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賢太後與世長辭 佛教興迷惑眾生
字數:21782 加入書籤
1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二十日,劉莊最最摯愛的母親,久病不愈的漢帝國皇太後陰麗華,突然去世。
陰麗華在大漢皇後之位,一共正好有二十四年時間,終年剛剛六十歲。
皇太後陰麗華去世的噩耗傳開,洛陽皇宮內外,頓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無論是皇帝父子,兄弟姊妹,皇親國戚,公卿大臣,還是庶民百姓、奴婢侍女,無不痛哭流涕,深切緬懷哀悼,皇太後陰麗華的慈愛和恩德。
小時候,劉莊就一直呆在父母身邊,得到父親劉秀、母親陰麗華的無微不至的寵愛和敦敦教誨。
哪怕劉秀禦駕親征,親臨戰場,巡視四方,劉秀陰麗華夫妻倆,也常常將自己的兒子劉莊,帶在自己的身邊。
因此,劉莊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成人,不離左右,與父母的感情,一直十分親密深厚。
父母親相繼去世以後,劉莊一直追思懷念自己的父母親不已。
就在母親陰麗華去世不久,劉莊也憂傷思念成疾,生了一場嚴重的大病。
馬皇後、諸王、皇子、公主等,都憂慮不安,擔心不已。馬皇後急尋太醫,為夫君醫治。
2
皇太後陰麗華,出生在南陽郡新野縣,一個在新野地方上,還算顯赫的名門望族陰氏家族裏。
陰氏家族,據說是齊相管仲的後裔。
陰氏家族不但在南陽郡新野縣,稱得上家世顯赫,門第高貴,而且還是新野縣當地,富甲一方的豪門大戶:“(陰家)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
漢代的一頃土地,大約為五十畝左右,“邦君”,指的是朝廷分封的諸侯王。
就是說,陰氏家族,有良田萬畝,車馬和奴仆之多,可以與朝廷分封的諸侯王相比了,是名副其實的土豪。
雖然陰麗華,有著顯赫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生長在漢末新莽那個動蕩不安的歲月裏,卻並未能夠像她的祖先那樣,安享太平盛世與繁華富貴的生活。
這位陰家大小姐陰麗華,所生長的時代,不幸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
西漢末年以來,幾代皇帝和掌權的大臣官吏們,早就已經驕奢淫逸,昏庸無能了。
漢朝廷君臣,不思進取,沉迷於爭權奪利,對下層黎民百姓的疾苦,置若罔聞,漠不關心。
漢朝廷的朝政日趨衰敗,皇權旁落外戚之手。漢朝廷的稅負十分沉重,土地兼並,也愈演愈烈。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大姓豪族的奴婢或者蔭護戶。
社會動蕩,人心思變。就是豪族大姓,也已經不滿足於,這樣動蕩不安的現實,紛紛圖謀求存,結壘自保。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出身於外戚之家、集朝政大權於一身的大司馬安漢公王莽,應運而生,趁機崛起,代漢建新,宣告了西漢王朝的徹底滅亡。
王莽十分清楚,前朝的種種弊病。
新朝建立之後,為了緩解,空前激化的社會矛盾,王莽先後頒布了“王田令”和“私屬令”等政策法令,實施了一係列改革的措施,力圖挽救,搖搖欲墜的統治。
然而,王莽的複古改製的步伐,太過超前,不切實際,過激過快,觸犯了既得利益階層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前朝宗室,豪強官僚地主們空前激烈的反對與抵製。
到了最終,王莽沉迷於複古改製之中的改革措施,因複古改製中的許多措施,落實不到位,嚴重脫離現實實際,以失敗而告終,致使社會動蕩,越發加劇。
而此時,又禍不單行,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不斷,民不聊生,餓殍遍地。
廣大災民、失地百姓,為求一條生路,成為了流民盜賊,最終鋌而走險,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爆發了以災民、流民為主的綠林軍、赤眉軍大起義。
一時間,天下大亂,四方響應。
對王莽的複古改製強烈不滿,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各地豪族大姓地主,也紛紛舉起了反莽的大旗。
