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陶鶯時(下)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A+A-


        陶鶯時不甘心,她想報仇。

    於是在一個黑夜裏,陶鶯時帶著四皇子樁樁件件要命的把柄,逃離了四皇子的府上,連夜投奔了和四皇子最不對付的三皇子。

    三皇子欣喜若狂,當即進宮麵聖了。

    陶鶯時想,自己總算可以報仇了,她也可以安然去死了。

    陶鶯時想要投繯自盡,但被三皇子妃救了下來。

    三皇子妃聽她說了這些事情,悄悄將她送出了盛京,還給了她一大筆銀錢傍身“你別想著死,活著比死了強,死了就什麽都沒了。你別為了報仇而活,你得為了自己而活——你且想想,你的爹娘、你的兄長,哪個不想你過得好好的、快快樂樂的?聽我的,你拿著這筆錢離開盛京,隨你去哪裏,我給你弄來了假的路引、戶籍,從今往後你不再是黔州的陶鶯時,你是青州的李清芙,是我的遠房堂妹,記住沒?”

    陶鶯時看著三皇子妃那張被毀了容的臉,有些恍惚。

    三皇子妃,也就是李琅繯,將東西塞進陶鶯時手裏,催促道“快走呀。”

    陶鶯時哭了,她抱著李琅繯的腿,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而後她便離開了盛京,四處走走停停。

    聽說四皇子以謀逆罪被處死,三皇子登基,她心中的鬱氣、仇恨也漸漸地平息——至少她自己是這麽覺得的。

    隻是身體到底是一天天差了下來。

    她想,就這樣死了也好,到了陰曹地府,還能同兄長們一起玩鬧,爹爹娘親會在旁邊看著他們,嘴上說著抱怨他們頑皮的話,眼裏卻滿含關切……

    這樣也好。

    恍惚間,她聽見有人說話。

    “這不是陶鶯時麽?”

    “您說誰?”

    “啊……沒誰,這人我認識,帶進來便是。”

    陶鶯時有些驚懼,她這些年來都以“李清芙”這個名字四處遊曆,這是頭一回被人認出來。

    不過聽聲音,是個女郎——陶鶯時雖然害怕,但有些撐不住,到底是徹底暈厥了過去。

    ……

    李琅繯到了滇南一個月,成功將李家舊部收回來,又憑著手裏的虎符以及自身的手段,將滇南十萬大軍收入囊中。

    她近來每日都忙於練兵,都沒來得及和故人聯絡感情,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才去了滇南藥穀看望曾經的好友曾梧。

    曾梧師從青城山神醫林淨,幾年前途徑滇南,發現此處有許多珍奇的草藥,便留在了此處,還建立了藥穀,遠近聞名。

    兩人正說著話、喝著酒,聊著分別近十年來的狀況,便聽見門外有人求醫。

    曾梧連忙出去,李琅繯也跟在他身後,想看看曾梧平日裏都是怎麽救人的。

    卻不成想,入目的是一張令她十分熟悉的臉。

    李琅繯在自己的記憶裏扒拉一陣子,總算找出了這個人是誰,她連忙親自將人扶進去,而後默默地看著曾梧給她醫治。

    曾梧一番望、聞、問、切後,便開始針灸、開藥,李琅繯見他眉頭不展,有些擔憂地問“她這是怎麽了?”

    曾梧看了一眼跟著陶鶯時的婢女,有些猶豫,似乎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琅繯心下感到不妙,沉吟片刻後問婢女“你叫什麽名字?你家娘子是什麽人?”

    婢女眼睛腫得像核桃,但還是答道“我叫紫蘇,我家娘子是青州人士,姓李,三年前我便跟在娘子身邊了,娘子待我像親生妹妹一般。她身子不好,我們本要去蜀州青城山求醫,林神醫不在,又聽聞他有一名得意弟子在滇南藥穀,這才輾轉前來。”

    李琅繯歎了口氣,想來這位紫蘇是不大清楚陶鶯時前塵的,她也不好說什麽,隻能道“這樣啊。”

    說話間,曾梧已經開好了藥方,交給紫蘇“有一位藥我這裏已經用完了,現在立時要用,我的藥童今日回老家去了,隻能勞煩紫蘇姑娘去別處看看有沒有。”

    紫蘇有些猶豫地看著曾梧,又看了看李琅繯,似乎不大放心。

    李琅繯心知曾梧這是有話想對自己說,要支開紫蘇,便安撫道“你放心,我同你家娘子是舊識,她姓李,喚做清芙——她有沒有同你說過她有一位名為李琅繯的遠房堂姐?我便是了。你快些去吧,這裏有我看著。”

    紫蘇這才信了,拿著藥方飛快跑出去。

    李琅繯笑著搖頭“這倒是個有情有義的婢子。”

    頓了頓,她見曾梧臉色不好,心裏頭嚇了一跳,連忙問道“她這是怎麽了?”

    曾梧深深地看她一眼,而後歎道“她幾年前受過折磨,傷了根本,子嗣艱難不說,鬱結於心、元氣大傷,恐怕……”

    李琅繯眉心一跳,不期然想到了初見陶鶯時的時候,後者身上的傷痕。

    她以為是被四皇子打的,當年她見陶鶯時狼狽,怕傷害到陶鶯時,也就沒有多問,陶鶯時自己也沒有說。

    現在看來,恐怕並非如此——什麽樣的折磨,才會傷了根本、子嗣艱難?

    身為女人,李琅繯頓時明白了什麽,當即臉色一沉,罵道“老娘給陸和那個龜孫子臉了!就該掀了他的墳、扒了他的皮、把他骨灰給揚了!”

    曾梧慢悠悠看她一眼,無奈道“你還是當年那性子……你放心,這女郎還救得活,隻要她心口的鬱氣散了,自然也就好了。”

    陸和正是當年四皇子的名諱。

    許是被“陸和”這兩個字刺激到了,也可能是曾梧醫術起了效果,總之,躺在床上的陶鶯時在此刻幽幽轉醒。

    她先是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四周,而後將視線凝固在了李琅環身上。

    陶鶯時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李琅繯“娘娘……?”

    李琅繯噎了噎,而後笑道“別叫我娘娘了,昭貴妃已經薨逝,現在我是驃騎大將軍,明白麽?”

    陶鶯時自然知道李琅繯的故事——從功名赫赫的將軍、到三皇子妃、再到昭貴妃,她是自己的“遠房堂姐”,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陶鶯時腦子暈乎乎的,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李琅繯話裏有話,滿腦子都是“昭貴妃已經薨逝”,頓時哭道“娘娘,您竟然也來了地府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