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長筱遍地埋忠骨

字數:6056   加入書籤

A+A-




    武田大軍兵分三路集合完畢後,武田勝賴便下令,三軍馬匹全數喂足糧草和清水,待清晨的時候就進攻,這樣可以規避夜襲帶來的反伏擊,而且自己這邊枕戈待旦,那邊越到天明越覺得武田軍不會打過來了,就有可能鬆懈,是最好的時機。至於上天麽,可能就是故意安排勝賴這樣決定,好讓武田家的諸位豪傑們最後再看一次升起的太陽。

    1570年(元龜一年)8月30日清晨,長?合戰爆發,出人意料的是,在右翼還沒有渡河對佐久間信盛等陣進行攻擊之前,對麵竟然先攻過來了。原來正如真田昌幸所料,織田信長是陣前故意逼反佐久間信盛,他讓家康當眾責罰信盛之後,就算定信盛會投靠武田,在信盛將信送過河後,早埋伏在周圍的丹羽長秀所部立刻收繳了佐久間信盛的兵權,並替換了他的防務,然後布下重兵打算擊武田之半渡,沒想到這樣等了一夜,武田勝賴都沒來,這大大出乎信長的意料之外,他還以為武田勝賴突然變得謹慎了,無奈之下又聽說探子來報,武田軍兵分三路隔河而立,信長怕他們是要同時發動進攻,雖然自己兵馬是武田的三倍,可對方都是騎兵,相當於冷兵器時代的裝甲車和坦克,自己若是一個不慎,還真可能打不過,於是信長決定過河誘敵,將最精銳的赤備衛隊先誘過來,殲滅了再說。德川家康覺得這個主意甚好,因為赤備都是快馬,若是三軍齊發,可能在十數個身位左右,若是先誘他一刻鍾,那麽就能將其與大軍拉開三五町的距離,足夠時間消滅了。所以家康立刻命令孟昭德走後的軍中支柱大久保忠世和本多忠勝率全部兵馬渡河擊殺赤備衛隊,赤備的主帥乃是山縣昌景,傳說他在離家之前就寫下了絕命書,打算效死疆場,不再受武田勝賴的窩囊氣,所以他見三河兵衝過來了,也不管是不是誘敵,就率軍掩殺。

    本來武田軍就在河灘,若是三河軍進攻勢必全軍覆沒在河中,可偏偏這兩支部隊拿的是火槍,他們渡河到一半的時候就紛紛單膝跪地,平舉火槍一起發射,連排的鐵彈打了過去,一百二十米外的武田赤備不免有所傷亡,好在一百二十米已經是鐵炮(東流人管火槍叫鐵炮,明朝人叫火銃,歐洲人叫火槍)的理論最大殺傷距離,實際有效距離其實隻有五十米,所以這上千發子彈打過去,隻有幾十發飄到了武田陣前,隻有十餘騎受傷或者斃命。山縣昌景待敵軍發射一輪過後要填彈的功夫(熟練火槍手填彈要三十秒到三十五秒,孟昭德所部配備的轉輪式搖把火槍發射間距是十五秒左右)立刻命令全軍突擊,武田赤備高聲呐喊著衝進河裏,向三河兵殺了過去。大久保忠世和本多忠勝見了,趕緊命令部下放棄填彈,迅速後撤,雖然兩軍之間有一百多米的距離,可赤備騎兵實在太快了,三河兵剛剛退到南岸,赤備就已經殺到了跟前,大久保忠世見了,忙命令全軍分散,隱蔽到木柵欄之後,可此時離著武田赤備太近,就算退了也無法依靠木柵欄射擊,還會連累全軍搭建一天才立好的防禦工事被武田騎兵搗毀。

