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誌同道合謀大義 首戰告捷顯聲威
字數:8705 加入書籤
1
當初嘯聚綠林山的綠林流民軍,此時已經發展成了,或者說,不得不被迫分成了三支主要的隊伍。
那時,由於綠林山瘟疫流行,五萬綠林部眾損失慘重,死亡在一半以上,綠林軍餘部不得不分頭行動,借以求存。
其中的一支分部,由綠林軍首領王常、成丹等將領率領,南下渡過漢水,在南郡(今湖北江陵)一帶活動,稱為“下江兵”。
那時,長江自南郡以下江段,被稱之為下江,故王常、成丹等將領率領的綠林軍隊,稱為“下江兵”。
第二支分部,則是綠林軍的主力部隊,由綠林軍大統領王匡、王鳳兄弟及馬武、張卬等綠林軍首領親自率領,北上南陽郡一帶活動,四處遊擊,打家劫舍。
由於王匡、王鳳兄弟,都是新市縣人(今湖北京山縣),故稱王匡、王鳳兄弟統領的這支綠林軍,為“新市兵”。
當初,平林縣(今湖北隨州境內)人陳牧、廖湛等英雄豪傑,聚眾起義之時,隻有一千多人,人少力薄。
因此,陳牧、廖湛等英雄豪傑,投歸綠林軍麾下,以響應王匡、王鳳兄弟統帥的綠林軍為號召,故陳牧、廖湛等英雄豪傑統領的軍隊,被人們稱為“平林兵”。
這三支隊伍,都屬於綠林軍的係列,縱橫馳騁於荊州所屬的南郡、南陽郡和江夏郡三郡之間。
綠林三部,各自獨立,又遙相呼應、互為犄角,相互應和,郡縣官軍難以應對。
綠林軍三部大軍,不僅嚴重威脅了王莽在南方荊州所屬的各郡的統治,而且直接動搖著王莽的統治中心,西京長安、東都洛陽,成為了新莽在南方的心腹大患。
2
其時,奉大哥柱天都部劉縯之命,前去說服綠林軍各部首領的,主要是劉嘉、劉祉等舂陵侯家族諸兄弟。
劉嘉,是舂陵侯劉敞胞弟劉憲之子,劉縯之父劉欽的養子,與劉縯、劉仲,劉秀三兄弟,從小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親密。
與劉縯、劉仲、劉秀諸兄弟一樣,劉嘉也屬於南陽郡蔡陽縣舂陵侯一族,都是舂陵侯劉買的玄孫。
劉嘉的父親劉憲早歿,劉縯的父親劉欽,遂接來劉嘉,親自撫養,視劉嘉如己出,撫養劉嘉,長大成人。劉欽還曾經資助劉嘉,與大哥劉縯一道,前往長安太學去遊學。
因此,劉嘉與劉縯、劉秀兄弟一家,關係特別親密,有著及其特殊而又深厚的感情。
劉縯、劉仲、劉秀諸兄弟,都十分了解劉嘉,知道劉嘉,性情仁厚、知書達理、見多識廣,也堪當此任。
接受堂兄劉縯的指派以後,劉嘉一刻也不敢耽擱,遂冒著危險,親自前往綠林軍所部的新市、平林軍中,與其首領,新市軍大統領王匡、王鳳兄弟、平林軍首領陳牧等將領,進行聯係溝通,表達舂陵漢軍,與綠林豪傑,聯合抗敵的願望。
新市兵、平林兵等綠林諸部,也正急於向北發展。王匡、王鳳兄弟以及陳牧等綠林豪傑首領,也正有與其他各部義軍聯合,一同對付官軍的意圖,以便在南陽郡,打開新的局麵。
自然而然,王匡、王鳳兄弟等綠林軍首領,對於在南陽地區,頗有影響的豪族武裝舂陵劉氏宗族,主動前來,表達結盟合作的意願,表達了竭誠歡迎之意。
雙方誌同道合,一拍即合。
舂陵漢軍與綠林軍結盟的意見,很快得到了新市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平林軍首領陳牧等綠林將領的讚同與擁護。
為了共同的利益,對付共同的敵人官軍,綠林諸部豪傑,爽快地同意了與舂陵劉氏兄弟,合兵一處、共同對敵的意向。
柱天都部劉縯,聞聽堂弟劉嘉報告,大為振奮。
