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諸蠱退避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本來阿田正嘟著嘴,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此時聽到第三項挑戰開始,她頓時便開心起來。
她暗中打算,剛剛丟掉的場子,等下一定要全都找回來。
她扭頭看向麻湘,卻見麻湘碰巧此時也在看她,她“哼”了一聲,將頭扭向別處,一臉傲嬌。
那樣子好像在說:咱們走著瞧!
四周圍觀的人們,聽說第三項挑戰開始,於是熱情的討論起來。
程相儒聽到,旁邊有人說,這第三項挑戰非常危險,並且有著一個驚心動魄的名字:上刀山、下火海。
所謂上刀山,就是在一根數米高的木樁兩側,隻用刀做梯。
挑戰者需踩著刀梯攀爬到木樁最高點,取下上麵的一塊紅布。
而下火海,則需要挑戰者穿過由碎玻璃和火焰組成的一條路,跑到盡頭,將紅布該在一個小型的苗鼓上。
無論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都需要赤腳去挑戰。
這項挑戰,考驗的是巫醫傳人的勇氣。
身為整個寨子的巫醫,未來會麵對各種各樣的情況,凶險和詭異,都不可能少。
沒有足夠的勇氣,肯定是不足以撐起整個寨子的,是無法勝任巫醫一職的。
眾人激烈討論,都在擔憂著石番,不知他能否在渾身是傷的情況下,順利通過這第三項考驗。
很快,場地中央,便立起了一根七米多高的木樁,其上交錯插有寬背刀做刀梯。
刀梯都是刀背向上,雖然和刀刃比起來稍微厚一些,但也不是絕對安全,如果力道控製不好,也還是可能會造成劃傷。
一排排的刀身在陽光下泛著寒光,想到石番等下要赤腳爬上去,就令人脊背生寒,不由為石番捏上一把汗。
有預先安排好的鼓手已經準備就緒,當石番赤腳來到插滿寬背刀的木樁前時,便掄圓了臂膀開始用力敲打苗鼓,為石番壯膽提氣。
程相儒小聲對冷螢道:“昨晚石番說過,正常情況下,在這項挑戰進行中時,如果其他寨子的巫醫傳人暗中使壞,本寨的當代巫醫會給予適當的幫助。但我外婆已經走了,現在能幫石番的,恐怕隻有咱們了。”
冷螢鄭重點頭:“我知道該怎麽做。”
雖然冷螢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出手相助,但程相儒還是有些不踏實,於是召喚出阿毛,讓阿毛去到石番那邊,守護石番不要受到其它蠱蟲的騷擾。
石番已經渾身是傷了,他在正常情況下爬上木樁,都必然會非常吃力,更何況還有兩夥人在下麵虎視眈眈,不做萬全的準備,肯定不行。
阿毛有些不太情願,但最終還是扭動著肥胖的身子,離開了程相儒,鑽進人群中,沒用多久,便來到了石番的旁邊。
石番感覺到腳邊一陣發癢,低頭去看,正見到阿毛抬著頭,好像在看著他。
他驚訝地回頭看向人群中的程相儒,見程相儒正微笑著衝他點頭,他滿心感動,長長呼出一口氣,俯身攤開手掌,讓阿毛順著他的手臂爬上他的肩頭。
苗鼓之聲震耳欲聾,“咚咚”的沉悶聲如滾滾天雷,振奮人心。
石番緩步走上前,手攀寬背刀,在一片歡呼聲中,開始“上刀山”。
刀背雖寬,但卻隻是與刀刃比較。
實際上,石番必須要保證腳的朝向順著刀背,盡可能地增大受力麵積,讓體重得到分攤,這才能保證腳心不被劃傷。
他人眼中,石番隻是將受力點落在刀背上,似乎並不凶險。
但在石番眼中,他向上爬的時候,必須要抬頭上望,這就導致他看到的全是明晃晃的刀刃,身心壓力都大得難以想象。
看似隻有不足十米的高度,好像並不難完成,但身在“刀山”上,石番每時每刻都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身心壓力。
程相儒看著石番因為謹慎,而攀爬速度很慢,難免憂心忡忡,忍不住小聲向冷螢確認:“你的那個東西,真的有用嗎?”
昨晚在探討這五項挑戰時,冷螢給了石番兩片透明膠質厚膜,一麵帶有粘性,一麵光滑。
那東西是一種強力膠帶,韌性和強度都很大,石番登刀山時,將這種膠帶貼在腳底,不容易被發現,並且可以有效降低石番被劃傷的概率。
冷螢道:“咱們現在最應該擔心的,不是石番本身,而是另外那兩夥人。你看,那個惡蘿莉又要使壞了!”
“惡蘿莉?”程相儒愣了片刻,這才反應過來,冷螢指的是阿田。
果然,待石番爬到中段位置的時候,阿田又出手使壞了。
隻見她悄悄將手背在身後,有許多身子透明的帶翅螞蟻從她的袖口爬出,沿著椅背一路向下,落地後,排著長隊向石番那邊貼地而行。
那些螞蟻非常隱蔽,很難被看到。
距離那麽遠,螞蟻又那麽小,程相儒看不到那些螞蟻,但他看到阿田坐姿端正,雙手背在身後,嘴角掛著一抹惡作劇式的壞笑,便猜到那小丫頭肯定又在暗暗使壞。
另一邊的麻湘注意到了阿田的小動作,並很敏銳地注意到了那些透明螞蟻,但她並沒著急出手,而是不知從哪撈出來一包薯片,擺出一副看熱鬧的模樣,笑嗬嗬地看著仍在木樁上攀爬的石番。
無聲無息間,透明螞蟻們來到木樁下,開始沿著木樁向上爬,很快便追趕上了石番。
就在那群螞蟻即將爬上石番的腳踝時,它們好像忽然察覺到了危險。
最前麵的螞蟻用觸角輕敲木樁,辨識那上麵沾著的淡淡彩色濕跡,於是急忙停了下來。
後麵的螞蟻也都跟著停了下來,像是訓練有素的軍隊,靜默著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阿毛趴在石番肩頭,如高傲的王者,淡淡瞥了下麵那群螞蟻一眼,完全沒有要理會的意思。
前麵的螞蟻應是感受到了威脅,回過身,用觸角與後麵的螞蟻溝通了幾下,然後身子一僵,竟然輕飄飄地從木樁上墜了下去。
蟻群由前向後通過觸角傳遞信息,在這過程中,不斷有螞蟻從木樁上墜下,最終信息傳遞到位,蟻群的後排成前排,竟是原路返回了。
阿毛懶洋洋地瞥了一眼已經撤退的蟻群,用幾個小爪子捋了捋身上稍顯禿毛的位置,保持自己固定在石番肩頭,似是甚感無趣。
那傲嬌的小模樣似乎在宣告:有爺爺在此,諸蠱退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