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談:成長比成才更重要

字數:2712   加入書籤

A+A-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個饅頭也要蒸熟吃”。

    在人生的起跑線已經被提前到出生之前的今天,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大氛圍下,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是需要學習的。“教孩子學會做人比拿到名牌大學的文憑更重要”,正在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

    “父母”和“家長”的稱謂,體現不同的觀念。用詞的不同體現的是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這一說法更人性化、更以孩子為本、更平等,而“家長”多少有些居高臨下的感覺。我們提倡做父母的首先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蹲下身子和孩子對話,才能真正麵對“怎樣做父母”這個人生的大問題。

    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委曾共同發起的“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提高家長素質、幫助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營造有利於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能進入一種平等對話的境界。

    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誤區呢?

    孟子說過,“未有學養而後嫁”,沒有人能在生兒育女之前就學會如何教育孩子,也沒有人能不需要學習就無師自通。盡管家庭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還是存在四個明顯的誤區。

    首當其衝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造成的壓力過大。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龍,不管孩子先天的條件如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當明星、當科學家、當企業家,很少有當普通人的心理準備。所以小學生的作文裏會出現這樣的句子我長大以後要當博士,這樣才對得起我的爸爸媽媽。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共享加拿大教育哲學教授克裏夫。貝克博士的一個觀點人最重要的是學會過美好的生活,學會追求幸福、快樂、健康、友誼等基本價值。作為父母,一方麵要端正自己的心態,讓孩子知道每一種光鮮的職業都有艱辛和平凡的一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鼓勵孩子“成為你自己”,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健康意識、創新能力等等。

    與大多數父母期望值過高相比,也有些父母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對孩子放任自流,認為“樹大自然直”、“是什麽命、吃多大食”、“家長操那麽多心還要學校幹嘛”……其中有的人是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有人是為自己忙於工作而無暇顧及孩子開脫。

    第三個誤區是老問題,獨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溺愛綜合症”,這種綜合症的弊端在大學生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容易養成任性、自私、孤僻、長於防衛別人等毛病,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父母的要盡量創造條件,幫助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合作、學會獨立生活,在該“放飛”的時候要充分相信孩子。例如,很多大城市的父母不放心孩子到外地上大學,或者父母跟著孩子去上大學,都是不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我兒子原來從小學到高中都沒怎麽出過我們那個大院,假期給他買了月票他也不願意自己出門,這能有什麽見識?後來他去哈爾濱上的大學,開闊了眼界,結識了朋友,鍛煉了獨立生活、艱苦奮鬥的能力,現在他在英國留學,我就非常放心。

    近些年,出現了把家庭教育簡單等同於智育的誤區。升學和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前移,人生競爭的起跑線已經劃到娘胎裏了,於是智力開發成了很多父母眼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內容。這是沒有遠見的,科學的家庭教育至少要包括指導孩子學會做人、學習、健體、健心、生活、審美、實踐、創新等八個方麵,簡單地追求智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害的。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現象不容忽視。

    這跟媒體的導向有關係。就說電視吧,好多主持人裝嗲、裝嫩、動不動就叫喚“耶”,對孩子能沒有影響嗎?至於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現象,有傳統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的基礎,也有母親進行家庭教育更有優勢的客觀因素,更重要的是社會的生存壓力和價值評價。男人必須有事業,要追求成功,但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不被看成一種成功。家庭教育的過程其實是一種建立價值觀的過程,什麽時候“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種事業”得到全社會的認可,什麽時候一個父親在年終述職時能把自己對孩子的培養也當作一種業績,什麽時候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就不再“缺位”了。

    現在的單親家庭日漸增多,我的一個朋友離婚時,我們勸他考慮對孩子的傷害,他居然振振有詞地說,都是你們誇大了對孩子的影響,現在的孩子見得多了!社會學家曾經說過,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僅次於父母死亡。不管現在的孩子如何見多識廣,父母離異對孩子心靈的傷害都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影響也許一時不明顯,但對孩子的一生都是一個陰影。破裂家庭往往是孩子性格畸形發展的溫床。前些年北京“藍極速”網吧縱火案的兩個中學生案犯不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嗎?有調查顯示,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不少是學校中的雙差生,心靈的創傷打破了他們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很容易帶來行為上的偏差。他們常常感到空虛、寂寞、惶恐不安和焦慮,感情衝動好鬥,常常產生不正當的行為。近年來青少年離家出走和自殺現象日益增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分離、家庭破裂。如果離異已經發生了,單親家庭的父母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心靈世界的完整,不要因為家庭的殘缺而有一種愧疚心理,從而過度溺愛孩子,也不要因此讓孩子失去對人的信任,變得自卑甚至自閉,更不能把孩子視作累贅、包袱,漠不關心,甚至歧視和粗暴虐待。

    青少年的培養實際上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從家庭開始,也需要學校、社會的通力合作,對家長、老師等成人也是一個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要求。所以我們提倡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要趨同,目標要一致,過程要同步,方法要互補,讓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入“雙合格”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