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鹽坊

字數:10296   加入書籤

A+A-




                      大褚王國窮兵黷武,所以曆來都是武官的地位高過文官。

    永山縣縣令與宋江這個校尉雖是平級,但是論其身份地位,李大人都在宋江之下。

    不過文官也有文官的長處,生產、通商等一切事務,就算是交於宋江這個粗人去打理,他也玩不轉。

    再者,宋江此人曆來八麵玲瓏,所以和永山縣的各級官員,關係都打得火熱,這讓他在永山縣之中,可謂是如魚得水。

    永山縣縣令,姓李名長樂,字天祥。是成武十二年的二甲進士。

    按道理說,一般的二甲進士,咋地都能在皇城裏謀個合適的差事,也不知道為何,卻被派駐到這偏遠的永山縣當了個縣令。

    而且,這一當就是十五年之久。

    一個縣令,十五年不得升遷,這在大褚建國至今,也是首例。

    宋江和李長樂不僅僅是關係好,甚至還有些惺惺相惜,正是因為兩人有著相似的經曆。

    一個十五年不挪窩的縣令,一個混了半輩子的校尉。

    兩個人皆是從躊躇滿誌的青年俊才,被歲月這把殺豬刀,愣是給磨成了得過且過的半老庸人。

    永山衛大營就在縣城邊上,穀令君和宋江沒等多久,門外就傳來了親兵的通報。

    “李大人到!”

    隨即,一名身著粗布長衫,須發灰白的小老頭走入了大帳之中。

    看到此人,宋江立即起身相迎,穀令君也跟著起身走了過去。

    “來來來,賢弟,這位便是李長樂李大人!”

    說著,宋江將穀令君讓至身前,繼續介紹。

    “老哥,這就是我最近跟你提過的,烽燧堡新上任的都頭,穀令君。”

    “烽燧堡都頭穀令君,見過大人。”

    穀令君雙手抱拳,並未行軍禮,畢竟對方沒有軍職在身。

    李長樂顯然知道穀令君,並且也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軍頭背景通天。趕忙謙恭的回禮。

    “小穀大人不必多禮,小老頭我今天沒穿官服,咱們還是隨意一些為好。”

    說完,李長樂轉頭問向宋江。

    “宋老弟這麽著急的要我前來,所謂何事啊?”

    宋江,引著李長樂坐下,並命人為其添置餐具之後,才緩緩開口。

    “老哥,看看這是何物?”

    說著,宋江把穀令君給他的那一小袋精鹽遞到了李長樂的麵前。

    李長樂是行家,看到袋子裏的那精細的白色顆粒,有些吃驚。

    “這鹽的精細程度,比官坊裏做出的精鹽還要細上幾分啊!宋老弟,此物何處得來呀?”

    宋江不答反問。

    “老哥,這個成色的精鹽,能賣出個什麽價呢?”

    李長樂估算了片刻,斬釘截鐵的回答。

    “至少七十兩!”

    宋江和穀令君相視一笑,七十兩這個價格,的確已經達到了兩人的心理預期。

    李長樂不明所以。

    他猜測應該是邊軍從鹽販子手中查獲了一批精鹽,想要找他出手。

    畢竟私販鹽鐵是重罪,而通過他這個縣令來出手,就可以達到蒙混過關的效果。

    他李長樂是一個縣城官家的代表,他賣出去的貨,最多算是各地之間的官方通商,而且還是受法律保護的。

    看這些精鹽的成色,李長樂知道,絕對有利可圖。

    “有多少?”

    宋江舉起酒杯,起身走到李長樂身邊,臉上滿滿的得意之色。

    “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長樂一驚,直接從座位上彈了起來。

    “當真?”

    開玩笑,若是真如宋江所說的要多少有多少的話,那還不是要發財了嗎?

    “自然是真的!”

    宋江移步到穀令君身邊,提著酒壺為穀令君續滿杯中酒後,繼續說道“這些精鹽,本就是小穀兄弟熬製的!”

    此言一出,饒是滿腹詩書的李大進士,也開始向穀令君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這是發自內心的,絕對沒有絲毫對方身份背景的因素在其中。

    能夠煉製出如此成色的精鹽,這是什麽?

