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神手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這裏是私人物業而不是某機構服務窗口,胡攪蠻纏的那一套還真不好用。
看這個架勢,人家雖然客氣,但根本就不怕你鬧事。果然,不知是誰擋住黃臉漢子“勸”了兩下,他立刻就收聲了。
會議室隔壁是一間會客休息室,唐成在沙發上坐下,有一名年輕的女士進來給他泡了一杯茶,雖然還沒有喝,但聞到那股茗香就知道是相當高檔的茶葉,應該是碧螺春之類的名茶。黃曉輝略帶歉意的說:
“先生,很不好意思,我需要做個簡單的安全檢查,確定你沒有攜帶槍械,並不是懷疑你,隻是例行程序,希望你能理解。”
唐成當然是理解的,沒有什麽怨言。很多鑒定現場都可能有珍貴的文物,或是其他人送來鑒定,或是鑒定者用來做參照的,隨便放一個來曆不明的人進去,萬一掏出槍來打劫怎麽辦?所以,安全檢查是應有的程序。
唐成很配合地站起身來打開麵前的盒子,抬起雙臂接受檢查。今天到這裏來自然是清清楚楚的,不會攜帶凶器。
檢查完之後,唐成一口茶都沒喝,抱著盒子隨黃曉輝走出了會客室右側的另一扇門,繞回到被不鏽鋼大門隔斷的走廊上。
黃曉輝很小心地敲了敲走廊對麵的一扇門,將門推開一條縫問:“衛老師,有人帶著東西請您鑒定。”
房間裏傳來一個渾厚略帶沙啞的聲音:“都等好幾天了,終於又有人被你領來了,快請進吧!”
進門是一間很大的工作室,中央有一張極大的工作台,上麵放著各色釉料、繪筆、填充材質、碎瓷片,還有一隻拚接修複到一半的鬆綠粉釉石榴瓶。
屋子裏隻有一個人,他已經放下手中的工作,抬頭看了過來。
通常的現場文物鑒定,至少都有三位專家同時在場,意見一致才能確定真品,就是怕某一個人不小心被打眼。
征集真品元青花、現場重金懸賞,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隻有一位鑒定專家在場?這太不可思議了。
然而唐成一眼就看出這人,感覺卻是更加不可思議:那位幕後的大收藏家究竟有多麽大的能量,竟然能將這位前輩給請出來了!
中國傳統工藝中,有兩種巧奪天工的修複手段——織補和裝裱。
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則真實的國際趣聞。
眾所周知,織布機的幅麵有多大,生產出來的布料就有多寬,想製成更大的紡織品就得通過縫接,哪怕裝飾的再好也能看出來。
當時中國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最大的一張主桌,桌布全部展開有五米多寬……
有一次外交國宴上,在座的一位外賓也是一位紡織專家,注意到了這塊桌布,甚至不顧失禮站起身來繞桌一周仔細觀察,也沒有看出絲毫的縫接痕跡,就是一整塊布,花色圖案渾然一體。他驚訝的問:
“我沒聽說過世界上哪個國家有這麽大的織布機,難道中國能生產?”
當時,在場的總理笑而不答,顯得很神奇,其實奧妙就在於兩個字:織補。
織補在古代絲織工藝品修複中是最重要的手段,有時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至於裝裱的故事就更多了。
晚清時期紫禁城裏的太監偷了皇家收藏的字畫,當然不可能整幅帶出來,而是將畫紙揭下、撕碎、揉亂,看上去就是分辨不清的廢紙,混在垃圾中運出宮。
然後找到琉璃廠一帶字畫店的裝裱高手,可以重新裝裱修複如初,就算有細微的缺損之處,也可以用同樣紋質的宣紙補繪,看不出痕跡來。
這還不算難度最大的。現代文物保護專家對一些古經卷的修複那才是高艱難的,他們的修複能力簡直是讓人歎為觀止。
有很多古經卷的原貌已經根本無法辨認了,卷在一起就像一團焦炭一碰就碎,需要用藥水泡軟揭開重新裝裱,甚至在高倍放大鏡下用竹針一點一點挑著碎片拚裱,然後才能恢複經卷原貌。
古玩門類很多,有金石、甲骨、銅器、玉器、陶瓷,絲織品、竹木角牙,還有字畫碑帖、硯章文房等等類別,修複手段各不相同。其中陶瓷尤其易碎,保留下來的完整器物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修複起來難度也是很大的。
但是,有一個人在這一行卻是大名鼎鼎的,在國際國內都是少有人能企及的,他修複瓷器的水平簡直是巧奪天工,其效果甚至不亞於絲織品織補與字畫裝裱,江湖人稱“神手”。
神手隻是江湖冊門中人給他起的外號,但這個人可不是混江湖的野路子出身。
他叫衛夢笙,出生於書香世家,高等學府畢業,後來又去了歐洲留學及遊學十年,回國後從事古文物保護與修複工作,經他之手修複的傳世珍品無數,從紅山文化陶壺到唐仕女俑、綿山明王彩塑,幾乎“修複”了中國整部陶瓷史。
父親蔣再能提到這人個的時候,也是非常之推崇,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能力不如“神手”衛夢笙。
衛夢笙年紀不算太大,唐成沒有記錯的話,他今年隻有五十六歲,現在四川博物院文保室任職,是國內為數不多親手修複過元青花傳世真品的專家之一,也是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複委員會常務理事、高級修複工藝師,他也聽趙老提起過。
屋子裏的人竟然就是衛夢笙,他不認識唐成,但唐成可認識他,與電視和網絡中所見沒有什麽兩樣。他的頭發略帶卷曲梳向腦後,額上微有些謝頂,麵色紅潤說話中氣渾厚,帶著鏡片很寬的金絲眼鏡,一雙手五指靈活修長但筋骨卻顯得很有力。
衛夢笙當然是國內鑒定元青花數一數二的權威,有神手前輩一個人在這裏坐鎮也足夠了。但衛夢笙本人就是堅持認為民間沒有傳世元青花的“宮內派”代表人物,而這場征集活動明顯是在與國內的“宮內派”與國際陶瓷學界唱對台戲,其幕後策劃者究竟有多大的神通,竟然能將衛夢笙請“出宮”,在這裏坐鎮三個月?
唐成站在門口驚呆了,覺得懷中的梅瓶變沉了,變重了,甚至有些燙手了。衛夢笙看著他笑了:“怎麽,這位先生認識我?”
唐成反應極快,很快就恢複了正常,抱著盒子走了進去:“神手前輩大名鼎鼎,內行人哪有不認識的?”
衛夢笙臉上有一絲不悅,直截了當地說:“我不認為這個外號很好聽,我不是神,我的手更不是什麽神手,這裏也沒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