劉縯、劉秀諸兄弟,這些漢朝廷的遠房宗室,出生於舂陵侯家族的豪強地主,也順應時勢,趁機加入了,反莽興漢的行列,並最終成為了反莽興漢的領導者。
劉縯、劉秀諸兄弟,這一首倡聚義、反莽興漢的舉動,也由此徹底地改變了陰麗華一生的命運。
起初,劉秀到了二姐夫鄧晨、二姐劉元夫妻居住的新野縣,就聽說二姐夫鄧晨的表妹陰麗華,長得非常漂亮,心裏很羨慕,而暗中喜歡她。
後來,劉秀到長安太學去遊學。在京師長安,見到執金吾巡街之時的車馬排場都十分壯麗,劉秀不禁心生羨慕之意,從此立下了雄心壯誌,因而感歎地說道:
“做官要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抱定了娶陰麗華為妻的宏願。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時任破虜大將軍、武信侯的劉秀,在玄漢行都宛城的當成裏,娶陰麗華為妻。
陰麗華時年十九歲,而劉秀已經二十八歲。在當時早婚的時代,劉秀陰麗華兩人結婚,已經算是晚婚了。
等到劉秀當了玄漢朝廷的司隸校尉,將要西去東都洛陽上任之時,劉秀知道自己前途未卜,旅途艱險,便讓妻子陰麗華,跟隨陰氏家族親人,回到自己的新野娘家去居住。
鄧奉、鄧宏兄弟,在淯陽據寨自保之時,陰麗華的哥哥陰識,也率領陰氏家族親人,前去依靠鄧氏家族營壘求存,並成為了鄧奉軍中的校尉。
陰麗華此時,便隨自己的哥哥陰識一道,率領陰氏家族親人,遷到了淯陽,住到了鄧奉、鄧宏兄弟的鄧氏家族堡寨裏。
劉秀順利攻克東都洛陽以後,便派自己的親信侍中傅俊擔任皇帝使節,迎接妻子陰麗華和姐妹湖陽公主、寧平公主等親屬,到達了東都洛陽,下旨立陰麗華為貴人。
劉秀認為,妻子陰麗華,性格文雅,寬厚仁愛,善於與人,和睦相處,又是自己的初戀,一直想立陰麗華為大漢皇後。
但陰麗華堅決推辭,以郭聖通有子,又是夫君落難時結下的眷屬的緣故,終不敢當皇後尊位。
所以,為了平衡部下河北幫、南陽幫兩幫豪強的勢力,劉秀最終,立妻子郭聖通,為大漢皇後。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陰麗華跟隨自己的夫君劉秀,征討背叛劉秀的燕王彭寵。
在元氏縣軍營中,陰麗華生下了自己與夫君劉秀的第一個兒子劉陽(皇四子劉莊)。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陰氏家族,不幸遭受劫難。
因陰氏家族親人,未能夠封侯,朝廷遂沒有派遣衛士,護衛陰氏家族親人。
有盜匪明目張膽地進入了新野陰家,劫殺了陰麗華的母親陰氏鄧夫人及小弟弟陰等親人。
劉秀得知消息以後,十分悲痛自責,便下詔給大司空,吩咐安排嶽母陰氏鄧夫人和小舅陰等親人的後事說道:
“大司空啊:
回想當初,朕在微賤的時候,就娶了陰氏。因統兵征伐,各自別離,最終幸得保全,都脫離了虎口。
本來,陰貴人有母儀之德,應立為皇後,而她堅辭不敢當,躋身於媵妾之列。
朕非常嘉尚陰氏的謙讓之義,曾經對她許諾,要分封她的弟弟們爵位。
但朕還沒有來得及,為他們授爵封土,不幸他們的親人,就遭到了禍患,母子同命喪生,朕憐湣傷痛於懷。
《小雅》中說道:‘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詩人的告戒,難道可以不謹慎嗎?
現在,特別追封陰貴人的父親陰陸,爵位諡號為‘宣恩哀侯’,弟弟陰,為‘宣義恭侯’,以弟弟陰就,嗣‘宣恩哀侯’之後。
及屍柩在堂,使太中大夫,為他們拜授印綬,像現存封國列侯之禮儀。
魂而有靈,嘉納這份後到的寵榮吧!”
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劉秀再也無法忍受,妻子郭聖通的嫉妒成性,心胸狹隘了。
最終,劉秀下旨,廢掉了郭聖通的皇後之位,而改立貴人陰麗華,為大漢皇後。
劉秀特別下旨,詔令大司徒戴涉等三公說道:
“詔令三公:
郭皇後心懷怨恨,懟怒他人,多次違反朕的教令,不能安撫他子,教誨開導,崇尚別室。
宮闈之內,就好像發現了凶殘的老鷹,出現了猛隼一般的猛禽一樣的恐懼。
皇後既無《關雎》的賢淑寬厚之德,卻有呂後、霍後之嫉妒暴虐之風,難道可以,托付幼少之君、六尺之孤,肅敬地繼承,祖宗神明之祭祀嗎?
現在,派大司徒戴涉、宗正劉吉,持符節到皇後宮,使其獻上皇後的璽綬。
陰貴人是鄉裏的良家之女,在朕當初還非常微賤的時候,她就無怨無悔地嫁給了朕。後來,朕撫巡河北,征討四方,自此我們倆,不能相見,恰有了三年之久!
