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意妃被訓斥
字數:6785 加入書籤
意妃聞言心裏並不舒坦,但麵上卻表現出了無所謂的樣子,看著何雲曦說:“在這世上,骨肉親情都有反目成仇的時候,與人交好並無牽絆,感情好的時候像是親姐妹一般,但一旦遇到了什麽事,自保尚且來不及呢。”
何雲曦聽得出她言語中的挑撥,回話道:“這就不用意娘娘操心了,本公主識人甚明,什麽人想在我跟前耍心思,我是能瞧出來的。”
被這樣回懟,意妃的麵色難看了一些。
耍心思被戳穿,意妃隻想盡快離開,同何雲曦說:“現在倒春寒厲害著,公主殿下還是早些回宮修養,以免被凍傷,本宮就先回去了。”
回到彥坤宮的琦妃坐下來,氣的眼睛都瞪圓了,旁邊的宮婢遞上來一盞蜂蜜水,卻被她一巴掌打倒在地。
宮婢立馬跪下來請罪,就聽琦妃吼道:“都欺負本宮,都算計本宮,拿本宮當出頭鳥使喚!以前蕭氏在的時候,本宮就要被她壓一頭去,現如今蕭氏那賤人沒了,平妃那個老東西還想壓我一頭,這也就罷了,本宮從來都是拿意妃當好姐妹看待,不曾想她卻算計本宮和龍胎,真真兒是識人不明,這幫人看本宮好欺負,一個兩個的都蹬鼻子上臉!”
這一大趟罵下來,琦妃感覺肚子不太舒坦,捂著肚子說:“真是氣壞本宮了。”
“娘娘,您懷有身孕,太醫說了切勿動怒啊!”
“糊塗東西。”琦妃踹了宮婢一腳:“去報太醫,再找人請陛下來,就說本宮不舒坦。”
宮婢答了聲是,轉頭就往外頭跑。
劉智回去將這些事說給了隆康帝聽,因為此事實在是亂糟糟,劉智又是後去的,他也沒聽懂幾人吵的是個什麽意思,所以說的也是避重就輕,隻說是幾人吵嘴。
隆康帝隨口問道:“吵的是什麽嘴?”
劉智想了想,回答說:“陛下最近常叫平妃娘娘來禦書房,琦妃娘娘和意妃娘娘似乎是有些意見。”
隆康帝放下手中的狼毫,抬起頭問:“朕叫誰來禦書房伺候,還要她們多嘴不成?琦妃也就算了,她懷著龍胎朕不同她一般見識,那意妃怎麽這樣不懂事?”
“陛下,奴才本不該說這話。”劉智歎了口氣說:“但奴才在那兒也聽懂了些,這次估計是意妃娘娘往上拱火,攛掇琦妃娘娘的。”
“這個意妃!早先朕還覺得她是個溫婉可人的性子,但自打琦妃有孕後,她三天兩頭往彥坤宮跑,不是引著琦妃吃些涼物就是同琦妃聊到深夜,朕早就該訓斥她一通!對了,此事既然是她們二人針對平妃而來,又關溫氏什麽事?”
劉智故作為難的樣子,抬起頭欲言又止,看的隆康帝有些生氣。
“朕問你什麽你回答就是。”
“回陛下的話,琦妃娘娘和意妃娘娘,說是年宴當日,少夫人同平妃娘娘說了些話,教平妃娘娘與二位娘娘爭寵,還攛掇陛下打了琦妃娘娘。”
“荒唐。”隆康帝生氣道:“當日事發突然,那溫氏好說也是救了朕一命的人,她同哪位嬪妃交好還要受人議論?這意妃可真是越來越不懂事了!”
劉智也跟著說:“當時公主殿下也在場,好像已經是說明白了,是意妃娘娘主動講起,才將琦妃娘娘從彥坤宮帶出來,在少夫人回來的必經之路上堵著的。”
一聽這話,隆康帝氣的直接站起身來:“琦妃如今懷有身孕,意妃這麽做是怎麽想的!琦妃懷孕的事朕都言明了不準亂傳,她還這樣做,若是琦妃出了什麽事,朕同她沒完。”
說話間,劉智的徒弟進了殿內,著急的說道:“陛下,彥坤宮來人報說琦妃娘娘不舒坦。”
隆康帝頭皮一麻,立刻從龍案前走出來:“請了太醫沒有?”
