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武田氏的末日
字數:5471 加入書籤
孟昭德自領上野國一國和北信濃後,因為其展現出來的無比的軍事實力,讓周圍的大名紛紛側目,越後的徒兒上杉景勝一如既往的支持外,雖然隸屬於武田氏可多年來自由行政的真田氏也向孟家送上人質,一算做感激孟家對沼田城施以援手,二也是看到了武田氏的沒落給自己找條後路,1577年(天正五年)的元月一日,真田昌幸親自帶領嫡子和次子抵達海津城,祝賀孟家新年之喜,另外將十歲的二子禦弁丸正式交予孟昭德,孟昭德在喜慶會上為禦弁丸改名做源次郎,當他是親生孩子一樣愛護,交予竹中重治撫養教育,並許諾在他元服之際將其送回本家。
和真田氏通好後,孟家就成為了實際上統治近百萬石的大名,這樣立刻遭到了防範,首當其衝的就是和上野國桐山一帶相連的陸奧諸豪雄,在孟軍進攻上野國之前,同樣是東國有名的軍事統帥,常陸國的佐竹義重就先一步把目光放到了這裏,為了維持和北條氏的長期對抗,佐竹義重決定對北條氏又拉又打的同時,積極將勢力滲入奧羽,1575年(天正三年)佐竹義重麾下大將“常陸第一弓神”太田三樂齋引兵一萬進攻蘆名氏,取得了白河的領地,第二年,霞流劍術高手,?原劍豪的愛徒,號稱“鬼真壁”的真壁氏幹又率兵一萬拿下了岩代國的須賀川城,洞開了陸奧的門戶,在連連失利之後,陸奧諸豪雄終於認清了遠東實力和發達藩國的差距,開始大批的引進火器和革新戰法,伊達氏,蘆名氏,相馬氏一些靠近東國的陸奧大名,甚至開始嚐試攻擊上野國,打算打通遠東往京都的通道。剛剛收複上野國的孟家無力抵抗,國代尼子長秀采納了禦用商人迪亞戈的建議,用低價向陸奧的大名兜售他們急需的軍火以換取和平,在這種情況下,頗有遠見的伊達輝宗第一個站出來,和孟家建立了攻守同盟,接納了孟家的武器援助和戰法教導,這樣一場看似來勢洶洶的陸奧大侵略方才迎刃而解,本來矛頭指向孟家的諸陸奧大名紛紛調轉矛頭,成立了“伊達氏包圍圈”,在織田氏大包圍網兩次失敗的情況下,開始了戰國典型的以多欺少的又一傑作。
孟昭德軟硬兼施鞏固了領土之後,一直潛心恢複財政和整備軍需的武田勝賴坐不住了,近年來先是南信濃被織田氏蠶食殆盡,後是真田昌幸不向本家求援,都深深的刺激了這位攝政的自尊,要說武田勝賴其實這些年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和統帥,他雖然幾次對外征伐不利,可並不能抹掉他治國的一些功績,比如替換老將,加強家督的權力,比如財政改革,雖然成效甚微,可畢竟將崩潰的家中經濟整頓到可以運行的狀態,維持了武田氏十多年的祿米供應和軍隊軍需,然而名不正言不順,和自然資源的枯竭實在是無法避免,武田勝賴在意識到早晚和織田氏德川氏必有大戰的情況下大興土木,將躑躅崎館降格為陪都,自己移居新築的新府城,為了築新府城武田勝賴無奈向領地內新征賦稅,這本來是危機時該要上下齊心的,卻得不到屬下和百姓支持,反而導致武田家凝聚力盡失,人心浮動,不少人起義造反,不少老臣叛離了武田勝賴,在移居新府城一個月後,天正五年一月底,信長策反了勝賴的妹婿木曾城的大將木曾義昌,打開了信濃甲府的門戶,武田勝賴為討伐木曾義昌而再度舉兵,並撥款給令弟仁科盛信增築高遠城,打算用戶倉山人字形山道防禦來犯之敵。
