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武英殿(二)

字數:3644   加入書籤

A+A-


    坐在兩旁的勳貴們,一個個低著頭,這件事情似乎他們根本不上心,一個西察哈爾汗國罷了,如果真的想要動手,完全不需要這般大費周章。

    雖然真刀真槍的去拚,去殺,會有很大的危險性,甚至會死很多人,但對他們而言,那才是實打實的軍功。

    而獨有的政治製度,非軍功者不封候,既然不封侯,那更是不能封公了,武將終生的目標,可結果呢?

    東南殺倭寇,隻是軍功中最下等的三類軍功,對內平叛,遼東女真部,二類軍功,唯有對蒙古出征凱旋,大獲全勝的,才有那麽一點點的封侯機會。

    東南沿海殺倭寇,殺一輩子也不可能有機會封侯,戚繼光的真實寫照!

    而他們關注的,似乎更多的是在內心研究,朱元璋想要遷都的意圖,這件事之前隻是捕風捉影,但隨著朱元璋金口玉言的在這武英殿,當著淮西勳貴的所有人說出來時。

    這似乎就已經不在是捕風捉影了。

    在聯想朱標前不久在西安逗留那麽久,大修城牆的事跡,很難不讓人想到,朱元璋想要把都城遷到西安關中去、

    可他們這些淮西勳貴,浙東勳貴集團們,其生根發芽的地方就在江南,驟然將他們遷去西安府,一切舊有的都會被打破,重新構建。

    這可是切實的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利益。

    奈何,沒有人敢在這種場合,甚至說,已經沒有人敢和朱元璋的定的事情,提出反向思維了。

    隻能在心中盤算著,大眼瞪小眼,愣是沒人敢開口說話。

    趙晨站在一旁,麵色凝重,他哪裏知道這些人心裏想著什麽,還當是他們隻是在考量,自己的想法有沒有可行性呢。

    “這個事情,其實做起來也不是很簡單,要讓西察哈爾汗國與更西方的國家斷開聯係,這絕不是一件易事。”

    “沒有中原的糧食補充,他們還可以向更遠的金帳汗國求助,當年蒙古的黃金家族,分裂四大汗國,忽必烈的元朝已經徹底覆滅,窩闊台汗國也消失在塵埃中。”

    “唯獨剩下的金帳汗國和西察哈爾汗國,緊密相連,如果想要這件事成功,必須還要挑撥金帳汗國與察哈爾汗國的對立關係。”

    “如果有可能,最好讓他們雙方,短兵相見,隻有西察哈爾汗國徹底倒向中原內地,才有更好的施展空間……”

    趙晨繼續補充道,朱元璋聽得頭頭是道,暗暗稱讚,但多年的當權生涯,早已讓他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能力。

    依舊是那副平靜的模樣,看著趙晨,回頭望了一眼幾人,反倒是見眾臣都是低著頭,遮住麵龐,好似在考量著事情的可行性。

    但朱元璋洞察人心的能力,那是他賴以生存,奪取天下的基礎,他能在這種場合說出國都並非一成不變的話,自然是有他的政治意圖。

    “咳咳~”

    咳嗽兩聲,好似在叫醒什麽人,眾人紛紛回神,隻見朱元璋麵帶笑容的看向湯和道;“怎麽樣,你這老家夥,有沒有什麽辦法,挑撥一下西察哈爾汗國和金帳汗國之間的關係?”

    隻見湯和搖了搖頭,麵色沉重道:“臣早就老了,在鳳陽歸養,兵家事,政治事,都是窗外事,陛下硬要臣給個說辭,那怕是隻有一個字,難!”

    “我若記的不錯,這金帳汗國,在察哈爾汗國的大西邊,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而我朝若是集結大軍出發,必然是從應天進軍。”

    “中央大營一動,則隻能靠十三邊九大賽王的兵力拱衛天下,饒是如此,從應天到西域,少說也有萬裏之遙。”

    “這一路上,人吃馬嚼,運輸糧草,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一著不慎,怕是要重演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慘痛結局。”

    湯和曉以大義,說的清清楚楚,他是統領過千軍萬馬的,當年開國封爵大典上,為了讓更多其他勢力的人接受自己被封侯爵的命運,朱元璋把自己的老兄弟封了侯爵,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

    但總不可能讓自己的老兄弟一直低人一等吧,不過兩年時間,明廷招降巴蜀之地的明玉珍之子明夏政權不成。

    轉而進攻,這領兵的人,自然就落在了湯和的頭上。

    “是啊,數萬裏之遙,若是想要西域,則應天不堪為都之能,若是國都在西安府,這西域便是近在咫尺,路途砍半。”

    朱元璋再次釋放他要遷都西安府的信號,隻是這個時候,所有人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靜靜的聽著。

    趙晨翻了翻白眼,感情這老朱也不是想聽自己的計策,他就是想找個由頭,把遷都的事情,拿在明麵上說出來。

    可見,遷都這件事情,在滿朝勳貴文武中,掀起了多大的風浪,弄得朱元璋也隻能如此。

    看著身旁不遠處的朱標,暗暗心奇道:“好像,好像朱標就是去安排西安府遷都的事情,回來就死了吧……不會是凶殺?”

    腦子裏剛剛冒出這個想法,瞬間又被撲滅,就他在西安府見到的朱標那個拱衛標準,別說刺客了,就是真的和那個王府的軍隊幹一仗,也能把朱標安全送回應天。

    那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強的拱衛設置。

    大炮,小炮,火繩槍,弓箭,人數,樣樣具備。

    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索性趙晨也懶得說下去了,遷都嘛,在回西安府也不差……

    “可是西安府沒有海啊,這沒有海,難道要從渭河涇水下海?那麽小的河道,怎麽能……”腦海中飛速運轉。

    哪怕不知道曆史,趙晨也清楚,目前最賺錢,最能發展的,那必然是航海業沒有其他的第二選擇,靠近沿海,就是優勢,最大的優勢。

    如果大明的都城搬去內陸地區,難道要放棄海洋?

    “陛下要遷都西安府?”

    趙晨提著心,低著頭輕聲說道。

    扭頭微微一愣,朱元璋嗤笑一聲道:“西安府六朝古都,關中更居天下之中心,四麵八方的一切事情,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傳達京師。”

    “哪裏是作為帝都的不二選擇。”

    也不知是為了回答趙晨,還是為了借此看看勳貴們有什麽表現,他的臉色異常平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