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織田氏的巔峰

字數:5387   加入書籤

A+A-




    孟家忙著完成原始積累,建立軍隊的時候,上杉家忙著內耗,等上杉家的內耗結束了,上杉景勝終於掌握了全部的政權後,上杉家的加賀國和能登國丟了。柴田勝家兵團於1573年元月出兵攻破了金?城,一舉切斷了北麵能登國和越中的聯係,繼?山氏和直江氏之後,能登歸了柴田氏所有,越中石動山城投降,神保長住回國,被孟昭德保護的神保長城下野,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到了3月,織田信長有鑒於元龜年間自己遭遇了連續兩次大敗,實在是一生沒經過的恥辱,覺得這個年號不吉利,就廢除了元龜二字,改元龜四年為天正元年,從此東流戰國進入天正安土桃山時代。此時的織田信長四處用兵,對於東國的幾個日益衰落的大名他顯示出了慵懶的態度,反而對西國表現出了特有的興趣,幾次大戰之後,西國震服,多數小大名做出了對信長臣服的打算,在這種情況下,西國毛利氏下達了強迫臣服令,命令所有選擇毛利陣營的小大名務必送上人質宣誓效忠,一時間各個軍閥在歸順織田氏和繼續效忠毛利氏兩條路上搖擺不定。這樣人心惶惶之際,天正元年的夏天,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人抵達了觀音寺城新城,拜見織田信長,讓世人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改變了織田信長,羽柴秀吉,甚至整個戰國的曆史軌跡。

    西國的毛利氏和京畿的織田氏之間夾雜的小大名分別是因幡國的山名佑豐,備前國的宇喜多直家,播磨國的赤鬆義佑,丹後國的一色義道,丹波國的波多野秀治,其中因幡國最靠近毛利氏,所以山名早早的投靠了毛利輝元,宇喜多直家控製著出海口,經濟相對自由,且他家的勢力是幾個小大名中最強的,這種情況下他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在權衡利弊之後,宇喜多投靠了毛利氏,並取得了兩川的支持,正式流放了形同虛設的家督,自立為主。剩下的一色義道和波多野家雖然位處京都以北,離著織田氏很近,可對於織田氏滅佛的行為他們不敢苟同,在毛利氏宣布需要小大名效忠之後,他們就迅速投靠了,這樣子看,整個緩衝帶隻剩下播磨國的赤鬆家。

    赤鬆家此時家督也很沒落,大權掌握在家老小寺政職手中,小寺家的重臣們被政職召集到禦著城,商議本家該投靠何處。在這兩個勢力中,毛利家已經提出了人質要求,而織田氏也在抓緊備戰,對比兩家的實力,此時的毛利家雖然號稱西國無雙的毛利元就已死,但年輕的輝元在叔父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的輔佐下,依然毫無疑問是霸者。且赤鬆氏的兩麵皆是毛利氏的附庸國,小寺政職就算想要投靠織田氏,也不敢保證能獨立對抗四個鄰國,究竟是答應毛利家的人質要求,還是投向如日中天的織田家,政職在決定不了的情況下對家臣說道,“各人把各人心裏的意見說出來吧。”作為其兄弟的小寺政豐第一個發言,他早知道大哥有投靠毛利氏的意思,可沒想到剛說出口就遭到了重臣的反駁。

    這個打斷了小寺政豐的人,就是朝見織田信長,改變了大明(和東國,陸奧,京畿一樣,是東流的一塊區域)和羽柴秀吉命運的黑田官兵衛孝高,和竹中重治並稱天下兩大智囊的奇才。在痛斥了小寺政豐的昏庸判斷後,黑田孝高又駁批了本家家老小河三河守的中立論,孝高解釋道,“織田信長是智勇兼備的名將,而如今天下的形勢已經明顯傾斜向於他,京都的人反抗他,他現在已經占領了京都,東國的人反抗他,他又打敗了武田氏,挫傷了上杉家,這就代表天下武運在他的手裏,隻有跟著他的人才能存活!所以服從信長,是小寺家傳承百年的唯一機會!”這樣子,小寺才被說服,決定向織田氏稱臣。

    受命與織田家交涉的黑田孝高,在謁見信長之前先跑到近江,請求長浜城主羽柴秀吉作為中介。在秀吉的斡旋下,黑田孝高與信長見麵了。他將現在播磨的形勢對信長詳細地述說了一遍,並表示小寺家願意臣從於信長。信長笑著問道孝高,“你們家臣服於我,可是貴國不是讓毛利氏鎖住西北兩麵了麽?”黑田官兵衛孝高答道,“雖然隻有一麵能出,可是本家並不會因此就悖逆天下大勢。”信長又問道,“可是一定有人想要投降毛利氏的吧?”孝高答道,“是有一些人,不過他們隻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看到了信長公的天下無敵,被信長公的威德所震撼。”信長笑著問道,“你不會是因為到了我麵前才說這些好話來聽的吧?”黑田孝高答道,“並非如此,織田家必勝乃是事實,不是嫵媚之詞。”信長喜歡為難和捉弄人,人盡皆知,他於是刁難孝高道,“好啊,那你就說說看織田氏必勝的原因,說得不好你就是愚弄信長,我就殺了你!”