    如此危難之下,本多忠勝隻能挺身而出,他在馬上一舉蜻蜓切,大聲喝道,“你們速退,我來抵擋!”說罷朝著山縣昌景就衝了上去,本多忠勝穿著黑甲,而山縣昌景和赤備都是統一紅甲,如此一點黑衝進一片紅海中,瞬間就被淹沒了,好在本多忠勝之武勇非常人可比,幾個包圍他的赤備騎兵都被他舞槍刺死,一時間他倒安然無恙。若是平常,山縣昌景一定會乘勢掩殺,不管本多忠勝,可此時他想的不是如何打贏這場仗,而是打算自殺,所以他並沒有放過忠勝,而是迎了上去,要和本多忠勝在亂軍中決鬥。本多忠勝此時正殺的興起,突然看到山縣昌景來了,也不知道是過於興奮,還是過於緊張,他握槍的手沒有攥死,讓山縣昌景的長槍一下險些搠中肩胛,隻一回合就蜻蜓切差點脫手,一看形勢不利的本多忠勝掉頭就跑(史實,兩人真的隻錯馬交手了一回合,本多忠勝就逃跑了),若說赤備配的都是快馬,那本多忠勝的三國黑(純種)就是寶馬良駒了,這樣一旦跑開,山縣昌景和赤備還真的追不上,轉瞬間本多忠勝就逃離了戰陣,快馬一縱,越到了木柵欄之後。信長當初建立這道防線,就是為了防備武田騎兵的,所以離著河灘隻有五十米左右,正是火槍的最佳殺傷範圍,山縣昌景是真的不知道木柵欄後麵都是火槍,他還以為和往常一樣是步兵等著衝鋒呢,所以一馬當先殺了過來。

    本多忠勝剛剛喘了口氣,山縣昌景離著自己就十多步遠了,兩匹馬再有差距也頂多這些,忠勝驚魂未定之下急忙高舉蜻蜓切大聲喊道,“紅衣紅甲的就是山縣昌景!”身邊兩側都是火槍兵,聽到了之後連忙將槍口對準,心中都想,本多大人能叫出名字的得是多厲害的武將啊,這要是自己打死的,賺發了那要(最後每人獎勵了小判三枚,真的發了),於是齊齊發射,鐵彈漫天而來,聽到槍聲的山縣昌景這才知道自己完了,於馬上蒼然一笑,想想自己為了武田氏拚殺盡忠的一生,真的無怨無悔,也算對的起老主公了,就死了吧!武田赤備部隊的主心骨,山縣昌景硬直直地坐在馬背上被火槍射殺,麵目全非,千瘡百孔,始終處於隊伍的最前方,死後手上的指揮扇也未鬆開,享年四十六歲,真武田豪傑也!

    山縣昌景一死,激發了他麾下的所有赤備衛隊,在火槍近在咫尺的逆境下,赤備的真正威力突發了出來,丹羽長秀,瀧川一益,石川數正的部隊紛紛被衝垮,兵卒四下散開!處於第二道防線督戰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見了,忙登上山頭,命令第二陣和第一陣散開的兵卒合圍,要將山縣手下的所有赤備全殲!此時的武田王牌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救護山縣的赤備後隊也已經殺到,為首之將武田逍遙軒信廉,武田信豐,馬場信房,真田信綱,真田昌輝,小幡信貞,小幡信重,內藤昌豐,土屋昌次,一條信龍,穴山信君,都是武田家首魁之勇,率領全部赤備及本家騎兵隊五千人,和前隊一千殘兵會合,與織田德川聯軍混戰!

    離著武田本軍最遠的是內藤昌豐,他發現衝過頭了之後,打算帶兵回歸本隊,可左右都是火槍手,鐵彈如紗罩一樣整個罩住騎兵隊,自己的部下紛紛倒地,他也無法退卻,雖然幾次衝殺,可除了負傷多處之外,毫無建樹,已經目睹了山縣昌景被射成篩子一樣的屍體後,他其實早就萬念俱灰,可又不願意像昌景一樣默默死去,內藤昌豐隻好四下張望,竟然看到了一位重甲武士正高舉德川大?,他大喜過望,打算用盡自己的全部生命為本家斬將奪旗,也算死得其所,於是衝著那員武士就衝了過去。槍林彈雨之中,內藤昌豐奮勇拚殺,等快馬奔到武士身前時,盔甲已經被鮮血染得通紅,座馬也嘶叫斷續,生命垂危,昌豐不願意自己的愛馬受此折磨,在那員武士麵前翻身下馬,揮刀斬斷了馬頭,大聲喊道,“我乃內藤昌豐,你來和我決戰吧!”那員武士聽罷,立刻喊聲好,將大?牢牢插在地上,抽出腰刀衝著內藤昌豐就衝了過去,兩人登時戰做一團,可惜昌豐此時渾身上下已經多了數十個血窟窿,鮮血噴湧而出,每一秒他的生命力都在減弱,這樣情況下的決鬥就好像一名壯漢和娃娃的扭打,毫無勝算,三五回合後,武士一刀刺進了內藤昌豐的胸口,內藤昌豐命喪九泉,而殺死他的武士便是朝比奈泰朝的近族朝比奈泰勝!

