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賀壽

字數:4084   加入書籤

A+A-




    治德八年的新科進士,在傳臚大典後的幾天陸續授官,除卻一甲三人外,通過選館朝考又選拔了部分庶吉士。

    南直隸的新科進士中,藺德澤與王煥都通過了選館,算是與林樞成了翰林院的同僚。其他人分別去了六部觀政或是被分到了地方各州縣。

    林樞按部就班的在內閣熟悉著中樞的運轉,平時也會被分派一些任務,不過都是些寫寫畫畫或是轉送公文的事。

    數日後的三月三十,沐休。

    林府的馬車悠悠從黃華坊駛出,往皇城正南的南薰坊駛去。

    今日林樞領著黛玉去忠順親王府赴宴,帖子在傳臚大典後的第二天就送到了林府。忠順王妃崔世英三十六歲壽辰,雖說兩家沒有多少交集,但黛玉受過忠順王高永桓不小的人情,林家還是要以禮前去恭賀的。

    黃華坊與南薰坊算是都在京城中軸線以東,距離不遠,約半個多時辰就到了地方。

    忠順王不愧是當今皇帝最為寵信的弟弟,王府奢華威嚴,府門外高大的石獅子盡顯皇家親王的威勢。

    哪怕林家來的還算早,但門口等著送禮的人都快排到王府大街街口了。

    “大爺,人太多,馬車進不去!”

    福全嚐試了一下,馬車根本就擠不進去。若是林樞自己一個人,也就下車直接走進去了。

    正當林樞為難的時候,後麵車上的張嬤嬤下車走了過來:“大爺,待老奴去王府一趟。讓王妃派人過來。”

    “這樣做是否合適?”林樞問了一句。

    張嬤嬤笑道:“老奴與王妃算是老相識了,當年她與王爺的親事還是老奴幫忙穿得線……”

    林樞驚訝的看了看張嬤嬤,隨即點了點頭:“那就麻煩嬤嬤了。”

    不多時,張嬤嬤與一位管家模樣的無須老者領著人過來,抬著一頂有帷幔的軟轎。

    “老奴拜見林學士,娘娘聽聞學士與縣主到了,特派老奴前來迎接。”

    聲音尖細,林樞猜測其人應是內監出身。

    張嬤嬤給林樞介紹道:“這是王妃身邊的內侍汪公公。”

    林樞拱手還禮:“多謝汪公公過來,在下正愁著呢,這人山人海的,擠都擠不進去。”

    “學士客氣了,還是請縣主先上轎,娘娘正等著呢。”汪公公笑了笑,一指軟轎對林樞回道。

    換乘軟轎後,林樞等人跟著汪公公穿過人群,由中門走進王府。

    府外圍著的人群中有人認出了林樞,不時感歎林樞還真是皇帝眼前的紅人,在京城第一紈絝忠順王麵前都有這麽大的麵子,親自派人前來迎接。

    ……

    忠順王府內部更加奢華,活水成溪,蜿蜒流淌。亭台樓閣,水榭歌台,風景如畫。

    戲台上咿咿呀呀已經開唱,連廊中擺滿了桌椅,有不少賓客三三兩兩圍坐一起,一邊用著茶點,一邊說笑看戲。

    黛玉被領著去見崔王妃,林樞則是被引著往一處涼亭見忠順王高永桓。

    有張嬤嬤跟著黛玉,他倒不怎麽擔心,而且就黛玉現在的性子,他還怕有人不長眼得罪黛玉,被懟了後叫家長。

    涼亭在王府花園最中央,處於王府地勢最高的地方。還未走進林樞便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這群蛀蟲,天天跟我喊窮,你看看哪一份賀禮是低於五百兩的?”

    ……

    亭中之人赫然是當今皇帝高永衡、忠順親王高永桓以及夏守忠和一名不知名的太監。

    “臣林樞……”

    “行了,今日弟妹壽辰,朕微服出宮,就別搞朝堂那一套了。”

    林樞話剛說了半句,就被有些怒意的皇帝打斷了。不過他還是恭敬的一拜,一絲不苟的行完了禮。

    隨後又躬身向高永桓拜了一拜:“下官拜見王爺,王妃壽辰,下官薄禮一份,還望王爺不要嫌棄。”

    身後跟著林樞跪拜皇帝的福全,連忙呈上禮盒,交給高永桓身後的太監。

    皇帝哼了一聲,嚇得福全差點再次跪下。隻聽皇帝說道:“一個個窮得往戶部伸手,送禮的時候倒是一個比一個積極。林樞,你又送了多少銀子?”

    “臣也不知道這禮物值多少錢,這是舍妹挑的……”林樞還真不知道盒子裏的東西價值多少,都是黛玉與張嬤嬤商議後在庫房挑選的。

    隻見高永桓打開一看,是一副白玉象棋。

    “哈,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送我象棋,榮佳縣主是怎麽知道我喜歡下棋的?京城人人都以為我隻喜歡唱戲聽曲……”

    皇帝聽到林樞提起黛玉,情緒好了一點。便提醒高永桓:“張嬤嬤在榮佳身邊。”

    “怪不得,張嬤嬤當年跟著皇嫂,可沒少笑話我是臭棋簍子。”高永桓的話讓皇帝想起了以前的趣事,隨即又有些唏噓。

    亭中清風吹過,皇帝讓其他人退下,留下夏守忠在旁邊伺候。

    君臣三人分別落座,石桌上放著一堆禮單,上麵的數字讓皇帝隻覺得分外刺眼。

    “皇兄,你也別黑著個臉,這些東西一會臣弟就讓人送到內務府去……”

    高永桓實在是受不了皇帝的黑臉了,嚷嚷著要把這些東西送到內務府去換成銀子供皇帝使用。

    皇帝嘴角一抽,差點一巴掌糊到他的後腦勺上:“我是眼饞這些東西嗎?我是氣這群蛀蟲欺君!”

    雖然他知道勳貴們大多富奢,但聽到的不如親眼看到心堵。

    林樞沉默的低頭,假裝看不到這些。可惜皇帝還是問到了他:“林樞,你覺得這些人該不該殺?”

    殺氣騰騰的話讓林樞一時不時該如何吐槽,要是能殺早就被你殺光了,哪能留到現在?

    “陛下,三節兩壽、禮尚往來本就是人之常情,您不能因為這些人送的壽禮珍貴了些就砍了人家腦袋啊!”

    哼!

    皇帝哪能不知道這些,他隻是心中堵得慌,說著解解氣而已。

    林樞知道皇帝的心結在哪裏,朝廷入不敷出,宮中為此連番下旨節流。皇帝急得眼睛都紅了,到處想辦法籌集銀子。

    九邊軍鎮、水旱賑災、東南剿倭哪一個不要銀子?戶部好不容易收回了部分欠銀,沒等幾天就被支走了大半。

    更別提還有一個不省心的爹,不是修建道觀佛堂就是把銀子賜給那個不省心的弟弟和侄子,皇帝做夢都想著從四處摳些銀子出來用。

    林樞勸慰道:“陛下且寬心,戶部沒銀子隻是暫時的。開源節流,既然節流省不下來幾個錢,不如想想開源能不能替陛下籌集些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