    往大了說,穀令君這雙手,完全可以實現點石成金的效果。

    要知道,那些管理官坊的鹽官,個個都是富得流油!

    這還是將大部分利潤上繳國庫之後,他們被允許獲得的部分。

    如果永山縣也能出個官坊,並且能夠熬製的精鹽成色還強於其他地區的話。可以說,數之不盡的銀票,將會流入他們三人的腰包。

    不過相比於兩個大老粗當兵的,李長樂這個當了十五年縣令的文官,想得卻更多一些。

    “兩位,熬製精鹽,雖然利潤豐厚,可若是被上麵有心人惦記上了,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李長樂的擔憂不無道理。

    他和宋江沒有靠山,偷偷摸摸小打小鬧還行。可一旦形成規模,必定會被其他人算計。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誰都懂。

    李長樂這麽說還有一個原因,他在試探穀令君,想看看這個傳說中背景通天之人的反應。

    李大人的話,倒是點醒了穀令君。

    之前光顧著想如何賺錢了,卻忘了樹大招風的道理。

    其他人將他看作是背景深厚的世家子弟,那是別人以為。他自己是個什麽狀況,隻有穀令君自己清楚。

    齊小三的背景肯定不簡單,這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穀令君和他之間的合作關係能到什麽程度,這還有待考量。

    其實這就產生了一個相互矛盾的論證問題。

    如果自己沒有錢,那麽就無法讓烽燧堡壯大,給齊小三交上一份令其滿意的答卷。

    反之,為了壯大,穀令君如此利用職務關係之便,徇私枉法的賺取黑錢,齊小三會不會做他背後的靠山呢?

    說實話,對於這個問題穀令君心裏沒底。

    不過,他打算試一試。

    俗話說,這世界熙熙攘攘,一切皆為利來利往。

    既然,開設鹽坊熬製精鹽利益巨大,那麽齊小三難道不會動心嗎?

    雙方既然是合作,分他一杯羹就是了。反正現在也急需要資金去壯大烽燧堡。

    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實在不行,被那些得罪不起的盯上了,大不了交出去就是了。

    估計那個時候,穀令君的烽燧堡也已經兵強馬壯了。

    想通了這件事,穀令君的表情變得篤定起來。

    “兩位,我們先做起來,之後的事情,容我知會一聲,有結果了我們再行定奪也不遲。”

    穀令君的話,如同給宋江和李長樂吃了一顆定心丸,兩人相視一眼,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別看兩人平時在處理軍務和政務上,都是得過且過的庸人。但是這涉及到自己發財的事情,那做起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

    鹽坊的選址,就定在了烽燧堡之中。

    那裏是軍寨,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堡寨,但依舊沒人敢於去那裏生事。

    煉製精鹽需要的器皿工具,穀令君給宋江列了一份清單,宋江當場便命人開始籌備,並貼心的告知穀令君,會另派一百五十名輔兵,增援烽燧堡。

    李長樂這邊更加積極,這小老頭縣衙的庫房中,還存有三十擔粗鹽。這是去年查封的私鹽,一直被他扣在手中,還沒來得及出手。

    這三十擔粗鹽,將會和那些輔兵、器皿一起送往烽燧堡。

    兩個老滑頭還同時下達了著重稽查私鹽的政令。那才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當然,若是想要做大,單是靠著查抄的私鹽,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現在才剛剛開始,穀令君的身後之人還沒有給予回複,他們現在隻能先從小做起。

    至此

    一個挖大褚王國財政牆角的利益小團夥,在永山縣成立了。

    三人分工非常明確。

    穀令君,負責建造廠房,熬製精鹽。

    宋江,作為永山縣駐軍的話事人,負責打擊境內所有私鹽,充實貨物來源。

    李長樂,負責日後成品的銷售渠道。

    鹽坊一旦建成,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銀票將流入三人的口袋裏。

    暢想著美好的未來,這天三個人都喝多了。穀令君也被迫在永山衛大營留宿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穀令君返回烽燧堡時,與他一同上路的已經不止是來時的那十幾個人了。

    一百五十名輔兵,五輛運送製鹽設備的大車,以及兩個裝滿了粗鹽的板車。

    宋江和李長樂將穀令君送出三裏之後,才打道回府。

    以後,三人就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對於李長樂和宋江來說,絕對是賺大發了!