“回陛下,太醫已經過去了。”
回到自己宮中的意妃,還不知道彥坤宮這會兒已經熱鬧起來了。
她生氣的揪著帕子,坐在桌前吼道:“本宮進宮的日子也不久了,可幾年下來肚子也沒個動靜,這會兒琦妃有孕,將來生下龍胎,若是個皇子那貴妃之位便是她的了,本宮豈不是要被那刁蠻的小蹄子踩在腳下!”
心腹宮婢站在一邊為她捶著肩膀:“娘娘千萬別動怒,您在陛下心裏也是很重要的,昨兒陛下賞賜給琦妃的點心,也叫人賞給您一份兒,可見您和琦妃在陛下心裏是相同的,她有孕了又能如何?越不過您去。”
意妃冷哼一聲:“不過是順路罷了,況且大前天本宮去彥坤宮,還被禦書房的小太監提醒,說陛下要讓琦妃好生修養,叫本宮晚間不準再過去,這不是擺明了生本宮的氣了嗎?”
宮婢還在哄著意妃說:“娘娘千萬別多心,上個月大人剛升官,這會兒您若是胡思亂想,那夫人上次進宮同您說的話可就白說了。”
“母親叫我今早揣個孩子,可陛下都多久沒叫本宮侍寢了?也不來本宮宮裏,甚至還三天兩頭的叫平妃那個老女人去侍寢,本宮比平妃差不成?”
“娘娘您明知平妃翻不起大風浪來,進宮將近二十年,陛下早就忘了她這個人了。婢子去禦書房左右打聽過,那平妃就算是侍寢,也不過是給陛下按按頭捶捶肩而已,陛下跟她是沒感情的。”
意妃依舊不服氣,說道:“琦妃那小蹄子,仗著大了肚子,平日裏都是怎麽同我說話的?現在就連平妃都能踩在我頭上,本宮可真是要氣死了!”
宮婢立馬說:“娘娘住口,不提那不吉利的東西,現在懷上龍胎才是要緊的事。”
“坐胎藥本宮沒少喝,民間偏方也都試過,可這肚子就是沒動靜啊!”
正說著話,外頭的太監高聲報說隆康帝來了,意妃手一抖,帕子飄飄的落在了地毯上。
意妃和宮婢對視了一眼,宮婢是高興的,但意妃有些慌。
才出了那樣的事,隆康帝別是來興師問罪的吧!
想什麽來什麽,意妃迎出去後隆康帝就像是沒看見她一般,徑直走進了殿內,宮婢及時扶了意妃一把才把人扶起。
進到殿內後,意妃滿麵堆笑的說:“陛下可有好久沒到臣妾宮中來了。”
可隆康帝卻隻說:“你跪下。”
意妃臉上的笑瞬間僵硬,乖巧的跪在了地上,委屈道:“陛下這是怎麽了?可是臣妾什麽地方做的不對?”
隆康帝仔細打量著意妃這張秀氣的臉,明明她是宮中最通詩文的一位,渾身都是書卷氣,這一點很讓隆康帝喜歡。
但時候久了,那抹書卷氣也就散了,再加上她長的小家碧玉的,乍一眼覺得清新溫婉,多看幾眼便覺得沒什麽味道了。
“你還來問朕?”隆康帝沉聲說道:“你攛掇琦妃去鬧事,去與人吵嚷,這安的是什麽心?”
意妃頓時紅了眼眶,委屈道:“臣妾沒有。”
“琦妃方才肚子不舒坦,她現在是有身子的人,你還挑撥她去鬧事,若是龍胎有什麽好歹,你擔得起嗎!”
“陛下,臣妾委屈啊。”意妃抹著眼淚說:“臣妾拿琦妃妹妹從來都是當親姐妹看待的,琦妃妹妹為人率真可愛,臣妾很喜歡和她相處,怎麽可能去攛掇她鬧事呢!”
隆康帝用力一拍桌子:“你給朕閉上嘴吧!當時老六家的兒媳在場,劉智在場,雲曦也在場,均能證明發生了什麽!而且朕方才去了彥坤宮,琦妃親耳同朕說是你攛掇她去的,你還有什麽話說?”
“臣妾冤枉。”意妃哭的梨花帶雨:“不是您想的那樣,琦妃妹妹對平妃多有不滿,上一次又同平妃在禦書房門前吵起來過,便同臣妾說過幾句平妃的不是,臣妾素來同琦妃妹妹交好,自然也同她一起說過平妃的不是,但臣妾從未攛掇她去鬧過什麽事啊。”
“照你這麽說,倒是琦妃胡說八道,冤枉了你?”
