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佩服
字數:4111 加入書籤
周氏趕緊接了過來“抖啥?萬一灑了就白瞎了!”
齊珠眼珠子頓時紅了。
周氏心裏一堵,很是鬱悶,這個孫女啥都好,就是愛掉淚,她還沒說啥呢,這哭給誰看?
齊歡趕忙扯了下齊珠,示意她躲到齊玉身後去,別在這時候招惹周氏了。
周氏也沒真抓著不放的計較,隻嗔怪的對齊歡道“攏共就那麽些肉,留下這一碗來,你還能吃著什麽?”
話雖這般說,但周氏眉眼裏卻都是喜色。誰不想被人放在心裏記著、疼著的?周氏也不例外。
一旁的齊玉霎時間便白了臉,她身後的小姑娘們,也齊齊的再次低了頭。奶還真沒說錯,歡妹(三姐)她還真沒吃到多少。
齊歡清了下嗓子,沒打算跟周氏討論她吃了多少肉,隻道“奶,早先我就說過,甭管啥東西,有我一口,就得有您和爺一口,我自個兒不吃都行。”
周氏被哄得樂的不行,也就不再計較什麽魚不魚、肉不肉的,對齊歡誇了句“我家乖乖就是知道心疼人。”
話落,笑意淡淡的讓眾人坐下準備吃飯。
齊家是分餐製,每人一個粗瓷大碗,周氏先給齊老爺子盛出來一碗,然後便是齊歡的。
齊歡過後,下麵依次是齊有田、齊有糧、齊玉、齊懷禮、齊珠等人。到了最後隻剩下盆底了,周氏這才盛給自個兒。
要是別家,盆底裏剩下的大多都是好東西,但齊家不是,盆底就隻是盆底,真真是啥也不剩。
從這個名次上就能看得出來,齊歡之後,周氏便按照長幼有序的往下盛飯,小子姑娘們也都是一樣,哪個年紀長,便先給哪個盛飯。
但她這個大家長偏偏又是最後一個。
背後的原因是什麽,齊家眾人差不多都知道個清楚。周氏這是再為齊歡找補。
一個大家族如果經年久月的偏心某一人,多多少少的都會出問題。
為此,周氏在每日最為重要的吃食上,把自個兒放到最低,更不挑揀,剩下什麽吃什麽,為的就是平衡這種偏心。
就是要告訴齊家眾人,她是偏心齊歡,但她沒動他們手裏的那份,她動的是自個兒的這份。
作為一個在家裏一言堂的老太太,這家裏的好東西哪個不緊著她先用?
如今她隻拿了其中的一小份貼補偏心的孫女,更多的全都散給了眾人,她自個兒吃些殘羹剩飯的,誰還敢拿她偏心的事說嘴?
也是因為這點,在齊家,人人都羨慕齊歡能得周氏的眼緣,卻又不會嫉妒不平。畢竟周氏自個兒的東西,她愛給誰便給誰,誰也管不著。
就像他們自個兒,他們的東西,周氏也不會問,也是樂意給誰就給誰。
齊歡也知道周氏這般做的原因,並沒有阻攔的意思。分到最後,盆底隻剩下幾根魚骨,一些稀稀拉拉的湯水,一塊魚肉都不見。
眾人習以為常,臉上都沒有什麽吃驚之色。
齊歡見此,拿了還沒用過的筷子要把魚肉撥給周氏一半。
周氏沒要她的,暗中給了遞個眼神,示意她等著瞧。
齊歡還沒反應過來,隻見齊老爺子把自個碗裏的魚肉分給周氏一半,齊有田、齊有糧也跟著分了一半。
三個半碗,合成就是一碗半。
這一碗半的魚肉實打實的,對比一下齊歡碗裏的肉,頓時不夠看了。周氏朝齊歡挑了挑眉,眼底盡是得意之色。
齊歡佩服的五體投地。
她忘了,周氏雖說把魚肉都分了出去,可作為家裏的大家長,她有老伴、有兒子。
不說齊老爺子,就說周氏的三個兒子,你老娘把肉全分給你們了,你們就啥也不做、一點兒都不回報點兒東西給自個兒的親娘?
根深蒂固的百善孝為先,周氏的三個兒子不說愚孝,但也沒差那去,有好吃的、好用的,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老娘。
如今老娘寧願自個兒不吃(你確定?)也要把肉分出來給他們,那他們要是不回報點過去,真真是枉為人子。
齊歡她爹在的時候,都是她爹帶頭。今兒個她爹不在,便由齊有田打頭,率先撥了一半魚肉到周氏碗裏,就是人木訥,沒說什麽話。
齊有糧也是,一聲不吭的緊跟著也撥過去一半。
說不說話的,周氏不在乎,周氏在乎的是自個兒在兒子們心中的地位,隻要她的地位穩固,那就一切好說。
但要是但凡猶豫那麽一會兒,周氏指定饒不了他們。
底下的小子姑娘們已經見慣了這一幕,以往他們為了討奶歡心,也試著把好吃的撥過去一半。
誰曾想,奶不要他們的,隻說讓他們自個兒吃好喝好,不要弄壞了身子拖累家裏,她便阿彌陀佛了。
小子姑娘們感動的眼淚汪汪的,雖說這話說的不好聽,但話裏的意思卻是好的,他們又不傻,自是聽得出來。
一如既往,周氏這回依然很滿意兒子們的表現,就是老二不在,沒人說些好聽的話哄她,心裏有點小遺憾。
一碗半的魚肉,周氏不可能全吃了,也不能再撥給齊歡。所以,按照老規矩,周氏把齊老爺子的魚肉撥了回去,隻留下兩個兒子的肉。
然後瞧了眾人一眼,麵上帶了點笑意,宣布開飯“都吃吧。”
這一番操作屬實是讓齊歡開了眼。
原主小姑娘可能是見怪不怪,記憶裏的這些事都是一帶而過,以至於親眼經曆這些的齊歡,真真佩服的說不出話來。
對周氏除了佩服還是佩服,暗裏還朝周氏豎起了大拇指。
……
齊家這頓飯吃的真的是幹淨,除了嚼不爛的魚骨頭、魚刺,餘下的啥也不剩。
不過那碗肉周氏沒動,吃完飯後,親自收到了櫥櫃裏,然後上了鎖。
齊玉不用周氏開口吩咐,帶著珠兒一起擦好桌子,並放回原位,又拿了笤帚把地清掃一遍。
齊桃則帶著餘下幾個小的,端著碗筷去灶房清洗。
堂屋裏收拾好了,灶房裏的活計也忙完了。
原先燒的熱水還剩下許多,都在鍋裏煨著,此時溫度正好。
按照規矩,齊有田、齊有糧親自打了水端給了齊老爺子,等老爺子洗漱完,兄弟倆又把水倒掉,這才回屋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