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這舒適的外差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A+A-




    得知楚寧要出京那麽久,溫蓉說什麽都要在府中給她辦一個餞別宴。

    她如今快到了要生產的月份,狀態卻並未受到什麽影響,照樣能吃能睡,能走能喊,麵色一如往常的精神紅潤。

    楚寧這次離京,沒能看到她孩子出生時的樣子,頗有些遺憾,便放言先預定了幹娘的位置。趙雁笙晚來一步,錯失良機。

    溫蓉哪裏看不出趙雁笙和徐朗兩人的變化,喲,一段時日不見,歡喜冤家終於撥雲見日了。她還是那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高笑道,“這麽喜歡,你們自己生一個啊。”

    趙雁笙被鬧了個臉紅,羞赧地直瞪溫蓉,反倒是徐朗這個不知羞的揚聲道,“也好,生一個結娃娃親,咱們捷足先登,讓文衍和嫂子眼巴巴看去。”

    什麽生啊生的,自己生去吧。趙雁笙羞惱地暗暗踩他一腳,徐朗痛呼一聲,一張俊臉直接痛到變形。

    還是那對活寶,楚寧哭笑不得地搖搖頭。

    ……

    到了離京這日,承安帝親自在城門上相送,大周臣子們知道楚寧是出使紫華宮的,一些容易傷春悲秋的文臣甚至淚眼朦朧。

    沒想到啊,有朝一日,因文事被諸國嫌棄的大周,也能得到紫華宮君上親自寫信來求。日後,待他們愈發強大,可就不止紫華宮了……

    於是,老臣們齊齊以送親孫女的心情送別楚寧,期待她能為大周揚眉吐氣,凱旋而歸。

    付士文不放心,直接找到柳振,正想開口說幾句呢,就瞧見他隨行的馬車裏,塞的那兩口大鍋和爐架子。

    “……”

    柳振理直氣壯地解釋道,“這漫漫長路,沒吃的可不行啊。對了,我那爐架剛好壞了,沒來得及做新的。昨日去你府上,你人不在,我便讓你府中管事直接替我拿了,他應該有提到吧,謝了啊。”

    “……”

    付士文嘴角微抽,他當時圍獵,帶著鍋子、架子之類還說得過去,可這回是出使它地,這塞了一馬車的庖廚用具,是不是……太……

    看了眼他圓滾滾的身形,本想勸一句——你可少吃點吧。一想反正他們這些老頭子也到了這個年紀,半入土的人了,要還不好好吃,難道到了地下再享受嗎?

    而且紫華宮怎麽可能會有什麽美味的吃食,真去了那兒,這每日吃喝可真是要愁死人。

    這麽一思量,付士文不免關切道,“一個爐架子夠嗎,我府上其實還有一個,要不要等會快馬給你送去。”

    柳振擺擺手,掀開兩側的坐凳,箱子裏赫然放置著拆卸後的第二個爐架子,還有各種醬汁、幹糧。

    嘿嘿一笑,“這些都是從周藺府上順來的,夠用了。”不止這些,後頭放行李的馬車裏還有不少用具呢。

    付士文:“……”怪不得今日周藺的臉色如同虛秘一般。

    柳振樂嗬嗬地放平坐凳,比他以往任何一次出使都更身心愉悅。可不嘛,這一路上的吃食是不用愁了,去了紫華宮更是無甚憂慮,他隻管去說幾句場麵話,再替聖上氣氣長寧君,事情也就算辦妥了。

    這般舒適的外差,連付士文都有點眼紅。

    ……

    而實際的外差生活,比想象中的還要愜意。

    陸路走了幾天,楚寧等人就到碼頭乘坐官船,自水路北上。

    這條航道是南梁時期開通的,前朝盛世在幾條航道通行後,更是達到一個頂峰。往來商賈貿易愈發密切,各地交流也愈發頻繁便利。大周在此基礎上還規整了水運治理,為國庫添了不知多少金銀。

    到了船上,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楚寧將每日要完成的做了一下盤算——早上讀一會書,再給秦禹幾人上一個時辰的課,下午午睡起來,便找柳大人、齊佑他們湊一桌麻將。傍晚商量著做點好吃的東西,夜間再吹吹晚風,看看星空,一日就這麽舒舒服服地過去了。

    柳振簡直樂不思蜀。

    “丫頭啊,像這個什麽跳跳棋、西瓜棋、井字棋的,你多弄幾個新奇的花樣出來,等我致仕了,每日也能多些樂趣。”太好了,到時候就不用再陪聖上下棋了,聖上那棋品啊……

    “大人還這般健朗,便想到致仕去了?”楚寧暗暗發笑,“像您這樣的肱骨之臣,聖上怕是舍不得,或許還得多留您幾年。”

    柳振一張臉頓時皺成了苦瓜狀,“我說丫頭,你可別咒我啊。早從幾年前,我就掰著指頭算致仕的年份了,我可不想一把年紀了還得日日趕早朝去。這也罷了,回工部一看,那些兔崽子這也沒做好,那兒又搞出個紕漏,有時候氣都得氣飽。”

    他的表情實在豐富,楚寧差點沒忍住笑。柳振一邊同她下棋,一邊暢想道,“到我致仕那年,付老頭也一道退了,我們兩都商量好了,每日作作詩、喝喝小酒,約三五個好友煮個羹鍋烤個肉,再時不時地去你府上順點吃食方子和新奇的物件。

    唔,要是在京都待膩了,就去附近的州府隨性地走上一走,找個安靜的地方買個庭院,住上個十來天的再回來。你放心,我會記得給你帶各地的特色玩意兒回來。”

    楚寧特地拱了拱手,輕笑道,“那就多謝大人惦記了。”

    柳振看著她,一臉朝氣,宛若初開的花,忽的感慨,“我們啊畢竟年紀大了,老胳膊老腿的。你可不一樣,年輕輕的,得替大周多掙點聲望回來。”

    大周到了聖上這一代,已經比先帝在時更國富民殷,想來再過幾十年,大周當有更昌榮之象。

    楚寧點頭,“大人放心,使命必達。”

    官船平穩地前進著,十日後停靠碼頭改走陸路,又十來天的功夫,才終於到了紫華宮的地界。

    柳振並未忘記自己是使團中的主事人,在進城前,特意將馬車裏的那些鍋鍋鏟鏟都藏得妥當,這才命下屬駕馬繼續前行。

    半個時辰後,一座城池赫然出現在眼前,城門口的上方刻有“樂正”二字,正是樂正一族最早在此留下的印記。<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