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開戰本願寺
字數:5666 加入書籤
擊潰朝倉淺井聯軍之後,織田信長便要騰出手對付信長包圍網了,姊川會戰前,將軍義昭誤以為信長失勢必敗,公開了自己和信長的不共戴天,除了聲援朝倉淺井之外,還就近糾集了本願寺顯如為他撐腰,據說許願一旦織田信長被殺,自己能重掌朝政,就封本願寺顯如為國師,這種屈辱是信長所不能忍受的,本來要一口氣拿下朝倉和淺井的信長決定調轉矛頭先對付這個腦滿腸肥的大法主,他命令木下秀吉率本部兵馬加丹羽長秀共三千人拿下了佐和山城和今濱城,並駐守於此監視淺井長政,雖然信長對這個妹夫已經失望透頂,但礙於妹子的麵子,還抱有一絲幻想,希望妹夫能主動出城投降,如果識相,他保證不殺妹夫一家(不可能,日後就看出了,信長說話不算數的),當然主要是不舍得逼死自己的妹妹,可長政好似鐵了心要和信長鬥到底,就是不搭理信長,織田信長明白,自己和妹夫是隻能活一個了,於是決定盡快打擊本願寺,然後就回來小穀城,一舉掃平淺井家。
對於本願寺顯如的三塊領土,京都附近的石山城,伊勢國的長島等地,還有加賀國的佛門自製,該先取哪一處,信長陷入了沉思,於是他借著補充兵源和糧草的機會,與德川家康大軍陳於虎禦前山,商議此事,最先發言的木下秀吉,這是信長授意的,怕別的家臣不敢發言,所以讓秀吉拋磚引玉,說對說錯也不批駁,“屬下以為石山城地位重要,比鄰京都,隨時都可以發難,應該先取石山城,徹底斷送義昭的幻想,讓他不能就近和本願寺取得聯係。”織田信長聽罷哼了一聲,勾起了傷心,他早得到線報說將軍和本願寺眉來眼去,不把自己當回事,於是狠狠的說道,“該死的明智光秀,廢物一個,我讓他擔當奉行,他卻絲毫不上心,讓將軍和本願寺來回走動,好像沒人管了一樣,我要他何用!”秀吉見信長動怒,趕緊勸道,“大人,現在京都形勢微妙,不宜責罰重臣,另外姊川會戰,明智大人將親兵九成都派來陣前支援,手下兵勇不足,可能會漏一些細作的,不該怪他啊。”信長一聽,知道秀吉是提醒自己,現在仗打完了,光秀的部隊都抽調回去了,若是自己這時候責罰光秀,那麽守衛京都抵禦石山城本願寺軍的任務隻怕他不會盡力,且還有可能造反,信長隻好作罷,惡狠狠的忍了這口氣,不再提他。
秀吉的提議沒有得到信長的正麵認可,柴田勝家立刻挖苦道,“禿鼠不明就裏,京都豈是久戰之地,若是把戰火蔓延到京都了,天皇陛下和眾位公卿都會恨我們,不會支持我們,那我們靠什麽打仗,靠什麽發動軍民呢,所以老夫以為,應該先取另外兩處地方,慢慢削弱本願寺的勢力,然後再讓他投降!”信長聽罷不置可否,看看這兩位大人,一個是跟隨自己弟弟造反自己,不過後來降伏,多年戰功赫赫,本家第一武勇,一個是自己親手提拔,聰慧過人,能言善辯,對自己忠心不二,兩人一個看對方是泥腿子老農民,出身低賤,一個看對方是言過其實,目中無人,且侍奉二主,都瞧不起對方,平日裏掣肘甚多,自己也經常為難該袒護哪一個,現在軍國大事,兩人又說出不同意見,且眼中都帶著期盼,估計是信長不同意誰的,誰就能懊惱死不可。
