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長筱對峙
字數:8674 加入書籤
織田信長的援軍抵達岡崎城後,德川家康立刻命令全軍收縮,此時清州同盟麾下的軍隊已經將近五萬人,若是貿然北上長?山,那可能被武田軍利用崎嶇的山道分開擊破,瞬間從弱勢變為強勢的德川家康決定放棄山道,在平坦的岡崎原野上對陣武田軍,一是有利於發揮人數優勢,二是報上次平野作戰德川軍大敗之仇。不過這隻是德川家康的一廂情願,首先武田勝賴雖然心胸狹窄,暴躁易怒,可他的軍事才能是合格的,尤其是他還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弟弟信豐,和雖然不受重視卻依舊對武田家忠心耿耿的一眾老臣,隨意挑一類人出來,他們都知道此時不能離開山道去平原送死,在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於岡崎城會晤的時候,勝賴不但沒有南下,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待在山道內的想法,全軍猛攻已經斷糧的長?城,其中擔任主攻的為城北武田信豐,馬場信房及小山田昌行的2千人,都是步卒。西北是一條信龍,真田信綱及土屋昌次的2千5百人。城西是內藤昌豐,小幡信貞的2千人。城南是武田信廉,穴山信軍,原昌胤及菅沼定直的1千5百人。軍中老將山縣昌景及高阪昌澄(高阪昌信嫡子)率軍1千,為後備隊。長?城河對岸的鳶巢山上為武田信實的1千人,武田勝賴則親率3千人駐紮醫王寺山,並命令甘利信康及小山田信茂的2千人為後陣,駐紮在自己背麵。如此布置了八個軍陣,進退皆可,不耽誤攻打長?城,也不怕家康突然偷襲,是鐵了心的要和家康在山道內決戰。
又攻城了三日之後,長?城內已經糧盡,全靠水源支撐和馬肉充饑,若非奧平貞能射殺了武田戰馬後不計損失的將它們拖回城內,隻怕此時城中已經是餓殍遍野了。眼看要麵臨滅族之災,奧奧平貞能終於坐不住了,他命令部下殺出重圍去向德川家康求救,並嚴令此番一定要求得援軍,這個任務乃是九死一生,一時間無人敢硬接下來,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語,就在這個時候,鳥居強右衛門勝商挺身而出,自願出城請援。奧平貞能一見,不免心戚戚然,當時在長?城內,按照身份的高低,有城將,援將等七族五老十五名武士,奧平一族的武士十四名,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姓氏的武士三十五名,總計共有七十餘人,剩下的四百人都是雜兵,勝商原來隻是一名雜兵。緊要關頭,一個小兵都比武士大爺懂得生死榮辱,奧平貞能徹底對身邊的這些堂兄堂弟失望了,他親自送鳥居強右衛門勝商離開本丸,將自己收藏的最後一捧大米拿出來,為他踐行,鳥居勝商感動不已,發誓一定帶回援軍,可奧平貞能無言以對,因為他知道,此一別他再也見不到這個忠誠的勇士了。
8月24日淩晨,鳥居強右衛門勝商秘密的從野牛郭的不淨口(下水道)潛出城外,盡管這個地方處於對岸的武田軍的監視範圍之內,但是因為這裏是汙水的排水口,所以即便在白天城兵的守衛也不甚嚴密,敵人對這裏的監視自然也相對薄弱。霧雨蒙蒙之中,強右衛門幸運的從城西的岩壁上下來,淹川因連日的陰雨水流洶湧,在沒有月光的時候渡過急流是極其困難的,尤其是鳥居勝商所選的地段,淹川和宇連川的匯合地點叫作度合的地方,這裏的水流最為湍急,勝商奮力渡過這一激流,割斷了武田軍在河裏拉的網,沿著急流往下遊遊了四公裏,選擇了一個植物茂密的地方上岸。幾個時辰之後,勝商在雁峰山上點燃了狼煙,通知城內自己成功突圍。城中的將士們看到了以後,無不歡欣鼓舞(曆史真實,照搬)。
