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彭寵反叛劉秀醒 未雨綢繆謀南征

字數:15693   加入書籤

A+A-


    1

    建武二年(公元26年)的二月之時,劉秀帶著自己的妻子貴人陰麗華,正在洛陽東北方向的修武縣、聞喜縣(河南獲嘉縣)一帶巡視,安撫地方州郡。

    這個時候,漁陽郡郡守彭寵,自立為燕王,占據漁陽郡,攻打幽州牧朱浮的州牧諸地薊城的消息,傳到了修武。

    朝會之時,聽到這個令人震驚而不幸的消息,劉秀大吃一驚,心裏是既焦急而又後悔。

    彭寵的公開叛離,讓近段時間以來,一直順風順水的劉秀,清醒了許多,急忙對著大司空宋弘等群臣,心急火燎地自責道:

    “哎呀,諸君,大事不好。從彭寵的反叛之中,朕應該敏銳地意識到,朕這個新興的大漢王朝,依然十分脆弱,朝廷麵臨的局勢,依然非常嚴峻。

    朕怎麽能夠驕傲自大,以為天下,已經太平,可以安享太平無事的日子了呢?”

    劉秀得意洋洋的心理,更漸漸地趨於冷靜。

    麵對著漁陽郡彭寵叛離,而漁陽郡附近郡縣、東都洛陽京畿要地,盜賊以及各種反叛勢力,蠢蠢欲動的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劉秀開始反省自己。

    見皇帝焦慮不安,大司空宋弘等大臣急忙安慰道:

    “陛下勿憂!彭寵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反叛陛下,沒有民心支持,不會長久的!”

    劉秀聽了,稍稍安心,急忙對著大司空宋弘等大臣將領,檢討自己的失策說道:

    “諸君:

    你們說得很對!

    彭寵的反叛,都怪朕啊!都是由於朕的傲慢與疏忽,不再縝密的決策,才製造了像彭寵這樣的,本不該出現的對手啊!

    想當初,朕對待李軼、朱鮪諸人,那種大度和智慧,究竟丟到哪裏去了呢?

    為什麽在處理彭寵這件事情上,朕會如此顢頇昏庸,是非不分、偏聽偏信呢?

    難道朕,真的是被勝利,衝昏了自己的頭腦了嗎?”劉秀當著大司空宋弘等大臣將領之麵,不住地反思著自己的所作所為道。

    “諸君:

    任何忠貞之士,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是無法阻擋,奸人讒言陷害的利器的。

    回想當年,朕從伯升大哥,與朕自己的切身遭遇中,就已經吸取了教訓,應該早就明白了這些道理。

    都怪朕處理彭寵這件事情,太過偏心,太過不以為然,沒有引起重視,才釀成了今天的亂局和慘禍啊!

    朕將自己的私人感情,淩駕於國家大事之上,怎麽能夠不誤入歧途,壞了朝廷大事呢?

    不瞞諸君,朕與叔元(朱浮),早年就已經認識,相交甚深。

    我們君臣之間,更加親近、更加密切的特殊關係,不知不覺中,就使朕失去了理智,把自己感情的天平,偏向了叔元,完全聽信了叔元的一麵之詞。

    朕再也不能公正、明智地處理,伯通與叔元之間的矛盾和隔閡,以致釀成了大錯。

    更不用說,如何合理地解決,因為伯通與叔元之間的意見分歧,而引發的種種問題了啊!

    朕這樣做,怎麽能夠稱得上,是堯舜之君,賢明之君呢?

    現在,朕冷靜地想來,當時伯通上疏朝廷,希望與叔元一同上京對質的要求,實在是並不過分啊!

    朕對待大臣部屬的態度,為什麽已經不再如從前那樣,推心置腹,坦誠相待,信任備至了呢?

    君臣隔閡,上下不能夠交心,才造成了如今,伯通公開反叛朝廷,攻打叔元的嚴重事件啊!

    請問諸君,如今,朕該怎麽去解決,這些當務之急的問題呢?

    朕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夠籠係住,因為彭寵的反叛,而喪失掉的河北人心呢?”

