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兵臨城下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A+A-


    朝陽在天際畫了一道橙色金邊,隨即躲在濃厚的烏雲背後,再也灑不出半分光彩,陰沉厚重的雲層好似一片連綿的山巒,隨時都會砸落長安。

    明德門城牆上,李濟率領四位上將齊聚,望著遠處不斷匯集的大軍,五人沒有後麵小輩的激憤神情,臉色沉的和頭上的天色一般。

    十天時間,長安集結了各州趕來的二十萬大軍,加上李靖和上官融兩路大軍撤回,如今四十萬將士駐紮在城內各郊區坊。

    河東道的殘軍,因為沒了主將,在收到長安軍令後,已就地解散回到各州保護百姓。

    高句麗大軍是最早到長安城外的敵軍,奇怪的是他們沒有發起進攻,而是繞道長安南麵,就地駐紮在城外五裏,有恃無恐的等其它兩路大軍匯合。

    敵情早已探明,高句麗將領是淵蓋蘇文,他已在三年前反叛上位,成為高句麗新王,而隨他一起的,還有武王李勇。

    他們敢在城外駐紮,甚至不擔心被文軍搶攻,憑的就是從太原俘來的李氏皇族人員,其中有幾個輩分極高的存在,讓李濟也不好貿然出兵。

    原本計劃讓天師和掌教去敵營救人,誰知兩路大軍返回長安之後,才知道這事沒那麽簡單。

    蘇定方和上官融被先天炁重傷,原以為天師二人到了戰場後,應該會治好兩人,可直到大軍回歸長安,兩人的傷都還沒開始醫治。

    原來兩人皆是被大圓滿高手傷的,天師和掌教出手救治並不難,耗費的精力卻要幾日才能恢複,所以在救治二人之後,再讓天師和掌教出手,風險太大。

    高句麗有恃無恐的駐紮,說明了這一切都是事先準備的陽謀,為了讓其他兩路大軍匯合之前,保證長安大軍不敢輕舉妄動。

    “吐蕃軍也到了,朕推測,他們會在午時過後發起進攻。藥師,傳令下去,集結三軍驍騎,先與對方直接拚殺一場,若無先天出手,血戰到底。

    知節,你指揮神火營,若對方出動先天,立刻以火炮覆蓋,先削弱對方的實力,替城內諸位先天長老減輕壓力。”

    學府的人早在兩天前退回長安,火炮與彈藥已全部運回,西鄉軍此刻也在朱雀大街上整軍以待。

    陳知節領命後道:“皇上的意思是將火炮全部運至明德門,倘若敵軍繞至東西兩側,其餘八門如何拒敵?”

    李濟指著遠處的敵軍,無比自信道:“你可知他們為什麽要聚在明德門外?外麵雖有吐蕃、高句麗和高昌三路大軍,但是朕相信,其中為首的定是那兩個逆子。

    有太清宮這樣的底牌,那兩個逆子定然不會讓其他人占了主位,而選擇明德門,則是要當著天下人的麵擊潰朕這個一國之君,然後從朱雀大街進入長安,告訴世人他們有資格奪取朕的天下。

    你放心去安排,東西兩麵的城牆,各留五千將士和一些手榴彈即可,這兩個逆子雖不孝,在某些方麵是不會讓朕失望的。”

    待李靖和陳知節轉身走下城牆,李濟抬起袖子想再發出指令,不知為何,手到半空又停了下來,低歎一聲道:“叔寶,朕與自己的兒子開戰,卻要文朝百姓受苦,將士拚命,無論此戰勝負如何,李家終歸是負了這天下。你覺得後人會如何評價。”

    秦玨肅然回道:“在末將眼中,城外皆是犯我大文的番邦賊子,皇上與百姓皆是為了保家衛國,守衛長安罷了,哪有什麽父子之說,皇上內心的苦楚臣自能理解,但請回首望望城內,無不是皇上的子民,無不是臣的袍澤兄弟!

