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光照前路,指引後人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秦禹此刻,對柳振和付士文的崇拜,僅次於對楚寧的。
到工部前麵的小樓上值後,閑暇時,他們也會和工部的其他同僚聚在一起聊些趣事。這當中,難免提到工部的靈魂人物——尚書大人。
眾人對他的評價可謂複雜,雖然在徐平澤徐大人那麵癱臉的襯托下,柳大人顯得稍微親和些。但徐大人至少是個正常人,隻要按他的規矩做事,老老實實為工部發光發熱,徐大人絕對忙到連個多餘的眼神都沒空給你。
柳大人就不同了。
那是真一人千麵啊!
正經的時候認真嚴肅,還有個朝堂重臣的樣子;但發起怒來,可以一連幾句話不帶喘氣,噴得你祖宗十八代都掩麵羞憤;至於玩心一起,又能整出無數千奇百怪的路數,最可怕的是,柳大人和付大人是多年好友,私下總相互支招。付大人是誰,那可是戶部的大魔王啊!
以至於所有工部同僚們對柳振是又愛又恨,秦禹相處之後感同身受,還想著幸好他雖然處於工部,卻不受柳振所管。
而如今,隻因勸動了莊老先生,柳振在秦禹心中的形象頓時光輝了起來。
自打知道帶回來的青銅器上所刻的竟是傳說中的治病神書,五人之中最激動的莫屬郝楠和秦禹;他們曾經修補過無數的文物,也曾因為自己覺得修補甚好而欣喜萬分,但那種喜悅和這次的這種激動又全然不同。
從學習修補的那天起,他們就被灌輸了許多思想,周圍前輩告訴他們,古物是有價值的,修補後的古物就是在延續它的價值。
他們從未懷疑過這句話,一直奉為皋臬,覺得這些被修補好的器物能被後人看到,無聲述說過往的歲月,就是它們最大的意義。
時至今日,才真切地感受到,修補一事還有更神聖的地方——將千百年前的智慧從渾濁泥濘中捧起,除去覆蓋在它身上的厚重塵灰,然後,福澤萬民。
正如楚寧所說,他們是在小小的天地裏,點一盞又一盞的燭火。
光照前路,指引後人。
準確來說,這樣的感覺,從他們在工部修補第一本典籍的時候,就隱隱萌生。隻是那些古冊修補完就被送往各部,個中效用他們並不能確切地感受。
這次不同,這本《內病方經》的成就連他們這些外行人都有所耳聞,更不用說那些從醫之人了。而他們這些清洗青銅的參與者,那種榮光,是任何錢幣和讚譽都無法替代的。
楚寧也滿麵歡喜,她確認道,“什麽時候的消息,柳大人可有說什麽時候能回?”
江明等人也著急知道,紛紛豎起耳朵聽。
“是昨日傍晚,柳大人先派了屬官回來。聽說今日,他和付大人會一道回城,留下兩人聽候莊老差遣。”寒枝又道,“至於莊老先生,他不願進京,還是留在城外,等譯完書稿,會讓那兩位大人送來。至於再多的事情,他就不願再參與了。”
楚寧了然地點了點頭。
何錦書聽他父親講起過當年莊老一家發生的事,世代忠臣之家,落得個一人孤老的結局,實在叫人悲戚。他從秦禹身邊繞到寒枝右側,問道,“可知柳大人他們是如何勸動的?”
據那屬官所說,剛開始連柳振和付士文去,也都是剛說來意就吃閉門羹的結果。不過他們二人什麽世麵沒見過,臉皮和心性早就練出來了,這小小的閉門羹還不足以讓他們打退堂鼓。
不僅不羞惱,還大咧咧地在莊家小院外支起了簡易的棚子,一到飯點就讓下人支鍋爐做各種吃食,什麽香就選什麽做。反正找聖上告了假,遠離繁雜公務,兩人又有伴,嘮嗑嘮嗑等著吃食做好,用完膳再繼續坐著閑聊。
快活似神仙啊。
若論起菜譜,那就更享受了。
光是魚,就有好幾種美味吃法。什麽水煮魚、紅燒魚、剁椒魚頭、魚丸子、熏魚、烤魚、魚頭湯……都是之前從楚寧那兒薅來的方子,每天不重樣地吃,吃完順道飲酒作詩、賞賞城外的風光,再沒有比這更舒心的。
莊霽每日聞著院外傳來的霸道香味,一忍再忍,暗道自己也活了這麽大把年紀了,怎可如此貪口腹之欲。
鼻不聞,心不煩,他幹脆每日躲到書房裏看書,刻意忽略那些味道不同卻都很是鮮香的氣味。
終於,在第四日午時,柳振和付士文讓廚子做的香油雞和油燜大蝦出鍋後,莊霽實在忍不下了。
他還是不想就此屈服去開門,便悄悄躲在門後,從細小的門縫往外看。這不看還好,能騙騙自己並不好吃,可定眼一瞧,嗬,這兩人竟全然無負擔地在那裏胡吃海喝,滿嘴流油。
再看柳振,這麽多年不見,他怎麽發福成這樣。誒,他手裏拿的是什麽,看起來應該是蝦,鮮香撲鼻。旁邊的那盤雞看起來好像也美味得很,付士文全程低著頭在進食,連多說一句話的功夫都沒有。
似乎是真好吃啊,那模樣瞧起來不像裝的。莊霽下意識地吞了吞口水,氣得衝回房裏拉上被子悶頭大睡。
徹底折服是在美食計的第六天,莊霽每日吃什麽都不得勁,在付士文一份紅燒肉的兌換下,這才開了大門。
原以為放他們進來,必然要開始拿出一番大道理勸他回去,他肯定是不會同意。然而直至莊霽心滿意足地吃完那份紅燒肉,也不見付士文和柳振開口提及。
他們不提,莊霽也就裝作隻是昔日同僚之間的相聚,談談詩,作作詞。當然,最叫人期待的,就是每日和他們一道用膳。
那吃食花樣是真的多啊,什麽粉蒸肉、梅幹菜燒餅、蔥油麵、鮮蝦混沌……頓頓不重樣。莊霽暗暗琢磨,難道說他多年待在這城外的小院裏,京都城的吃食已經發展得如此豐盛美味了?
付士文一邊往嘴裏塞香噴噴的大餅,一邊瘋狂誇讚楚寧,“什麽京都城的吃食,這都是我侄媳想出來的方子。你如今吃到的這些還隻是九牛一毛呢。要是架起羹鍋和烤架,保準你吃得舌頭都要卷起來。”
“侄媳?”那是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