一天後,疲憊不堪,已經衣不裹體的鳥居勝商抵達德川家康所在的岡崎城,這時候,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已經決定改變策略,北上迎敵,讓不敢南下的武田勝賴放鬆警惕,然後選擇一處雖然不如岡崎城寬闊,卻也能展開大軍的地方決戰。得知此消息的鳥居勝商感激不盡,在城中會議上痛哭流涕,當時就站起身來要回城複命,織田信長欣賞他的忠勇,立刻說道,“難得的天下楷模,三河的忠義之士,不如你留下,信長另派別人去報信,或者你歇息一天再走也行!”鳥居勝商一揖到地答道,“感激信長公的抬愛,可是城中的人都在苦戰,一刻也沒有休息,我能喝到三河的清泉已經是愧疚難當了,怎麽敢再要求別的呢,我要回去和城池共存亡了,小的沒有別的要求,隻求兩位大人速發救兵!”說罷,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岡崎城,眾家臣見了,無不動容欽佩。返回長?城的鳥居勝商還是走的原路,不幸的是,這次他沒有避開武田軍的耳目,被武田軍捕獲。
武田勝賴親自勸降他,給他金銀珠寶,並招待他好吃好喝,鳥居勝商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來者不拒,好好地補充了一下體力,武田勝賴就坐在他身邊,對他說道,“你去和長?城的守軍說,德川家康不會派援兵來了,讓他們投降吧,我不殺任何人,就是得罪我的奧平貞能我也不殺,隻要他們投降,我還賞賜他們錢糧。”這個話若是奧平貞能聽到,說不定心思就活動了,可鳥居勝商是常年守護這裏的三河兵一員,他的眼裏,武田勝賴就是活脫脫的侵略者,他是不會和他談和的,於是鳥居勝商假意答應下來,武田勝賴大喜,命令武田軍的士卒把強右衛門勝商押到長筱城下,讓他對城上喊話,鳥居勝商最後一次抬起頭,看著他生長的城池和共同作戰的弟兄們,大聲的喊道,“援軍三日之內必到!諸位要堅持不懈啊!!”一聲呐喊,好像絕望之處的曙光一樣,照亮了所有守城將士的心,奧平貞昌聽到勝商的呼喊之後大受鼓舞,當時跪倒在地,對著蒼天大喊,“城池有救了,我奧平氏有救了!”。可鳥居勝商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惱羞成怒的武田勝賴命部下將鳥居勝商迅速押回本陣,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殘酷的磔刑處死了鳥居強右衛門勝商,這一年,他剛剛三十六歲。
騙降長?城不成之後,武田勝賴明白,生死決戰馬上就要開始了,為了除掉決戰前的最後一個隱患,他下令全軍攻城,不分東南西北的城門,全部主攻,大戰進行了整整一天,長?城上德川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七十餘名武士戰死五十一名,雜兵的死傷已經無人統計,德川家康為了日後儲備的青年將帥還沒有成才,就在這次攻城中損失殆盡,奧平貞能的兒子信昌(信字是此戰後織田信長為了表彰他的勇猛特賜的,現在他還叫奧平貞昌)身負五處箭傷,率軍打退了七次敵人的衝鋒,武田家甩下八百具屍體,無奈的退回了本陣。而此時的聯軍已經在織田信長的親自率領下,奔赴長?山而來。這一次織田家也是傾全國精銳而來,隨軍的名將有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羽柴秀吉,瀧川一益,丹羽長秀,蒲生氏鄉,森長可,佐佐成政,前田利家,?直政,河尻秀隆等等。27日傍晚,信長親口答應的三日援軍期限已到,大軍終於抵達熱田神宮,家康和信長率眾參拜神佛,祈禱作戰得勝。信長見神舍年久失修,破落不堪,於是拿出黃金來重修神宮,再塑金身,雖然有點臨時抱佛腳,可總是希望神佛保佑。
聽聞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率軍三萬五千已經逼近,甚至還重修了熱天神宮的消息,武田勝賴做了最後一次努力,他派人推出隨軍的所有黃金,放在城下,許諾任何人出城就可從車上拿走黃金,拿得動多少就拿多少,城頭上的將士們怒視著武田的兵卒,用漫天的箭雨(誇張了,三百人不到)回複了武田勝賴,勝賴終於明白這裏是個死疙瘩,永遠解不開了,他隻能命令長阪長清率兵一千駐守在長?城對岸,監視城中殘兵,自己則率領全部主力南下,決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28日,武田勝賴抵達醫王寺,他探知到聯軍離自己已經不足二裏地,就在設樂原!
