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文思泉湧

字數:4659   加入書籤

A+A-




    總之這句話就是告誡當權者,當官不要老想著用刑法去暴力管理百姓,而是應該以德服人。

    反正整篇文章必須得圍繞這個觀念,興許是剛剛和沈良聊的有點熱血沸騰,現在蘇木感覺腦子一片清明,思路就和泉水一般噴湧。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

    蘇木提筆寫下第一句,一縷縷文氣便順著筆尖,鋪蓋在紙上!

    呼!

    整張宣紙忽然動了動,若不是鎮紙壓著,恐怕早就飛走了。

    第一句點題,接下來就是切入正題。

    水有源頭,所以能流淌不盡,樹木有根,所以能生機無限,故治理百姓同理,“源”與“根”是為官的初心,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和信念…

    蘇木悉悉索索地寫著,文氣愈發洶湧,凝聚在宣紙上,又好像泉水一般,向四周湧出。

    文思泉湧!

    這便是文思泉湧的文章!

    停筆,文氣依舊凝而不散!

    另一邊,沈良交代好所有事情後,就準備回書房。

    剛到門口,他就敏銳的感覺到書房中有文氣波動。

    沈良愣了愣,隨即臉色就古怪起來。

    書房裏就隻有蘇木,自己因為有事要去處理,所以就臨時讓他寫篇文章。

    不過是臨時起意的一句話而已,沈良也沒打算讓蘇木認真寫。

    結果,現在裏麵竟然傳來了文氣波動!

    那說明,這篇文章也能夠引動文氣!

    我嘞個乖乖,他認真了?

    愣了一下,沈良推開門。

    書房中充滿了文氣,就好像溫泉一樣,暖洋洋的。

    沈良張了張嘴,驚訝道:“文思泉湧?”

    文思泉湧雖然比不上蘇木之前作的三首詩詞,然而自己離開書房才十幾分鍾,這…十幾分鍾就寫出一篇文思泉湧的文章,太誇張了吧?

    沈良苦笑兩聲,指著蘇木罵道:“你真不是人啊!”

    蘇木:“…”

    沈良沒有理會他,而是走到案前,拿起那篇文章。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

    僅僅是第一句,就讓沈良眼前一亮,讚歎道:“這點題妙!”

    蘇木笑了笑,閑談之作,不予評價。

    沈良又繼續往下讀,發現這切入點雖然不錯,可和開頭相比,就有些遜色了。

    另外結尾也很好,用一句“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結束全篇文章。

    “你這點題和結尾都很好,就是中間內容不行,沒有說服力度,若是能更凝練一些,這篇文章說不定能為妙筆生花!”

    沈良怎麽說也是進士,雖然這些年因為忙於政事而忽略了文道,可他進士的實力還在那裏。

    他來指導一位童生,綽綽有餘。

    蘇木暗暗翻了個白眼,不過是閑談之作而已,肯定是有什麽就寫什麽,要認真的話,妙筆生花肯定是沒問題的。

    心裏這麽想,蘇木卻拱了拱手,虛心說道:“請大人指教。”

    “先請坐吧,本官詳細和你說說哪裏有問題。”沈良抓住毛筆,開始在另一張宣紙上批注起來。

    蘇木坐在他旁邊,乖乖聽他講解。

    不得不說,進士的實力遠非一個童生能比,他的講解確實一針見血,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下筆就是錦心繡腹。

    有一位進士指導,那效果還是不一樣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難怪那些聖人家族子弟考上進士這麽容易,聖人家族和十二文廟息息相關,以文廟的資源,要教導出進士,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

    今日蘇木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差距,一位進士的指導,就讓他茅廁頓開,要是指導的人為達士,或者大學士,那還不得起飛啊?

    良久,沈良擱下筆,端起已經微涼的茶,微笑著問道:“看看如何。”

    蘇木回過神來,長呼了一口氣,說道:“多謝沈大人指點,讓學生少走了不少彎路。”

    沈良嗬嗬一笑,心中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之前蘇木作了那麽多足以傳世的佳作,讓沈良這位進士和黔州首官,也有些嫉妒。

    現在,他總算了解到了這小子的弱項,心理上總算是平衡了一些,原來他並非無所不能啊。

    “哈哈,你小子在文道上已經領先許多人了,唯一欠缺的就是閱曆,因為這些事情,是需要時間沉澱的,你還年輕,一時半會兒祝摸不透也很正常。”

    蘇木摸了摸鼻子,說實話,他以前也活了三十多歲,再加上這具身體的二十歲,也有五十多歲,心理年齡比沈良還大幾歲,現在聽到他說這話,就莫名想笑。

    “嗯,你就留下來好好學習一下,本官這書房各種名著都有,你可以好好看看,等晚上的時候,就留下來吃飯吧,吃完晚飯後,再回去如何?”沈良說道。

    蘇木肯定不會拒絕,和一位刺史打好關係,對他以後的發展可是很有好處,於是就點頭道:“那學生就叨擾了。”

    沈良嗬嗬一笑,站起身來,“你就慢慢看吧,本官先去處理政務了。”

    蘇木想攀上他,而沈良又何成不想和他打好關係呢?

    不說蘇木國師之士的身份,單單是他作出鶴鳴九皋的詩詞,沈良就決定好好栽培他。

    這是一個好苗子,現在雖然隻是童生,可總有一飛衝天的一天。

    沈良很期待蘇木進書山聖地之後的表現,要是他能多待幾天,那前途就更穩了。

    於是,兩個都有意和對方打好關係的人,就這樣順理成章的勾搭在了一起。

    …

    一直學到傍晚,蘇木正拿著《道德經》觀摩時,門突然被人推開。

    “蘇公子,老爺請您去前堂吃飯。”一個丫鬟俏生生道。

    “好!”

    蘇木將《道德經》放回書架,就跟在丫鬟身後。

    沈良有個兒子,不過並不在黔州,而是在越州,所以吃飯的就隻有沈良和他夫人。

    今天又多了一個蘇木,那張圓形木桌上,罕見擺了三副碗筷。

    沈良的夫人李氏,看年紀應該四十多歲,比沈良小點,一看到蘇木,沈良就笑嗬嗬道:“快坐吧。”

    “學生叨擾了。”

    蘇木行了一禮,這才坐下。

    而李氏則是給他添好飯,遞到他麵前。

    蘇木連忙說道:“謝謝夫人。”

    沈良說道:“吃飯就別整那些虛的了,快點吃吧,待會兒涼了。”

    “好。”

    等飯吃完後,沈良又將蘇木叫到書房,然後拿出一本褐色的本子,遞到他麵前,說道:“這是本官的讀書心得,雖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應該對你有點用,你拿回去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