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討子輿巾幗立功 伐漢賊諸將稱雄

字數:12873   加入書籤

A+A-


    1

    當初,劉秀的父親劉欽,在南頓官衙,因病去世之時,老三劉秀才剛剛九歲,而劉秀的妹妹劉伯姬,才剛剛四歲。

    兄弟姊妹幾人,相依為命,感情很深。

    成人以後,妹妹劉伯姬,繼承家族的優良基因,長得是亭亭玉立,美貌可人,而且武藝高強,性格剛烈。

    大哥劉縯聚義,漢軍在小長安聚失利之時,劉伯姬親眼目睹,二姐劉元,以及二姐劉元的三個幼小的女兒,慘死於新莽官軍的屠刀之下,義憤填膺,悲痛欲絕,決心為二姐母女四人,報仇雪恨。

    舂陵漢軍失利,退守棘陽縣城,士氣不振之時,劉伯姬決定,親自動手,給舂陵漢軍,繡製四麵大旗,以激勵漢軍將士,勇猛作戰,痛擊官軍。

    當時,義軍隊伍,資金窘迫,連多餘的布帛都沒有。

    於是,劉伯姬擦幹悲傷的眼淚,從母親樊嫻都,給她準備嫁衣的布料中,選了四麵黃錦,用做旗麵,選配了五色彩線,繡起了義軍的大旗。

    時值臘月三十日,柱天都部劉縯統領的漢軍,將要進軍攻擊前隊大夫(南陽郡守)甄阜和屬正梁丘賜統領的郡縣官軍。

    聯合大軍誓師出征之前,劉伯姬興高采烈地跑上點將台,親手將那四麵黃絹大旗,獻給了漢軍主帥柱天都部劉縯。

    大哥劉縯一見,高興萬分,連聲讚揚道:

    “好妹妹!好大旗!你的這麵旗幟,繡得太及時了!大張了漢軍氣勢!”

    漢軍將士們一見大旗,也是激動萬分。

    隻見四麵黃絹大旗,前麵是朱雀旗,後麵是玄武旗,左麵是青龍旗,右麵是白虎旗。

    每個大旗之上,還都繡了個鬥大的“漢”字,在寒風中嘩嘩作響。

    立時,全場沸騰起來,士氣大振。

    2

    如今,眼見敵將李珺的氣焰,如此囂張,不可一世,根本沒有把漢將看在眼裏,劉伯姬早已怒火萬丈。

    劉伯姬還沒等偏將軍銚期,施展出自己的真功夫來,就迫不及待地上陣,挑戰李珺。

    偏將軍銚期,知道大司馬妹妹劉伯姬,剛烈的個性,眼見伯姬上前,他就拍馬走開,坐觀壓陣。

    不料,劉伯姬與李珺交手,竟然沒有幾招,就敗下陣來,拍馬落荒而逃。

    偏將軍銚期大驚,急忙上前接應,大喊道:

    “哎呀,大事不好!伯姬戰場被俘,我將如何向大司馬主公交差呢?”