陰貴人的德行賢德,寬厚仁慈,堪稱賢母良妻,應當奉祀社稷宗廟,為天下之母。
主辦這事的大臣官員,要詳細地按照,前代的規章製度,及時地為陰貴人,獻上皇後的尊號。
這是一件不同平常的事件,不是國家的幸運和福氣,不得上壽稱慶,表示祝賀。”
自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開始,陰麗華正式反仆為主,成為了大漢皇後。
在皇後之位時,陰麗華一向肅敬儉樸,低調謙遜,以寬厚仁慈著稱,生平並不嗜好玩樂,也不喜歡戲言和謔笑,以矜憐慈憫,孝順慈愛,善待下人宮女而聞名。
當年,才剛剛七歲之時,陰麗華的父親陰陸就死了,陰麗華兄弟姊妹,就成為了孤兒。
父親陰陸之早死,給幼小的陰麗華,留下了親人離世的深深傷痛和心靈的陰影。
所以,雖然陰麗華的父親陰陸去世,已經過去了數十年,陰麗華每每言及父親之死,沒有一次,不因為懷念自己的父親,而流淚抽泣,痛哭流涕的。
劉秀見了,也哀痛不已,常常一邊安慰自己的妻子陰麗華,一邊陪著妻子,傷心不止。
劉秀去世以後,劉莊即位,於是尊自己的母親陰麗華,為大漢皇太後。
永平三年(公元60年)冬,劉莊與兄弟姊妹一道,親自陪同年老多病的母親陰太後,回到了他們的老家南陽郡新野縣看望故鄉親人,到棗陽縣的章陵(舂陵)祭祖。
劉莊下旨,置酒舊宅,會合娘親陰太後的親戚及陰太後的母親鄧氏的故人親朋,以及南陽郡諸家親戚子弟,舉行大宴,暢談往事,並受皇帝賞賜。
當初,劉秀的大哥大司徒劉縯,被更始帝以及部下寵臣舞陰王李軼、左大司馬朱鮪以及綠林三部豪傑,設計謀殺,中道而逝。
劉秀自己的舂陵家族親人,舂陵家族諸兄弟,以及大哥劉縯的家人親屬妻子兒女,親朋好友等,都可能受到劉縯案件的牽連。一時之間,整個舂陵侯家族及其親朋好友,危在旦夕,都陷入了危險萬分的境地之中。
時任太常偏將軍的劉秀,麵臨更始帝、舞陰王李軼、左大司馬朱鮪和綠林三部豪傑的陷害,隨時都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得到大哥大司徒劉縯的死訊,接到更始帝詔命,回到玄漢行宮宛城以後,劉秀不敢為大哥傷悲。
在震驚悲痛之餘,劉秀不得不常常為自己的命運擔憂,考慮自身的安危,暗中設計,如何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了。
劉秀開始潛藏鋒芒,韜光養晦,以早年循規蹈矩、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麵目,出現在更始帝君臣的麵前。
劉秀不愧為一代英雄豪傑,深知識時務者為俊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
在深思熟慮之後,劉秀還當機立斷,做了三件,足以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大事:
劉秀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閉口不談自己兄弟的貢獻,打消更始帝君臣的疑慮和不安。
劉秀不僅向更始帝磕頭謝罪,公開認錯,而且還竭力撇清,自己與大哥劉縯的親密關係,表明大哥劉縯,所謂的謀反,與自己沒有,絲毫的關係。
劉秀談事,必稱更始帝英明,綠林三部豪傑指揮有方,從不表自己,在昆陽、父城等地立下的大功,以免再次引起更始帝君臣、綠林豪傑的嫉妒、不安和仇恨,惹火燒身。
劉秀堅持低調行事的原則,甚至不惜以膽小怕事,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懦弱卑怯麵目示人,逐漸打消了更始帝、綠林豪傑君臣的疑慮和猜忌。
劉秀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盡力地控製自己哀傷憤怒的情緒,隱藏自己的痛苦和哀傷,以對大哥之死,無所謂的形象出現,掩藏自己的真實心機,以若無其事、沒肝沒肺的形象示人。
劉秀與大哥劉縯從前的司徒府部屬,如司徒護軍朱祐等將士部屬,私下裏從不進行,任何私人的接觸,以免被更始帝君臣,抓住把柄,借機陷害。
甚至,劉秀還以一副大義滅親的姿態,多次向更始帝公開表明,自己的大哥劉縯,以下犯上,圖謀謀反,自己也有很大的過錯,責備自己,沒有及時地盡到,勸諫大哥的責任。
劉秀所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不顧惜當時人們,重視的忠孝等禮製節操。