織田信長吸取上次的布陣教訓,明白將大軍分割後很難阻擋騎兵的衝鋒,於是此番和家康商議,布下了第一道防線就兵力厚重的倒三角陣型,沿著設樂原的河岸,聯軍駐紮在西邊,沿河是丹羽長秀的三千五百人,瀧川一益的三千人,石川數正的一千人,本多忠勝的一千人,神原康政的一千人,和大久保家的五百人,第二道防線由兩軍總大將親自鎮守,位於河岸後三町的彈正山,山北是織田信長本陣,山南是家康的本陣,遙相呼應,前後銜接,彈正山的背後是牛蒼山,茶杵山,鬆尾山和天神山,兩位總大將的兒子負責守衛這裏,正中是織田信忠,南麵是德川信康,為了保護兩位少主的安全,最善於應變的羽柴秀吉本隊也駐紮在此,立於信忠的北側。
武田勝賴在仔細觀瞧了聯軍的布陣之後,立刻充滿了自信,他以為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都指揮不動對方的部隊,深信聯軍如此交錯布陣會不利於兩軍各自信使的傳令,於是他將騎兵全部布置在河東岸的第一線上,準備一旦開打,就利用兩軍混亂的指揮來擊垮敵士氣,恰恰又在此時,一直聲稱在信濃養病的秋山信友突然派來了使者,原來他得知武田軍一鼓作氣已經殺到三河之後,生怕武田勝賴怪責他不聽調令之罪,竟然帶病出征,拿下了防務空虛的岩村城,此時正據守於此,等待武田軍一旦勝利,就西進攻取美濃。武田勝賴被這突如其來的喜訊刺激,竟然打算自己擔當前陣指揮,要立於河邊。後來在眾臣苦勸之下,終於由武田信豐代替勝賴駐守河防,信豐的北麵是丸山,南麵是信玄病死的地方天王山(天意),另外還有為信玄立碑的信玄台地,在這兩山之間,武田家眾將由北自南排開,馬場信房,真田信綱,土屋昌次,武田信廉,小幡信貞,小山田信茂,小山田昌行,山縣昌景,這一線陣地之後,便是武田勝賴的本陣,立於斧神山上。
聽說了武田勝賴把騎兵全數布在第一線後,織田信長哈哈大笑,原來他早料到勝賴會這樣用兵,他立刻宣布將隨軍器械取出,整整五十車裹著厚布的車中裝的竟然都是尾張木料,布防在沿河一線的軍陣紛紛派兵來取走了木料,然後找濕潤的地方一插一砸,就成了連綿三五裏的木柵欄,也就是俗稱的防馬柵,一通工作完了後,織田信長才算高枕無憂,他乘著武田勝賴還在等待後方的糧草和戰馬補充,連夜召開了軍前會議,商量退敵之策。
一直在織田信長麵前矮一頭的德川家康自然還是坐在下垂手,等待信長的訓示,可軍中流傳的“信長之狗”的傳言實在刺傷了德川眾家臣的心,他們總是聽到這樣那樣的傳聞,什麽織田信長不來,德川家必滅亡,什麽沒有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一輩子打不過武田之類的,而最讓人傷心的就是所謂的信長發令,德川咬人,活脫脫一條狗的話,這次軍會議兩家都是人才齊備,無一缺席,自然想要爭個麵子,絕不能讓別人再搶了先機,所以織田信長剛剛問道眾位將領有何退敵之策的時候,酒井忠次作為未來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神原康政,本多忠勝,井伊直政)之首立刻站了出來,他大聲的說道,“此番對敵武田,其勢已衰,正是一鼓作氣拿下的時候,武田勝賴現在維持軍心的不過是即將到來的軍糧和賞賜,若是能給我一支兵馬,讓我從最南端渡河,繞過信玄台地背後,去占領鳶巢山,那麽武田軍的後路立斷,軍心必失,到時候他要麽回軍攻打我,要麽強渡河決戰,若是他來打我,那麽沿河防務必然空虛,主公和信長公可以乘勢渡河,若是他們強渡河決戰,我軍可以依托拒馬柵將其全殲在河中,如此不論武田怎麽進兵,我都必勝!”