    劉秀越想越焦慮,不住地責備自己道。

    大司空宋弘聽了,也很擔心皇帝因擔心彭寵反叛之事,而影響朝廷決策,造成新的反叛禍亂。大司空宋弘,急忙再次出言,安慰勸說劉秀道:

    “陛下:

    彭寵反叛,雖然令人憂慮,但臣私下以為,平定漁陽郡彭寵作亂,還不是朝廷的當務之急。

    請陛下一定要記住,凡事必須,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能再意氣用事了。

    如今,東都洛陽四周的郡國縣邑,也並不太平,直接影響朝廷的穩定和治理。

    那些有實力的各種規矩勢力,無不虎視眈眈,時刻威脅著新興王朝的安寧。

    而西京長安三輔的形勢,也更加地嚴峻。

    臣私下以為,解決眼前東都西京麵臨的問題,才是陛下的重中之重,是最緊迫的事情。

    臣私下以為,如果陛下,不改變自己大局已定的錯誤想法與做法,及時而且果斷地處理,那些突發的事件,勢必會造成惡性循環的結果,引來更大的問題啊!”

    大司空宋弘的話,更加警醒了劉秀。想到這些可怕的後果,劉秀的思緒,更加不寧,急忙稱讚宋弘的提醒道:

    “大司空大人言之有理。朕一定要努力地控製自己輕狂得意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采取怎樣縝密的措施,去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

    多謝大司空大人的意見和建議。讓朕先單獨思考以後,再與諸君細細商議。

    請諸君時時提醒朕,朕十分感激。”

    送走大司空宋弘等大臣將領以後,劉秀陷入了沉思。他一邊忙碌地批閱著,文武百官的奏章,一邊苦苦地思索對策。

    2

    實際上,劉秀、宋弘君臣的憂慮和擔心,並非多餘,而是有非常迫切的現實原因。

    那時,長安及其長安三輔地區,雖然號稱,已經被大司徒鄧禹統領的西征漢軍占領。

    但實際上,大司徒鄧禹統領的西征軍的軍力有限,控製範圍,並不能夠遍及,所有的長安三輔及其周圍郡縣。

    長安及其三輔地區,割據勢力眾多,局勢很是不穩。大司徒鄧禹是愁眉不展,劉秀也很不放心,十分擔憂。

    西京長安附近的郡縣,很多依然是處在戰爭的漩渦中。有的依然效忠玄漢或者忠於赤眉大漢等其他勢力,還需要劉秀的漢朝廷君臣,去著力地攻占與經營。

    不說別的,就連與劉縯、劉秀兄弟的關係,一直十分親密,幾乎親如兄弟的舂陵侯家族子弟漢中王劉嘉,也依然還沒有,要歸順劉秀的洛陽漢朝廷的意思,更不用說,其他割據勢力了。

    當時,作為劉秀父親劉欽養子的漢中王劉嘉,把自己的漢中王王府,安置在南鄭(陝西南鄭),依然繼續效忠玄漢朝廷,處於割據狀態,並沒有效忠劉秀的洛陽漢室。

    3

    劉嘉字孝孫,是劉秀的舂陵侯家族的族兄,劉秀之父南頓令劉欽的養子。

    劉嘉的父親劉憲,是舂陵侯劉敞的同母弟弟。而劉嘉的父親劉憲,死得很早,劉嘉還未成年,劉憲就已經去世。

    劉嘉少年喪父以後,劉縯、劉秀的父親南頓令劉欽,見劉嘉成為孤兒,非常可憐,就做主把劉嘉,接到了自己的家裏,親自撫養他,視劉嘉如親生兒子一般。

    劉嘉長大成人以後,南頓令劉欽,讓劉嘉與劉秀的大哥劉縯一道,遊學長安,學習了《尚書》、《春秋》等儒家典籍。

    劉嘉性情仁厚,是個敦厚善良、滿腹經綸,又循規蹈矩的人。劉嘉喜歡看書學習,與劉秀三兄弟一道,長大成人,關係十分親密。

    早年在劉縯、劉秀兄弟,率先在舂陵起兵以後,作為舂陵宗室子弟的劉嘉,也積極響應,追隨自己的堂兄柱天都部劉縯,堂弟劉秀等舂陵侯宗室兄弟,起兵南陽,跟隨柱天都部劉縯、劉秀兄弟的舂陵軍一道,四處征戰,為玄漢朝廷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勳。

