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百難辨皆莫能辨之(伍)
字數:4820 加入書籤
柳庭花任由王萍相詢,看她心癢撩撩,撲哧一笑,卻不答她,麵朝窗外,道:“叫花子說話不分周詳,受了毒害氣憤難耐,為何得了好處卻一字不提。我是騙下梅老頭服了毒藥,其實也是靈
藥,最能醫療內傷,不然他被那‘葫蘆樵夫’盧先生擊成重傷,經絡皆損,不過數日光景,哪裏能好得這般快?”院外梅還心歎道:“此言倒也不虛,我氣血亦能順暢通轉,算來也是你的功
勞。”言罷,一人推開柴扉,大步闖入,大聲道:“這般說來,你那其實不是毒藥麽?為何還穿信恫嚇,教我等著實嚇得不輕呢。”
此人身膀寬圓,正是丐幫長老包向泓。
柳庭花嘻嘻一笑,道:“那毒藥也是真的。”包向泓愕然一怔,繼而氣得眉須皆揚,怒道:“那還不將解藥交出來?”柳庭花撲哧一笑,道:“正是一個笨老頭,我不是早就給你解藥了麽?
你如何還向我要,莫不是要開藥材鋪子做買賣?”
包向泓大為奇怪,轉頭向海藍天與鬼斧三瞧去,見他二人搖頭,不曾得到什麽解藥,旋即扭過身子,罵道:“胡說八道,哪裏給了解藥?”柳庭花哼道:“賈伯伯不是把信給你們了嗎?你把
那信劄用水化開,煮爛之後調糊,給梅老頭服下,其毒自解。”
包向泓咦道:“我是老糊塗,你莫非被銀月教駭成了小糊塗,這信劄怎能服用?”柳庭花道:“我那信劄不比尋常,紙張是用白泠芙蓉散製成,其上濃黑筆墨是小神調脈漿巧配,都是世上一
等一的靈丹妙藥,乃我教中名醫嘔心瀝血所製,豈能輕易奉上,好歹也要嚇你們一嚇。”包向泓頗似不信。王萍啊呀一聲,拍掌笑道:“我明白了,你下的是那惡麵佛骨。”此言一出,眾人
恍然大悟。這惡麵佛骨乃是紅日教一種奇毒,最能醫療各種內傷疾患,其效神驗無比,但服毒之人務必於一月之內服下解藥,否則再不出三日,氣血崩潰,反衝撞經絡生疾,雖不致死,然四
肢百骸皆斷,成為廢人。這惡麵佛骨的解藥,便是白泠芙蓉散與小神調脈漿。鬼斧三驚疑不定,被海藍天微微推搡,不敢耽擱,急忙跳出院去,尋信劄替梅還心解毒。
聽柳庭花歎道:“我請賈伯伯送上書信,要你們來此等候,索取解藥救命,其實追根索端,乃是為了一件大事情。”包向泓道:“你不是說到那毒性強悍,梅兄弟性命難保麽,先下又說為了
什麽大事情。”柳庭花笑道:“我紅日聖教雖然與丐幫多有不睦,然也深知丐幫都是愛國忠義之士,斷然見不得金國完顏亮舉兵南下,侵犯我江南大好河山。”包向泓昂然道:“你這話說得
不錯。”
海藍山見他挼起破袖,迎風展臂,臂上露出一條痕跡,灰疤轉繞,正是當日於大都之時,受了淨衣派叛徒長老黃秋成暗算偷襲,不由說道:“我丐幫講究忠義報國,若是金兵真敢南下,就是
官府宋軍不能抵擋,我們也要極力抵擋,絕不教其得逞。隻是我幫人數極多,也並非個個都是好漢豪傑,不用瞞你,其中也有一群人貪戀榮華富貴、鮮廉寡恥,投奔金國,甘為完顏亮的走狗
爪牙。”柳庭花拍掌笑道:“好,好,丐幫果真是天下第一大幫,豪情磊落、光明大方,若有炫耀,絕不虛偽托辭,要由聞言,也不徒然遮掩,這話倒也實在。”包向泓與海藍天麵麵相覷,
不知其意。包向泓道:“你騙我我們過來,究竟是何意圖,此刻不妨名言。”咳嗽一聲,道:“若是無事,我丐幫尚有大會要開,這邊不會停留了。”他們看了許久的熱鬧,哪裏要鑿開什麽
丐幫會議?
柳庭花撲哧一笑,道:“好,我且問你們,這華寶上人你們可認識嗎?”包向泓搖頭道:“不認識。”海藍天往窗內望去,瞧得真切,他見過華寶上人幾麵,冷冷道:“這位和尚可是昔日濟
南候烏祿身畔之幕僚,怪哉,榮華富貴不去收巷,為何來到江南?”華寶上人合十微歎,閉目無語。柳庭花道:“這位大師怎樣,我們不說,隻是他此番南下,卻帶來了一件甚重秘冊,雖非
武功書籍,亦非藏寶納珍的什麽地圖,但每頁字跡言辭,莫不株連社稷安危、國家興亡,正與金國猛安謀克軍下之機密大大相幹。他正要把此物事送往臨安府小朝廷。銀月教諸人與西遼國皆
欲謀奪,我本領低微,孤身難以護持,便想來這主意,請來丐幫好漢助拳。”
她說道這裏,瞧瞧辛英,又瞅瞅楊不識,嘴角一笑,轉瞬即逝,輕聲道:“楊公子,此事瞞你許久,是我的不對。隻是你也是江南男兒、大宋丈夫,北兵旌旗獵獵、不日渡淮,金戈鐵馬,揚
鞭國境,如此巨事不能袖手旁觀、毫不理睬吧?”又道:“辛姑娘,你怎樣呢?”