說罷,酒井忠次坐回原位,等待兩位大人裁決,其計謀確實無可挑剔,眾將聽罷後都撫掌叫好,德川家康臉上也略顯驚喜,倒不是因為酒井忠次表現出的軍事才能,而是織田家的家臣們也支持忠次,無人反對挖苦,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家康欣喜之餘,四下張望,鬧半天原來是明智光秀沒來,難怪氣氛一片和諧。心裏有底了的德川家康抬頭看向信長,隻見信長臉上笑眯眯的,他覺得正是好機會,忙小心的問道,“家康以為此法可行,若是信長公抽調不出援軍,我讓沿河部隊整兵,給忠次派三千人如何?”本以為自己這樣謙卑,信長該是滿口答應的,沒想到家康話一說完,信長就哈哈大笑起來,他沒有理會家康,而是伸手一指酒井忠次道,“你真可笑,還繞道,你以為是徒步呢麽,現在是打仗啊,不是你在沙盤上畫個畫,說過去就過去了的,真笨蛋,竹千代啊,你手下怎麽有這樣的笨蛋在?”這話說得,就連織田信長自己的家臣都有些接受不了了,他們個個低下頭不敢去看酒井忠次,而酒井忠次則霎時間臉憋的通紅,好像火筷子燙了一樣,他略帶委屈的看了看自己的主公,家康也是一臉尷尬,好像不相信自己剛才聽見的一樣。信長說完之後瞅了瞅眾人,突然收起了笑容,大聲喝道,“滾出去!”
此語一出,身為武士的酒井忠次再也忍不住了,他噌的站起身來,大踏步的走出了營帳,隻留下一眾德川家臣灰頭土臉,還有家康呆若木雞,一時間無人敢開口,都不知道信長是怎麽了,平時玩奇襲慣了的他,怎麽突然對這樣的好計策大加排斥起來。尷尬了片刻之後,信長伸了伸懶腰,將手臂放下的時候順勢搭在了家康的手腕上,他撇過頭對家康耳語道,“這個計策很不錯,一會我讓他們都走了,你去派人把酒井忠次叫來。”德川家康一聽更糊塗了,好好的軍議搞得這麽神秘做什麽,可自己的這位老大哥自己實在惹不起,隻能連連點頭說是,信長見了,立刻命令散會,家臣們帶著滿腔鬱悶和不解離開了營帳。眼見沒人之後,家康趕緊去叫酒井忠次,一進忠次歇腳的軍帳,這位高傲的武士正眼含熱淚的準備切腹呢,家康見了忙上去一把奪下他的肋差,狠狠地說道,“男子漢大丈夫,怎麽這點屈辱都受不了!信長公叫你,說你的計策好,要派兵給你。”酒井忠次聽罷,擦了擦眼淚,將肋差收起,隨家康去見信長,信長聰明絕頂,自然猜到忠次不滿,見了麵後立刻嘿嘿笑道,“這才是三河第一智將的才華啊,不過你的計策需要保密才能萬無一失,我怕當場同意,會有人泄露出去,現在好了,就咱們三人知道,你馬上領兵馬四千,我再賞給你五百挺鐵炮,去奪下鳶巢山!”