劉秀不僅不為自己的大哥劉縯服喪哀悼,而且還非常不合情理、甚至違背人之常情,孝道等倫常,果斷決定,在大哥劉縯的喪期裏,娶陰麗華為妻子。
劉秀所做的這幾件事情,看似不合情理,但每一件,都不同尋常,十分值得玩味。
在那個十分講究,孝道節操、禮儀廉恥的時代裏,劉秀的言行舉止,似乎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意味,顯得非常的絕情絕義,甚至令人所不齒。
但也從另一個側麵,似乎更能夠充分地證明了,劉秀大丈夫能屈能伸,善於忍辱負重的性格,劉秀最終取得成功,複興漢室,也絕非偶然。
劉秀具有的這一種,審時度勢,深藏不露,臥薪嚐膽的非凡性格,這恐怕就是,劉秀最終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在那時,劉秀雖然具有一個,破虜大將軍、武信侯的官職和爵位,但實際上,部下卻無將無兵,沒有任何實權和實力,身邊跟隨的親信部屬,也隻有太常偏將軍主簿馮異等寥寥數人而已。
就是大哥劉縯親自統領的舂陵家族六部兵,寧願向劉縯幼小的長子劉章,次子劉興效忠,也絕對不會服從,劉秀的指揮。
而在此時,陰麗華卻最終選擇,嫁給依然看不到多大美好前程,又是所謂犯上作亂的叛逆劉縯三弟的劉秀,需要極大的勇氣、膽魄和智慧決斷。
陰麗華選擇嫁給劉秀,無異於像是一場巨大的賭博,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甚至自己有性命之憂不說,就連陰麗華的陰氏家族,也可能受到叛逆案件的牽連。
亂世之中,不比太平歲月之時。
而在劉秀處於逆境之時,陰麗華最終選擇,嫁給劉秀,成為劉秀的妻子,意味著陰麗華已經將自己的命運,與劉秀的命運甚至生命牢牢綁在了一起。
陰麗華已經非常有可能,最終受到劉秀諸兄弟的牽連,作為反叛者的近親親屬,而喪失自己寶貴的生命。
不僅陰麗華自己,可能有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而且,陰麗華自己,還可能受到,世俗流言的中傷和汙蔑,給陰麗華自己的陰氏家族,帶來滅頂之災、毀滅性的打擊和災難。
實際上,後來發生的曆史事實也充分表明,陰麗華的命運,最終可能,非常悲慘。
更始帝被殺之後,更始帝的“妻子裸袒,流冗道路”,而燕王彭寵的妻子,也“受辱授首”。
更始帝、燕王彭寵妻子的命運,皆是亂世之中的女性,再尋常不過的悲慘結局的體現了。
包括後來的皇後郭聖通在內,被貶冷宮之後,也是處境淒涼,憂鬱悲傷。而郭聖通的最終命運,還算是她那時的女性之中,最為幸運的了。
曆朝曆代被廢的皇後,不是幽禁宮廷,終老一生,就是血流遍地,慘死於屠刀之下。
劉秀的一生之中,與劉秀最為親密的兩個女人,劉秀的妻子郭聖通和陰麗華,沒有一個,是在太平盛世的情況下,從從容容地嫁給劉秀的。
郭聖通和陰麗華兩人,也都是在亂世的危局之中,與劉秀匆匆成親的。
由此也就意味著,郭聖通和陰麗華,選擇嫁給劉秀,都將麵臨著未來未知的可怕命運。
但總的來說,那時的郭聖通,占據先天諸多的優勢,比起陰麗華來,可說是幸運得多了。
郭聖通本身,就出生於富貴豪族之家,而在嫁給劉秀之時,劉秀也已經可算是,事業有成了。
而陰麗華當時的處境,則完全不同。
陰麗華冒險嫁給劉秀之時,劉秀正處創業的初期,是事業的最低穀,而且擔驚受怕,隨時都有性命之憂。
其中的困難和艱險,可想而知。陰麗華的選擇,也就更加令人崇敬。
所以也難怪,多年以後,劉秀一直對自己的妻子陰麗華,當年在宛城的當成裏,承受的各種壓力,陪伴他度過,人生的低穀時期,那段最為惶恐、最為煎熬、最為艱難困苦的時光,一直是心存感激,念念不忘,這也是人之常情了。這並非成王敗寇的道理。
從後來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來看,陰麗華的的確確,算得上一個重情重義,有著很高智慧,重大局而輕私利的人。
陰麗華的品行節操,為人處世的風格,性格人品等人格魅力,的的確確,遠遠在郭聖通之上。
比如,陰麗華對於即使不是自己親生孩子的那種博大的愛心,劉莊與兄弟姊妹的良好關係,以及劉莊的正妻馬皇後地位的確立,劉莊的太子的選擇,都充分地顯示出了,陰麗華具有非凡的識人本領,以及顧全大局、寬宏大量,大公無私的大智慧。
永平三年(公元60年)之時,有司奏請,宜立皇後。劉莊不語,而已經身為皇太後的陰麗華,則首先出言,對兒子劉莊表示道:
“陛下:
馬貴人德冠後宮,皇後即其人也!”