    前將軍耿純,在城樓上看見,也急忙下城,騎上自己的戰馬,奔出城門,率領漢軍將士,前去接應劉伯姬。

    李珺見女將劉伯姬逃竄,心中暗喜,不知是計,戒備之心,蕩然無存。

    李珺狂喜不已,急忙縱馬,緊追伯姬,欲捉拿大司馬劉秀妹妹劉伯姬,作為人質,要挾劉秀。

    3

    眼看敵將李珺上當,巾幗豪傑劉伯姬,悄悄地取弓搭箭,欲射敵將李珺。

    正在這時,前將軍耿純、偏將軍銚期,兩員漢將,已經飛馬趕來,欲增援劉伯姬。

    偏將軍銚期馬快,衝在頭裏。

    銚期迎著李珺,大喝一聲,趁李珺躲避劉伯姬箭矢之時,立刻將李珺,斬於馬下。

    前將軍耿純見狀,揮軍大擊賊軍。城上漢軍,歡聲雷動,大聲吆喝助陣,趙漢軍將主將當場被斬,大驚失色,陣營動搖。

    得知趙漢軍將主將李珺,陣前被斬,大司馬劉秀,急忙下令,命令漢軍,從四門出擊,反擊圍城賊軍。

    趙漢將士,親眼看見自己的主將李珺陣亡,那些趙漢將士,立即軍心渙散。

    在漢軍主力的反擊之下,趙漢將士,兵無鬥誌,一哄而逃,逃了個幹幹淨淨。

    鄗城之圍,順利得解。

    4

    想起鄗城之戰,劉秀就興奮不已,為漢軍將領們有勇有謀的默契配合,感到由衷的高興。劉秀自己,也躍躍欲試,欲上陣參戰,痛擊趙漢軍隊。

    到了更始帝二年(公元24年)二月底,軍事形勢,對大司馬劉秀,是越發地有利起來了。

    二月底,更始帝聞聽劉子輿自立,深知是玄漢大敵,不可輕視,遂下旨,派尚書令謝躬等擔任主將,率領綠林豪傑馬武等六位將軍,統領漢軍,前來協助大司馬劉秀,一同圍攻困守邯鄲的劉子輿。

