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古城練劍
字數:3428 加入書籤
對於太阿古劍的傳說唐成也曾了解過。相傳,這太阿古劍原來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與龍泉劍為雄雌對劍,龍泉為高潔之劍,太阿為王道之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
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屬於短兵器,因鋒利無比、削鐵如泥,自春秋戰國時期就已聞名天下了。
《史記秦始皇本記》有載:“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據傳,項羽兵敗前,重封始皇地宮,又以一代巧匠歐冶公重鑄始皇佩劍太阿劍,一分為三,逐日、奔月、追星三大名劍,劍內各藏有皇陵草圖三分之一,唯有三劍合一,才能拚成全圖,憑此圖找到地宮所在,找到機關總樞,讓陵墓之秘藏再現天日。
千百年來,不知多少江湖人物為此傳說引發多少戰端,一時間弄得腥風血雨,屍橫遍野,卻從不曾有人得見過那日月星三劍齊出。
不過,另外一個有關太阿古劍的傳說可能更具可信度。當初,東吳未滅,東吳上空鬥牛星宿之間常有紫氣縈繞。紫氣是至尊祥瑞的征兆,西晉的星象大師認為東吳強盛,天佑東吳,東吳尚不可消滅。但隻有大臣張華不這樣認為,說東吳可滅。
東吳被滅後,張華夜觀天象,發現鬥牛之間的紫氣反而更加清晰明顯。張華心知有異,但自己星象之術並不十分精通,於是請來了豫章郡的星象大師雷煥。張華讓下人退去,然後對雷煥說:“我們一起觀察星象,推算將來吉凶禍福吧!”
於是,張華,雷煥二人登樓觀星。
雷煥觀察一會兒,告訴張華說:“我發現鬥牛之間有紫氣異象”,張華暗喜,問他:
“這是什麽祥瑞之象?”
雷煥回答說:“這是寶劍的精華,光芒到達了天上”。
張華心喜,對雷煥說:“你說對了,小時候有看相的人說,我60歲後,位居三公,應該得到寶劍佩身,那人的話難道應驗了嗎?這寶劍就是我的!”。接著張華便問雷煥:
“寶劍在哪個地方?”。
雷煥回答說:“在豫章豐城”。
張華暗喜,壓低聲音說:“我想委屈你去豐城當縣令,偷偷為我找寶劍可以嗎?”
雷煥不敢不答應,隻好同意了。張華十分高興,便利用手中大權,任雷煥豐城縣令。
雷煥到了豐城縣,掘開監獄地基,挖地四丈多深,得到一個石盒,打開後光芒四射,看到其中有兩把劍,劍上刻有銘文,一個刻有“龍泉”二字,另一個刻有“太阿”二字。於是,當天晚上,鬥牛間的紫氣不再見了。
雷煥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壤來擦拭寶劍,那劍光芒更加明亮。又用大盆盛水,將寶劍放在盆上,寶劍的光芒令人眼睛都睜不開。
雷煥受張華所托尋找寶劍,如今寶劍既然尋得,便派人將其中一把龍泉寶劍和一些南昌西山的土壤一起上交給張華,雷煥自己則留下了另外一把寶劍太阿。
有人對雷煥說:“大人得到兩把寶劍,卻送給張華一把,難道認為張華容易被欺騙?”。
雷煥則回答說:“天下將大亂,張華會受到禍害。而寶劍當懸於徐君墓樹之上,是靈物,最終還是要化為他物,不會被人收服永久佩帶”。
張華得到寶劍後,愛不釋手,常常將寶劍帶在身邊。他認為雷煥送來的南昌岩土不如華陰赤土,而且猜到雷煥找到的寶劍是兩把,便寫了一封信給雷煥:
“我看寶劍上的銘文,我那把是雄劍,那麽雌劍為何不來呢?即使雌劍不來,但寶劍是天生的靈物,最終還是會在一起的。”因此,張華送給雷煥一斤華陰赤土,讓他拿去擦拭寶劍。雷煥用了張華所送的華陰土擦劍,寶劍光芒更加明亮。
西晉八王作亂,趙王司馬倫起兵造反,誅殺惡後賈南風。昔日,張華曾得罪趙王倫,被司馬倫怨恨。政變之日,張華被趙王司馬倫矯詔殺害,滅了三族。
雷煥死後,他的兒子雷華擔任州中佐吏,他帶著太阿出去辦事的時侯,走到延平津(福建南平東)時,腰上的寶劍一躍而出墜入河中。
雷華派人到水中找劍時再也找不到了。隻看到水裏慢慢的騰出兩條互相纏繞的龍,水麵上泛起了波瀾,雷華心裏知道龍泉跟太阿遇到了一起化成了雙龍。
當然,這隻是個傳說,那太阿古劍最後流落在什麽地方誰也說不清楚,如今又到了唐成手裏卻成為了事實。
唐成凝煉環境中純正的陰氣圍繞這柄劍,時間恰好在一天中陰盛極而陽初生之時,是為天地一陽生。隨著天地間陽氣緩慢而微弱的恢複,唐成同時發動靈覺,運轉周圍生機靈動之氣緩緩注入劍中,一絲不添一絲不減,這需要控製的相當精微才行,否則養劍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對於這柄劍來說,周圍環境中生氣最旺盛的來源當然不是草木,而是唐成這個活生生的人。唐成也等於在運轉自身的生機“修複”這柄劍,通過靈覺時刻感應溝通,就好像用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溫柔的安撫,還要時刻化解劍中的煞氣反侵。
這麽做當然不是為了抵消劍中的煞氣抹去它的靈性,而是讓自己的靈覺與劍的靈性產生一種奇異的溝通和共鳴,才能控製和運用它的靈性。
一個時辰過去了,天地間陽氣漸吐,而劍上淚光般的霧氣好像淡去了不少,顯露的光澤就像倒映月光的潭水。
火候差不多了,今天就到此為止,這柄劍不是一夜之間就能養成的。
唐成緩緩收回靈覺,不再運轉周圍的陰氣和生機,仍在安撫溝通劍中靈性,靈覺中好像又聽見低吟淺唱之聲。
抬眼望去,古城閬中嘉陵江水麵上不知什麽時升起了一層白霧,唐成持劍凝神入定,恍然間看見霧氣升起匯成一個窈窕的身影,從朦朧漸漸清晰,正是在果城賓館夢境中荷花池見過的銀發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