    起初在舂陵起兵之時,柱天都部劉縯,統領的漢軍直屬兵力很少,主要由舂陵侯家族為主的貴族子弟、親戚朋友和家裏的奴仆組成,大約有八、九千人左右的人馬。

    見舂陵漢軍,勢單力薄,難成大器,總指揮柱天都部劉縯,心裏非常著急,常常憂慮得寢食難安。

    於是,劉縯派遣與自己關係親密,很受信任的堂弟劉嘉、劉賜等宗室諸兄弟,親自出馬,前去說服綠林軍下屬的新市兵、平林兵諸部,希望綠林軍與舂陵漢軍一道,聯合作戰,一道對抗新莽官軍。

    在劉嘉、劉賜等宗室兄弟的遊說下,綠林軍下屬的新市兵、平林兵諸部,同意與舂陵劉家漢軍結盟。柱天都部劉縯,見狀大喜,於是舂陵漢軍,最終與綠林軍,結成了反莽盟友。

    所以,後來的綠林漢軍主力,實際上大多數將士,都是來源於綠林軍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三部。

    這也是綠林漢軍,作為首倡聚義的舂陵劉家宗室兄弟劉縯等,沒有能夠完全掌控綠林漢軍軍隊大權,一直受綠林軍影響和支配的根本原因,也為大司徒劉縯的被殺,留下了隱患和伏筆。

    在小長安聚一戰中,柱天都部劉縯統領的綠林漢軍,吃了一場大敗仗,劉嘉的妻子和孩子,都被新莽官軍殺害了。

    更始帝登基以後,嘉獎宗室兄弟劉嘉,對於興漢的貢獻和功勞,封劉嘉為偏將軍。

    等到綠林漢軍,攻打南陽郡城宛城之時,偏將軍劉嘉,再次立下大功。

    奪取宛城以後,更始帝品評部下將領的功勞,賜封劉嘉,為興德侯,又遷為大將軍,地位在同樣是舂陵侯家族宗室兄弟的太常偏將軍劉秀等人之上。

    更始帝定都西京長安以後,開始大封同姓、異姓的功臣,為諸王,侯爵。

    因劉嘉屬於血緣親近的舂陵宗室子弟,而又功勞顯著的緣故,更始帝下旨,晉封劉嘉,為漢中王、扶威大將軍。

    劉嘉的地位,更是超越國三老劉良等宗室親人,遠在未封王的破虜大將軍劉秀的職位之上。

    受封漢中王以後,劉嘉於是持符節,前往漢中王的封地到任,將漢中國的都城,建於南鄭(今陝西南鄭縣)。

    加上當初,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六月之時,在冠軍縣歸順劉嘉的荊州南陽郡築陽縣人延岑,統屬的部下將士,漢中王劉嘉麾下,擁有部眾數十萬人之多。

    然而,劉嘉管理的漢中郡,也並不太平。

    4

    作為漢中王劉嘉部下的降將延岑,當初跟隨漢中王劉嘉一道,來到漢中郡,協助漢中王劉嘉,管理漢中郡郡縣。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降將延岑,見更始帝的漢朝廷覆滅,各地分崩離析,於是再次起兵,反叛了漢中王劉嘉。

    延岑仗恃自己部下,兵力強大,反攻漢中王劉嘉,率軍包圍了漢中王劉嘉王府的所在地南鄭。

    漢中王劉嘉,見寡不敵眾,率領自己的親軍,突圍逃生,延岑遂占領了漢中郡,自封為“武安王”。

    “武安王”延岑,占領了漢中並不滿足。不久,“武安王”延岑,又乘勝進軍,前去進攻武都(甘肅省成縣)郡。

    此時,是玄漢王朝的柱功侯李寶,駐守武都郡。柱功侯李寶,也是宛城李氏家族子弟,是宛王李通的堂弟。

    玄漢王朝柱功侯李寶,見“武安王”延岑來犯,毫不客氣,立即率軍,奮起反擊。

    “武安王”延岑,不敵柱功侯李寶,大敗逃走。

    但“武安王”延岑,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繼續尋找各種機會,去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

