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試探

字數:3229   加入書籤

A+A-


    向立信欲言又止,唐成仍然在追問:“它有什麽不妥嗎?”

    向立信坦言:“代代相傳,尋巒玉箴中有賴布衣祖師凝煉的見知靈引,待神識化神念之後可感應祖師傳下尋巒訣的心印感悟,我的境界雖然差了一線,但也該勉強感應出其靈性才對。此物確有高人神念留痕,但……”

    唐成接過話說:“但無清晰之見知靈引,對嗎?雷鳴師兄交給我的時候曾提過,玉箴中的見知靈引不知何故被抹去,他得到時就已經是這樣了。但所謂玉箴中的心法,不是秘訣文字,而是一種見知靈引,幫助後來人感悟尋巒訣真意。

    尋巒訣秘法曆代傳承,後人應有各自的感悟,能與祖師所感悟相印證自然極佳,若無此見知靈引,也無礙秘法傳承。

    尋巒玉箴是曆代掌門信物,不僅是一種心法印證,更重要的是宗門傳承的象征。其實這玉箴要是在袁尚林手中,有無見知靈引毫無區別。”

    唐成當然不能告訴向立信雷鳴就是他裝的,其中的見知靈引已經讓他不小心給煮了,結合師父陸超當初的解釋,這一番話講的也是頭頭是道。

    向立信點了點頭說:“雷鳴前輩的見解果然蘊意深刻,尋巒玉箴最重要之處是宗門傳承象征,後人若有‘神念合形’之境,亦可再度凝煉見知靈引。不知雷鳴前輩將玉箴交給維漢先生時,可曾介紹過它的來曆?”

    向立信隨口講了一種境界“神念合形”,唐成可從未聽師父提起過,又不好直接追問露了自己的底氣,沉默了片刻說:

    “倒是沒有詳細告知,隻說是一位恩人臨終遺願,他受人所托而已。向長老,你看如今尋巒派中,何人有希望達到‘神念合形’之境,能重新凝煉見知靈引呢?”

    向立信苦笑著說:“我師弟朱昊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達到這幾近天人合一之境,但我看希望實在太渺茫,而當今在世的高人中,隻有地氣宗師陸超功力鼎盛時已至神念運轉巔峰化境,當時若無意外,他將很有可能突破‘神念合形’之境,可惜偏偏出了意外,看來是天意劫數啊。”

    唐成定定地看著向立信,沒有說話,向立信停了停又說:

    “如今江湖之中,據我所知,恐怕隻有月影仙子有希望,餘者皆難。但認識維漢先生之後,我又認為,您如果福緣深厚,也未必無此機緣。但依祖師之言,此境界不能僅從秘法修煉中勘破,空談無益,也無法多說什麽。”說到最後提到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

    “維漢先生,雷鳴前輩將尋巒玉箴交給您,不會沒有交代吧?您打算將它”

    向立信說唐成“未必沒有機緣”達到神念合形之境,已經是在壯著膽子往天上誇他了,當世高手中還沒有人達到此境界,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問最後一句話。尋巒玉箴是唐成拿出來的,他打算怎麽處理,又有什麽要求?

    唐成的表情有些高深莫測:“其實我就這麽直接將它交給你也未嚐不可,但雷鳴師兄的交代隻有一句話,‘此物是尋巒派掌門信物,隻能交到尋巒派掌門手中’,向長老可明白是什麽意思?”

    向立信麵有愧色,誠惶誠恐地說:“這是責問尋巒派多年來宗門不整之意,此事也與故掌門及尋巒玉箴下落不明有關,當時門中前輩商議,暫推一人代理掌門之務,待到尋回傳承信物之後再正式推選新掌門,鄭師叔也是見證人之一。”然後歎了一口氣說:

    “唉,這一等,就是七十五年啊!”

    唐成說話已經帶著“前輩”的口吻了:“尋巒玉箴就在眼前,向長老有什麽打算,此間除了令公子並無他人,不妨對我直言。”

    向立信有很多心裏話從來沒對別人說過,現在是否需要說出來?他略一猶豫就做了決定,隻能選擇信任唐成,於是長歎一聲說:“不瞞維漢先生,向立信早有重整宗門之心,隻是有心無力,時機一直不成熟。前幾天您給我創造了一個機會,我找到朱師弟密談,計劃說服鄭師叔,在尋巒派下一次門內聚會上,提議確立正式掌門。

    尋巒派掌門缺位至今,就是因為傳承信物未回,每次商議,都有人以此為借口拖延。如今多謝雷鳴前輩和維漢先生,萬裏迢迢送回尋巒玉箴,此次提議,所有人將再無借口反對了。

    我是獲悉您受雷鳴前輩所托而來,才下定決心這麽做的,否則按以往的經驗,此事每提一次,便多一次爭執,最終不歡而散,反倒使同門之間隔閡更深。”

    唐成聽到這裏,麵容嚴肅,微微冷笑著反問:“請向長老說實話,難道你認為尋巒派今天的局麵,真的是因為沒有找回尋巒玉箴嗎?有了這塊玉,就可以重振宗門嗎?拿著已無尋巒訣見知靈引的玉箴為借口,逼迫眾人必須推選出一位正式掌門,就可以挽回尋巒派離析之憂嗎?”

    這一連串的設問,問得向立信低下頭很不好回答,一旁的向兆軍終於開口了:“維漢先生,我可以說句話嗎?”

    有些話向立信不太好說,向兆軍卻沒有那麽多忌諱,這小子很能見機行事。唐成看了看他,說:“這本就是密談,不傳外耳,兆軍公子可暢所欲言。”

    向兆軍又看了父親一眼,向立信點了點頭,他才說話:“尋巒玉箴若在他人手中,不過是一枚古玉而已。尋巒派多年宗門不整,其內情當然不是因為玉箴未回,而是眾人各懷私慮而成派係,想占便宜又怕被別人占了便宜,所以每次商談都是一場爭執不歡而散。

    時至今日沉屙已久,袁尚林心知自己無領袖宗門之才,當然想維持現狀得過且過。朱昊師叔心懷不滿,有另立門戶之心,但尋巒派同道仍想尋求大樹蔭護,朱師叔本人則沒有這個能力。我認為有心有能者,隻有我父親向立信,這不是兒子虛誇父親。

    可是,這尋巒玉箴畢竟意義不凡,隻要它一出現,尋巒派非得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不可,眾人再無推脫的借口。這樣一來禍福難料,沒有了借口,也就沒有了緩和矛盾的餘地,處理的不小心,會將多年積累的分歧激化,它可能成為整合宗門的契機,也可能成為尋巒派正式分崩的導火索。”

    向兆軍一口氣說出了這麽多話,唐成連連點頭,誇讚地說:“兆軍公子,難怪雷鳴師兄對你讚賞有加,果然是既有主意也有見地,還有膽識。”

    向兆軍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自從去年在康樂園偶遇雷鳴前輩,這些事,我已經想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