    尚書令謝躬率領的六位玄漢將軍,數萬漢軍將士,從西京長安方向過來,先行進攻,邯鄲的趙漢軍隊,卻毫無進展,沒有占到絲毫的便宜。

    尚書令謝躬自知兵力不濟,無可奈何,隻好率領自己的大軍,繼續北上,與堅守廣阿城、鄗城等地的大司馬劉秀的軍隊匯合。

    兩軍會師以後,漢軍兵力,更加強大。

    大司馬劉秀見趙漢京師邯鄲,防守非常嚴密,不容易攻克。

    劉秀遂與尚書令謝躬商議,改變戰術和策略,決定兩軍配合,放棄進攻,趙漢軍隊嚴密堅守的邯鄲,兩軍轉而,一同向北,首先去攻克得而複失的巨鹿城,掃清邯鄲外圍。

    5

    然而,漢軍聯軍,數次進攻巨鹿城,卻屢戰屢敗,進展卻並不順利。

    兩路漢軍,包圍趙漢軍隊堅守的巨鹿城池,已經一月有餘,多次圍攻,也依然不能取勝。

    邯鄲趙漢皇帝劉子輿,不甘心自己被動挨打,命令自己的大將,拚死進行抵抗,利用各種計謀,去反擊漢軍。

    劉子輿、劉林、李育、張參等趙漢君臣,先是派出自己的部下大將,率軍去襲擊漢軍的大本營、後方補給基地之一的信都郡。

    信都郡守衛空虛,無法抵禦趙漢軍隊強攻,一時失守,落入趙漢軍隊手中。

    得知信都郡失守,劉秀焦急萬分,擔心影響士氣,急忙命令漢軍將領,速速收複信都郡。

    6

    想起漢軍的後方基地信都郡,被趙漢劉子輿的軍隊偷襲攻占的危險經曆,劉秀的心中,越發驚懼不安,整日裏憂心忡忡,擔心大軍的軍心不穩,最終功敗垂成。

    起初,大司馬劉秀,率領自己的親信部屬約二百人,進入信都郡以後,在信都郡郡守任光、和成郡太守邳彤等人的支持擁戴下,逐漸在信都郡,站穩了足跟。

    不久,大司馬劉秀,就親自率領“後大將軍”兼和成郡太守邳彤,“左大將軍”信都郡郡守任光等漢軍將領,開始了討伐邯鄲劉子輿的戰役。

    那時,各次戰役,進行得都十分順利。僅僅十天時間,漢軍就攻下了劉子輿占領的很多城池,威震河北。

    趙漢皇帝劉子輿君臣,當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積極反擊大司馬劉秀的進攻。

    就在漢軍,高奏凱歌之時,劉秀的大後方,討伐劉子輿的大本營信都郡,卻發生了這一場巨大的變故,被趙漢軍隊偷襲,端了劉秀的老窩。

    當時,漢軍雖然節節勝利,但戰線越拖越長,兵力開始十分的緊張。

    漢軍主力大軍,開拔到討伐劉子輿的前線以後,信都郡守衛的兵力,自然就顯得十分的薄弱,防守也非常空虛。內奸趁機在城裏作亂,後方基地的壓力更大。

    信都城裏,有個豪族大姓子弟名叫馬寵,在信都郡裏,很有威信,依附者甚多。

    劉子輿於是派人,用高官厚祿,去利誘豪族馬寵,聲稱要晉封馬寵,為信都王。

    馬寵聽了高官厚祿的誘惑,自然十分動心。

    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之下,馬寵同意,背叛玄漢大司馬劉秀,配合劉子輿,攻占信都城。

    見馬寵歸順趙漢朝廷,趙漢劉子輿、劉林君臣大喜,立即抓緊時間,采取行動。

    劉子輿抓住機會,派遣自己部下的大將,偷襲漢軍的大本營信都郡,希望斷了玄漢大司馬劉秀的後路,讓大司馬劉秀,進退失據,軍心動搖。

    劉子輿的軍隊,迅速兵臨信都郡城之下,發動突襲。

    信都郡豪強馬寵,見時機成熟,於是聯合傾向邯鄲趙漢的其他豪強大姓,裏應外合,打開了信都的城門。

    劉子輿的軍隊,順利地攻占了信都郡城。一夜之間,信都郡郡城,就被劉子輿的大軍,完全控製占領。

    劉子輿的軍隊將領,在信都郡豪強馬寵等人的配合之下,采取抓捕行動,逮捕了玄漢大司馬劉秀任命的信都郡代理太守宗廣等玄漢官吏將士。

    和成郡太守邳彤的父親、叔父,弟弟和妻子兒女,以及郡長史李忠的母親和妻子等留守信都的漢軍官員將士的家屬,也難以幸免,全部身陷囹圄。

    馬寵和趙漢將領,還誘惑逼迫漢軍將士的家屬屈服歸降,以動搖漢軍將士軍心。

    於是,馬寵和趙漢將領,命令官吏和將士家屬,寫信給和成郡太守邳彤和長史李忠等官吏,勒令和成郡太守邳彤和長史李忠以及漢軍將士,立即投降邯鄲趙漢。

    否則,將會把信都官吏、將士的家屬,統統格殺勿論,不留下一個活口。

    馬寵有個弟弟馬奎,也在漢軍中任職,擔任右大將軍李忠帳下的校尉。

    得知信都郡,因馬寵做內應,而造成了信都郡城市的陷落,官吏將士家屬,落入敵手,右大將軍李忠,非常憤怒。

    長史李忠,立即下令,把馬寵的弟弟校尉馬奎等人抓來,進行嚴厲審訊。

    馬寵的弟弟馬奎,被漢軍將士抓來以後,當著馬奎之麵,右大將軍李忠,聲色俱厲地訓斥馬家,不顧大義,背恩反叛大漢的行為。

    馬奎仗恃馬家的威勢,強詞奪理,堅決為自己的哥哥馬寵,進行辯護。

    李忠更加憤怒,隨即下令,把馬寵的弟弟馬奎就地處決,梟首示眾,以警告那些反叛者。

    當時,聽到豪族子弟馬奎,將會被主將李忠,就地處決。李忠手下的將領們,都十分擔心驚恐,紛紛前來,勸解李忠道:

    “大將軍:

    屬下私下以為,誅殺馬奎,恐怕不妥。這樣做,恐怕會激怒馬寵。現在你和將士們的親屬,妻子兒女等,都還在叛將的手裏。

    大人一怒之下,殺了馬寵的弟弟馬奎,是不是有點兒過份了吧?這樣做,恐怕會激怒叛賊啊!”

    李忠態度堅定地回答部屬的勸諫道:

    “諸君:

    如果縱賊不誅,則是首鼠兩端,心懷二心啊!如此的話,盜賊將會更加瘋狂任性,肆無忌憚,最終會影響我們,討敵的士氣的啊!”

