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討個說法
字數:3622 加入書籤
唐成趕緊改口,賠禮地說:“這種江湖綽號的確不夠恭敬,衛老師是文玩界的回春國手,我隻是有點奇怪,您怎麽出現在這種活動現場?”
衛夢笙的廢話不多,很幹脆的說:“在這裏沒必要討論學術觀點,你既然有元青花送來鑒定,那就拿出來看看吧。”
工作台上還有大片的空地方,唐成放下盒子,取出青花鵲於梅枝瓶,心中暗暗著急:“老爸呀老爸,考驗你手藝的時候到了!”
衛夢笙神情本來就有些不耐煩,嫌唐成打斷了他的工作。
也難怪,到廣州已經兩個多月了,陸陸續續見到了上百件所謂的元青花,卻沒有一件是真的,這些人簡直就是在耽誤時間逗他玩。
雖然活動的主辦方很客氣,專門為他準備了工作室,盡量不耽誤他日常工作,但是每當有人送東西來鑒定時,他還是很不高興。
盡管他的學生黃曉輝在外麵把關,不入眼的器物早就擋回去了,但是,送進來的東西,也隻是相當高明的仿製贗品,衛夢笙自然是越看越來氣。
但是,見到這件梅瓶,他的眉頭卻不自主的皺了起來,俯下身去仔細看了半天,又戴上手套拿起來觀察口沿和圈足,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黃曉輝感到很意外,小聲的問:“老師,需要拿什麽儀器嗎?”
這間工作室中各種儀器都有,屋子的一角甚至放著昂貴的光譜分析儀。
衛夢笙沒有說話隻是搖了搖頭,將瓶子在桌上放穩,摘下了手套,雙手輕輕放在瓶子身上,調整呼吸變得輕柔均勻,微微閉上了眼睛,好像進入了一種出神的狀態。
旁人看了也許會覺得很奇怪,他那樣子就像在練氣功,難道是想對著瓶子發功!
唐成卻微微有些變色,能看出來,衛夢笙這番不僅憑眼力活鑒定,而且直接用上了那雙成名的“神手”。
唐成暗想,假如父親就在現場的話,不知道心中是否會很忐忑?
這件梅瓶代表著蔣再能仿造工藝的最高水準,燒造時完全以古法建窯,特地從南方千裏迢迢運回的瓷土,專門搜羅來古釉料,親手繪製,經過多次實驗才燒造成功。
有很多必要的條件都很難再重複了,要是再燒製同樣的器物也未必能如此成功,當年以三十萬賣給一位以色列華人,現在看來出手還是太便宜了。
屋子裏很安靜,誰都沒有說話。過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衛夢笙長出一口氣,小聲歎息說:“有這等技藝,何苦去燒製元青花?”
黃曉輝一怔:“老師,您是什麽意思,有鑒定結果了嗎?”
唐成聽到了衛夢笙的話卻不得不佩服,神手前輩果然名不虛傳,已經鑒定出梅瓶出自現代人的仿造,他歎息的那句話使唐成想起了趙老點評蔣再能的另一句話:“何不創造屬於自己的當代器物?”
衛夢笙卻沒有回答學生的話,臉上的神情好像很為難,衝黃曉輝說:“請這位先生坐下談,你也坐下。”
黃曉輝推來幾張帶輪的工作椅,請唐成和衛夢笙在桌邊麵對麵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神情充滿了好奇。
坐下後,衛夢笙問唐成:“我看你年紀不大,可否請教名號?當然了,這次征集活動承諾可為應征者保密身份,你可以不說。”
唐成對這位前輩很尊敬,所以回答的很幹脆:“我叫程維漢,工程的程,維護的維,大漢民族的漢。”不過一切都還要按計劃好的來,該怎麽說就怎麽說:
“請問衛老師,您的鑒定結果究竟是什麽?”
衛夢笙又看了梅瓶一眼,用舒緩但是很果斷的語氣說:“從可描述的表麵特征來看,我挑不出毛病,但作為此次征集活動的鑒定結果,我可以很明確的斷定它是贗品。”
唐成的反應倒算平靜,一旁的黃曉輝神色卻很焦急甚至帶著緊張,幾次欲言又止。因為他清楚,以老師的身份在這種場合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將來的影響會非常不好。
衛夢笙是受人之托不得不來的,而且懸賞征集元青花的大收藏家對他毫無保留的信任,送來的東西是真是假,全憑衛夢笙一句話。
衛夢笙的專業水準和權威地位眾所周知,而且也是“宮內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點頭說東西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主辦方也完全相信他的職業素養。
但是,如果斷定一件東西是假的,總要對千裏迢迢趕來的應征者從專業角度說明原因吧,這是現場懸賞征集,不是普通的拍賣會,不僅關係到來者能否得到一筆巨額的財富,也關係到所托之人能否如願以償。
如果有一件東西,衛夢笙說是假的,征集者當然遵從他的意見。但要是他不說原因,這裏麵問題就大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宮內派”的觀點就是認定民間沒有傳世元青花。
作為平時的學術討論還好說,可是東西明明就放在眼前,挑不出毛病卻硬說是假的,牽扯的事情就多了,誰也不會輕易放棄炒作的。
假如傳了出去,“宮外派”扔過來的“權威學霸”、“學術洋奴”的帽子肯定是扣實了,甚至對他的專業信譽、道德評價、學術素養都會產生相當大的負麵影響。而且器物持有人因為他一句毫無道理的話失去了一大筆財富,出去之後還不知會怎麽宣傳編排呢,在業內不鬧的滿城風雨才怪!
黃曉輝深知其中的厲害,聽老師說出這樣的話來,不僅既擔憂又焦慮,神情很是緊張。而唐成隻是微微皺了皺眉,反問說:“衛老師作此結論,總有原因吧?”
衛夢笙竟然笑了:“維漢先生,你年紀輕輕很鎮定嘛!”
這句話大有深意,假如是滿懷信心而來,希望自己手中的東西就是真品元青花的人,聽見衛夢笙說出那樣一番話,第一反應肯定是失望的,沒定力的人可能都要暈過去了,緊接著第二反應該是跳起來據理力爭。
但是,唐成卻不是十分失望和激動,表現的過於鎮定了,這說明他本人知道這件東西的來曆和底細,十有是偽造者本人或與偽造者大有關係。
衛夢笙是個學者不是江湖人,但對此也是見多識廣,並不點破隻在言語中提醒,他與唐成都是心知肚明。
而且他對唐成的稱呼也很有意思,不叫“程先生”而叫“維漢先生”,傳統中很親近的一種招呼方式。
暗中能看出來是一回事,明麵上話怎麽說又是另一回事,唐成故意不接話,反而想起了某句電影台詞,笑了笑說:
“衛老師,我了解你在業內的成就和地位,也清楚收藏界關於元青花的學術之爭,假如,我就是來討個說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