聽聞武田勝賴起兵的消息,德川家康這個蟄伏多年的老狐狸明白時機成熟了,他雖然不敢和織田信長爭奪信濃和甲斐的土地,卻可以染指駿河,本多忠勝起兵三千出高天神城,神原康政起兵三千出田中城和持船城,德川家康則親自率軍五千坐鎮濱鬆,一旦駿河門戶洞開就直出駿府城。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武田勝賴隻好從大局出發,決定不派兵支援,放棄駿河,全力防禦南信濃和甲斐唯一的通道戶倉山人字形山道,到了二月上旬,北信濃和甲斐一部爆發了嚴重的一揆眾事件,武田勝賴也無法壓製,這種情況下,和孟家有過交情的長阪家老與真田昌幸一起出麵,懇求孟家派兵支援,如果能剿滅叛亂,疏通武田大軍的糧道,那麽各城可以歸孟家所有,在權衡利弊之後,孟昭德覺得從戰略上也要拚命一戰,冒著剛剛結束大仗,國勢還沒有恢複的危險,孟昭德再次出兵,兩國部隊共兩萬人出長窪城,準備攻打霧之峰!
孟家此番出兵,並沒有雄厚的財力和糧草後援,所以兩萬人實際隻是個幌子,其中一萬六千人都是抽調的已經發餉完畢的城防部隊和警備隊,到了國境線就不前進了,真正出擊的隻有山下政虎和淺井輝政率領的三千鐵騎和鈴木重秀與阿部定秀率領的一千北寧軍,這兩支部隊一個出長窪城一個出霧之峰,按照孟昭德的指示“速戰速決,攻其不備”,火燒了屯糧重地小林窪外圍後,乘著兩地賊兵趕去救援的當口,奪下了空城。孟軍在討伐叛軍的同時,武田勝賴的兩萬大軍也已經度過新府城,抵達馬場氏館,這時候擺在武田軍麵前隻有兩條路,一個是走大道,往北出上原城,桑原城,打敗林城附近的一揆眾,從諏訪湖南下,抵達高遠城,另一條路是往西,翻過駒之嶽群山,直出高遠城,北麵道路平坦,可一揆眾很多,西麵沒有敵人,道路近,可山險難行,最後為了保存實力和木曾城決戰,武田勝賴決定翻山。
正所謂天不眷顧,往常高遠城為了偷懶不走遠道經常翻閱的駒之嶽此次似乎無情起來,武田勝賴大軍剛剛行進到一半,便遇到大雪封山,無法前進一步,而木曾城的木曾義昌因為熟悉地理環境,且得到了意外的喘息時間,於是他依仗地利不停地對高遠城武田軍進行騷擾打擊,在毀掉出山棧道的同時終於等到了織田援軍,2月14日,在織田信長的親自調令下,織田信忠主力軍團抵達岩村城,和木曾城形成了遙相呼應。2月16日,士氣大受鼓舞的木曾義昌配合織田軍瀧川一益和河尻秀隆所部於白山?設伏,大破因為高遠城山道被毀轉白山?而出的武田軍,武田勝賴損兵折將,死傷步卒三千有餘,不得已隻能倉惶退入新府城,到了18日,織田信忠本軍攻陷飯田附近十五個村鎮,同日,大島城守將武田信廉聽說南信濃全麵陷落,便立刻放棄了大島城,直出山道跑回了甲斐,將高遠城棄之不顧。