    見攻打柱功侯李寶守衛的武都郡,很不順利,“武安王”延岑,遂改變自己的進攻方向,直撲天水郡,又遭遇西州上將軍隗囂軍隊的阻截。

    其時,成家朝廷皇帝公孫述,也對漢中郡虎視眈眈。見“武安王”延岑,統領大軍,全力以赴,進攻天水郡隗囂之時,公孫述默然大喜,決定及時把握,天賜良機。

    公孫述乘漢中郡郡府南鄭,基地空虛的有利時機,迅速派遣部下的大將侯丹,奪取了“武安王”延岑的老窩南鄭。

    漢中王劉嘉,當然不甘心自己的老巢南鄭,被“武安王”延岑,成家帝國大將侯丹,先後奪取。

    於是,漢中王劉嘉派人,前去說服前玄漢王朝柱功侯李寶,希望與柱功侯李寶聯合,對付共同的敵人“武安王”延岑和侯丹。

    柱功侯李寶,早就認識劉嘉等舂陵侯子弟,是舂陵家族子弟反莽的密友。

    見更始帝被殺,玄漢朝廷覆滅,柱功侯李寶,無處可歸,於是同意歸順劉嘉。漢中王劉嘉,遂任命柱功侯李寶,為王府宰相。

    漢中王劉嘉遂與宰相柱功侯李寶一道,重新集結將士數萬人,從武都郡出發,進攻成家朝廷的大將侯丹,意圖從侯丹手裏,重新奪回南鄭。

    侯丹見漢中王劉嘉,率領大軍來攻,急忙反擊,取得大勝。漢中王劉嘉、柱功侯李寶聯軍受挫,隻好又率軍,重新退回河池與下辨駐守,等待時機。

    武安王延岑的大軍,進攻天水郡的西州上將軍隗囂不利,這時也向河池與下辨一帶轉移,與漢中王劉嘉的軍隊,再次遭遇。

    漢中王劉嘉,對武安王延岑的反叛恨之入骨。漢中王劉嘉,武安王延岑兩軍,再次展開一場激戰。

    但這一次,勝利的天平已經傾斜,老天也已經不再保佑武安王延岑了。

    武安王延岑,沒有南鄭基地的供給,統領的軍隊大敗,再也不能支持,隻好向北,翻越秦嶺,倉皇逃離,進入散關,返抵陳倉等地固守。

    漢中王劉嘉、柱功侯李寶聯軍,乘勝追擊,不斷給予武安王延岑以重創。

    武安王延岑的實力,不斷被削弱,漸漸地不能與漢中王劉嘉抗衡了。

    最終,武安王延岑,在散關被漢中王劉嘉擊敗,隻好再次歸降漢中王劉嘉。

    關中地區,各種割據勢力,就這樣纏鬥不息,沒有停止的時刻。

    眼見關中三輔地區的混亂不堪的局勢,劉秀君臣,憂慮萬分,但又無計可施,不知究竟從何處下手,去剪除關中三輔各種割據勢力,將長安三輔,收歸自己囊中。

    5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中旬,西蜀方麵,公孫述的成家帝國,也在不斷地積極進取,調兵遣將,擴充自己成家帝國的地盤,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

    成家帝國皇帝公孫述,下旨派遣自己的將軍任滿,率軍從閬中南下,攻陷了江州(四川巴縣)等地,再趁勝向東攻擊,攻陷了扞關(四川奉節縣)險關。

    自此,益州地區(四川省以及雲南省北部),幾乎全部收入了成家朝廷公孫述的勢力範圍。

    成家帝國公孫述的實力,越發強大,隨時有可能,進軍中原,與中原各部勢力,一決雌雄,問鼎中原。成家帝國公孫述的崛起,意味著,劉秀的洛陽大漢帝國,又多了一個更加強勁的敵人。