“臣妾不敢這麽想,但臣妾的確委屈。”
隆康帝怒火中燒的說:“此事究竟是怎麽回事,朕懶得再管,隻是在琦妃現在到龍胎落地,你都不準再往彥坤宮去一步,沒事少出宮,在自己宮中思過一下,看看自己都犯了什麽不是!”
雖然沒言明禁足,但這比禁足也沒強多少。
意妃委屈的咬了咬嘴唇:“陛下真要對臣妾這般絕情嗎?臣妾日夜思念陛下,可陛下卻這樣誤會臣妾。”
“你若是做人正直,用不著別人誤會你,你若是有歪心思在,天大的惡事在你嘴裏也不過是冤枉罷了!”
走出意妃的宮殿,隆康帝同身邊的劉智說:“回去告訴平妃,既然是為皇後分憂管理宮務,就要做到盡職盡責,琦妃對平妃既然不滿,就別叫她往彥坤宮去了,倒是皇後可以去彥坤宮。而意妃這邊,讓平妃多盯著些,別叫她鬧出什麽名堂來。”
意妃的父親也是一位武將,隻是官職不算太高,這次也被隆康帝提了官職,命他去了邊關支援文崢,所以現在這階段,意妃做的事不算嚴重,那隆康帝就不會動意妃。
在隆康帝走後,意妃氣的摔了宮裏的好些東西,嚇得她的宮婢所在一旁瑟瑟發抖。
就聽意妃喘著粗氣說道:“本宮也要懷上個龍胎,否則這日子是斷斷過不下去了!”
她同琦妃明明是同時進宮,封妃卻晚了琦妃一年多,現在有孕又晚了琦妃,讓她如何忍受!
在意妃眼裏,琦妃一天裝作嬌憨可愛的模樣,隆康帝也願意縱著她寵著她,現在琦妃有了身孕,那更是同從前不一樣了。
上一次聽聞琦妃在禦書房挨了打,她心裏還得意了許久,結果這還給人家打出了身孕,就由不得意妃不嫉妒了。
宮中凶險,回到王府的溫南蕁覺得有些疲累,泡了個熱水澡後便回了房間,晚膳都沒怎麽用。
宋媽媽進屋勸道:“少夫人,您好歹吃些吧,您出門那麽早,婢子問了鈴鐺說您午飯也沒用,這樣下去明日會沒精神的。”
溫南蕁笑了一下,對著鏡子將頭發一點點的梳順:“有勞宋媽媽掛念了。”
“婢子叫鈴鐺準備一些簡單的菜食湯麵,少夫人用兩口?大公子因您遲遲未歸,心裏也放不下,也就沒吃太多。”
“那正好讓夫君隨我一起用吧。”
聽見溫南蕁這樣說,宋媽媽笑了一下:“少夫人息怒,老奴有些心裏話想同您說。”
溫南蕁差不多已經猜到是什麽事了,但她還是耐著性子放下了梳子,轉頭問:“宋媽媽有話直說就是,咱們之間不用藏著掖著。”
宋媽媽有些尷尬,也有些窘迫。
她的窘迫,來源於何明燭是個癡傻的人,宋媽媽老早之前就擔憂何明燭究竟能否順利的娶妻生子,聽聞何明燭娶了個好媳婦,王府叫她回來,她立刻便回來了。
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好,溫南蕁對待何明燭溫柔有耐心,可宋媽媽的心裏還是發慌。
大夫人去世前的念想夾在她的心裏,讓她夜不能寐,總想著快些讓九泉之下的大夫人得知自己有了孫子孫女。
所以掙紮之間,宋媽媽終於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少夫人,前頭那位大夫人離世的事,想必您是有所耳聞的。”
溫南蕁嗯了一聲:“據說是住處走水,被烈火燒死的,真是可憐。”
宋媽媽歎了口氣,語氣有些感傷:“前頭那位大夫人是個極好的人,她在世時我們大公子也是十分聰明,才幾歲就能寫得一筆好字,現在真是可惜了。”
聯想到何明燭現在每次寫字都會故意將字寫的歪歪扭扭,溫南蕁在心裏狂歎氣。
“婢子聽說過,癡傻的人若是有後代,也很可能是癡傻的。但這一點少夫人大可以放心,大公子小時候是個聰明的孩子,若不是大夫人遇到了那樣的事,也不會讓大公子因為一場高燒而燒壞了腦子。”
溫南蕁安慰道:“宋媽媽想開些,因為高燒送命的大有人在,夫君已是有福的人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