母親皇太後陰麗華不僅開了口,而且說的是,無可辯駁的正理和公理。
群臣與後宮諸多嬪妃,當然都無話可說,不得不佩服陰麗華的公正與賢明。
其實當時,劉莊身邊的妻子妃嬪,很多很多。
劉莊的身邊,除了生下長子的賈貴人兩姐妹、馬貴人三姐妹,還有陰貴人等很多很多的嬪妃。
其中,劉莊當時的那個妃嬪陰貴人,正是出自,陰麗華自己的陰氏家族裏,當然與陰麗華的關係,要比其他人都更親了。
但皇太後陰麗華處事公正,並沒有利用,她作為皇太後的崇高權利,和馬貴人不能生育這一個缺點,就趁機將與她自己同一陰氏宗族、血緣更親的陰貴人,推上皇後之位。
陰麗華始終以大局為念,力挺德才兼備、品行最為突出的馬援之女馬麗為後,幫理不幫親,遠遠超脫了私人之間的狹隘感情,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陰麗華的這個正確決定,對穩定東漢王朝的江山社稷,延續漢朝廷的皇統,保持皇宮、後宮的和睦穩定,功不可沒。
郭聖通被劉秀降旨,廢為中山王太後、沛太後,移居東都洛陽的別宮居住以後,身為皇帝寵愛的新皇後陰麗華,也並沒有趁機,落井下石,設計陷害郭太後。
這是嫉妒成性、缺少大智慧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之類目光短淺的女流們,難以做到的。
要知道,憑借陰麗華,在自己的夫君劉秀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要報複自己從前的情敵郭聖通,置郭聖通於死地,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比捏死一個蟲子還容易。
做人的仁慈度量與智慧才能,為人的品德高下,由此在陰麗華的身上,一目了然。
比起當初,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對待妃嬪及其子女的態度,可謂是天壤之別。
東漢的宮殿結構,分為南北兩宮。東漢王朝初期,皇帝劉秀與皇後嬪妃,都共同在南宮裏居住。
自劉莊即位之後,才開始營建北宮,後來皇帝及其皇宮眷屬,才逐漸移居北宮居住。
所以,郭聖通被廢皇後以後,雖然起先,名義上跟著二兒子劉輔的爵位叫做中山太後,後來叫做沛太後。
實際上,廢後郭聖通,依然是在南宮裏居住。不過,當然不是在原來的皇後宮室居住,而是遷移到南宮北麵的其他宮殿裏居住去了。
郭聖通被廢皇後以後,雖然她的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郭聖通也算是曆代廢後之中,為數不多的幸運之人了。
郭聖通的幸運,自己與自己的家族親族,沒有遭受滅頂之災,是與陰麗華的仁厚慈愛,寬容大度,密不可分的。
也許陰麗華的這些寬厚仁慈的舉動,更能夠激發夫君劉秀的愛慕與尊敬,乃至對陰麗華至死不渝。
郭聖通被廢皇後之位十一年之後,於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病逝,安葬於東都洛陽的北邙山上。
劉秀駕崩之後,陰麗華的兒子劉莊即位,也對郭聖通的娘家郭氏家族,嗬護有加。
劉莊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陰太後一家,與庶母郭太後一家,都基本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
郭太後一門的親戚朋友,未曾受到半點的迫害不說,還飽享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不盡。這不能不說,劉莊是受到了父親劉秀和母親陰麗華的良好品行的熏陶,影響和教育所致。
就連到了陰麗華的孫子劉炟(章帝)長大成人,乃至於當政的時代,作為皇帝的劉炟,也還經常到郭氏家族的家中,去大會郭氏宗族親人,給予賞賜。
君臣相處,非常和睦、融洽。
一方麵不得不說,劉秀在處理後宮家事的問題上,跟處理國家大事一樣,做的是比較明智、公正而圓滿的。
但同時從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皇太後陰麗華的雅致大度、心地善良、寬宏仁慈和超人的智慧才幹的良好影響。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陰麗華十九歲之時,就無怨無悔地嫁給了二十八歲的劉秀,開始跟隨劉秀一道生活,就將夫妻兩人的命運,緊緊地聯係到了一起。