    得知西蜀的成家朝廷,蒸蒸日上的發展前景,劉秀的心裏,更加擔憂和著急。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末,劉秀在文武百官的護衛下,帶著妻子貴人麗華,以及歸降的玄漢朝廷尚書仆射鮑永、馮衍等大臣將領,緊急返駕南下,回到京師洛陽,坐鎮洛陽指揮,商討剪除各地割據勢力的對策。

    6

    當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之時,赤眉漢朝廷軍隊,殺害了更始帝以後,效忠玄漢朝廷的地方郡國,與長安三輔的道路隔絕,與玄漢朝廷失去了聯係,各地玄漢官員,不知道玄漢朝廷的處境究竟如何,隻好各自為政,維持地方的安寧。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二月,劉秀下旨,派遣諫議大夫儲大伯等,持符節征召,鎮守河東郡的玄漢尚書仆射鮑永等大臣將領,到洛陽皇帝行宮所在地,拜謁建武皇帝。

    尚書仆射鮑永心裏,不知道更始帝的存亡,十分懷疑諫議大夫儲大伯等漢使節的話語,認為這是一場騙局,拒不服從洛陽建武皇帝劉秀的命令。

    於是,尚書仆射鮑永,於是下令,監禁了劉秀的使節諫議大夫儲大伯等使節,另派使者,到西京長安等地,去探聽更始帝君臣和玄漢朝廷存亡的確切消息。

    不久,更始帝滅亡的真實消息,終於傳到河東郡。

    尚書仆射鮑永等官員,終於得知更始帝已被赤眉右大司馬謝祿秘密殺害的消息是確鑿無誤,沒有謬誤。

    尚書仆射鮑永等大臣將領,悲痛萬分。於是,尚書仆射鮑永號令屬下全體官員將領,為更始帝發喪悼念。

    不久,尚書仆射鮑永,放出了劉秀的使節儲大伯等人,把自己上將軍、列侯的印綬獻出,遣散自己統屬的所有軍隊,頭不著冠,身穿貧賤小民的服裝,與諸將及同心賓客一百餘人,到達河內郡,歸降了劉秀。

    劉秀對尚書仆射鮑永歸降的表現,很不滿意,接見玄漢尚書仆射鮑永等官員,責問鮑永道:

    “尚書仆射大人,你的部下軍隊,如今在哪裏呢?為什麽沒有朕的旨意,你要擅自解散軍隊呢?”

    鮑永離開自己的座位,向劉秀叩頭抱歉說道:

    “陛下:

    實在對不起。臣當初侍奉更始帝,飽受更始帝恩賜,不能保其安全,實在萬分慚愧!

    如果,臣以更始帝陛下的軍隊,來投奔陛下,邀取榮華富貴,那就太令人,慚愧羞恥了。

    所以,臣特別下令,將軍隊全部解散了。”

    劉秀此時,迫切需要尚書仆射鮑永統轄的武裝部隊,參與剪除各地割據勢力。

    劉秀對鮑永,為了一個空洞的效忠原則,赤手空拳來拜見自己,又說了一篇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很不滿意,於是出言,譏諷鮑永道:

    “尚書仆射大人,你盡說一些,不切實際的大話,你的格調實在是太高了!”

    劉秀覺得自己,受到了鮑永的愚弄,內心很不高興。一時之間,劉秀沒有重用鮑永,而是將鮑永閑置了起來。

    當時,懷縣一直為玄漢朝廷堅守,不肯歸降洛陽漢朝廷,很久都沒有被劉秀的漢軍攻下來。劉秀心裏,很不滿意。

    劉秀就故意為難鮑永,給鮑永安排任務說道:

    “尚書仆射大人,朕攻打懷縣,已經三天時間了,一直都沒有取得進展。

    朕聽士大夫言說,關東地區的官吏百姓士大夫們,對尚書仆射大人,一向是畏懼敬服得很。

    尚書仆射大人,朕允許你,可以故人身份,親自到懷縣城下,去曉諭守城將領,希望能夠,說服守城將領,歸順於朕。

    如此,可以避免生靈塗炭,玉石俱焚,為國為民,都非常有利。尚書仆射大人就為漢朝廷,立下了大功一件。

    茲下旨,拜鮑永,為諫議大夫,出使懷縣,招撫懷縣軍民,接旨以後,立即出發。”

