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求助翰林院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將這件事暫且放在一旁,楚寧給五個弟子示範了如何進行接下來的粘接和修補,郝楠等人再次迎來了一場久違的視覺盛宴。

    因為破損太重,楚寧花了整整一日功夫,也才完成那件小青銅卣的修複,將其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邊上,等待繪製。

    跟來繪圖的還是工部的魏羿,他如今已經練就一番老僧入定、波瀾不驚的心境,每次進小樓前都要先給自己做一番心裏建設——楚大人經手修補的肯定都不是凡品,不管看到什麽都千萬冷靜,不能張著嘴,不能張著嘴,不能張著嘴!!

    默念三遍才進屋,因此在看到修複好的青銅卣時,他才能堪堪穩住姿態。

    心裏暗道,真是絕美啊!

    魏羿被深深吸引住了目光,流連忘返。

    不是表麵上的那種美。這銅器經年曆久,恢複當年的光澤是不可能的,加上青銅肅穆,紋路質樸,按理來說以“美”來形容它,好像並不妥當。

    但魏羿就是有這樣的感覺,那種莊肅的、厚重的美在青色的光影中撲麵而來,沉甸甸的,封存著那個時代獨有的文化,以一種破碎又重生的方式再現世間。

    看這青色的銅麵,像是能將人帶入一個深邃之處,扣以回響。神奇的麵紗緩緩掀開,前人的智慧讓人熱淚盈眶。

    這樣的感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楚寧修補過的每一樣東西,他都有這樣強烈的感受。歲月的煙塵讓這些古物走向絕唱,而楚寧的雙手,抹去了它們身上的灰,給了它們第二次生命,又不曾試圖去扭曲它。

    楚寧出現後,魏羿真正覺得自己確實是在繪製古物,而不是披了一層外皮的時下的新鮮玩意兒。

    再次深深地看了眼,他終於收回目光,開始繪製。

    也難怪魏羿這樣流連,大周的青銅器中,從未出現過青銅卣和青銅觶,且還是千年前的晚燕時期!

    這樣極具代表的物什,自然也引起了承安帝的好奇。東西還沒有歸入流雲殿,又不能現在隨意搬運,承安帝萬萬想不到自己天子之軀,有朝一日想要看一樣器物,還得自己眼巴巴地跑出宮來。

    甚至還被楚寧嫌棄他在屋裏礙手礙腳。

    哼,不要以為麵上掛著笑他就看不出來,承安帝自顧自地甩了甩衣袖,終於在楚寧忍不住要“冒犯”前,哪哪都好奇的皇帝陛下總算結束了視察工作,帶著德順回了皇宮。

    ……

    下值鍾響,楚寧將何錦書謄抄的刻字帶回府研究,她將程禦的書房上上下下找了一遍,並沒能發現相關的記載。

    官署附近的文景閣,寒枝前兩日也去找過,同樣沒有找到一絲半點有用的訊息。

    實在是隔的時間太久,若到街上抓一群人來問,恐怕也沒幾個會知道“晚燕”的存在。

    楚寧記掛著這件事,吃飯的時候難免心不在焉。程禦一早就看出來,想著回房再問,結果倒讓程易熙給搶了先,小腦袋湊過來道,“嫂嫂有心事嗎?”

    楊氏也投來關心的眼神。

    “沒事,今日有道難題解不開,還在想呢。”

    程易熙塞了滿滿一口的豆子,鼓著腮幫,理所當然地指了指,“找哥哥,他肯定會。”

    楚寧輕哼一聲笑道,“這題很難的,你哥哥都不一定會。”

    這麽難!程易熙停止了吞咽,仰著白乎乎的臉蛋,發表著小孩子稚氣的言論,“那就讓哥哥去學嘛,哥哥學什麽都快,等幾日就好。”

    小家夥一轉頭,還朝程禦努努嘴道,“哥哥,是吧。”

    楊氏哭笑不得,笑罵道,“在府裏說說也就是了,可別去外頭到處給你哥哥挖坑。”

    程禦也被逗弄得輕輕一笑,並不回應,將剝好的蝦放楚寧碗中,低頭繼續用膳。

    ……

    直到回了竹園,程禦才細問,聽楚寧說晚燕銅器上的刻字,連鎮靜如程禦也難得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楚寧看他一臉深思,拉著他的手臂又驚又喜,“你不會真的認得這些字吧。”

    程禦輕睨一眼,“你倒是真把易熙說的孩子話聽進去了,以為我真是看一眼就能全弄懂了?”

    ……希望落空。

    好吧,雖然很離譜,但是楚寧恨不得程禦真有百科全書的作用,也好解決她這心裏麵的困惑。

    不過程禦倒是給出一個主意,“翰林院中都是文試前列,不少老大人一生飽讀詩書、博古通今,你也可以去那裏問問。”

    是了,若論整個大周誰看的書最多,除了個別實力雄厚的世家,也就是翰林院的老大人了。

    是個可行的法子。

    此事暫且不急,楚寧連著好幾日都窩在工部的小樓裏,手把手教著郝楠他們怎樣修複這種品相的銅器,等這裏的教學結束,她才帶著何錦書謄抄的稿子,去翰林院登門。

    承安帝早已下了明旨,允許楚寧在外朝行走。她到翰林院,同樣受的是五品官員的禮,比翰林院大部分的官員級別還高,以至於楚寧出現在門口時,守衛根本不敢讓她在外等著通稟,十分麻利地就將人請了進去。

    尚文閣中,學士大人聽下屬來報,狐疑地複問了一遍,“你說誰,楚令修?”

    “是楚大人。”

    “她一向是在工部與流雲殿兩處行走,和我們翰林院沒有太多接觸,今日怎麽會突然過來?”

    下屬同樣一頭霧水,“聽守衛說,好像是有什麽事來請托。”

    這,鄭學士放下手中事務,理理衣袖往外,語氣略帶興奮,“走走走,看看去。”

    雖說還不知是要幫什麽忙,但若是能借此和楚寧有個結交,也算是件值得慶賀一頓的事。

    去歲,自打柳振挖掘出了這麽一個人才,不僅聖上器重,六部對楚寧也是十分熱切。他們翰林當初也有心拋枝,可惜六部的農學、算學、吏書等典籍,確實比他們翰林院的這些其餘雜書要緊得多,便一直未能和楚寧多有交涉。

    這次她主動求上門來,這豈不是人正瞌睡就有人遞來了枕頭,想到這,鄭學士眉飛色舞地加快了腳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