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聖恩賭局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秦時沒有拒絕的理由和借口,更何況這原本就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沒有半分猶豫,直接換上整潔的常服,乘坐後門的馬車,一路直奔皇宮。
這馬車果然不同尋常,一路直接送秦時到乾清宮邊門。秦時下車以後,便有太監上來迎接。
秦時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之前自己賄賂過,給自己賣命傳遞消息的小太監嗎?
瞧著對方的衣服,顯然是升官了。
秦時微笑著說道:“康公公,沒有想到幾日不見,您就已經平步青雲了。真的是恭喜恭喜啊!”
這位公公對秦時自然照顧,畢竟從前秦時對他也敬重,加上從秦時那裏拿到的好處也不少,所以對秦時的態度不改從前。
“應該是老奴恭喜你才是,您這一次來,應該是見聖上的吧。聖上願意見你,想必事情有轉機了。”
秦時微笑道:“借你吉言。”
兩人順暢地拾級而上,很快到了養心殿。秦時在裏麵傳令之後,才默默推門而入。
皇帝正坐在自己的龍椅上批閱奏章,見秦時到來,將奏折放在一邊,說道:“你知道朕為什麽願意見你嗎?你犯了如此大的事情,也算是成功令我們皇族成為笑柄。朕從未見過如此可笑之事,直接貶斥你為庶民都不足為奇,但如今你還能站在這裏,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父皇仁慈,且父皇願意給兒臣貢獻的機會。”秦時跪下行禮,聲音平靜地回答。
皇帝站起身,走到秦時麵前,居高臨下地打量著秦時。在這一刻,秦時感受到對方身上強大的威壓,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和對方的身份從來都是不對等的。
也許,皇帝壓根沒有將自己當兒子。也許,皇帝隻是看自己還有利用價值,所以存在收回成命的可能。
一時之間,萬千種可能性在秦時的腦海盤旋,就在他跪的幾乎膝蓋酸痛時候,皇帝終於開口說話了。
“你如果願意將丞相之女還給你二弟,朕可以考慮,取消你的親王之位,這件事情就當作沒有發生。”
“不行!”秦時也不知道自己哪裏來的勇氣,但下意識就拒絕了:“父皇,您明明知道我和雲瑤兩情相悅,您自己不是也有過同樣的感受嗎?何況雲瑤是人,不是物件,不是像退還就退還的。”
“你是覺得朕不會殺了你,才如此放肆的嗎?”沒有想到自己的話剛出口就被拒絕,皇帝眼中流露出殺意。
秦時自然看得出來皇帝的執著,自己這是在挑戰皇權,能夠跪在這裏多說一句話,都已經算是皇帝的恩賜了。
隻要皇帝抬一抬手,自己就算被亂棍打死在這大殿之上,不給任何名義,當作無名屍體拋棄到亂葬崗之中,也不會有人知曉。
畢竟對百姓來說,他們的晉王殿下還在城外,並未被抓住。
千鈞一發之際,秦時脫口而出:“瑤兒已經有了身孕,父皇,您有皇孫了!”
皇帝原本臉上還布滿陰霾,但聽到秦時這樣的話,頓時愣住了。
他看向秦時,目光複雜,仿佛是恨不得用動不了手的樣子。
雖然皇家並沒有多少親情可言,但是對於皇族後裔,尤其是第三代,皇帝還是極為重視的。
沉默許久之後,皇帝才說道:“如此水性楊花的女人,就算嫁入皇家,也不過是令皇家蒙羞。雲瑤即刻刺死,至於你,回來娶一個妾室就算了。”
“不!”秦時怎麽都沒有想到皇帝居然要因此殺了雲瑤,急得幾乎怒發衝冠。
皇帝卻擺了擺手,說道:“你回來之後,親王之位取消,算是對你的懲戒。至於今後做什麽,朕看你對京城治安比較熟悉,你還是跟著曹大人身後多學學吧。”
說完,皇帝直接讓侍衛將秦時拖了下去,根本不給秦時辯解的機會。
皇帝要賜死雲瑤的話語,如同魔咒一般在秦時的耳邊回響。
即使他武藝在身,即使他願意承擔一切罪過,但皇帝不僅僅不給他機會,還封鎖了他所有求助的可能性。
被拖出養心殿之後,秦時被五花大綁,直接丟回晉王府。
晉王府的封禁還未取消,但是王府上的人見到秦時回來,哪怕是丟回來一個被束縛住手腳,如同罪人一般的秦時,也欣喜萬分。
芳菲第一個衝上去,僅僅抱住了被丟在地上的秦時,而旁邊王府的家丁也上前,趕緊將秦時手腳上的繩子解開。
“殿下,您沒事兒真的是太好了!我還以為妾身這輩子都見不到你了!”芳菲淚如雨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但秦時就像是丟了魂的人偶一般,對於芳菲的感動沒有任何反應。
很快,周圍的人都注意到秦時的不對勁了。
守在府上的李謙趕緊上前,壯著膽子握住秦時的肩膀搖晃起來。
“殿下,你這是怎麽回事?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殿下,您還認得出我是誰嗎?您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
在李謙急切地詢問之下,秦時緩緩轉過頭來,看向李謙。
“雲瑤……死了……”秦時一字一頓地開口,發出的聲音就像是從地獄冒出的死氣一般。
接下來的幾日,秦時都將自己鎖在房間裏,不吃不喝,也不出門。
他並非想要讓自己如此頹廢,隻是他怎麽都想不到,皇帝居然會如此心狠手辣。
對皇帝來說,哪怕是丞相的女兒,也許不過是一顆棋子。隻要這顆棋子的存在威脅到了皇家聲譽,也可以不留情麵的除掉。
他想到自己還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和皇帝協商,可以想辦法回來,卻怎麽都想不到,自己的這一次冒險,居然葬送了自己最愛的女人。
這一刻,秦時終於體會到,什麽叫做吃人的社會。
當然,去了他親王之位的聖旨以及賜婚另一個不知姓名女子的聖旨,很快都送到了秦時的府邸。
但秦時都未出去接旨,仿佛這一切都和他無關。
如果不是傳旨的太監原本就是秦時的人,這一次不出門接旨,恐怕又是罪過了。
看到這樣的秦時,李謙擔心不已,卻又無能為力。(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