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來自青雲榜的尷尬

字數:3753   加入書籤

A+A-




    從上馬車開始,沒過多久,嚴崢就開始發揮出他的話嘮本性。

    先是從路過的地方講起,他這幾年在這裏帶兵,到處都熟得很,介紹起來也是一茬接一茬。

    楚寧剛開始還很有興致地聽,到後麵感覺腦袋嗡嗡地響,這位大哥也太能講了,完全自來熟啊。

    “他帶兵也這樣嗎?”楚寧悄悄問。難以想象一個掌管一眾士兵的將軍,平日裏練兵也噠噠噠講個不停。

    程禦搖頭,“這倒不會,練兵的時候能管住嘴,一旦從軍營出來,便是如今這樣。”

    楚寧覺得自己算是挺健談了,今日卻碰上一個嘴上高手,聽累了的她從一開始的有問有答,最終變成了“哦”“唔”“恩”“啊”之類的單音節。

    程禦朝外喊了句,“衡予。”

    “衡予”是嚴崢的字,讓他休停會兒。

    嚴崢一聽,反應過來自己又不小心話講多了,撓了撓後腦勺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啊弟妹,我這人有時候嘴巴忍不住,一說起話來就講個不停,你千萬別介意哈。以前徐朗那小子總說我愛念經,就是嫌我話多。咳,我這不是和大家熟嗎,就愛多聊兩句,聊著聊著有時候就跑偏了,結果就越聊越多,越聊越遠。我這……”

    楚寧:“……”

    兄台,你贏了。

    嚴崢也是講一半才發現自己又開始叨叨了,他生硬地停下來,瞪了一眼旁邊在偷笑的齊佑。忍住忍住,少說點。

    楚寧終於又恢複到耳朵清淨的狀態,她看向無時無刻都在工作的程禦,真是好定力,這樣子居然還能飛快計算紙上的數。

    大概是專注之下就能摒棄一切外界幹擾吧,她做修複時也是如此。

    為了讓自己靜心,楚寧開始主動攬下幫程禦分理文書的活,兩人默契配合,效率提高不少。

    然而,正當她分揀工作完成時,忍了老半天的嚴崢,看到一處地方,又下意識地開了口。

    兩盞茶後,楚寧一臉無奈又哭笑不得地上半身倒在榻上,程禦見狀,笑著伸過手去捂住她耳朵,“這樣可有好一點?”

    其實差不多,不過溫暖的掌心好像有種魔力,楚寧閉上眼睛,沒過多久就沉沉睡去。

    再醒來,已經在一處小酒館停車用膳,講了一早上話的嚴崢因為饑腸轆轆,倒是寡言不少。

    ……

    優雅用膳的楚寧並不知道,離此幾百裏路的青雲山莊因為她的出現而聚集了一群人。

    青雲山莊是大周在野修複大家的領頭羊,莊主賀光卓是有名的修複大家,隻是他年事已高,已經多年不出莊了。

    正如很多練武人士會搞一個武功英雄榜一樣,青雲山莊也列了一道青雲榜,榜上是對天下所有修複大家的排名,正好百人。“青雲”有隱居之意,本是在野人的較量,後來名聲漸漸響亮,不管是為官,或是在野,隻要是被認可有實力的擠進百位的,皆可上榜。

    先不說意外挖到的寶物,且單單這天下的富貴人家,誰沒有幾件珍藏的傳家寶。但是年代久遠後,傳到後代的手中,再珍重的傳家寶也都失了原有的光輝。更不要說因為家中走水、不小心磕碰、染上汙垢無法清理等情況。

    好不容易一代代傳下來的,若是傳到自己這一代損壞了、破碎了,去祠堂祭拜時,祖宗不得氣得從地下跳出來才怪!

    所以青雲榜上的大家,素來是各世家關注的對象。

    青雲榜一向公正,就是不關注器物修補的,也都知道一二。談起上榜的大家,誰不稱一聲博才。

    不過,每每談起青雲榜,讓大周百姓最難堪的是,這青雲榜上前十二人都非大周人士。大周排在最前的,是青雲山莊莊主賀光卓,排在第十三位。往下是第十七位,賀莊主的兒子弈公子。

    再後麵……扶額,那就真的是很後麵了。

    這點委實叫人唏噓,但又有什麽辦法呢。經幾朝動蕩,如今的大周修複大家少之又少,這才出現工部柳振寧願珍寶放著,也不拿出來給這些人修補的情況。

    賀莊主倒是有些能力,但他實在年紀太大。弈公子又有腿疾,更是不喜離開山莊。剩餘的人……

    倒是有被傳上京的,也曾被恭恭敬敬地請進六部和造物局,最後……

    咳咳……

    其他處暫且不提,進工部那位老者,才上手了一天,差點被柳振用鞋底拍在臉上扔出來。

    工部資深一點的官僚有幸見過這等驚恐場麵,紛紛被自家尚書大人這突然的暴脾氣給嚇得齊縮脖子。

    此後,工部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加上柳振那些奇奇怪怪的整人招數,徐大人那板正嚴謹的態度,下屬們哪裏還敢摸魚。

    眾人做事可謂賣力,恨不得在官署天天加值來以表自己“生是工部人,死是工部鬼”的強烈決心。

    笑話,連在野的修複大家,都能因為達不到尚書大人的要求而被丟臉地趕回去,更何況他們這些小兵小將。

    不過,有人憶起南梁時,倒是有幾位老先生高居榜首,那時候,天下人對南梁的修複技藝可謂是雲霓之望。那是何等的光輝過往,唉,如今卻落得被他國嘲笑的地步。

    因此,每每到了燕陵展,便是工部最頭疼的問題。他們還是會請人上京,不過是修些簡單的器物。三個多月前,就有一批人應召上京,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後來就被通知可以回去了。

    路費和賞銀倒是沒有虧他們的,可這一頭霧水的情況是怎麽回事?

    燕陵展不辦了?

    他們一臉迷茫地回去,兩個多月後方知,燕陵展不僅照樣辦,而且辦得如火如荼。燕陵上器署的吳大人好一陣子肩上都扛著甜蜜的負擔。

    ???

    消息傳得模模糊糊,他們趕緊又派了人去燕陵仔細探問。終於,等了許久的確切消息傳來,說是出現了一名姓薑的姑娘,她憑一人之力,就修複了三十餘件珍寶。

    等等,他們是不是年紀大了,耳朵可能不太好。

    你說什麽來著?

    一個姑娘?

    哦——什麽!是個姑娘!!

    還有,三十餘件是什麽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