陰麗華新婚燕爾,就與奉命撫巡河北的丈夫劉秀分別了。
陰麗華先是跟隨娘家陰氏家族親人,奔波流離,四處躲避戰亂,日夜擔驚受怕,思念擔心丈夫的安危,內心淒婉悲切,憂心忡忡,常常寢食不安。
後來,陰麗華終於苦盡甘來,順利地與自己的夫君劉秀,在東都洛陽,團圓團聚。
然而不久,陰麗華又降妻為妾,甘居人下十七年之久,渡過了多年忍辱負重的艱難歲月。
直到三十六歲那年,陰麗華才最終東山再起,終登皇後之位,可謂是命運坎坷。
但同時,陰麗華的一生中,一直受到了夫君劉秀的愛慕、信任和尊敬,得到了她的兒孫們的敬仰和愛戴,以及漢後世曆代帝王、皇後的尊重。
所以,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講,陰麗華可謂是,幸運已極,榮寵之極了。
4
永平七年(公元64年)二月八日,劉莊安葬自己的母親皇太後陰麗華,與父親劉秀一道,合葬原陵。
劉莊下詔,安排娘親的後事說道:
“柩將發於殿,群臣百官陪位。黃門鼓吹三通,鳴鍾鼓,天子舉哀。
女侍史官三百人,皆著素,參以白素。引棺挽歌,下殿就車,黃門宦者,引以出宮省。
太後魂車、鸞路、青羽蓋、駟馬、龍旗九旒。前有方相,鳳皇車,大將軍妻,參乘,太仆妻,禦悉道。
公卿百官,如天子郊鹵簿儀。”
劉莊君臣,上陰麗華諡號,為“光烈皇後”。諡法:秉德尊業曰“烈”。
自此,陰麗華開創了,後世皇後諡號製度之先河。
5
終於從哀傷娘親的悲痛中走出來,劉莊的疾病,也漸漸痊愈,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治理國事之中。
永平七年(公元64年)二月中旬,劉莊下旨,任命東海國國相宗均,擔任漢朝廷的尚書令。
6
先前,宗均擔任九江郡太守。
在九江郡太守任上,宗均十分擔心,督郵等下屬官員們假公濟私,吹毛求疵,侵擾地方和百姓。
所以,每五天,宗均才下令,處理一次郡裏的政務,盡量將掾、史等中下級官員裁撤,不讓督郵等官吏,外出巡查,而讓他們留在太守府內,以免饒命。
結果,宗均無為而治,九江郡所屬下的各縣,都沒有受到,官吏的騷擾和折騰。
九江郡各地,太平無事,九江郡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九江郡的山林密布,一向有虎豹出沒,一度時期,虎害曾經十分嚴重。
當初,九江郡各級官吏,也乘著捕捉豺狼虎豹的機會,征收捕虎經費,搜刮民脂民膏,大肆虐民。
九江郡官府和百姓,經常招募獵手,設置柵欄陷阱,捕捉豺狼虎豹,但豺狼虎豹依然在九江郡裏橫行,仍然造成了很多的傷害。
宗均擔任九江郡太守以後,特別頒下公文,命令所屬各縣道:
“布告九江郡下屬諸縣:
長江、淮河一帶,有虎豹之類猛獸,正如北方有雞,犬,豬,羊一樣,本是平常之事。
如今,虎豹為害民間,根本原因,在於官吏的殘暴,趁機作威作福,而使百姓辛苦捕獵,不符合憐憫體恤百姓的原則,不是愛護百姓的正道。
如今隻有徹底清除貪官汙吏,提拔任用忠誠善良之士,這樣才能根絕禍患的根本。
各地應該,一舉撤去柵欄陷阱,並減免百姓的田租、賦稅,不得以捕捉豺狼虎豹之名,搜刮殘害百姓。
否則,本太守將嚴懲不貸。”
九江郡太守宗均的命令頒下,九江郡百姓歡躍。從此以後,虎豹危害百姓的事情,也沒有九江郡發生。
劉莊聞聽大臣的報告,十分驚異,特別留意九江郡太守宗均。
不久,劉莊欣賞九江郡太守宗均的治理能力,特別下旨,任命宗均,擔任尚書令,負責漢朝廷的中樞機要。
其時,劉莊好用所謂的能吏,治理地方,結果是能吏,暴虐殘害百姓,終皆毀敗。
尚書令宗均,下朝以後,與部屬尚書談論道:
“諸君:
今朝廷選舉,不得幽隱側陋,但得見長吏罷了。
太始初,京兆尹則趙廣漢、尹翁歸、蕭望之等人,丞相則魏相、黃霸等人,此數公,治理皆致平。
今二千石,實在無可相比。
陛下一直喜愛,起用善於處理公文法令的文吏,和所謂廉潔的清官,認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阻止官場的奸惡事件發生。
然而實際上,如今出現的問題更多,文吏常常利用文字技巧,去欺上瞞下,殘害百姓。
而清官又隻能獨善一身,隻是自己不貪汙而已,並不能阻止百姓的流亡,也沒有能力,阻止盜匪興起作亂,保障百姓的安居樂業。
我打算向陛下,叩頭力爭,如果不及時地改變這些現狀,長此以往,日積月累下來,朝廷將深受其苦,陷入更大的困境,到那時我,便更不能說話了!”