    大司馬劉秀,聽見部屬們講述李忠處理這件事情的始末以後,讚揚李忠道:

    “右大將軍忠心耿耿,不愧為國之忠良啊!傳令下去,迅速派兵,支援信都,務必盡快收複信都郡,想盡千方百計,拯救官吏以及將士家屬。”

    起初,信都郡長史李忠,跟從大司馬劉秀,攻打信都郡的屬縣苦脛縣。

    苦脛縣的趙漢軍隊,頑強抵抗,漢軍經曆浴血奮戰,才終於艱難地占領了苦脛縣。

    漢軍將領,憤怒苦脛縣官吏將士的頑強抵抗,大肆燒殺搶掠,甚至屠城。

    戰事以後,大司馬劉秀,會合諸將,詢問漢軍將領們各自的戰績道:

    “諸君:

    這次大戰,你們戰功赫赫,收獲頗多,心裏可否滿意?請問諸君,你們搶掠到了哪些財物,說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七嘴八舌,紛紛自炫其功。隻有右大將軍李忠,沒有掠奪百姓的財物,默不作聲。

    劉秀特別欣賞,右大將軍李忠,愛惜百姓、禁止將士燒殺搶掠的行為,欲在全軍申明軍紀,禁止侵掠百姓,遂對諸將說道:

    “諸君:

    這次戰鬥,你們各部的收獲,一定很多很多很多吧!而仲都卻一無所有,你們有什麽想法呢?

    我想特別地賞賜仲都一些財物,以獎賞仲都,嚴明軍紀、約束將士搶掠的行為。你們不會,有什麽怨恨,說本司馬偏心吧?”

    “大司馬處事公正,一片公心。我們的收獲,已經很滿意了,還貪心什麽呢?”

    諸將見劉秀獎勵李忠,皆知道是什麽緣由,有些羞愧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好了!

    來人啊,把本司馬所乘的大驪馬,及繡被衣物,賞賜給右大將軍,作為補償,以褒獎右大將軍,不肆意搶掠百姓的善舉。”

    右大將軍李忠,十分感激,越發對劉秀忠心耿耿。

    不久,漢軍節節勝利,前線的緊張局勢,終於有了一些緩解,得以有機會解救信都郡。

    劉秀十分關心信都郡官吏將士家屬的安危,遂專門召見李忠,對李忠說道:

    “仲都啊,現在我們的大軍,已經勝利了。將軍您可以率領,你自己的部隊,回到信都郡,去營救你的娘親、妻子、兒女和親屬朋友遊擊將士們的家屬了。

    哪怕懸賞千萬錢,也要讓官員、百姓一道,幫助你,去營救你的所有的親朋好友和將士們的親人。

    所需的營救費用,一律從我這個大司馬這兒直接領取,你不用有絲毫的擔心和顧慮。”

    李忠對劉秀的關心,感激涕零,心裏十分感動,坦率誠懇地對劉秀說道:

    “感謝明公,對我李忠的大恩大德。我李忠隻想,更好地報效國恩,不敢顧及我的家人親屬。”

    其時,和成郡郡守邳彤,也收到了父親邳讓,在馬寵的脅迫下寫的勸降信。

    父親邳讓,在信中勸解成郡郡守邳彤道:

    “彤兒啊,你趕緊背離長安,歸降邯鄲吧!

    歸降了邯鄲大漢,皇帝將立即封給,你官職爵位,連升三級。如果你不歸降,邯鄲大漢,就會被邯鄲皇帝,誅滅九族。恐怕為父此生,無緣與孩兒見麵了。”

    接到父親邳讓的家書以後,和成郡郡守邳彤,淚流滿麵,悲痛萬分。

    和成郡郡守邳彤,強忍住自己心裏的悲痛,意誌堅定地向父親邳讓回信寫道:

    “父親大人啊:

    孩兒小時候,就常常聽父親大人教誨說道,忠孝難以兩全。為君主服務,很難顧及自己的家庭。

    我們的家人,之所以到了今天,還能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信都,都是大司馬劉公的恩澤啊!