眼瞅著越來越僵,信長突然高聲說道,“此番合戰,德川家功勞甚大,我看請家康大人說說,怎麽進兵。”列席的德川家康和孟昭德一愣,兩人本來就看明白了信長麾下兩派之爭,正要冷眼瞧信長怎麽處理,沒想到信長把事情扔到自己這來了,家康狡詐不下於信長,馬上接口道,“好啊,為同盟之事,必要出力的,家康不才,推薦家中智囊,孟昭德為信長公獻計。”孟昭德一聽,真想揍家康一拳,信長推家康,家康推自己,自己再推別人可沒人了,果然是大人好做,下人難為,得罪人的事情都是自己的,孟昭德想想後,咬著牙說道,“昭德以為,此番會戰,四家皆元氣大傷,好在我們是出國作戰,本土未逢戰火,這時候若不咬牙堅持,隻怕日後兩家休養生息,今日死傷的忠義之士就白死了,所以昭德以為,戰本願寺就是戰朝倉,我們應當出虎禦前山北上,直發越前,試探朝倉的作為,若是他出兵抵禦,我們就順勢擊之,或勝或敗都說明他餘力尚存,就要回家休息再圖良機,若是他不出兵,那麽我們打本願寺之前一定要消滅他,不然他雖懦弱,卻保不齊淺井長政不會攛掇他,在咱們苦戰本願寺的時候襲擊咱們後路,這樣先取朝倉,再取加賀,正好加賀乃是佛國,沒有大名,咱們吞並這一國名義上說得過去,而且若是得勝,就可以保證織田家西陲再無敵人,這樣才能全力南下,攻取伊勢國,達到包圍近江,解除觀音寺城東臨長島本願寺威脅的目地。”
“嗯!透徹!秀吉啊,你看怎樣啊!”信長一聽,很是滿意,立刻問計道秀吉,木下秀吉想了想,反正不讓柴田勝家搶先就成,立刻答道,“孟大人確實是難得將才,所言甚是,秀吉佩服啊,主公,就北上吧!而且加賀國一直是由下間賴照,七裏賴周這兩個豪傑鎮守,他們和本願寺顯如雖然都是一門,卻互相瞧不起對方,下間賴照深受顯如喜愛,七裏賴周自然受到壓製,正是內部不合之兆,咱們若是先打加賀,一定事半功倍!”信長聽罷下定了決心,大聲說道,“甚好!傳令,柴田勝家為正將,森可成,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為副將,起兵一萬先赴越前,我自引中軍隨後,先滅朝倉,再取加賀!”說罷之後信長看了看家康,想想後接著說道,“此戰天龍軍損失慘重,家康大人的部下也急需休整,信長請家康大人先帶部隊回歸三河,這次繳獲的軍械糧草家康大人可分走一半,用以整飭軍務,待我北上平定了加賀,咱們會師三河西方,直取伊勢國,如何?”
家康聽罷忙跪倒拜謝道,“多謝信長公賞賜!”
1569年(永祿十二年)1月,織田德川聯軍分道揚鑣,德川家康率軍返回三河,織田家則北上進攻朝倉,分別之後,德川家康在路上問道昭德,“這次你建議信長公一口氣打下兩國,有把握麽?”昭德歎口氣道,“若是單看大勢,朝倉已經日落西山,加賀孤懸一地,該是能打下來的,可是現在信長公勢力坐大,屬下必然多有心思,可信長公為人不拘小節,隻怕分封多有不公,若是有人輕敵冒進,或者不效死力,那麽說不定會影響戰局的!”家康點點頭道,“我看那個木下秀吉很了不起,將來必是信長公甚至他的後人倚仗的擎天一柱。”孟昭德笑笑道,“不瞞主上,昭德早有此感覺,尤其是這次合戰,秀吉並沒有什麽大功勳,甚至被蹴散了本陣,可信長公呢,還是加封他為今濱城城主,讓他防禦淺井,這是什麽,這是把自己軍隊的大後方都交給秀吉了,比委任為京奉行的明智光秀都更受恩寵啊,實在是...實在是前途無量啊!”