啊!

    以前,士族沒少用煽動百姓的辦法牟利。

    可這種風波,一旦掀起之後,世家自由辦法控製。

    不管是官府強壓,還是奴仆警告,亦或者僧道開解。

    總歸,控製的辦法,是掌握在士族的手中。

    但如今,偏偏多了個李安。

    還是聲望如日中天的李安。

    他說一句話,怕是比無數的僧道更有用。

    更何況。

    自傅奕沙汰僧侶一來,佛門早就成了昨日黃花。

    沒有了和尚,根本就是手中少了一件大殺器啊!

    韋思齊的這話,不由的眾人不認同啊!

    一時間,點頭的動作四起,不少人,竟然真的,認同了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