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古劍有名

字數:3151   加入書籤

A+A-


    唐成在太古裏休市的時間裏參觀了青羊宮、春熙路、天府廣場、寬窄巷子、望江樓、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等等,就像一條遊魚一樣在整個成都市區遊來遊去,不論是以前去過再次重遊的地方還是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如今走上一圈,感受大為不同,甚至可以用歎為觀止來形容!

    唐成每到一個地方並沒有輕易發動靈覺去擾動、控製環境中的靈氣,而是在含而不發的狀態下盡量體驗自然的感應,縱然是如此,神魂也常有穿行驚濤駭浪的感覺。

    最誇張的情況出現在青羊宮八卦亭。這八卦亭是青羊宮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築,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是突出地體現了道教教義的一座標誌性建築物。

    它布局緊湊,精巧大方,整體建築共三層,建於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圓形,象征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兩重飛簷鴟吻,四周有龜紋隔門和雲花鏤窗,南向正門是十二屬相太極圖的浮雕,造型古樸典雅。

    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結構,相互鬥榫銜接,無一楔一栓。石板欄杆上兩層均為八角形。每層飛簷都精雕著獅、象、虎、豹,各種獸物鑲嵌在雄峙的翹角上。

    屋麵為黃綠紫三色琉璃瓦,屋頂蓮花瓣襯托著獨具風格的琉璃葫蘆寶鼎,高約36米,造型優美,甚為壯觀。

    雙排擎簷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鑿成,高約48米,直徑約50厘米。其中外簷石柱八根浮雕鏤空滾龍抱柱,氣勢磅礴,栩栩如生,是我國罕見的石雕藝術珍品。

    這八卦亭還有一個神話,傳說當年建造八卦亭將要竣工前夕的子時,麵對三清殿的石柱盤龍複活,意欲騰雲而去,被月禦值日使者發現了,便以神拳定於柱上,現在這個柱頭上還留著那個拳頭印。

    這天正是一個中午陽氣最旺的時刻,陽光灼熱,房屋上的瓦片閃著耀眼的光芒,唐成經過車水馬龍的街道來到青羊宮。浩然強大的靈氣形成彌漫的威壓,感覺就像在黏稠異常的空氣中奮力穿行,舉手投足都非常吃力。

    他踏上樓上正中的“天心石”,靈覺中的那種壓迫感十分強大好像使整個人都要凝固了,站在那裏動都動不了,五官的感覺僵硬,眼前一片模糊,仿佛周圍的一切都在遠去。

    這時候,偏偏旁邊有幾個黃頭發藍眼睛的男女以嘰哩哇啦聽不懂的外語衝他說話,還有些誇張的肢體語言,看那意思是想讓唐成讓開他們好拍照。

    唐成微微一笑,緩緩將靈覺完全收斂封閉,不再有一絲一毫的感應,沒有理會那幾個洋人,回頭說了一聲“騷蕊!”然後像普通遊客一樣走下樓,悠然地穿過石板路方向去了。

    陸超在秘笈中說的很清楚,擁有靈覺不等於掌握靈覺,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做到不輕舉妄動,像普通人一樣不受其困擾,一切的形體觀感都很自然,那才能算火候到家了。否則的話有還不如沒有,弄不好遲早會傷及元神,反而比正常人都不如。

    從青羊宮回來後,唐成很清楚自己完全掌握了靈覺的運用,至於更進一步的淬煉以及更高境界的修為,目前還急不得,隻能慢慢修煉。

    就是在這天晚上,他帶著那柄劍坐車去了閬中古城。

    晚上九點過後,閬中古城邊閑人漸漸稀少,周圍一片靜悄。

    這是一個晴夜,天上有半輪彎彎的下弦月,微微有涼風拂過,卻輕柔的連水麵都未吹皺,嘉陵江水麵如鏡子一般倒映出皎潔的月光。唐成靜靜的坐在江邊一棵大樹的陰影中一動不動,周圍別說沒人,就算有人也會不自覺中遠離這片樹影,因為這是一棵高大的古樹,樹底下的陰氣很重,而且仍在緩緩的匯聚中,就是白天走過也會覺得陰森恐怖。

    唐成選擇閬中一方麵是因為曾經來過,他知道這裏曾經是古代巴國蜀國的軍事重鎮,古城內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華光樓、閬中文廟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這裏的情況也很熟悉。

    另一方麵是因為這裏的地理靈氣不錯,地理堪輿文化獨具特色。它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的中遊,由大巴山脈、劍門山脈和嘉陵江水係交匯聚結形成嚴密韁繞合護的形勝之地。有人形容“三麵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其山川形勢獨特,山水城融為一體,選址是按照中國古代地理堪輿學的理論為指導選擇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龍”、“砂”、“穴”、“水”的意象。

    現在四川省旅遊局製定的旅遊總體規劃中,已將其列為“中國地理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當然,唐成也知道,這裏的地理靈氣在自己能控製的範圍之內。

    水能聚陰而返陽,夜間的水邊往往陰氣最重。地氣也有精純和駁雜的區別,地理靈氣愈佳的地方地氣也更為純正。正是這個原因才有了閬中古城天宮院,現在見到的天宮院古建築群,由唐代天文曆算學家,道學風水宗師袁天罡和李淳風墓地,天宮古鎮,西河古街,西河觀光區,九曲太極水等景點構成。

    景區山勢形勝,水路蜿蜒,內有“九龍朝聖”、“二龍捧珠”、“麒麟奔陽”等諸多地理氣場佳局,契合傳統地理堪輿學理論,是感悟地氣、朝拜先賢、沐浴自然、淨心養生的旅遊度假勝地。

    入夜之後,唐成展開靈覺,緩緩擾動、運轉、控製古城中的純正陰氣向身前匯聚。一直等到零點正子時左右,一日之間陰氣最盛之時,唐成這才打開黃綢取出了那柄短劍。

    短刃離鞘發出一聲輕吟,借著水麵反射的月光,唐成第一次看清了它的真容。劍身大約有二十多公分長,正中沒有明顯的劍脊,劍身和刃尖兩側的弧度很流暢,隱隱發出鋒利的銀色光澤,透著明顯的煞氣。然而表麵卻蒙著一層好像淚光般的霧氣,這是被陰氣封存、生氣凝滯的特征。

    劍鍔上有錯金的字跡,纖巧雋秀的鳥篆文:太阿。

    唐成大喜,心中自言自語:“原來你有名字,叫太阿。”

    他的神情不像麵對一件冷冰冰的古劍,而像是與有靈性的生命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