於是,柱天都部劉縯,親自帶領劉嘉等舂陵家族有影響力的漢軍將領,前往綠林軍總部,與王匡、王鳳兄弟、陳牧等綠林軍將領,歃血結盟。
綠林軍與舂陵漢軍順利結盟,兩部合兵一處,一致對外,共同應對新莽官軍的鎮壓行動。
而兩軍的首要目標,就是奪取號稱“五都之一”的南陽郡城宛城,以便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3
綠林軍、舂陵漢軍兩軍的聯合,立竿見影。兩軍結盟以後,反莽實力頓時大增。
綠林、舂陵聯軍,初次聯合作戰,也進行得十分順利。綠林、舂陵聯軍,決定首先攻擊南陽郡官府官軍防禦的薄弱部分,鄉聚和小鎮,掃清南陽郡城宛城的外圍。
聯軍向西集結,第一個攻擊的目標就是長聚。
實際上,長聚是一個比鄉鎮的建製,還要小一些的村落,大概相當於今天的行政村一類。
雖然長聚並不大,卻是一個人口非常集中的重要聚居地,它位於南陽郡城宛城的南邊,臨近新野縣城。
由此可見,長聚的戰略位置,顯得十分重要,是南陽郡城宛城與新野縣城的一道重要屏障,又非常靠近新野縣城,關係著南陽郡城宛城的安危。
所以,前隊大夫甄阜、前隊貳嚴說、屬正梁丘賜等南陽郡縣官吏,對長聚的守衛,極為重視。
前隊大夫甄阜,不敢掉以輕心,並專門在長聚那兒,修築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軍事據點,屯兵防守,並命令新野縣尉馮儈等地方官吏,親自坐鎮指揮。
4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末,時年三十八歲的劉縯,在舂陵起兵即將一月的時候,統領綠林、舂陵漢軍兩軍,首次聯合作戰,攻打長聚。
其時,聯軍兵強馬壯,士氣旺盛。將士們同仇敵愾,迅速出擊,向新野尉馮儈率領的長聚守衛官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新野尉馮儈以及新莽官軍將士,一向傲慢自大,認為綠林、舂陵聯軍,不過是一群沒有經過訓練的烏合之眾。
雖然綠林、舂陵聯軍,人數眾多,但新野尉馮儈,根本沒有將兩軍將士,看在自己眼裏。
當聯軍將士,如潮水般湧來,勇猛地攻進長聚的官軍營壘之時,官軍主將新野尉馮儈,才覺得有些後悔。
那一天,劉秀的表現,特別神勇,有些不同於尋常的小心翼翼,謹小慎微。
劉秀一掃平日裏懦怯的表現,騎著一頭犍牛,身先士卒,勇敢地殺入了官軍陣營,與舂陵諸兄弟和綠林勇士一道,向官軍陣地,發動了猛烈進擊。
早年,劉秀跟隨大哥劉縯、二哥劉仲等叔伯兄弟和三妹劉伯姬等親人,一道習武。加之劉秀兄弟姊妹,皆高大魁梧,身強力壯,所以兄弟姊妹,一個個武藝超群。
在傲慢輕敵的官軍將士麵前,劉秀駕馭著自己的犍牛,與聯軍勇士們一道,往來衝殺,在官軍的陣營中,竟然如入無人之境,所向無不披靡。
長聚之戰,綠林、舂陵漢軍兩軍,進行得十分順利。官軍守軍統領,新王朝的新野尉馮儈,也很快戰死沙場了。
見官軍首領新野尉馮儈戰死,剩下的守衛官軍,士氣頓喪,立即作鳥獸散,四散逃命,大軍潰不成軍,無法抵禦義軍進攻。
聯軍將士的士氣,更加高漲,勇士們鬥誌倍增,爭先恐後地追擊潰逃的官軍將士,奪取他們的武器、輜重、糧食、財物等。
官軍堅守的長聚,最終失守,落入了聯軍手中。
綠林、舂陵聯軍,迅速攻占長聚各處,取得了首戰的勝利,大肆搶奪,將長聚洗劫一空。
首次聯合作戰,綠林、舂陵聯軍,即獲大捷,繳獲官府官軍的輜重和糧食,都十分豐富,聯軍還意外奪得了一批矯健的戰馬。兩軍將士的士氣,更加高昂。