酒井忠次鬱悶無比的謝恩領命去了,家康也打算告辭,這時候信長突然叫住他,神秘的說道,“竹千代啊,你替我去辦一件事情,”家康忙問什麽事,信長一指桌上的地圖說道,“我已經讓河岸最北邊的丹羽長秀三千兵分出五百,在他的北方另起了一處軍寨,由佐久間信盛統領,我要你去傳我的軍令,說佐久間做事拖遝,戰場上常有畏首畏尾的表現,我不滿意,責令當眾用軍棍打二十下,以儆效尤。”家康聽罷立刻覺得信長瘋了,若是真的看不上這個將領,為何還特意分兵給他,然後當眾責打,應該是先剝奪他兵權,防備他造反啊,不過家康也知道,自己的這位老大哥說話做事一般人是猜不透的,隻好領命去了,留下織田信長背負著手在營帳中詭異的笑著。
酒井忠次領兵渡河的當口,家康已經帶領侍衛抵達了匆忙建起的軍陣,佐久間信盛生怕錯過了明日的決戰,正和軍士一起脫掉上衣,搬運木材到河灘打樁,家康見了,心中深深不忍,這明明是一位與兵卒同甘共苦的好武士麽,為何要責罰呢,不過信長的軍令他不敢違抗,隻能下馬傳令,然後看著一臉愕然的佐久間信盛被拔掉褲子,當著織田軍和德川軍的麵,被大棍子打的屁股開花見血。行刑完畢之後,家康也實在沒臉寬慰人家,自己上馬走了,隻留下佐久間信盛哭喪個臉,委屈的趴倒在地上,當眾受此侮辱,佐久間信盛覺得活著都沒有意義了,可是要自殺又覺得被羞辱的仇沒報,死了不值。在權衡了利弊之後,佐久間信盛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渡河送給了武田勝賴,信中寫道,“織田德川聯軍看似強大,其實內部不和,織田軍在各方麵總是以恩人自詡,高德川軍一頭,德川軍頗有怨氣,且織田信長在軍會議上駁斥了酒井忠次的提議,大大刺激了德川將帥的自尊,現在正是兩軍不肯合力作戰的時候,另外設樂原沿河所布的防馬柵都是倉促建成,多數還不牢固,若是武田軍能夠乘著清晨聯軍還沒有完全睡醒的當口突擊,則可以安全渡河,一旦河灘上丹羽長秀等人的軍陣崩潰,自己就立刻造反,響應武田軍,從北麵繞到聯軍背後,直撲織田信長的大營,則一戰可勝!”
讀罷佐久間信盛的書信後,武田勝賴顯得異常興奮,他覺得上天太保佑自己了,自己的老爹窩囊了十多年都沒有完成的上洛偉業,現在在他看來已經是唾手可得,又是遠江大門洞開,又是控製飯田山道,又是奇兵攻克岩村城,又是臨陣敵將反水,這就好像一場遊戲一樣,不過自己是發明者,怎麽贏法都是自己說了算,而信長和家康此時在他眼裏都隻是待宰的羔羊,懷著這種心態,武田勝賴召開了臨陣會議,將信盛的降書傳閱所有家臣,除了炫耀自己的個人魅力外,還決定要立刻夜襲織田陣地,聽到他的這個決定,以山縣昌景等一眾老臣為首的武將全都驚愕的說不出話來,麵對多於自己三倍的敵兵,竟然還敢夜襲,這簡直是自大到了極致,關乎全家命運的大戰難道就因為對方區區一封書信而決定了麽,所有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霾,隱約中,他們似乎感到自己再也回不去甲斐了。
聽武田勝賴吹噓了半天之後,待罪服役的真田昌幸大著膽子起身說道,“攝政大人,昌幸以為我軍兵力隻是對方三分之一,實在不利於展開作戰,若是能退回飯田山中,利用山道的崎嶇多變,將所有騎兵分成幾股實行突擊,則可各個擊破其兵團,步兵腳力遠不如騎兵,若要追擊咱們,勢必陣型淩亂,指揮不能通達,咱們隻要不戀戰的牽著他們走,隻需幾日就可以打擊他們的士氣,拖垮他們的鬥誌,然後再四麵合圍,豈不大獲全勝。”此計其實甚為妥當,雖然沒有決戰的大氣魄,可就算織田,德川不追擊,也能保證實力不損,安然進退,可偏偏武田勝賴不喜歡,他一聽完昌幸所說,就敏感的認為昌幸是瞧不起他,覺得他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和勇氣,所以才會教他這種退兵,分兵的蠢招,越想越氣的武田勝賴哼了一聲,狠狠的用拳頭砸了一下小幾,高聲叱道,“我的本陣立於全軍的最後,是你們攛掇的,說為了我的安全,好,我答應了,可現在呢,該是進攻的時候了,你們卻要分兵,兵都分走了誰來保護我,這會就不怕我有危險了?”真田昌幸一聽才知道勝賴誤會自己了,要解釋卻怕越描越黑,隻能退而求其次道,“是屬下失言,攝政大人,若是您執意要進攻,不如聽昌幸一言,從佐久間信盛的軍陣進攻,昌幸以為,此人臨陣倒戈不知真假,若是假意投降,則我們突擊他的軍陣是最為有利的,因為他必然放鬆防備,若是他真的投降,那麽試問大人,一個臨陣投降的將領我們要他何用,將來本家大戰的時候能保他不會再投降別人麽?攝政大人,可千萬不要忘了奧平貞能啊!”
