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_第428章 虎口的老繭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A+A-


    常歌驚訝道:“幌子?”

    韓春解釋:“沒錯,就是幌子!鷓鴣米是巴蜀之地流傳百餘年的一個傳說。誰也沒見過。巴蜀盛產稻米,為了賣一個好價錢,米商們便將上等好米冠以‘鷓鴣米’的名號。這隻是米商們招攬生意、哄抬價格的一個幌子而已!巴蜀的當地人都知道。”

    常歌心道:如果韓春所言屬實,釋空和尚倒沒有什麽大罪。隻是虛榮心作祟,將上等蜀米冠以“鷓鴣米”的名號在其他幾位主錄僧麵前爭了爭麵子。

    接下來的這場接風宴,總旗韓春又誇讚了蜀王府一番。在韓春口中,巴蜀之地海清河晏、天下太平,老百姓衣食無憂。簡直就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

    接風宴結束,常歌道:“韓總旗,我這趟來帶了五十名錦衣衛袍澤。你得給我們安排住處。記住不要招眼。”

    韓春道:“鎮撫使,這事我已經想到了。咱們那些弟兄都是應天口音,若住在尋常的客棧未免招眼。來蜀地的外地客商都是住在成都城東的昭財客棧。我已在昭財客棧定下了五十間臥房。請弟兄們到那裏去住就是了。”

    常歌驚訝道:“五十間臥房?這客棧不小啊!”

    韓春答道:“昭財客棧是成都最大的客棧。光是臥房就有兩百間。巴蜀盛產稻米、錦緞、菜油、糖、井鹽。來巴蜀進貨的外地客商都是在昭財客棧交易。”

    常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大明開國之初,那時候還是偽夏小朝廷治理巴蜀。當時有不少應天的青樓妓館都到巴蜀買美人,被稱之為‘蜀美’。現而今巴蜀之地還有買賣人口的事發生麽?”

    韓春連忙搖頭:“如今的成都嚴禁買賣人口!”

    片刻後韓春微微一笑:“不過,成都城中倒是有不少青樓妓館。鎮撫使和弟兄們若是......”

    常歌道:“你不要瞎琢磨。我們這趟來是辦差的,不是來拈花惹草的。好了,領著我們去昭財客棧吧!”

    韓春帶著常歌一行人來到昭財客棧安頓了下來。招財客棧位於成都最為繁華的蓉錦街上。眾人先歇了一下晌。傍晚時分,常歌對紀綱說:“你陪我出去走走,體察下民情。”

    紀綱快人快語:“鎮撫使,是該體察一番民情。那位韓總旗將成都誇成了太平世界,我總覺得他有些言過其實了。”

    二人出得客棧來到街麵上閑逛。

    常歌道:“紀綱,發現什麽不尋常的事沒有?”

    紀綱想了想,答道:“鎮撫使,這麽長的一條街,怎麽沒有一個乞丐?”

    常歌笑道:“聰明!就連天子腳下應天城最為繁華的錦繡街,都有零零散散的乞丐乞討。我就不信蜀王治下的成都城就沒有活不下去的窮人。”

    二人進得一間抄手店。抄手是成都的地方名吃,以麵皮包裹肉餡,煮熟後加清湯、各種調料。類似於應天城裏的餛飩。

    這間抄手店不大,隻有三張桌子。裏麵站著一個男人,坐在鍋前,他既是小店的掌櫃,又是廚子兼夥計。

    掌櫃問:“二位客官,來兩碗抄手嚐嚐?”

    常歌道:“來兩碗!”

    不多時掌櫃便給常歌、紀綱端來了熱氣騰騰的兩碗抄手。

    常歌邊吃邊跟掌櫃的攀談起來:“家裏有幾口人啊?”

    掌櫃答:“六口人。我、我娘、我婆姨還有三個瓜娃。”

    常歌又問:“你這小店我看沒幾個人光顧啊!能養活得了一家六口人?”

    掌櫃又答:“聽客官口音不是本地人撒?你有所不知,我們成都的百姓都願意早飯時吃抄手。一天生意的大進項都在早晨。現在是晚晌了,自然看著沒什麽生意。”

    常歌又問:“開這麽一間店麵,要給官府繳稅賦吧?”

    掌櫃答道:“咳,客官問到點子上了!以前假皇上明升管著成都,我們這些小商小販要繳砍頭的四六稅!就是賺多少銅錢,要拿出六成給官府!那時候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啊!後來潁川侯平了巴蜀,大明官府把稅賦改到了三七稅。賺的錢我們留七成大頭,三成小頭給官府。自從去年蜀王殿下來了成都,就把稅賦改到了十五稅一。賺十五文錢,隻需要給官府一文錢。”

    常歌自言道:“十五稅一是漢高祖登基後定下的休養生息的德政。”

    掌櫃道:“蜀王殿下對我們小老百姓有大恩呢!王府裏的呂長史、梁都司、釋空大師個個都是賢人。有他們輔佐,蜀王殿下一定會成為名垂青史的賢王。”

    常歌眉頭微動,心中暗道:不對!一個市井之中擺小食攤的小生意人,怎麽談話間蹦出了“名垂青史”這樣的文詞兒?還對王府屬官了解的這麽清楚,能夠準確說出姓和官職?

    常歌吃完了抄手,問:“多少錢?”

    掌櫃答道:“三十文。”

    常歌直接將一枚“當百”重寶放在桌上:“不用找了。我們坐會兒再走。”

    掌櫃走到桌前收拾碗筷。常歌瞥了一眼掌櫃的手,這一瞥不要緊,他發現了一件十分蹊蹺的事。

    常歌笑著問掌櫃:“老兄一直以賣抄手為生?”

    掌櫃邊擦著桌子邊說:“是啊。我家祖上三代都是賣抄手的。我打十三歲就繼承了這份小小的祖業。”

    常歌起身:“好了,我們走了,掌櫃的,再會!”

    常歌與紀綱離開了抄手小店。常歌壓低聲音對紀綱說:“掌櫃在撒謊!”

    紀綱道:“鎮撫使也覺察出異常了?那掌櫃誇讚蜀王時言談不凡,不像是個做小生意的。”

    常歌道:“不僅是言談!你沒發現麽?他的右手虎口處有老繭!那是在軍中長期握刀留下的痕跡!他卻說自己從十三歲就是賣抄手為生。這不奇怪麽?”

    紀綱驚歎道:“還是鎮撫使觀人細致入微!照鎮撫使所言,此人從咱們進了抄手店就在做戲!咱們的一舉一動,恐怕都有一雙眼睛在暗處盯著!”

    常歌狐疑道:“按理說不會。咱們是微服入蜀的啊,並未驚動當地官府。還有另一種可能。掌櫃以前做過偽夏朝廷的兵,偽夏被咱大明滅了,他怕說出自己的經曆會惹禍上身,故而自稱從十三歲就開始賣抄手。不妨,咱們再四處逛逛。若有人跟咱們做戲,總會露出破綻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