辛英聽柳庭花問起,知他尚顧忌自己金國王妃的身份,雖有幾分不悅,心道:“我賣身承還,欲求報仇雪恨,卻從未賣國求榮。你這般問我,究竟是什麽意思?”但轉念一想,自己江南女子
卻為女真侍妾,也難免教人懷疑,不覺苦笑一聲,索性釋開胸懷,淡然道:“我一介婦道人家,見識孤陋,寡聞菲薄,對於什麽千秋社稷也好、民生國計也罷,既不通懂其中的泱泱道理,也
不敢妄言盡力報效。隻求自己遠離是非,不受糾纏,與妹妹團聚之後,尋著一處小鎮寧村、野城平鄉之地,購屋添地,能夠安樂度日便是。”她心中早有主意,此番歸返南方,既於此地與辛
芙姊妹重逢,從此便去一處山清水秀之地隱居,那什麽大都皇宮,自然再也不願意回去。
柳庭花笑道:“這般最好,富貴浮雲,何必強求?”楊不識見他說話之際,容止嚴肅,神情端凝,心中也是凜然,頷首道:“華寶大師果真要將秘冊送往臨安,若要護持,我也不敢推辭。”
聽華寶上人歎道:“先前我恐小施主心有叵測,難辨敵友,不敢告知此來原委,此時方始明白,卻是貧僧多慮多心,冤枉了小施主,實在慚愧。”楊不識不敢托大,連道不敢。便看華寶上人
從懷中摸出一個蘭花小包,解開紮疊,裏麵赫然一本書冊,黃麵土紙,穿線引絲。窗外眾人聽得啊的一聲,踮足觀看,但窗楣遮掩,見不得華寶上人手中所托之物。書旁一塊絹帕,楊不識認
得,正是昔日於東海之上,烏魯之妻替他擦拭之用,不由愕然。
他當日在東海之上,化作財主身旁小廝,乘船前往北地尋覓紅葉峰癡恩亭所在,正逢一夥惡漢劫掠女子,喚作麻姑,便是那濟南侯烏祿的結發妻子,遂挺身相救,結果被打倒在地,受傷難起
。所幸青城派長老顧青山疾惡如仇,出手相救,把那幾個惡漢悉數擲下大船,投入海中喂了鯊魚。楊不識傷勢不礙,然麻姑心存感激,非要好生照應伺候,殷勤之處,實教他不知所措,也不
知用這條絹帕替他擦洗了多少回。此刻想來,楊不識尚是無比羞赧,暗道:“我自己有手有腳,卻被她貼意服侍,實在不該。”
華寶上人聽他“氨的一聲,稍稍轉念,便即明白:“我這密冊雖甚重要,他斷然不會驚訝,想必是看見了冊旁帕子。是了,一月前與侯爺、婦人談話,聽夫人說起過,她在山東流離顛沛之
時,曾認了一位救命恩人作弟弟,此人俠義,後來又於大都之時救了她與侯爺性命,莫非就是此人?”伸手循聲探去,握著楊不識臂膀,低聲道:“小施主,可否借一步說話?”將書冊包好
,捏於手中,拉他來到屋角一隅,哪裏真有一片破帷,堪能遮掩形跡,低聲道:“小施主俗名楊不識,素來便是如此稱呼麽?”
楊不識神色一黯,道:“我早先隨‘陳’姓。”
華寶上人沉聲道:“是喚作陳天識麽?你可認識麻姑?”
楊不識點頭,道:“去年於東海船上相識。”華寶上人喜道:“這便不會錯了。如此說來,你…你果真是侯爺與夫人的義弟?”楊不識料想隱瞞不得,隻好說道:“她要作我幹姊姊時,正與
尋常百姓無二,可…可沒有道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心想烏祿與麻姑畢竟是金國貴戚,自己宋人,怎好與他們牽親扯故的?羅琴卻是不同,她父親雖是金國的王爺,但母親為北擄之奴,卻是
宋人,也有一半大宋血統,心道:“我與琴兒若得相逢,待戰事平息之後,便不聞治亂,隱居生活,再無徘徊彷徨,不聽旁人什麽族裔糾葛之言,豈非美哉?”思忖間,掌心陡然一沉,卻看
華寶上人將密冊布包悄悄塞到自己手裏,不由訝異。華寶上人低聲道:“天意,天意,此刻情勢緊急,貧僧惶恐悚懼,無暇與小施主閑咶遊噪。一切皆議大事為上。”楊不識不知所以。
華寶上人壓低聲音,道:“此書乃侯爺與夫人囑咐我交於南宋君臣之物,言道宋軍對金兵若能知敵知彼,分析考究,便即不能勝之,亦可運謀使策,好生抵擋一陣子。隻惜貧僧舉事不慎,目
力近盲,不知何時方可痊全,唯盼小施主能代我前往臨安府一趟,將此書交於兵部尚書李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