    現在,劉公正在為國家大事,而不懈努力,舍生忘死。我豈能夠有任何私心雜念,隻考慮顧全自己的親人呢?

    父親大人啊,請你理解,孩兒的苦心。”

    那時,大司馬劉秀,見信都郡淪陷賊手,非常擔心,遂派遣信都郡太守任光,親自率兵回軍,前去援救信都郡。

    不料,信都郡太守任光,統領的部屬將士,他們的家屬子弟,大都在信都城裏居住。

    受到劉子輿的脅迫,在進軍信都郡的路上,信都郡太守任光統領的將士,紛紛逃亡,前去歸降了劉子輿,請求庇護。

    信都郡太守任光,見自己的將士逃離,大勢已去,隻能帶領自己的親信將士,無功而還,回去向大司馬劉秀匯報。

    恰在此時,劉秀吉人天相。

    更始帝派遣的尚書令謝躬,率領馬武等七位將軍,前來幫助大司馬劉秀,對抗邯鄲劉子輿,已經抵達河北前線。

    大司馬劉秀與尚書令謝躬兩軍聯合,采取一致行動,終於收複了信都郡,趙漢軍隊,急忙撤離。

    信都城在短暫淪陷以後,終於重新回到了大司馬劉秀的手裏。

    信都郡長史李忠、信都郡太守邳彤等官吏將士的家屬,最終才得到了保全,幸免於難。

    見信都郡順利收複,劉秀擔憂的心理,稍稍緩解。

    於是,劉秀下令,派遣信都郡郡長史李忠,回到信都郡,代理信都郡太守之職,鎮撫信都。

    代理信都郡太守李忠,回到信都郡裏以後,大肆收捕內奸,將郡中那些,曾經投靠邯鄲趙漢的豪族大姓馬氏家族等首惡,誅殺了數百人,信都郡才終於得到了安定。

    等到信都郡守任光,重新回到郡裏任職以後,李忠就自己辭職,請求恢複自己的原職,繼續擔任信都郡郡都尉一職,輔佐信都郡郡守任光。

    7

    更始帝二年(公元24年)三月,邯鄲趙漢皇帝劉子輿,見重鎮巨鹿郡,被玄漢朝廷派遣的尚書令謝躬統領的漢軍七位將軍所圍,心裏非常擔心。

    劉子輿立即下令,派遣手下得力大將倪宏、劉奉等,率趙漢軍將士數萬人,前去援救被圍的巨鹿城。

    大司馬劉秀,很快得知了邯鄲軍隊的動向。

    劉秀當然不會允許,劉子輿的這支強大的援軍,與巨鹿城裏的趙漢守軍,聯合在一起,對抗漢軍。

    大司馬劉秀聞訊之後,親自率領漢軍部隊,急急忙忙地前去,截擊增援的敵人。

    漢軍在南巒(今河北巨鹿北)縣一代,與劉子輿的得力大將倪宏、劉奉等統領的軍隊遭遇。

    兩軍當即展開了決戰。

    麵對咄咄逼人、來勢洶洶的邯鄲倪宏、劉奉大軍,劉秀也不甘示弱。

    劉秀迅速派出了手下的得力幹將偏將軍鄧禹、銚期、景丹等漢軍將領,率領漢軍的精銳部隊,迎戰邯鄲倪宏、劉奉大軍,務必要全殲增援巨鹿郡的邯鄲劉子輿援軍。

    應戰之初,劉秀就已經設下計謀,打算故意不敵,主動退卻,引誘敵軍,掉進自己的陷阱。

    偏將軍銚期,緊緊跟隨著主將大司馬劉秀,與劉子輿的大將倪宏、劉奉,大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縣南)城下。