然而不久,劉莊就下旨,擢升宗均,為司隸校尉、河南郡太守。
宗均還沒來得及向劉莊進諫,談論如何解決這類事情,就離開了尚書台。
後來,劉莊聽說了宗均的這番言論,心裏表示讚同,深以為然,決定予以實行。
宗均到任司隸校尉、河南郡太守以後,政化大行,百姓敬仰,地方十分安定。
每當宗均生疾,百姓耆老,皆為宗均禱請,早晚至府,訊問宗均的起居,可見河南郡百姓,對宗均的敬慕、信任。
劉莊見宗均很有能力,準備下旨,任命宗均為相,不巧,宗均有痼疾發生。劉莊召宗均回京,探視其疾。
宗均拜見劉莊,流涕道謝說:
“陛下:
天罰有罪,所苦浸篤,不複奉望帷幄。請陛下諒解!”
劉莊很是感傷,賜錢三十萬。
最後,宗均因病辭職,死在了家裏,沒有能夠擔任三公之職,協助劉莊,扭轉時弊,劉莊深以為憾。
7
永平八年(公元65年)的春季到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漢朝廷充滿著勃勃生機。
不巧,永平八年(公元65年)正月初二,大司徒範遷,就逝世了,劉莊不得不再次考慮,三公人選。
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三月,劉莊任命太尉虞延,擔任大司徒;而任命衛尉趙熹,代行太尉職務。
劉莊非常清楚,北方邊塞郡縣安定的重要,於是再次派遣越騎司馬鄭眾,回訪北匈奴汗國。
8
先前,北匈奴汗國勢力漸漸恢複,於是不斷地入寇漢朝廷西河諸郡,漢朝廷君臣,深為憂慮。
為了履行漢朝廷與北匈奴汗國雙邊貿易的諾言,劉莊於是下旨,派遣越騎司馬鄭眾,出使北匈奴汗國,商討通商的具體事宜。
越騎司馬鄭眾一行,來到了北匈奴汗國的王城。北匈奴汗國單於,強迫漢越騎司馬鄭眾,向自己叩拜,越騎司馬鄭眾等漢朝廷使節,始終不肯屈從。
北匈奴汗國單於,感覺在部屬麵前,大失麵子,不由得惱羞成怒,決心懲罰漢朝廷使節。
於是,北匈奴汗國單於派人,包圍了越騎司馬鄭眾一行的帳篷,把漢朝廷使者,統統關閉了起來。
北匈奴汗國單於不僅關閉了漢朝廷使節的帳幕,而且斷絕了他們的水火供應,希望鄭眾一行,能夠向匈奴汗國妥協屈膝。
北方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無水還可暫時可以堅持,無火必然會被凍死。
越騎司馬鄭眾,拔出自己的佩刀,對天發誓,聲稱寧願自殺,也絕不屈膝。
北匈奴汗國單於十分擔心,不願漢朝廷第一次派出的使節,就暴死在他的王庭,最終因小失大,破壞北匈奴汗國,與漢朝廷的貿易大計,損害自己,離間漢朝廷與南匈奴汗國關係的戰略目的。
北匈奴汗國單於,這才罷休,下令釋放了漢朝廷使節鄭眾一行。
北匈奴汗國單於,重新派遣匈奴汗國的使者,跟隨越騎司馬鄭眾等漢朝廷使節一道,回到漢都城洛陽,朝覲漢朝廷皇帝。
不想,北匈奴汗國單於,與漢朝廷結盟的這一舉動,卻引起了南匈奴汗國君臣的恐慌和憂慮。
北方邊境,又將麵臨一場新的危機。
實際上,大司農耿國,深謀遠慮,早就對北方邊塞,可能出現的緊急局勢,有所預見。
隻可惜,朝廷並沒有聽取,大司農耿國的良好建議。如今,北匈奴汗國做大,北方果然發生邊患,漢朝廷君臣才有所觸動。
9
耿國字叔慮,扶風郡茂陵人,是牟平侯(隃麋侯)耿況的第三個兒子,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之弟。
耿國初任黃門侍郎、射聲校尉、駙馬都尉等職。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耿國的父親牟平侯耿況去世,耿國按排行順序,應繼承父親耿況的牟平侯爵位。
耿國謙讓,孝順,因自己的父親牟平侯耿況,更喜歡小兒子耿霸一些,於是耿國上書皇帝,請求將父親的爵位,讓給自己的弟弟耿霸繼承。朝廷批準。
後來,耿國外放任職,曆任頓丘縣、陽翟縣、上蔡縣等縣縣令。每在一地,皆受當地官民稱讚,後重新入朝,擔任五官中郎將。
當時,烏桓部落、鮮卑部落等北方蠻族部落屢犯邊境,耿國很有謀略,屢次和劉秀一道,談論邊疆軍事,劉秀十分欣賞,很是看重他的意見和建議。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汗國薁鞬日逐王欒提比,與匈奴汗國分裂,自立為南匈奴汗國呼韓邪單於,遣使向漢朝廷通好稱臣,聲稱願助漢朝廷,抵禦北方蠻族入侵。
劉秀將南匈奴汗國呼韓邪單於,遣使向漢朝廷通好稱臣之事,交給朝廷大臣們議論。
朝廷文武大臣,大多認為,天下剛剛安定,中原還十分空虛,而夷狄的情況,真假難知,不能答應南匈奴汗國呼韓邪單於的請求。
