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案》_第365章 十八反
字數:3864 加入書籤
常歌高聲道:“梁院判,張禦醫,你們將那日給誠意伯看病的經過從頭說給我們聽。”
梁院判道:“稟常大使,那日我和張禦醫跟著胡丞相去了誠意伯府上,我們二人分別用了望聞問切之法,確定誠意伯患了砂淋症。也就是腹中長了小石塊。於是我們二人商議後給他開了一張消導攻積的方子。誠意伯也懂一些醫術,他親自看了方子沒有提出異議。”
常歌吩咐道:“你們開的方子可有存檔?”
梁院判答道:“太醫院開出的每一張藥方都要存入醫案之中。我已將醫案帶來過來,供各位大人查看。”
太醫院的醫案蓋著院使大印的騎縫印,做不得假。
禦史大夫陳寧道:“我們又不懂醫術。看了也白看。”
常歌笑道:“陳大夫,我已請來了應天名醫李德仁。他就在值房外候著。來啊,請李先生進來。”
李德仁進得值房,給幾位官員行了禮。隨後看了醫案中所存的藥方。他道:“方子沒問題。如果是我,我會開同樣的藥方。”
一直閉口不言的刑部右侍郎魏澤終於開口:“既然方子沒有問題,會不會是抓藥配藥時出了差錯?”
梁院判連忙道:“不可能的!太醫院是大明的最高醫府,怎麽可能抓錯藥?太醫院又是專門給聖上、諸皇子、皇後和諸嬪妃看病的,出不得半點錯兒。宮裏有規矩,誰在生藥庫配錯一味藥,當事者要杖則四十板子,永不敘用!”
常歌等人盤問了兩個禦醫整整一下晌,什麽也沒問出來。
傍晚時分,常歌說道:“諸位,我看今日就先問到這裏吧。明日上晌咱們再來我的值房聚齊,商議下怎麽往下查。”
陳寧冷笑一聲:“再往下查也查不出什麽。我早就說了,誠意伯是病薨的!根本不存在什麽暗害。”
大理寺卿李仕魯似乎很喜歡跟陳寧抬杠:“陳大夫,你們禦史台查案都是這般武斷麽?”
陳寧瞪了李仕魯一眼:“我不屑於跟你爭。”
眾人散去,常歌來到了物證房。他沒有將劉伯溫未用盡的藥放在物證房的事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他心知肚明,洪武帝讓陳寧、魏澤、李仕魯參與此案是堵悠悠眾口的。他得想辦法單獨查明真相,密報洪武帝,由洪武帝聖裁。
千戶高慈已經等在了物證庫中。洪武四年伐蜀前,常歌用計查出高慈是明升的內鬼。當時毛驤對洪武帝建議殺掉他。是常歌和馬皇後在洪武帝跟前力保,將高慈樹成一個棄暗投明的榜樣。高慈這才保住了自己的命。這幾年來高慈一向視常歌為他的救命恩人,對常歌言聽計從。
高慈拱手道:“常大使,您有何吩咐?”
常歌來到一個架子前,找出了劉伯溫尚未用盡的四包藥。他將藥交給了高慈:“你驗一驗,這些藥有沒有毒?”
高慈花了整整半個時辰的功夫仔細查驗。隨後拱手道:“常大使,這些藥沒有毒。”
常歌嘴裏喃喃道:“這就怪了。難道劉伯溫真的是病死的?”
常歌忽然想起了什麽:“我給你一張藥方,你對照著這四包藥仔細查查,看是否能對得上。”
高慈卻搖頭:“常大使,我是仵作,隻懂驗屍不懂藥材。”
常歌微微點頭,吩咐門口的力士:“你去德仁堂將李先生叫到這裏來。”
李德仁來到證物庫時已是深夜。
常歌笑道:“李先生,勞煩你一趟一趟的跑我們親軍都尉府。你幫忙看看,這張藥單跟這幾包藥能對的上號麽?”
李德仁笑道:“常大使客氣了。且容我看看。”
李德仁接過藥單看了看,又打開一包藥看了一眼,這一眼不要緊,他驚呼一聲:“十八反!這是會害死人的配藥方法啊!”
常歌連忙問:“什麽十八反?”
李德仁解釋道:“天生萬物,相生相克。藥材更是如此!有些藥材天生相克,如果配到同一副藥裏,會生出劇烈的毒性。曆代藥典中記載有十八種藥物相克,故稱呼十八反。常大使請看,藥單之中寫著甘草,沒有寫大戟。這包藥裏卻出現了大戟!十八反頭一反就是甘草反大戟。這副藥給病人吃下去,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讓病人病情加重,命不久矣!”
常歌追問:“會不會是配藥之人一時疏忽錯放了大戟?”
李德仁搖頭:“不可能的!就算是藥鋪十幾歲的學徒都知道十八反的禁忌。絕不是配藥之人疏忽所致!明擺著是有人故意為之。”
常歌道:“李先生,勞煩你了。這點小意思不成敬意。”說完常歌掏出一枚五兩的銀錠,遞給了李德仁。
李德仁倒沒有推脫,接過銀子道:“謝常大使的賞。”
常歌叮囑李德仁:“十八反的事你切忌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會惹麻煩。”
李德仁笑道:“明白。那我先走?”
常歌道:“李先生走好,我還有事就不送你了。”
李德仁走後,常歌叫來了心腹賀升,將十八反的事告訴了他。
賀升道:“今日在您值房,兩位禦醫親口承認,方子是他們開的。藥是他們在生藥庫配好送到劉府的。很可能是這兩人中有一人故意配錯藥害了誠意伯。咱們的耳目早就稟報過,那位梁院判跟胡丞相交情匪淺。胡丞相的家人有什麽大症小病都是請梁院判診治。”
常歌道:“會不會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兩個禦醫開的方子配的藥都沒問題。是煎藥時有人往藥甕裏加了大戟?”
賀升提醒常歌:“絕無可能!您忘了,誠意伯府的十幾個仆人們都是咱們派過去的,我信得過手下的這些弟兄。十有八九是那個梁院判有問題!”
常歌微微點頭:“你馬上派五名耳目給我盯死梁院判!”
賀升拱手道:“是,常大使,我這就去辦!”
常歌卻叫住了賀升:“慢著。張禦醫那邊,你最好也派兩個耳目盯一盯。”
與此同時。胡惟庸府邸。
胡惟庸正在宴請陳寧。
陳寧拱手道:“承蒙丞相保舉,我才得以順利升任右禦史大夫。本來我該宴請您的。”
胡惟庸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說兩家話。”
說完胡惟庸從袖中掏出一張一萬兩銀子的錢莊莊票,交給陳寧:“你送我的那本《雅晴集》我看了。嗬,都說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竟在裏麵找出了這張勞什子!你我之間不必如此!你是我的門人,更是我的至交!咱們之間交往可不能沾上銅臭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