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退守長安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A+A-


    甘露殿內,李濟背靠龍紋大椅,左手輕揉著太陽穴,緩解自己剛才憤怒的情緒,墨離剛剛離開,他帶來的已經是今天的第三份軍報,也是最局勢嚴重的一份。

    段恒已經去皇城召陳知節和公孫無諱等人入宮,此刻隻有文僑一人站在殿中。

    李逸歎道:“文卿,朕和你終究是小看了這幾個逆子的心性,誰想到他們居然敢勾結太清道脈,違背公約聯合外敵來達到目的。”

    文僑施禮恭聲道:“陛下,臣知罪!”

    李濟揮了揮手,沉聲道:“此事怨不得你,終究是朕太愛惜皇家名聲,一時心軟所致,卿對朝廷的忠誠,朕是信的過的,隻是眼下這個情況,文卿有何計謀應對。”

    文僑回道:“皇上,眼下太原怕是落入了高句麗之手,如無大軍阻攔,河東道全麵失守也不過十日左右的時間,此前商議的增糧添兵,已然無用。”

    今日文僑入甘露殿,就是為了稟告南方各州的籌糧運糧,三個方向打了近一個月,消耗的糧草已經很多,就算不增兵,也不能隻靠當地購糧維持。

    誰知君臣二人商議到一半,隴右、劍南兩道軍報再次相繼而來,天師與掌教各自去了戰場之後,居然沒取得效果,反而被敵軍不知哪冒出來的先天圓滿高手拖住。

    這個消息讓李濟大為震動,要知道這世上能和二人抗衡的,無非就是太清宮掌教,而忽然冒出來兩個,就打亂了之前的所有布局。

    天師和掌教願意去戰場,在李濟看來,最多被太清宮掌教拖住一個,而另一邊則會勢如破竹般取得勝利。

    先天高手或許不可怕,在千軍萬馬之前再厲害也有個度,但先天大圓滿就不同了,那已不是人力所能抗衡,視萬軍如無物絕不是說說而已。

    果然,兩封軍報都說了,天師掌教與對方交手時,天地間異像頻出,打得昏天暗地,最後造成幾百丈的狼藉一片,各自才收手。

    好在兩個戰場都是僵持之勢,李濟和文僑商量著從其餘州郡征糧的同時召集府兵,為三方戰場增加兵力。

    剛商量完,墨離就送來了秦玨這邊的軍報,太原失守足以讓二人勃然變色,那意味著皇族籌碼被高句麗握到了手中,同時也意味著河東道很快會失守,高句麗大軍不日便可兵臨京畿道,直抵長安城。

    不是兩人悲觀,汾、潞、晉、蒲四州立刻召集大軍抵禦,並不是太難的事,再不濟也能抵擋高句麗,等待山南道和江南道的大軍聯合抗敵。

    而是二人知道,這根本沒用,高句麗這邊居然也出現了先天大圓滿高手,拿普通將士去抵擋,隻能是白白送了性命。

    這就是兩人之前煩惱的原因,李濟嗯了一聲,沒有說不對,他在等文僑繼續說完,想看看兩人的想法是否一致。

    文僑繼續說道:“臣提議,即刻傳信劍南道北部和隴右道各州,沒有被占領的州縣,立刻組織駐軍,將百姓糧草聚集,押運回長安。

    州縣官員則帶領百姓南遷,避開敵軍可能的追擊。另外在山南東西兩道召集府兵,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京畿道,拱衛長安!

    河南、淮南兩道同樣召集大軍,從都畿道繞至高句麗大軍後方,到時進行合圍。”

    李濟點點頭,沉聲道:“文卿的意思是,讓征西軍和隴右大軍撤回長安,放棄與兩道敵軍的對峙?”

    “正是!”文僑冷靜道:“對峙下去隻能消耗糧草和兵力,先天大圓滿高手不分出勝負,對峙毫無意義。不如聚在一起,讓天師和掌教對付三位大圓滿高手,還有勝的可能。”

    “那要是敗了,該如何?”李濟麵不改色的問道。

    文僑毅然道:“敵軍若能入長安,臣的屍身必定在城牆之外!”

    “兩道不可退,俺去守河東道!”陳知節大步踏入甘露殿,尚未行禮,便開口打斷二人的交談,高聲請戰。

    公孫無諱也跟著走了進來,安然行禮後說道:“臣也認為,此舉太過冒險,一旦天師府和上清宮敗了,朝廷上下就沒了退路,國之命運,不可交付在二人身上,即便是天師和掌教這樣的世外高人。”

    太子離開之後,公孫無諱很少發聲,但李濟並不懷疑他的忠誠,他知道公孫無諱隻是希望正統能保持在皇後的兒子當中,至於是哪一個,他無所謂。

    李濟擺了擺手,“武卿已故,朕身邊入道的人隻有你們三個,知節,論武你是文朝第一,朕問你一句,有沒有勝天師的可能!”

    陳知節坦然道:“回皇上,就算是先天三境,臣也不敢說能贏,更不可能贏先天大圓滿的高手。”

    “所以你想去河東道送死?”李濟不可置否道:“河東道失守,高句麗大軍兵臨長安已成定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一把。文卿,你將軍報的消息好好與他們說說。”

    文僑一五一十的將軍報分析,還有自己與皇上的商議決定與二人說了起來,甘露殿慢慢安靜下來。

    半晌後,陳知節道:“臣認為皇上可暫避,先南下荊州,召集大軍,待隴右或益州分出勝負後,再匯合反攻即可,不必以身犯險。”

    公孫無諱歎道:“知節不必勸了,皇上不可能同意離開長安。”

    李濟坐回龍椅,肅然正色道:“無諱說的不錯,朕當年征戰四方,如今豈會懼這些番外夷邦。此次大戰隻有據守死戰的李濟,絕不會有棄城而去的文皇!”

    陳知節也是寧死不退的性格,自然沒法再勸,李濟忽然笑了笑道:“沒想到我朝立國後,朕還有與你們同上戰場的機會,不失為一樁美事,知節稍後去看看秦玨,朕想他現在也不好過自己心裏那一關。”

    文僑這時在一旁說道:“二位可曾想過,此次大戰,一早就是敵軍的計謀。

    三路分兵,三位先天大圓滿高手,為的就是引出天師和馮掌教,不管他們去了哪裏,總有一路能衝向長安!而最後退守長安,就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所以對方可能還有後手,不得不謹慎應對。”

    李濟大袖一揮,豪邁道:“任他詭計萬千,自當全力以對,文卿,速傳信各州,按之前的計劃執行,另外傳信李靖和上官融,堅持五日,班師回朝!與朕共守長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