    鮑永不敢拒絕劉秀旨意,接受聖旨,向懷縣而去。

    到了懷縣以後,諫議大夫鮑永,果然不辱劉秀使命,很快就說服了更始帝任命的新河內郡太守,懷縣最終,開城而降,不戰而勝。

    劉秀大喜,讚賞鮑永的才幹,對諫議大夫鮑永,另眼相看。

    自此以後,劉秀認為鮑永不是泛泛之輩,開始看重鮑永的傑出才幹,下旨賞賜鮑永,東都洛陽上商裏,住宅一棟,鮑永固辭不受。

    7

    其時,更始帝已死,玄漢朝廷大臣將領離散,於是西京長安的玄漢朝廷,宣告徹底覆滅。

    但是散布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南方各地州郡的玄漢朝廷官員將領,如綠林軍的舊部郾王尹尊等玄漢朝廷官員將領,大多依然效忠玄漢朝廷,保持著獨立的狀態。

    這些官員將領,各自為政,割據一方,並沒有要歸順,劉秀的洛陽漢朝廷的意思。

    此時,劉秀不僅要憂慮西京長安的赤眉漢朝廷軍隊、北方燕王彭寵的反叛勢力等,還有憂慮西蜀的成家帝國公孫述,以及南方的玄漢朝廷殘餘勢力郾王尹尊等。

    “這些割據勢力,距離朕的京師洛陽,都近在咫尺,是朕的心腹大患,必欲處置而後快。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呢!”

    想起這些問題,劉秀就寢食難安,希望能夠,盡快解決,緩解自己的隱憂。

    所以,劉秀君臣一行,回到京師洛陽之後,劉秀第一步要做的大事,就是立即召集,朝中大臣將領,加緊商談,討伐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周圍群雄的詳細事宜。

    8

    專門的軍事會議,順利地召開了。

    其時,雖然劉秀恢複漢治,漢朝廷的禮儀規章製度等,早已經建立,上朝時候,也非常嚴謹。

    但這一次,劉秀依然同當初,撫巡河北一樣,與諸將不拘禮節,圍成了一圈。君臣席地而坐,七嘴八舌,紛紛獻計獻策,貢獻破滅各方盜賊之策。

    劉秀見君臣關係融洽,其樂融融,大家暢所欲言,能夠集思廣益,心裏十分滿意。

    劉秀坐在圈子中央的位置,默默地聽著大臣將領發言,傾聽著將領們的意見和建議。

    見到軍事會議上,大臣將領們成竹在胸的種種表現,劉秀十分滿意,心中的勝算,又似乎多了幾分。

    會議的研討,漸漸地進入了高潮部分,劉秀也顯得,異常興奮起來。

    臨近尾聲,劉秀用手中的木簡,不停地敲打著地麵,提醒大臣將領保持安靜。

    然後,劉秀開始慎重其事地總結和歸納,征求到的將領們的意見和建議,安排詳細的進軍事宜說道:

    “諸位愛卿,諸位將軍:

    聽了諸君的高見,朕意已決!

    朕首先,簡要地概括和總結一下,諸位大臣將領發表的意見和建議。

    諸君一致認為,我們應當首先掃清,京師洛陽的外圍,保證京師洛陽等京畿要地的安全。

    這一點,諸位大臣將領士大夫,與朕是不謀而合。朕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深為讚賞,非常讚同你們的觀點和看法。

    基於鞏固根本,為重中之重,這一點要求,朕以為,我們的首攻方向,當以東南方向的郾城,南方的宛城,東方的睢陽,這些重要的城市州郡為宜。

    不瞞諸君,這些城市的盜匪梟雄,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朕一直如有芒刺在背。理所當然,這些城邑州郡,是我們的大軍,應該首先奪取的地方。

    朕認為,郾城的敵軍郾王尹尊的兵力,最為強大,而宛城的軍力其次,其他城市,都不在話下。

    諸位愛卿,你們中有哪位勇士,能夠替朕,率軍前去,收拾掉郾城郾王尹尊那些個綠林盜賊,奪得頭功呢?”