仁科盛信聽說武田信廉逃跑後,麵對織田信忠的大軍對部下說道,“聽聞有忠義的武士都把死亡看成一種榮譽,今天我有幸和各位一起領受這種榮譽!”說罷全副披掛上城拒敵,高遠城作為武田氏在信濃最後的據點,安置的都是本家最勇猛善戰的武士,大將小山田備中守,小山田大學(昌辰),渡邊金太夫照,諏訪勝右衛門夫婦皆拚死血戰,力保城池五日不失,而進攻的織田方總大將是信長的嫡子信忠,大將瀧川一益,河尻秀隆,森勝藏長可,毛利秀賴及其大軍和各地援兵,五日後竟然高達五萬三千人!信忠在包圍了高遠城五日後,打算試試勸降,他以黃金百枚為籌碼遊說仁科盛信,卻被嚴詞拒絕,派出勸降的外交僧,反而被盛信割掉耳朵趕出城來,信忠因此大怒,下令對高遠城發起最後的總攻擊。
2月23日,織田軍敲響從開善寺搶來的大鍾作為進攻訊號,發起了怒濤般的攻勢,很快就打破了木門殺入城內,武田守軍都做好了必死的覺悟,紛紛刺死幼子,殺入敵陣之中,連武士的妻子女兒都紛紛拿起武器抗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諏訪勝右衛門的妻子諏訪花子,她身披鎧甲,手持剃刀一連砍翻了五六個敵人,連督戰的瀧川一益也都發出了“女中豪傑,前所未聞”的感歎。激戰半日之後,兩軍的近況可謂空前慘烈,以至於逼得進攻方的總大將織田信忠也親自出陣,率領衛隊發起攻擊,在十七倍之眾的敵軍的攻擊下,武田軍逐漸不支,三之丸,搦手門,追手門相繼失陷,麵對湧入城中如潮水一般的敵人,仁科盛信把最後的兵力集中在二之丸進行防守,自己和正室百合夫人退往本丸,等待最後的時刻到來。
二之丸大戰一個時辰後,仁科盛信便命令剩下的人到本丸集合,自己親自提刀鎮守虎口,掩護眾人,一時拿他沒有辦法的織田信忠命令森勝藏帶著幾個鐵炮手爬上天井的圍牆向盛信射擊,一時沒有防備的仁科盛信足部負傷退入內室,已經骨折無法再戰的仁科盛信最終用愛刀十文字切腹自盡,臨死前還痛罵不止!好兒郎戰死之時年僅二十六歲,後被安葬,法號放光院自刃宗知居士。高遠城一戰後,織田信忠率部下統計戰果,發現自仁科盛信往下,守城共三千人,竟然無一人投降,全數戰死,本方為了拿下此城,付出了兩千七百人的代價,織田信忠麵對如此慘烈的戰果,也大為感慨,寫信對父親信長說道,“五郎盛信公真不愧是信玄的兒子。”
高遠城的死戰成為武田武士所迸發出的最後光輝,盛信死後,武田家的喪鍾就鳴響了。隨即駿府城主穴山信君(梅雪)向引兵五千來攻的德川家康投降,躑躅崎館的大門頓開,勝山城,小山城兩座近在咫尺的城池對織田軍宣布投降,武田勝賴試圖回躑躅崎館堅守的夢想破滅了,得知這一消息後,3月5日,織田信長從安土城出發,十萬人親征甲斐,隨行大將有明智光秀,丹羽長秀,細川忠興,筒井順慶,主力部隊進軍神速,僅1日時間就從安土城趕到了岐阜城附近的揖斐川,這消息對於風中殘燭的武田家無疑是雪上加霜!
眼見織田軍即將殺到本城新府城,武田勝賴心急如焚,君臣上下知道此次織田信長來勢洶洶,新府城難當其鋒,皆主張撤退以圖恢複。可是投向何方眾臣卻意見不一,此時可以說家中唯一的能戰之將真田昌幸寫信來給勝賴,主張退至要害山,要害山地處險要,且南麵五裏之內是要害山城和躑躅崎館城兩麵屏障,乃是堅守抗戰的理想基地,可另一重臣小山田信茂力主退至岩殿城,理由是要害山城沒有退路,如果躑躅崎館被攻破,就會無糧無水困死山中,且由於大雪紛飛,道路阻塞,參照之前的例子隻怕難以進山。武田勝賴最終聽從了小山田信茂的建議,一把火燒毀了剛落成的新府城,攜妻兒老小逃向岩殿城!