    黑田孝高不慌不忙的答道,“原因就在於毛利氏的國策,一代梟雄毛利元就已經去世,他去世前讓孫子輝元,兒子隆景和元春分割了毛利氏的領地,這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態度,隆景善於守,元春善於攻,兩人雖然兄弟和睦,可政務上從來相左,讓兩人一起佐政,就是為了他們爭吵不下,毛利氏不會對外妄動刀兵。且毛利輝元之才能器量遠不如毛利元就,就算他能說服兩位叔叔一起用兵爭奪天下,能力也是不夠的。可相反來看織田氏,信長公您製造了天下布武之旗印,表現出了一統天下的願望,所有的豪傑和人物都爭相投效,試圖挫敗您的敵人也依次沒落,一個如日中天的梟雄和一個固步自封的地主,兩家交兵誰勝誰負,這還不是一目了然麽!”說罷之後黑田孝高坐直了身子等候織田信長點評,信長沒想到這位使臣有如此的口才,深感喜愛,他感歎的說道,“使者真是大才啊,待在小寺家可是委屈了,喂,禿鼠啊。”一旁的羽柴秀吉忙低聲說道,“屬下在。”織田信長嗯了一聲說道,“你家中謀士有什麽像樣的人才麽?”秀吉笑笑道,“小一郎現在主管政務。”信長搖搖頭道,“你弟弟是個儒士,打仗不管用的,孝高大人啊。”

    黑田孝高忙拜倒答道,“在。”信長笑著對他說道,“秀吉是我的愛將,我打算把進攻西國毛利的任務交給他,你是個當軍師的上佳人選,要不要試著和他一起去打倒毛利建立功勳啊,就像你說的,天下所有豪傑都投到我的門下了,至於你的主家,既然已經附庸於我了,我會去和小寺政職說一聲的。”黑田孝高來之前先找的羽柴秀吉,且出門前就摸清了整個織田家內部的形勢,若是直接投靠信長,那撐死不過一個近臣,可若是能投靠織田信長手下六個愛將之一,那將來少不了重用的,尤其是現在信長主動開口,還一上來就是第一愛將秀吉,黑田孝高欣喜若狂,噗通伏倒喊道,“這是屬下的無上光榮,屬下願意為了天下布武,願意為了羽柴大人,略盡綿力!”羽柴秀吉也很高興,大聲的喊道,“啊呀,那就拜托了,黑田大人...不不不,以後就要叫官兵衛了,還請你多多關照啊。”得到戰國名軍師的羽柴秀吉當即保證,立刻回去近江長濱城點起兵馬進攻西國,織田信長笑著對他說道,“不必了,你一個區區城主,怎麽能和西國對抗呢,還是領一國再打吧,”說到這信長詭異的對著黑田孝高一笑,然後說道,“官兵衛啊,你宣誓對秀吉效忠了,侍奉他一輩子對麽?”黑田孝高誠惶誠恐的答道,“正是!”

    織田信長點了點頭道,“那好,你去和小寺政職說,讓他交出播磨國,從此改侍奉赤鬆氏為侍奉我家禿鼠吧,等觀音寺城的新城建好了,讓他就過來,我們朝夕相伴,等到毛利全國平定,我另外封給他兩國!”黑田孝高一聽大驚,沒想到織田信長這麽膽大,可既然話說出口了就不能反悔,隻能答應下來,信長接著說道,“一旦播磨國移封了,禿鼠你就上任吧,繼任播磨國國主,另外信長不是不體諒下臣的,官兵衛啊,你回去遊說小寺的時候不用害怕,我讓荒木村重領五千人馬駐紮在攝津國的有岡城威懾小寺家,禿鼠啊!”剛剛受封國主的秀吉忙跪下答道,“秀吉在。”信長笑笑道,“我把本家的西麵交給你了,你要好好用心啊!”秀吉忙高興的答道,“是!”

    如此設計之下,還想立國百年的小寺家就糊裏糊塗的被織田氏吞並了,小寺政職本來打算借助信長的勢力廢除家督自立為主,沒想到辛苦控製的一國之地反而被羽柴秀吉接替,他此時想要造反,投靠毛利氏,卻因為自己派遣使者去見信長的消息已經天下皆知,此時再無人接納他了,無奈之下,小寺政職隻能接受了這個看似掠奪的結果,和一眾家臣宣布放棄家徽,歸順了羽柴氏。到了天正元年8月,羽柴秀吉正式走馬上任,就任播磨國國主,定居城於姬路(禦著城)。有感於在此番移封事宜中當地豪族別所長治表現出色,第一個響應,織田信長親自將播磨國的三木城封給了他,讓他輔佐秀吉,擔任進攻毛利氏的先鋒。而讓織田信長沒有想到的是,別所長治第一個響應驅逐赤鬆氏和打壓小寺氏並不是因為對織田信長忠心,而是因為他心向毛利,早就對投靠織田的政職不滿,所以才借機上位。剛剛就封三木城城主的別所長治立刻宣布投靠毛利氏,他北上聯絡了波多野秀治,兩下夾擊,封鎖播磨國和內陸的聯係,才抵達姬路城,屁股還沒有坐熱的羽柴秀吉就陷入了層層圍困,形勢岌岌可危。