好歹毒的一條計策!眾將聽罷都是又敬又恨,武田勝賴這次倒是聽進去了,他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覺得還真是最好的法子,於是說道,“好,就這樣吧,傳令,命馬場信房為右翼主帥,土屋昌次,一條信龍,穴山梅雪,為副將,真田信綱,真田昌輝為偏將,進攻小田郡左翼的佐久間信盛,瀧川一益,水野信元共三陣,山縣昌景率軍為中隊,直撲石川數正和本多忠勝,我自帶剩下所有騎兵為左翼,待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同時被攻打後,我們就看他救哪裏,阻擊援兵!”說罷命眾將各自回應準備。
真田兄弟離開本帳之後,負責侍奉武田勝賴左右的真田昌幸追了出來,他一把拉住兩位哥哥,看了看四下無人,方才緩緩流下淚水,兩人見了大驚失色,倒不是因為昌幸流淚,而是全軍上下就要決戰,怕昌幸此舉動搖軍心被攝政問責,信綱趕緊掏出手帕幫弟弟擦掉淚水,低聲問道,“源五郎為何如此?”昌幸忍住嗓中的嗚咽,低聲囑咐二位哥哥道,“佐久間信盛不管真降假降,憑織田信長那樣的聰明怎麽會猜不到呢,怎麽會沒有防備呢,所以此番最艱難的反而就在右翼陣中,織田信長一定已經設下伏兵,我怕兩位哥哥此番有去無回,可若是不獻策讓攝政趕緊決戰,我擔心咱們糧道上的守備薄弱,被織田和德川軍偷襲,到時候再退就晚了,所以我...”
真田信綱和真田昌輝都是勇冠三軍的武士,可智謀遠不如這個弟弟,幸隆就常說家中隻有此子配繼承家業,尤其是此番動兵之前,本來武田勝賴打算把高阪昌信帶上,可防備上杉家的真田幸隆突然在信濃病逝,無奈之下他隻能讓高阪昌信停止守靈,北上接替防務,而由他的嫡子高阪昌澄代父從軍,真田幸隆死前沒有給主上任何留言,似是已經對武田勝賴失望了,隻有一封家書送到軍前告誡幾個兒子,暫代家主的大兒子真田信綱知道父親有把家業傳給昌幸的意思,所以和弟弟在此次戰役中身先士卒,爭取武田勝賴的好感,也讓他盡量不要把昌幸派到第一線上,隻要昌幸活著,真田家就還有救。現在真田昌幸說出這番話,兩位真田兄弟都明白訣別的時候到了,昌輝心在兩兄弟裏稍微比較細,他對昌幸說道,“此番我二人必力戰,不辱沒真田之名,倒是弟弟你要委屈了,咱家的基業就靠你維持了,若是我倆戰死,勢必有人窺探咱家的土地和封賞,弟弟你到時候一定要有所準備才是,我勸你現在準備好戰馬,若是勝利可以和我們會師,若是不幸...你也不要被大軍拖累,盡快騎馬趕回信濃去吧。”真田昌幸聽罷無語,三人對視一陣,終於垂淚告別,從此兄弟三人陰陽兩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