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同窗

字數:4139   加入書籤

A+A-




    金清在案邊的椅子上坐下,繃著一張臉朝方濤道:“方海潮,行師禮。”意思是讓方濤向孔子和自己行禮。

    沒想到方濤果斷地搖搖頭道:“學生見君不跪……”

    金清頓時氣結。從讀書人的觀點看,天大地大不如孔子大,皇帝可以沒事換著玩兒,可孔子隻有一個;可從世俗來看,天地君親師,君是帝,孔子頂多是個“王”,文宣王的“王”,孔子的後代頂多是個衍聖公的“公”,人家連“君”都不跪了,跪你個“王”算怎麽回事?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老子連皇帝都不鳥了,愛跪誰跪誰。

    方濤見金清臉色不太好,當即小心翼翼地解釋道:“按理,跪一跪孔聖倒也沒什麽,隻是這一跪,問題就大了……”

    金清的臉色更難看了:“問題怎麽就大了?”

    方濤舔舔嘴唇辯解道:“孔聖的本事倒是有,寫了《春秋》,編了《詩經》,其他的書也不少,《論語》雖不是他寫的,可也有他的一份功勞。這些書到底還是不錯的,可孔聖從來沒說過自己是聖人啊,照《論語》和《春秋》看,孔聖肯定不樂意後人把他當聖,他老人家沒這麽大官癮,青史留名已經足夠了。咱們若是硬把他當‘聖’,豈不是違逆了孔子的本意?作為後世學子,焉能做出如此悖逆師道的事情來?”

    “這……”金清語塞。這小子詭辯的能耐可以啊!若是把孔子不當聖人來跪拜,那麽何談儒學?若是把孔子當聖人來看待,那確實是違背了孔子的本意。這還真是兩難。

    方濤繼續說道:“儒之一道,曆代都有闡釋。到了兩宋,以程朱為最,可程朱兩位距離孔子都一千多年了,他們從孔子的典籍裏頭硬是參出了‘孔子讓咱們這樣’、‘孔子不讓咱們那樣’,他們是怎麽知道的?孔子托夢了?差了一千多年,誰知道他們說的是真是假?他們寫自己的書的時候,有跟孔子打過招呼麽?說到底,他們寫的不過是自己心裏的孔子而已,我心裏也有我自己的孔子,跟他們不同罷了……”

    “什麽意思?”金清愣住了,細想方濤說得也算有道理,一本《論語》,讀的人不同,解釋的方式就不同;人的境遇不同,讀出來的內容就不同;年齡不同,讀出來的深度就不同。差別確實大了。難道這小子已經到了著書立說成就自己派別的程度了?可方濤接下來的話讓金清直接噴飯。

    “子曰過,治大國若烹小鮮。要說我以前也是個廚子,若是換做我,必定讓萬歲加考一門廚藝,不會烹小鮮的一概罷黜!菜都燒不好,還治什麽國!這可是孔聖說的!”方濤大義凜然道。

    本來已經被方濤的話帶入深度思考的金清已經快要捕捉到一些若即若離的東西時,卻一下子被方濤的“大義凜然”逗樂了,當即笑罵道:“小兔崽子,差點把老子繞進去!祭酒大人把你扔到老子手上一點兒都不冤!”

    方濤被金清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老子”嚇了一跳:什麽世道啊,怎麽連國子監裏也到處都是極品貨了?當即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先生……”

    金清眼睛一瞪:“別當老子是白癡!老子可不信你這一套!你到隔壁看看去,那裏頭坐的哪個不是其他五經博士調教不來的學生?老子當年是太學生的時候比你還難伺候,你跟老子玩兒這一手,嫩了點兒!旬考的時候夾帶會不會?通風報信會不會?不會老子能教你全套,進了大場也搜不出來!老子還警告你,以後別在老子麵前玩兒花樣,文章寫不出來老子不難為你,可要是作弊讓老子逮著了,你試試看!”

    方濤頓時絕倒:老天爺,這還是國子監的五經博士麽?這話說得怎麽跟文痞沒什麽兩樣?再斜眼看看薛鵬,一臉鎮定與淡然,旋即恍然,難怪薛鵬能在國子監活得這麽自在!由此推論,隔壁的那幫“獐頭鼠目範兒”裏頭肯定也沒幾個好鳥……不過方濤也知道,這個“沒幾個好鳥”是相對的,是與東林標準下的“士”格格不入的人群,雖然不免會有不是東西的玩意兒,但肯定有被東林人漏掉的“寶”,比如心學一脈。如果條件允許,是不是可以把他們拉上自己的賊船?方濤心神一恍惚,開始算計隔壁那幫正在“子曰”的獐頭鼠目黨。

    “腦子裏想什麽呢?”金清看到方濤眼神迷離,立刻追問道。

    方濤一個激靈,連忙搖頭道:“沒!沒想什麽!就在想隔壁那些學兄怎麽讀來讀去全都是‘子曰’,沒別的……”

    “除了‘子曰’之外還能有什麽好書?”金清白眼一翻反問道,“朱晦庵(朱熹)那個王八羔子寫出來的廢話也配叫‘書’?去去去,讀書去,先把《論》、《孟》給老子背熟了再說!”