    劉秀神態激越,器宇軒昂地激勵大家的鬥誌,對諸大臣將領發問,征詢意見道。

    執金吾(首都衛戍部隊總司令)賈複,重傷已愈,鬥誌昂揚,威風凜凜地站立了起來。

    執金吾賈複,搶著出頭,以輕蔑的語氣,對劉秀說道:

    “陛下:

    我去!我去!

    郾王尹尊那些玄漢綠林盜賊,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他們全是一群,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

    陛下,讓我首先派兵,去幹掉郾王尹尊,立下頭功!”

    劉秀點頭示意,很是嘉許執金吾賈複的英勇無畏,笑嗬嗬地對執金吾賈複說道:

    “執金吾大人的壯誌可嘉!

    有執金吾大人親自出馬,朕還擔心什麽呢?就這樣決定吧,祝願執金吾大人,馬到成功!”

    大司馬吳漢,也不甘落後。他騰騰騰地走出隊列,直接搶到劉秀的跟前,向劉秀請命說道:

    “陛下:

    執金吾賈大哥,去奪取郾城,那麽就讓在下這個大司馬率軍,去攻打宛城吧!

    陛下啊,您千萬不要讓其他勇士兄弟,搶了我這個大司馬的頭彩!”

    “好!好!好!有大司馬大人,親自替朕出馬,朕還憂慮擔心什麽呢?準大司馬所奏!

    諸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們君臣就不要為此事,發生過多爭執了!

    好了,諸位愛卿,聽朕旨令:

    由執金吾大人擔任主將,率軍前去奪取郾城;由大司馬大人擔任主將,率軍前去攻打宛城。其他各路人馬,聽朕安排。

    立功之日,朕會重賞諸君!其他將帥士大夫,聽候朕的新旨意,朕將另行安排!”

    9

    劉秀當即下旨,派遣執金吾賈複,為漢軍主將,統率騎都尉陰識、驍騎將軍劉植等漢軍將領,南渡黃河上五社津,前去攻擊郾城等地,收複郾城以及所屬郡縣。

    果然,執金吾賈複,沒有辜負劉秀希望。一月有餘,執金吾賈複率領的漢軍,就很快攻陷了郾城,郾王尹尊歸降劉秀。

    接著,執金吾賈複,又乘勝引兵向東,進攻淮陽等地。

    淮陽郡太守暴泛等玄漢大臣將領,抵擋不住執金吾賈複統領的漢軍的攻擊,也歸順了劉秀。淮陽郡其地各屬縣,也全部執金吾賈複平定。

    劉秀下令,任命潘蹇,擔任淮陽郡太守,與將軍蘇茂等官員將領一道,鎮撫淮陽郡等地,安撫軍民。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主將安平侯虎牙大將軍蓋延,督率駙馬都尉馬武、騎都尉劉隆、護軍都尉馬成、偏將軍王霸等四位將軍,向南攻擊,在睢陽稱帝的睢陽漢帝劉永。

    睢陽漢帝(原梁王)劉永的大軍,不能抵擋虎牙大將軍蓋延,統領的漢軍主力大軍的攻擊。

    虎牙大將軍蓋延統率的漢軍主力大軍,先攻下了睢陽漢帝劉永的襄邑,進而攻取了麻鄉縣。

    虎牙大將軍蓋延,乘勝追擊,攻打睢陽漢帝(原梁王)劉永駐守的首府睢陽(河南省商丘縣)。

    睢陽漢帝(原梁王)劉永,見首府睢陽,被虎牙大將軍蓋延統率的漢軍重重包圍,急忙派遣使節,向自己的部屬和盟友求救。

    1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234-125621

    自此,劉秀剪除各地割據勢力的戰鬥,雖然任重道遠,但總體的進展,十分順利,朝政的治理順暢,政權也日益鞏固。

    不料,就在形勢大好之時,漢朝廷再次禍起蕭牆,生了內亂。歸順漢朝廷不久的淮陽等州郡的形勢,突然再次發生了變化。

    順風順水的劉秀,一時間有些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急忙與大臣將領一道,商議滅火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