經過長聚之戰,作為舂陵漢軍首領之一的劉秀,才終於得以,將自己所騎的犍牛換掉,由一個騎牛將軍,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騎馬將軍。
5
長聚首捷,聯軍將領們勇氣倍增。
於是,柱天都部劉縯、劉秀等諸舂陵兄弟,與綠林軍新市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以及平林軍首領陳牧等將領商議,決定抓住有利的戰機,一鼓作氣,繼續向前進軍。
聯軍首領們一直讚同。綠林、舂陵聯軍,遂繼續西進,攻打棗陽縣城附近的唐子鄉以及湖陽縣城等地。
同聯軍攻克的長聚一樣,唐子鄉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鄉聚。唐子鄉位於今湖北棗陽北,唐河縣西南,在南陽郡湖陽縣(今河南唐河南)的境內,也是官軍的一處重要的軍需倉庫所在地。
由於唐子鄉是一處軍事重地,義軍、官軍將領,都深知這個鄉聚的重要。所以,前隊大夫甄阜,命令湖陽縣縣尉陰奉,親自派兵把守,嚴密戒備。
當時,綠林、舂陵聯軍,分頭行動,分為幾路人馬,乘勝反擊官軍。
由柱天都部劉縯與族兄劉賜等將領,親自率領漢軍主力,前去攻打湖陽縣城。
由劉縯的三叔劉歙、堂弟劉終父子等舂陵家族子弟,率領漢軍一部,攻打唐子鄉。
綠林軍主力,由王匡、王鳳、陳牧等將領統領,則負責掃蕩附近鄉聚以及小鎮,阻遏官軍援軍。
聯軍首領柱天都部劉縯,王匡、王鳳兄弟等,分撥已定,各軍各就各位,分頭行動了起來。
6
湖陽縣,是劉縯的舅舅樊宏、樊丹的家鄉。而堂兄劉賜的妹妹劉茵,正是樊宏的妻子。棗陽縣的舂陵劉氏家族與湖陽縣的樊氏家族,可謂親上加親。
自然而然,作為舂陵家族戚屬的樊氏家族,也收到了舂陵劉縯諸兄弟起兵反莽的牽連。
當綠林軍、舂陵漢軍聯軍,進攻湖陽縣城之時,劉縯的舅舅樊宏的樊氏家族,也因此突然遭遇到了湖陽縣官府的報複,樊氏家族全家老小,遇到了生命危險。
劉秀的舅舅樊宏、樊丹諸兄弟,年輕時就因具有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誌向,而聞名湖陽縣鄉裏。
湖陽縣尉陰奉,聽說前來進攻縣境的漢軍,是由柱天都部劉縯與族兄劉賜等舂陵家族子弟率領以後,立即派遣湖陽縣土兵,嚴密守衛湖陽城池,防止漢軍的進攻。
湖陽縣尉陰奉,知道漢軍人多勢眾,敵眾我寡,士氣正旺,單憑湖陽一縣的兵力,根本就無力抵抗漢軍進攻。
情急之下,湖陽縣尉陰奉,一方麵向駐守在南陽郡郡城宛城的前隊大夫甄阜求援;另一方麵,湖陽縣尉陰奉,還把樊宏的妻子(即劉賜的妹妹)以及他們的兒女,統統抓了起來,當作人質,以要挾柱天都部劉縯與族兄劉賜退兵。
湖陽縣尉陰奉,是湖陽縣本地人,當然已經十分清楚,樊宏、樊丹兄弟與劉縯諸兄弟的甥舅關係。
所以,湖陽縣尉陰奉,除了將樊宏的家屬,作為人質外,還命令樊宏立即出城,前去說服劉縯,要劉縯立即退兵,並威脅道,如果漢軍不退兵,就會將樊宏的家屬,統統格殺勿論。
然而,樊宏大義凜然,義無反顧,卻並沒有屈服於湖陽縣尉陰奉的要挾。
樊宏不僅沒有按時回到湖陽,去向縣尉陰奉,回話複命,而且還留在了劉縯的漢軍之中,與漢軍將士一道,著力攻打湖陽城池。
湖陽縣尉陰奉,聞聽樊宏的反叛舉動之後,心裏愈加憤怒,決心以附逆罪,懲罰樊氏家族全家老小。