    方濤眨巴眨巴眼睛道:“先生,學生告假……”

    “什麽?”金清一下子跳了起來,“告假?你才頭一天來就想告假?你當你是薛無賴啊?薛無賴十天還能來個五六天哪!想告假,門兒都沒有!明兒再說!滾!”

    若是金清一本正經地用老學究的腔調教訓方濤一番,方濤沒準還會跟他來點兒硬的,可如今碰上一個比自己還要無賴的座師,方濤徹底沒了脾氣,深吸一口氣,長揖一下:“學生告退!”言畢,慢慢退了出去。被金清拿來做反麵對比教材的薛鵬則是滿臉羞慚地抱頭鼠竄。

    兩個人走到隔壁學舍,在角落裏找了一張空桌並肩坐下,方濤沒書,薛鵬從自己的包裹裏取出一本《論語》一本《孟子》,自取了《論語》把《孟子》給了方濤。方濤接過書,卻沒心思去念,反而抬起頭掃視全場。一看之下才發現,學舍內的學子沒一個是正經讀書的,沒錯,每個人都在哼哼“子曰”,不過不是讀,而是背。因為他們各自手中的書簡直就是五花八門。最難得的是盡管手中拿著的是五花八門的書且看得津津有味,口中還能將《論語》背得一絲不差。

    薛鵬見方濤愣在一邊,連忙用手肘頂了頂方濤道:“方兄別見怪,大夥兒都這樣……”說著,從自己包裹裏也取出了自己的“讀本”夾在了《論語》中,方濤細細一看,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徐閣老的《幾何原本》!你看這個?”

    “啊!挺有意思……”薛鵬一臉茫然地點點頭,“左手靠邊第二排那位,就是剛剛抽你的那個,整天看《周髀算經》,北京的國子監把他轟出來了,隻能跑這兒混,還好有金老師在,要不然南京國子監也容不下他……還有,他後麵那個,喜歡看《乾象曆注》,就連郭守敬的書也看,也是混不下去的……西北角的那位更慘,從早到晚搗鼓曆朝曆代宮殿圖紙,這他娘的是工匠幹的活兒啊……”

    方濤哭笑不得道:“你們這樣什麽時候才算事兒啊!要知道國子監的監生早晚要應舉混個出身的,難道你們準備在這兒呆一輩子?”

    薛鵬斜眼道:“哪有!誰說一定要考才行?這得看造化!金老師門下也有不少人不用考直接就有出身的。前些年運河淤塞漕糧不能北上,河工那邊一個懂行的都沒有,最後才找到國子監,在金老師門下求了五個會治河道會算土方的監生去了,謔!當場就恩補了一個舉人出身、直接給的從八品……”

    “一個從八品就把你羨慕得……”方濤搖搖頭不屑道,“跟老子混,早晚給你們一個正七品……”

    “嚇!你那是武職,就算是個三品都不值錢,哪有文職清貴……”薛鵬不以為然道。

    “切!這世道是拿筆的有用還是帶兵吃香?”方濤翻翻白眼道,“老子出去剿一趟匪就幾十萬兩入賬,你當個從八品,一個月貪幾十兩就嚇死人了。幾十萬兩那得貪到下輩子去!不行,我得跟他們說道說道,都別念了,跟老子混,三年給出身,五年包上從七品,以後想去應舉,老子帶錦衣衛直接衝進考場親自送小抄……”

    薛鵬頓時眼淚汪汪地看著方濤:“方兄,就憑你最後一句話,我薛二少這輩子都跟你混了!”

    “沒出息!一個從七品就打發了……”方濤非常地“恨其不爭”。

    薛鵬卻沒在乎方濤的不屑,反而認真地說道:“方兄,我可是說真的!金老師是個好人,咱們這幫人到了他手上,他從來不曾強迫過我們一定要把製藝時文寫得如何好,能蒙混過關就行;平日裏對咱們讀這些歪書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自己都說了,將來就隻能靠咱們這幫人才能辦實事。好幾次我去偷考題的時候都看到他給昔日同窗寫的薦書,都是在替咱們這幫不給他爭氣的家夥尋出路,雖談不上低聲下氣,可麵子上肯定過不去。我之所以能在這兒忍這麽久,還都是因為金老師!混不出個人樣來,真對不起他……你要是能幫咱們這幫人謀個出身,我都替金老師謝你一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