    播磨國人心惶惶之際,熟悉當地情況的黑田孝高力挽狂瀾,他出謀劃策道,“三木城地處要害,如果我們等候大軍的支援,則必被對方提前收集好相應的糧草和用水,這樣西邊的毛利氏和北麵的波多野氏一旦前來,裏應外合我軍就有落敗的可能,不如乘著他剛剛反叛,波多野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行出擊,三木城有駐兵三千,姬路城有兵馬一萬零五百,若是憑借強弓硬弩,是可以一戰而定的!且我們身處敵人包圍之中,毛利氏一定不敢相信我們傾全城之兵去討伐別所長治,隻要他一遲疑,咱們就能攻下三木城後迅速回援,姬路城不會有危險!”羽柴秀吉聽罷深以為然,立刻點起一萬大軍開赴三木城,並迅速指派忍者去聯絡阪本城主明智光秀牽製波多野氏大軍。果然不出黑田孝高所料,才宣布叛逆的別所長治還在勸說庶民進城和收繳多餘的糧草,完全沒有防禦的準備,措手不及的情況下,羽柴氏大軍突然從天而降,蜂須賀正勝率領淺野長政,蜂須賀家政,前野長康,宮部繼潤直插城下糧倉,端掉了三木城的所有積蓄,羽柴秀長率領田中吉政,福島正則,崛尾吉晴,脅阪安治繞道城後用土包堵住了河流,斷了三木城的水源,羽柴秀吉則親自率領五千人,以黑田官兵衛孝高為軍師強攻三木城,城下刀光劍影,飛矢漫天,秀吉不顧危險,站在最前方指揮戰鬥,他的身邊還站著兩位十二三歲的小童,看著他們崇敬的大人彈指之間檣櫓灰飛煙滅,別看兩個娃娃尚未元服,可表現的卻非常鎮定,頗有大將之風。這兩位娃娃一個叫做加藤清正,一個叫做石田三成,現在隻是羽柴秀吉的近侍,可十五年後他們將成為你死我活的仇敵,並葬送了天下難得的和平。

    圍攻三木城20日後,別所長治能夠調配的軍糧和用水已經捉襟見肘,北麵的波多野氏雖然發兵五千前來相助,卻被明智光秀用計拖住,並乘虛奪去了神吉城與誌方城,波多野氏無奈隻能退去。得知這一消息的別所長治老淚縱橫,他派遣使者麵見羽柴秀吉,希望秀吉能放過全城百姓的性命,秀吉剛剛來到播磨國,正是要拉攏人心的時候,於是痛快的答應下來,別所長治得到了秀吉的保證,終於了無牽掛,在本丸切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史實是黑田孝高勸秀吉奇襲,秀吉顧忌播磨國人心不穩,不敢貿然放棄姬路城,結果耽誤了一個多月方才進兵,讓別所長治把糧草順利的運到了城中,結果別所長治堅守了三木城20個月方才投降切腹,有鑒於後來在對明智光秀作戰中,秀吉完成了奇跡般的大回返,史學家一向認為這是秀吉接受了三木城的教訓,隻有不待敵人準備好的情況下突然進攻,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自己方的損失,筆者所寫,隻是自己的一個假設,就是秀吉痛快的接受了黑田孝高的建議,發動奇襲,一戰定三木城,非史實)!

    波多野氏的不堪一擊和毛利氏的畏縮不前,讓織田信長感到世間再無敵手了,他雄心萬丈,為了早一日奠定一個和平治世,信長將麾下的領土分成六塊,編製了六個兵團準備同時進取天下,這六個兵團各自是,柴田修理亮勝家領加賀國,越前國國主,統兵三萬攻打上杉景勝,羽柴築前守秀吉領播磨國國主,統兵兩萬攻打毛利輝元,家督織田左近衛中將信忠並大將瀧川左近江監一益領美濃國,尾張國國主,統兵兩萬五千攻打武田勝賴,明智日向守光秀領南近江國,山城國國主,統兵兩萬攻打波多野秀治,三子織田伊勢守信孝並大將丹羽越前守長秀領淡路國國主,統兵一萬攻打長宗我部,佐久間彈正大忠信盛領大和,河內,和泉,紀伊國國主,統兵三萬五千攻打石山本願寺顯如,織田信長則正式移居觀音寺城新城,曆時五年方才建成的天下第一豪華居城,安土城,坐鎮中央,運籌帷幄,此時的織田氏掌控的土地不下六百萬石,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兵源二十五萬,且織田信長獨創的一個大名六個國主的自裁軍政,自裁作戰,類似聯邦政府一樣的運作模式,著實令天下人側目,織田氏一時天下無敵,無人可擋,達到了事業的頂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