湖陽縣尉陰奉,遂命令部下的守軍將領,屬下官吏,立即前去監獄之中,殺掉樊宏的妻子兒女,以懲戒那些反叛者以及與叛賊劉縯等有牽連的人士。
可是,湖陽縣裏,長吏以下的大多數官吏士卒,都非常清楚各地的局勢,仰慕樊宏一家的為人處事,十分同情,樊宏一家的遭遇。
他們不僅堅決不肯執行,湖陽縣尉陰奉的命令,反而與湖陽士紳商議,如何援救樊氏家族一家。
湖陽士紳們協商完畢,遂一道前去,說服湖陽縣尉陰奉說道:
“縣尉大人:
樊重、樊宏父子,一向以禮義恩德,遍行於鄉裏。我們湖陽縣裏的很多人,都曾經享受過他們樊家的恩惠。
如今,盜賊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不可隨意招惹。如果大人貿然決定,處死樊宏,不僅是一種忘恩負義的可恥行為,而且勢必會激起盜賊的憤怒,招來更大的報複行動,湖陽城池,將會玉石俱焚,化為齏粉。
屬下等建議縣尉大人,不如暫時繞過樊氏一家。即使樊宏他們一家,犯有叛逆之罪,也應當等朝廷平定舂陵叛賊之後,再依法去進行審判處理。實在不宜,不顧局勢,招惹盜賊憤怒,弄個魚死網破,生靈塗炭,城池盡毀。
請縣尉大人三思!”
湖陽縣尉陰奉生性膽怯,不禁沉思道:
“如今盜賊四起,新莽前途難測。我也要未雨綢繆,給自己和家族,留條後路啊!”
湖陽縣尉陰奉聽後,覺得非常有理,不禁猶豫不決道:
“諸君:
你們的意見,很有道理!我們就暫時繞過樊宏一家,一心一意地防守城池吧!等舂陵盜賊平定以後,再依法處死樊宏一家也不算遲。”
正好當時,圍困湖陽縣城的舂陵漢軍,兵力十分強大,攻打湖陽城池甚急,城池旦夕將破。湖陽形勢,十分危急,湖陽守軍和百姓士大夫的士氣,十分低微,人心惶惶,士無戰心。
湖陽縣尉陰奉,以及官軍將領們,地方士紳,都在思考自保之策,欲為自己及家人留條後路,不敢輕易殺害樊宏的妻子兒女,招來敵人的屠城行為。樊宏的妻子兒女,最終免於一死,被羈押牢中。
不久,綠林、舂陵漢軍聯軍齊心協力,一陣猛攻,終於拿下了唐子鄉、聯軍大肆屠殺搶劫,攻陷了唐子鄉官軍的軍需倉庫,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
湖陽縣城裏,守衛官軍的形勢,更加危急。
聯軍首領柱天都部劉縯,見強攻湖陽縣城,久久無效,開始考慮運用計謀智取。
柱天都部劉縯,於是招來舂陵宗室兄弟劉終等漢軍將領,商議智取湖陽之策。劉終是三叔劉歙的兒子,與劉秀年紀相仿,是劉秀兒時好友。
堂弟劉終等豪傑得令,立即行動起來。
劉終等,經過一番化裝,詐稱江夏郡官吏,巡視地方,遭遇盜賊,無法前行,請求進城暫避。
湖陽縣尉陰奉,正在危急之中,渴望周圍郡縣官軍救援。見江夏郡官吏一行,前來視察,湖陽縣尉陰奉,如遇救兵,不辨真假,遂表示同意。
劉終一行,大隊人馬,終於十分順利地進入湖陽縣城,與湖陽城裏的豪傑義士,裏應外合,用計誘殺了湖陽縣尉陰奉,接應漢軍主力入城。
官軍首領湖陽尉陰奉,被劉終用計誘殺,湖陽守軍,群龍無首,頓時崩潰,義軍最終順利地奪取了湖陽縣城池。
綠林、舂陵聯軍連戰連捷,威震四方,漢軍士氣,更加高漲。在數次作戰行動中,綠林、舂陵聯軍,大肆四處搶掠,收獲頗豐。
不料,奪取湖陽縣城的戰事,剛剛結束,卻因為戰利品分配等諸多問題,聯軍所屬的綠林軍與舂陵劉家軍兩支部隊,發生了一場火拚,差點讓聯軍走向分裂滅亡。
新興的舂陵漢軍,麵臨一場生死存亡的嚴峻的考驗,檢驗著舂陵漢軍將領們的遠見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