    內藤昌豐戰死的同時,赤備本隊也被擊潰,三千火槍的迅速集結給騎兵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各隊在各隊隊長的帶領下,開始從一團變成數條,分別突破,其中深受山縣昌景喜愛,曾著力提拔的大將土屋昌次在搶救自己的老恩公屍體時被亂槍射死,部下八百騎兵也隨主盡忠!唯一好點的消息就是,在土屋昌次戰死之前,他曾接受了家康愛將鳥居元忠的一騎討請求(單挑),並將之殺敗,蹴散了他的軍陣,這樣才使得武田信廉得以絕地逃生而去。可剩下的分隊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左翼的突圍部隊在一條信龍和穴山信君領導下越衝越靠近敵陣,一條信龍深感懷疑,在嗬斥穴山信君是怎麽帶路的之後,才知道這位大將已經對勝賴灰心,早就暗地和德川家康有所往來,並打算乘這個機會投降德川家,盛怒之下的一條信龍大罵穴山信君,可穴山信君根本不理會,隻是讓麾下騎兵摘下頭盔,露出早準備好的深綠頭巾,作為德川軍不攻擊的標示,一條信龍知道大勢已去,為了避免受辱,他向敵軍最密集的地方衝去,打算自殺,壓陣的瀧川一益見了忙迎上去,一條信龍也不回話,舉槍就刺,兩人打了十多回合,瀧川一益就吃不住勁了,回馬就走,一條信龍剛剛要追,就被包圍上來的織田步卒亂槍打死,忠臣死不瞑目!

    左翼崩塌之後,負責往右翼突破的小幡父子也陷入了苦戰,清掃完左翼的織田德川聯軍齊齊壓上,小幡信重眼見敵人越戰越多,忙對兒子說道,“你快走,為父老了無用,你要為本家盡忠!”小幡信貞痛苦的搖了搖頭,打算和父親死於一處,信重心急之下,突然掄起戰刀,用刀背狠狠的磕在兒子的頭上,小幡信貞登時昏厥跌落馬下,小幡信重見狀,立刻對身邊的騎兵喊道,“你們護送少家主離開,我為你們殿後!”騎兵們不敢抗命,忙從地上扛起少主置於馬上,十餘人步行保護退去,對麵的德川大將大久保忠世見了,哪能讓這樣好的機會從眼前溜走,立刻命令部下全部舉起弓箭,射擊逃跑的小幡信貞,小幡信重見了大喝一聲,衝著大久保忠世就衝了上來,才跑出五步,嘭的弓弦聲響,利箭迎麵射來,信重身中十餘箭,立時斃命當場!

    左右翼被圍剿的時候,馬場信房和真田兄弟乘機帶兵退到了河邊,此時的他回頭望去,打算接應還沒有退去的諸位大人,可仔細一看,他們的大?已經紛紛倒地,且四下槍聲不斷,馬嘶鳴聲亦不斷,馬場信房根據聲音的高低起伏有了判斷,他回頭對高阪昌澄和真田兄弟說道,“聽槍炮聲我軍總崩就在片刻間,大陣就在後麵,攝政離咱們隻有五百米,我們當如何?”三人聽罷齊齊看向馬場信房,大聲回道,“全憑老大人吩咐。”馬場信房粲然一笑,幽幽答道,“既如此,何不與諸位大人共同長眠此地,以陪伴老主公在天之靈!”說完他看向牽馬的侍者,低聲道,“你去和攝政說,織田德川聯軍馬上就要渡河進攻了,讓他和主公快走,我等來世再見!”侍者聽罷垂淚不已,隻好拜別這位侍奉多年的主上,快步渡河而去。侍者走後,馬場信房抽出太刀,命全軍一字排開,沿河而立,不許任何敵人通過。陣勢布好之後,織田德川聯軍也已經清掃完左右翼的所有殘兵齊集河岸,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一馬當先立於陣前,他們二人見了武田將士臉上視死如歸的神色,都敬重不已,織田信長高聲喊道,“久聞馬場大人乃武田第一柱臣,真田氏也人才濟濟,個個龍鳳,何不就此投降,信長絕不為難你們!”

