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掃滅北虜,血債血償!
字數:5282 加入書籤
“比起那些貪官汙吏,朕當然更喜歡你們這些清流。”
“隻是你們做官,究竟是為了清名?還是真為了大奉百姓?你們到底是忠於朕,還是忠於名聲?”
“恐怕說不清了。”
林楓淡淡笑道。
這番話說完,燕向明當即就懵了。
他沒想到皇帝不光反駁了他的勞民傷財,還質疑起了他清流之名。
這對他來說,是最大的打擊!
他下意識就想反駁,可林楓已轉過去麵對著田嘉熙。
“田嘉熙。”
“朕知你於晉州,也頗有清名。”
“可你既為刑部晉州清吏司主事,理應了解晉州邊鎮狀況。”
“晉州靠著河套地區和蒙古草原,自古便是北虜多劫掠之地!”
“單就朕知道的,自先皇在時,韃靼叛亂至今...”
“光是入晉州劫掠當地百姓,燒殺搶掠,便已不下千次!”
“死在他們屠刀下的晉州子民,被他們擄走的當地婦女,已不下十幾萬!”
“更有各種劫掠造成的損失,難以形容!”
“簡直是罄竹難書!”
林楓冷冷的看著田嘉熙,說道:“而今,你要為這些形同禽獸的敵寇求情?”
“朕實在不明白,你是怎麽在晉州得到的那些清名?”
“即便韃靼此番歸附,可下次其複叛之時,晉州百姓又不知該有何疾苦!”
林楓的話說完,田嘉熙身子一顫。
他嚴格來說,不能算是蕭宏業一派的人,隻是個無根基的清官腐儒。
以他們的價值觀,隻要反戰止戈,那就是好的,他也腦子一熱便來了。
隻是,聽完林楓這一番話後,他便陷入了有口難言的尷尬之中。
難道承認自己為韃靼求情?
這種話他若說出來,隻怕回晉州後,轎子走在官道上,都要被人砸臭雞蛋。
他陷入了沉默。
“再說說楊欣榮。”
“你乃大同府的父母官,心中有百姓,朕自然欣然。”
“隻是你反對的理由何其可笑。”
“大奉軍隊以前貪腐橫行,上層奢靡成風,下層士卒軍餉常年虧空,所以才有軍紀不嚴,禍害百姓的事跡。”
“而今朕已整治軍營,接下來還要整治邊軍,這些擔心乃無稽之談!”
“再者,朕早已有所準備,一勞永逸的解決韃靼問題。”
“你為大同府同知,乃當地的父母官。”
“朕早已令晉州各府,各縣,做好準備,旦有韃靼逃兵,便即可上報。”
“莫非你沒接到此命令?”
“既然接到了,為何不在晉州為當地百姓準備,反倒是來了京城?”
林楓又是一番話,駁斥了楊欣榮。
對方與田嘉熙一樣,也是個無根基的清官,也是為名而來。
隻是,皇帝這一番話,便已令他陷入到居心叵測的地步之中去。
他心虛不已,也沉默了下來。
“最後,便是畢子真了。”
“你身為國子監典籍畢子真,乃一言官。”
“怎會犯如此錯誤?”
“那位韃靼使臣巴圖,究竟是何緣由,你不知道?”
林楓隨即便高聲將那巴圖的所作所為全部說了出來。
這下,周圍百姓們都嘩然了!
本以為是皇帝殘忍暴虐,又要興無名之師,才將人扣押處斬。
可沒想到,這位巴圖本就不是個好東西!
一想到他們供養出的讀書人,竟是這般德行,百姓們便有些憤懣。
聽到周圍百姓們的議論紛紛,畢子真臉色難堪,正想爭辯,林楓便高喝一聲:“閆老何在?”
“回陛下,老奴在!”
閆老帶著錦衣衛們,將那巴圖給押了出來,帶到了這裏當場。
“此賊子,便是巴圖!”
周圍百姓看去,各個義憤填膺,若不是本來隻打算看個熱鬧,現在就要拿起臭雞蛋砸這個無義之人。
巴圖也自知難逃一劫,被押著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傳朕的旨意!”
“巴圖身為大奉讀書人,卻通敵叛國,為異族行事,幫著異族入侵大奉,劫掠我大奉百姓!”
“其罪行之惡劣,罄竹難書!”
“帶到午門,即刻問斬!”
林楓下令,閆老跪地領旨,隨即揮揮手將巴圖押走。
百姓們都歡呼了起來。
四人之中,燕向明臉色難看,他是蕭宏業一派的鐵杆,自然也知道很多。
皇帝在早朝時沒有殺這個巴圖,反倒是將對方押起來。
是否那時,便算到了這一茬?
在百姓的歡呼中,林楓微微抬手。
那議論紛紛的哄鬧逐漸平息,最後化為了一片平靜。
所有人都看向了林楓。
“韃靼自叛亂以來,屢犯大奉邊疆。”
“侵我大奉子民家園,殺我子民,劫掠,屠戮!”
“僅晉州一地,這些年來,人口已下降三成!”
“這一個個,都是朕的子民!朕是痛心疾首!”
“而今,我大奉兵甲已足,萬事俱備,隻欠一戰。”
“此戰,當掃除敵寇,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雪大奉之恥。”
林楓高聲喝道。
跪地的四人都是臉色一變,皇上這所說的,簡直是一篇討賊檄文!
其雖不如那些檄文的文采斐然,長篇累牘。
可勝在白話,通俗易懂。
大奉這些年處處漏風,軍事上,更是越來越拉胯。
已經很難有一個消息,能令百姓們沸騰一下了。
而今,聽了皇帝這強硬的開戰檄文,方才被巴圖激起來的憤怒,此時都化作熱血一同抒發!
閆老也早有準備,看了眼那些百姓中的幾人。
這幾人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此時便一個個的高喝道:“掃滅北虜,血債血償!”
“掃滅北虜,血債血償!”
“掃滅北虜,血債血償!”
一開始,不過是這些人在喊。
但到了後麵,就已經是所有百姓都狂熱的喊了起來。
見狀,四位清流全都苦笑起來。
他們已經輸了!
而且,是輸得一塌糊塗!
皇帝已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求戰之心!
四人隻能灰溜溜的離去。
而林楓則和閆老對視了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很快,這一場清流死諫而鬧起的風波,便在一聲聲求戰的聲音中,就此消散了。
這件事在閆老之後的推波助瀾下,以蕭宏業根本沒反應過來的速度,傳遍了京城。<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