德川家康擺擺手道,“難得可貴的還不是這些,昭德啊,他的心機實在是深啊,你看他在會上和柴田勝家吵得不可開交,可私下又對兩人吹捧不已,什麽柴田勝家第一,丹羽長秀第二,自己充其量也就是個第三,萬萬不敢和兩位大人攀比,他不是受封城主之後改名字了麽,你看改的什麽,羽柴秀吉,嗬嗬嗬,柴田勝家若是第一,他該叫柴羽秀吉,偏偏是羽柴秀吉,哈哈哈哈哈!你說,他是不是故意惡心柴田勝家呢!”孟昭德聽罷也哈哈大笑,感佩秀吉的腦子活分。
織田家北上攻伐朝倉義景,果然如孟昭德所料,大勢已去了,越前兵敗如山倒,可柴田勝家在一係列小規模遭遇戰後立刻昏了頭,得意忘形輕敵冒進,著實耽誤了正常的行軍,信長自己所走,是虎禦前山東方小道,負責鎮守的前波吉繼等人在信長大軍抵達之前就投降了信長,這一下深深刺激了打算建功的勝家,原來他所走大道是直通金琦和一乘穀城的,野戰得勝後本來一鼓作氣,卻偏偏碰上都是朝倉本族鎮守的堅城,冥頑不靈,誓死不降,先鋒副將森可成更是被伏戰死,氣的信長大罵勝家無能,隻好急調今濱城城主羽柴秀吉北上支援,秀吉抵達之後,立刻收攏前田利家和佐佐成政的部隊,自己用老法子,嘴皮子說降,大獄城守將和守衛城池的六百士兵幾乎沒有抵抗便放棄了城池。同夜他又派人抵達丁野城,丁野城也開門投降,一日連克兩座要塞,金琦便無險可守,當日便開城投降,織田大軍替換三城防務之後,立刻挺進田神山,直逼一乘穀。
此時朝倉義景終於決定親征,可惜為時晚矣,織田家的士氣高漲,有如出山猛虎,一戰挫敗義景先頭部隊之後,信長命令全軍四麵出擊,負責追擊朝倉義景敗軍,柴田勝家,前田利家,羽柴秀吉等人爭先建功,麾下士氣如虹,朝倉方則毫無鬥誌,士兵們隻想迅速逃離戰場,家臣紛紛戰死,士兵四處逃亡,到了最後,陪伴在義景身邊的隻剩下四五名老臣,義景無奈,隻好在15日夜逃回一乘穀,此時的一乘穀隻有五百人馬,不足以防禦織田軍,於是義景在16日帶領側室十餘人出城,故技重施,尋求大野平泉寺的庇護。但平泉寺的僧人眾畏懼織田信長,且聽說了信長要在平定越前之後對本願寺開戰,於是拒絕了接納朝倉義景。朝倉義景無法,隻好打算逃亡北陸北之莊城,可惜此時的守將乃是姊川合戰不利,被他申斥貶於此地的朝倉景鏡,他自然不會接納這位家督,在義景抵達北陸的當日,景鏡選擇了背叛,越前全境落入信長之手,朝倉義景迎來了自己悲慘的末日!
19日,朝倉景鏡建議朝倉義景投降,可是這位家督還有最後一點傲骨,誓死不降,他糾集最後的力量於六坊,打算拿下北之莊,固守待援!20日拂曉,得到消息的朝倉景鏡率領一百騎兵奇襲六坊,對義景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在槍林彈雨中,義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決定切腹自盡。下達了投降命令後,義景拿起筆硯寫下了自己的辭世詩“人生如夢,世事如詩,繁華殆盡,無聲無息”,總結了自己失敗的一生,20日傍晚,義景使用愛刀十文字切腹身亡,享年四十一歲。曆經五代持續百年的名門朝倉家也隨著義景一起滅亡,曾經繁華熱鬧的一乘穀在信長的命令下,一把大火化成了灰燼,作為了朝倉義景最後的也是唯一的陪葬品!