    馬場信房聽罷哈哈大笑,突然揮刀向前,全軍發動了突擊,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見了,隻好叫聲可惜,緩緩退到了軍陣之內,下令反擊。織田軍和德川軍從四麵八方迎了上去,僅存的一千多武田騎兵立時被圍在當中,年逾六十的馬場信房第一個抵擋不住,被人流衝倒,摔下馬的他左手持刀右手持槍,步戰近前的兵卒,並拚命高喊,命令騎兵左右迂回,讓火槍無法瞄準,在騎兵的突擊護衛下,一時間馬場信房沒有負傷,而是越戰越勇,竟然手刃了十餘名足輕,織田信長見了,立刻命令兩家武將上前圍攻,老大人畢竟年事已高,在僵持了近一個時辰之後,力竭無法握刀,單膝跪地,高呼武田萬歲,被圍攻的眾將亂刀砍傷,讓丹羽長秀斬了頭顱!丹羽長秀斬了信房後,打算用此摧毀武田騎兵最後的鬥誌,他縱馬脫離戰陣,在之外高舉信房的頭顱大呼,“信房已死,投降者可活!”大呼三聲之後,真田兄弟便注意到了他,兩人頓時怒火中燒,紛紛提槍縱馬直撲丹羽長秀而來,長秀見了嚇得立刻扔掉了信房的頭顱,掉頭就跑,真田信綱和真田昌輝哪裏能饒,帶著數十殘兵緊追不放。

    丹羽長秀倒是聰明,他不敢在曠野逃竄,而是繞著河灘的木柵欄躲避,真田兩兄弟緊追其後,身邊的騎兵被木柵欄下的火槍手陸續放倒,在突破了第一道柵欄後,兩人身邊已經再無兵卒,丹羽長秀這才放心,將身藏在第二道柵欄後方,高舉太刀,大聲喊道,“射擊!”第二道柵欄後的五百火槍手齊齊放槍,一排鐵彈打在了兩兄弟的身上,連人帶馬斃命當場,真田雙雄魂歸西天!

    此時渡河的武田大將除了逃跑的武田信廉和武田信豐,還有投降的穴山信君,剩下的已經全數戰死,武田赤備和騎兵頓時群龍無首,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再無顧忌,揮師全麵壓上,兩軍在河灘展開了殊死搏鬥。武田赤備兵少馬疲,且依河而立,沒有突擊的優勢,漸漸被殺,最後終於全軍覆滅,可無一人投降!至此,長筱合戰從清晨開始,由本多忠勝打響第一槍,到武田赤備全麵崩塌,四下作戰,到全軍覆沒,耗時四個時辰,宣告結束。武田家的家臣武將在此役中死傷殆盡,赤備從此消失在了曆史的舞台上,而由於此番大戰的功臣乃是織田信長麾下的三千火槍手,所以火槍一戰成名,從此戰國亂世進入火器時代,而武田家則宣告沒落,在數年後迎來了自己的末日。

    戰勝武田赤備之後,織田信長便派出哨探渡河偵查,反饋回來說在一個時辰前武田勝賴就帶兵撤退了,是得到了馬場信房的匯報,走的並非酒井忠次截擊的那條道,織田信長一聽,立刻明白武田勝賴這是繞道美濃,去岩村城和秋山信友會合了,他命令全軍迅速打掃戰場,不要拖遝,北上支援岩村城,至於德川家康,信長說道,“你此番衛國,損兵折將無數,正要休養生息,信長不勞煩你了,本家的事情信長自己救護!”德川家康聽罷感激不盡,當時許諾北岸武田軍陣內的所有器械糧草全歸信長所有,自己隻帶兵撤去。信長知道,北岸的大部分東西都是此番武田西進洗劫的德川領地內物資,家康這麽慷慨,乃是真心實意的,於是信長沒客氣,都收下了,另外一清點戰場,此番武田勝賴帶來的一萬一千騎兵戰死七千多人,聯軍可謂大有斬獲,信長這才相信武田的赤備是全軍覆滅了,才放心告別家康,北上追擊。

    9月5日,織田信長沿著崎嶇的山路總算抵達了岩村城南五裏,此時他派往城中的信報已經回來,信長得知,秋山信友除了本身的三千武田步兵外,還有武田勝賴留給他的兩千騎兵,原來勝賴怕聯軍乘勝進攻甲斐,所以力求讓信友在此地阻住聯軍,自己則已經回到躑躅崎館了。除此之外,信長還得知,秋山信友已經正式休掉妻子,娶了自己的姑姑為正室,大力捕殺岩村城支持織田家的豪族,現在全城下上齊心合力,已經把信長看做頭等大敵,信長知道這一戰也許會比長筱合戰還要艱難,於是他命令全軍駐紮在此,等候時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