在戶石城關注南麵局勢的真田昌幸得知此事後,遺憾的對部下說道,“武田勝賴不聽良言,反而對奸佞寵信不已,我看他的末日到了,我家局勢危急,要早作打算了!”於是一麵派兵三千去支援孟家平叛,一麵派人去往海津城麵見孟昭德。果然不出真田昌幸所料,小山田信茂是個極其狡猾的人,他早已秘密叛變,向岩殿城撤退的計劃早就和織田信忠說起過,是小山田信茂出賣武田勝賴的第一步,當武田勝賴一行還沒趕到岩殿城的時候,作為先遣帶走了三分之二部隊的小山田信茂突然調轉槍口,襲破了勝賴衛隊,把武田勝賴堵在了天目山一帶,隨即織田軍的瀧川一益部也尾追趕到,團團圍住了天目山。
成了甕中之鱉的武田勝賴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得自殺,享年三十四歲,同行的妻子兒女,包括武田家名義上的家督武田信勝也全部殉死。作為代表留下來的長阪長閑出使瀧川一益軍,希望能夠安葬武田勝賴,可瀧川一益得到過織田信長的手令,說要為武田信玄報仇,此番出兵是為了殺掉禍亂武田氏政權的攝政武田勝賴而來,此人就算戰死也要挫骨揚灰(出兵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政治借口),所以拒絕了長阪長閑。這個立誌匡扶武田氏,且在經濟上確實做出了貢獻的毀譽參半的人臣絕望的痛哭倒地,最後在山下自刎殉主。武田氏猛將土屋昌桓,小宮山友晴在山上保護著攝政和家督的屍首,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衝下山來,兩人率兵不過五十人,卻一連突破了三道軍寨,可惜還是沒有能把武田勝賴的屍首搶送出去,最後奮戰而死,曾經叱吒關東的名門武田家在武田信玄死後不到十年宣告滅亡!
3月21日,從木曾城叛變開始,出兵短短兩月不到的織田信長就橫掃了南信濃和甲斐,攻滅了武田家,離天下大業隻有一步之遙的織田信長在諏訪麵見了北條家,德川家使者,接受道他們的道賀(北條氏政就是個蠢蛋,難道他是在祝賀下一個完蛋的將是自己嗎),3月29日,行軍8日的信長本軍抵達信濃高遠城,織田信長在這裏安葬了仁科盛信,祭奠了英雄的武田二十四將和信玄公,然後開始論功行賞。德川家康因為牽製南陲有功,得到整個駿河。瀧川一益受封南信濃,河尻秀隆受封甲斐,森長可受封北信濃(居城在深誌城),木曾義昌除原有領地不變外,更得到信濃藩國的食邑三千戶,武田氏的領地被瓜分一空。但是直接害死武田勝賴的小山田信茂非但沒有得到任何封賞,其背主求榮的行徑反而深為織田家所惡,到了4月,信長班師回朝之際,密令其長子織田信忠隨便找個借口便將小山田信茂處斬,這個卑鄙的叛徒終於得到了報應!
取得武田氏全部領土後,織田信忠和瀧川一益兵團就正式一分為二,織田信忠還是坐領岐阜城,瀧川一益則改任國主,居城為高遠城,如此意義不言自明,是要北上或者東進,打孟家和北條家了,孟昭德得知這一封賞後,笑著對藤堂高虎說道,“總役你看,和漢朝時期項羽困高祖何其相似,隻是當年的大漢有韓信掃平關中三王,今日的我不知道該用誰來滅掉這瀧川一益,河尻秀隆和森長可啊!”正說到這裏,就有侍者通報,說真田昌幸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