身在石山城的本願寺顯如和小穀城的淺井長政於23日得知了朝倉家滅亡的消息,已經無力出擊的淺井長政換上白衣白帽,準備於信長最後決戰,而顯如認為此時的織田家已經是強弩之末,士氣到了崩潰的臨界點,他立刻命令對信長的宗教戰爭全麵開始,並正式發布檄文,叱責織田信長為佛敵!伊勢國的一向宗率先響應發難,長島城一萬士兵東進攻打尾張,得知此事的織田信長火冒三丈,他決定放棄北方的加賀國,轉而南下救援尾張,順便把這個戴著白帽子的妹夫徹底解決掉,不讓他再在自己的眼前礙事!
聞聽織田信長提前南下的德川家康不敢怠慢,立刻召集眾家臣商議進兵,家中自和信長第一次合力進軍之後,就一直分為兩派,一派是正信和孟昭德為首的遠見派,他們認為隻要全力幫助信長,那麽西邊平定了,信長一定會和本家東進,到時候武田,今川,北條的土地都是自己的,一派是神原康政,酒井忠次,鳥居元忠的保守派,他們認為信長過於精明,一旦西邊平定了,或者說京畿全部落入信長手裏,信長一定不會和上杉謙信這個軍神,還有武田信玄這個親家決裂,到時候三河勞民傷財得不到任何好處,隻能自己麵對武田,所以幫助信長不應盡全力,該有所保留!一時間兩派爭吵不下,家康也好不煩惱,最後家康一拍桌子,大聲喝道,“好了,人都說一日行易,千裏行難,咱們既然第一次全力幫助了信長公,若是現在藏著私心了,不是一樣招人閑話,那前些次的努力不都白費了!”
家臣見家康如此動怒,皆不敢再言,孟昭德環視左右,想了想後小心的問道,“主上,現在長島城已經動了,東攻尾張,不過信長公勢大,一時響應的人還少,若是等打下幾個城池,那些觀望的人也以為可以欺負信長公了,就會紛紛出兵,到時候會很難辦,如果主上決議支持信長公到底,那是不是應該及早行動?”嵇康聽罷點了點頭,說了句這才說到點子了,立刻布置道,“傳令,傾全國之兵馬西進尾張,抵禦長島一向宗攻擊,天龍軍連戰之後元氣大傷,著原地修養,烈火營隨扈即可!”眾將得令紛紛拜倒,轟轟烈烈的比?山大戰至此展開!
得知長島一向宗東進的織田信長本來打算直取伊勢國,可聽說德川家康已經和林貞秀合兵一處,共同抵禦本願寺,便放下心來,專心處理淺井長政的問題。2月8日,信長抵達近江北陲,前鋒擊破了淺井長政部隊,淺井政賴在困軍中自殺殉主。信長此時明白,對淺井的最後決戰時機已經成熟,他命令羽柴秀吉立刻發函各地,讓淺井城主投降,自己則集合所有部隊猛攻小穀城,無論如何堅固的城池,也經受不起織田大軍夜以繼日的猛攻。11日,淺井長政自知無力再戰,城池破落指日可待,決定以死表明不降的尊嚴,戰國時候的大名,死之前都會把自己的妻兒殺死,以便不讓他們落入敵人的手中遭受淩辱,但是當阿市請求殉死的時候,長政卻堅決不許,他知道,織田信長不會對自己的親生妹妹做出慘無人道的事,更重要的是淺井長政希望她好好的活下去,帶著他對她的愛好好的活下去,被奪走了兵刃的阿市哭了,她恨自己,也恨這個時代,可又偏偏無能為力。就這樣,淺井長政先將兩個兒子托人帶著逃出城去,阿市夫人及女兒,三歲的茶茶,兩歲的阿初,剛剛出生的阿江(小督)則交與入城交涉的秀吉帶回織田家,長政交代完一切,便持刀走上城頭,讓全軍放棄抵抗,自己在落城的最後一刻剖腹自殺,享年25歲!命運波折起伏的近江淺井家至此滅亡,而因為傾慕阿市美貌對她和她的三個女兒全力保全的羽柴秀吉,柴田勝家將來皆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不過他們現在不知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