隻有五官中郎將耿國,獨持異議,堅決認為與南匈奴汗國和好,利大於弊,可以答應南匈奴汗國呼韓邪單於的臣服請求。
劉秀認為耿國的建議,有理有據,於是十分爽快地采納了耿國的意見。
南匈奴汗國呼韓邪單於臣服漢朝廷以後,烏桓部落、鮮卑部落修築城堡、營寨自守,北方蠻族,紛紛逃向遠方,北方邊塞戰事大大減少。
後來,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耿國晉升,擔任大司農,於是再次上書劉秀,提出安邊建議道:
“陛下:
臣以為,我們應當恢複設置度遼將軍(北疆邊防司令官),安排左右校尉,屯兵五原郡(內蒙包頭西北),以防備南匈奴部眾,與北匈奴部眾的勾結,阻止他們向北逃亡,穩定北方邊塞。”
劉秀對司農耿國的意見不以為然,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並沒有采納,大司農耿國的建議。
永平元年(公元公元58年),耿國因病去世,耿國的這個設置度遼將軍,安撫遼東諸地的建議,也就不了了之。
10
如今,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人,一向不滿南匈奴汗國單於的管轄。
聽到漢朝廷同北匈奴汗國,互通使者的消息,須卜骨都侯等人很是躁動和不安,心生異誌。
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人,心生異誌,不滿於現狀,就暗中打算,叛離新近當立的南匈奴汗國單於,前去投靠北匈奴汗國單於。
須卜骨都侯等,秘密派遣自己的親密部下,前往北匈奴汗國聯絡,請求北匈奴汗國單於,派兵南下,前來接應,叛逃的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部眾。
一場大的變亂,眼看就要在北方邊塞發生,即將釀成一場,驚天巨變,戰火再起。
當時,越騎司馬鄭眾,出使北匈奴汗國回來,正好路過南匈奴汗國的須卜骨都侯的地盤。
越騎司馬鄭眾,善於觀察,對局勢十分敏感,發現南匈奴須卜骨都侯等部的異常情況以後,大吃一驚。
越騎司馬鄭眾,遂提醒自己的部屬說道:
“諸君:
你們發現沒有,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部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妙,可能潛藏有什麽陰謀,我們不可不防。”
部屬們一聽,恍然大悟道:
“司馬大人言之有理。我們也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頭。看樣子,必須注意防備須卜骨都侯等部的反叛了,以免引起禍害,造成新的災難。”
部屬們的回答,更加堅定了越騎司馬鄭眾,對南匈奴汗國的須卜骨都侯所部的判斷。
鄭眾便派自己的部屬將士,在關隘險要之處,秘密伺機埋伏,果然抓到了,須卜骨都侯派往北匈奴汗國的信使。
越騎司馬鄭眾,急忙派人,押送著須卜骨都侯的信使,緊急上書劉莊告急,重提大司農耿國以前提出的建議說道:
“陛下:
如今,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人,密謀與北匈奴汗國單於勾結,禍亂邊塞,令人不安憂懼。
臣建議,我們應當重新在北伐邊境,設置度遼將軍、左右校尉等將領,布置軍隊,切斷南、北匈奴的聯係,以防備南、北匈奴,互相聯絡勾結,反叛朝廷,給邊塞郡縣,造成嚴重禍害。”
11
見邊塞的情勢十分嚴峻,回想大司農耿國當初的建議,劉莊庚即采取了果斷措施,於是同意越騎司馬鄭眾的建議,重新恢複設置,度遼將軍、左右校尉,監視北方蠻族動向。
劉莊當即下旨,任命中郎將吳棠,代理度遼將軍事務,率領駐紮在黎陽的“虎牙營”的將士,進屯五原郡的曼柏縣(內蒙古包頭向北四十公裏盆店),監視南匈奴汗國部眾的動向,防止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部與北匈奴汗國的勾結和反叛。
見漢朝廷緊急部屬應對,南匈奴汗國須卜骨都侯等部,知道密謀敗露,不敢輕舉妄動。
漢朝廷及時果斷的幹預,終於防止了北部邊疆,一場大的禍亂發生。
然而,漢朝廷的北方邊郡,才剛剛安生不久,漢朝廷國內,又有了新的憂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