    趙漢軍隊,初來乍到,士氣非常旺盛。漢軍按照大司馬劉秀的誘敵部署,故作不能夠抵禦,有序向後敗退。

    邯鄲劉子輿部下的將領倪宏、劉奉等果然中計。趙漢軍將領,不知是計,率軍緊緊追趕漢軍。

    不料,漢軍的誘敵之計,最終卻變成了真正的敗退。

    趙漢軍隊,趁勢猛攻漢軍。漢軍損失慘重,士氣低落,陣勢混亂,漸漸不能夠抵禦。

    偏將軍銚期,見漢軍陣營不穩,局勢混亂,形勢非常危急,大呼不妙。

    偏將軍銚期,急忙身先士卒,率領自己的部將,衝入敵軍戰陣,前去迎戰趙漢軍隊,阻遏趙漢軍隊的進攻。

    偏將軍銚期,衝鋒陷陣,奮力拚殺,親自斬殺了五十餘趙漢軍將士,才鼓舞了漢軍士氣,暫時穩住了漢軍陣營,製止了漢軍將士的無序撤退。

    在與趙漢軍激戰之中,偏將軍銚期的額部受創,身受創傷,血流滿麵,麵容十分恐怖。

    偏將軍銚期,急忙用自己的頭巾,擦幹臉上的血跡。等衛士幫助自己,稍稍包紮一下自己的傷口以後,銚期就又整裝再戰,率領漢軍將士,重新衝勇猛地了上去。

    漢軍士卒,見主將偏將軍銚期,奮勇爭先,亦不甘落後,拚死抵禦趙漢軍隊的進攻。漢軍陣勢,才漸漸穩定下來,沒有由無序的撤退,變成全軍潰敗。

    漢軍的陣勢,終於穩固,趙漢軍隊的士氣受挫,偏將軍銚期,才放下心來。

    見各部終於準備就緒,反擊時機終於成熟。

    大司馬劉秀當即下令,命令大將景丹等上穀郡、漁陽郡悍將,率領上穀、漁陽兩郡突騎部隊,及時投入戰場,反擊劉子輿的大將倪宏、劉奉統領的援軍。

    大司馬劉秀,眼見上穀、漁陽兩郡突騎,英武神勇,奮勇向前,興奮不已,對著部將,大聲地讚歎道:

    “諸君:

    我早就聽說,上穀、漁陽兩郡的突擊部隊,是天下最有名的精銳部隊。

    如今,本司馬親眼看見,豪傑們的壯舉,感慨不已。兩郡突騎,真是名不虛傳,實在令人興奮!”

    上穀、漁陽兩郡突騎將士,聞聽大司馬劉秀的褒獎,個個欣喜萬分,越發鬥誌昂揚。

    倪宏、劉奉等將領統領的趙漢援軍大敗,趙漢援軍將士死傷縱橫,漢軍斬敵首數千級,遂大破劉子輿(王郎)的援軍。

    漢軍乘勝追擊,追殺倪宏、劉奉等將領統領的趙漢援軍到了十餘裏之外,才罷休。

    不久,戰事勝利結束,大司馬劉秀,率領隨從將領,前去視察各部營壘。

    路過偏將軍鄧禹的軍營之時,偏將軍鄧禹立即為劉秀奉上,自己親自烤製的魚快。

    劉秀一邊津津有味大口地嚼著,一邊與將士們閑聊,吃得興高采烈、談得神采飛揚。

    那時,巨鹿郡官吏百姓,因為漢軍將士,新破大敵,都成群結隊前來,圍觀漢軍將士的威勢。

    巨鹿郡官吏百姓,看見大司馬劉秀,一邊吃魚,一邊慰勞勉勵吏士,十分威嚴。

    巨鹿郡官吏百姓,欣喜不已,在旁邊議論紛紛,大聲讚揚大司馬劉秀道:

    “大司馬劉公,禮賢下士,愛護百姓,軍紀嚴明,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真是天人啊!

    如此正義之師,王者之師,怎麽不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呢?百姓幸甚!天下百姓有救了。”

    大司馬劉秀以及偏將軍鄧禹等部屬將士聽了,皆欣喜不已,深知民心已經向著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