    心有所異者,早已在這場大亂中原形畢露,皇上既然做了決定,還請以天下人為重,以大文根基為重!”

    三方敵軍一路攻至長安,民間收獲卻不是太多,各地錢莊的現銀,每月都會運大部分歸入長安,糧草也被朝廷征了八成,氣的吐蕃和高昌兩軍主帥大肆屠殺未逃離百姓。

    但凡事都要例外,一些家大業大的士族門閥,不僅沒有配合征糧,還在戰前就將大量銀錢聚集,等敵軍入城後,第一時間帶著糧草軍備投降,甚至借著敵軍有當朝太子坐鎮的名義,打起了扶持正統的口號。

    這幾年,士族與李逸的合作還算融洽,在銀錢上收獲滿滿,比以前更加輕鬆,但是他們也逐漸發現了一點,士族的權威在慢慢消退。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無論太子與武王向他們許諾了什麽,絕對離不開權力的誘惑,那些投敵的士族已經在這場硝煙中,將階級本性暴露無遺,隻有將李濟推翻,他們才能回到以前的風光,也必須回到那種程度,才能讓他們的優越地位傳承下去。

    可以說城外大軍到達長安後,還能保持這樣的戰力,八成都是因為那些士族的資助,讓文僑消耗敵軍戰力的計策落空。

    李濟在愧疚的同時,對這些士族恨之入骨,秦玨的話讓他放下了最後一絲惻隱之心,毅然決定死戰。

    “說的好!”李濟重重的拍了拍秦玨的肩,豪邁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就當這是朕發動武門之變的餘殃,朕必全力以赴,待大戰之後,再窮一生精力,定為天下打造一個盛世!”

    平複幾分情緒,李濟再歎道:“朕心裏還有一絲矛盾,綿澤至今未歸,朕既是遺憾,又有些竊喜,叔寶,你隻有秦淮一個孩子,要不要朕先派他和幾個將門子弟出城。”

    李濟口中的將門子弟,自然是指四將的後人,還有一些軍二代中的佼佼者。

    秦玨麵色一軟,和另一旁的上官融相視一笑,拱手道:“謝皇上關愛,臣以為,綿澤若是在長安,定然也不會聽命離去,咱們家這些孩子,或許性格能力不同,但有一個特點卻是一模一樣,就是不太聽父輩的話。”

    李濟爽朗的笑了笑,“那你們就隨朕全力以赴吧,盡量保護好他們,畢竟他們才是文朝的希望。”

    就在此時,城內的朱雀大街上,西鄉軍隊列前,從閩州返回多日的陳默,正紅著脖子和陳知節爭論。

    “我們西鄉軍一直都是先鋒軍,而且都是騎兵!憑什麽不讓老子衝在前麵!”

    陳知節大怒,一腳將陳默踢出兩米,結結實實的摔了個狗吃屎,大罵道:“你個混賬,給誰稱老子!”又指著城門對蘇定方道:“西鄉軍都是精銳,不到最後一刻不得出戰,如果這城門被破了,你再帶著他們迎敵。”

    蘇定方拱手受命道:“大將軍放心,末將自然明白!”

    那邊剛爬起來的陳默還是不服,高呼道:“西鄉軍沒有怯戰的人,末將懇請蘇將軍上城牆請戰!”

    蘇定方搖了搖頭,對另一邊滿臉堅毅卻戰意昂揚的陳婉瑩說道:“將陳校尉押回隊列,再喧嘩按軍律處置!”

    陳婉瑩領命踏出,陳默瞬間老實的回了隊列,陳知節輕哼一聲道:“老子知道你們都不怕死,但老子還沒死,就輪不到你們!給我守好了,萬一敵軍破城,你們就是百姓最後一道屏障!”

    說完又衝著不遠處的秦淮和上官寶林那邊吼道:“你們也一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