    和穀令君合作,不僅財源滾滾,還抱上了大腿。且不提他到底是哪個世家的貴公子,就算是搭上威遠伯這條線,就已經讓二人受益匪淺。

    浩浩蕩蕩的馬隊行駛在永山縣通往烽燧堡的官道上。

    穀令君騎著高頭大馬一騎當先,身邊跟著的是莊老六。

    莊老六得意洋洋的看著身後的輔兵和隨軍的物資,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這陣勢,自從他入烽燧堡當兵之後,還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大人,中間那幾輛馬車上裝的是甚?”

    自從昨天穀都頭被宋江拉去吃酒之後,他就一直沒見到穀令君。

    結果,第二天人家一出現,就帶回去這麽多的人員和物資,著實讓這個憨憨震驚了一把。

    “那是熬製精鹽的工具。”

    穀令君心裏正在計劃著該如何規劃廠房廠址,隨口回了一句。

    “俺滴娘賴!這是要建個作坊嗎?”

    那麽多的製鹽器具,這一天得造多少精鹽啊!

    憑借莊老六的腦子,他可算不清,一個鹽坊一天的產量以及貨品價值。

    但,至少一件事情他很清楚。

    以後烽燧堡,有錢了!

    “老六,你先走一步,提前回去通知吳秀才他們準備接收輔兵,騰出一間房子存放那些粗鹽,記住一定要在地上架上石塊和木板。”

    “好賴,頭兒!”

    莊老六答應一聲,立即縱馬離隊,向著烽燧堡快速奔去。

    如今的莊老六,已經徹底淪為穀令君的小跟班,穀令君讓他往東他絕不往西。

    有了一百五十名輔兵的充實,烽燧堡名義上一營的兵馬,也算暫時接近滿編了。

    輔兵,作為輔助軍士戰鬥的兵種,也是具有一定戰鬥力的。

    不過通常輔兵的基本作用,就是負責後勤工作的。

    比如戰時的物資搬運,攻城時協助攻城軍士推動攻城雲梯,舉著大盾阻擋對方弓箭之類的。

    不過輔兵畢竟經曆過一些軍事化的訓練,比民夫營的民夫們強多了。

    隻要日後稍加訓練,又是一批悍勇士卒。

    現如今,東南邊陲戰事吃緊,各地的兵員都非常緊缺。

    宋江一次性能夠調撥給穀令君一百五十名輔兵,已經是大手筆了。

    有了輔兵的充實,烽燧堡的強軍之路,就可以分成兩條線來做。

    最重要的一條線,自然是加緊鹽坊的建設。

    另外一條,打秋風當然也是不能落下的。

    穀令君要負責監督鹽坊的進度,打秋風的差事,就落在了許虎許豹兩兄弟身上。

    當然,打秋風的小隊中自然也少不得莊老六這個參軍。

    上次的收獲,換算成銀票,是九百八十兩。

    穀令君大手一揮,直接購置了全套的突襲尖哨的武器裝備,共計十套。

    可以說,如今烽燧堡絕對是永山縣戰力最強的堡寨,沒有之一。

    派出打秋風隊伍的同時,堡寨裏麵鹽坊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實施中。

    全烽燧堡上下,除了日常值守的軍士之外,其他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加入了工程建設之中。

    這麽多壯勞力,一個小小的鹽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三天,隻用了三天的時間。

    在烽燧堡旁邊的空地上,一座土木結構的工棚,外加幾座磚石結構的房子拔地而起。

    待到莊老六他們打秋風的隊伍回來之後,烽燧堡這裏,第一批十五擔精鹽已經熬製完畢。

    這次打秋風的隊伍,收獲雖說沒有上一次豐厚,但貴在沒有人員陣亡。

    雖然幾個軍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好在都不是致命傷,也不會落下殘疾。

    這次收獲少,其實也情有可原。

    十二個突襲尖哨,外加五個騎兵的隊伍,那些鐵勒部的狩獵隊,看到之後第一選擇就是掉頭就跑。

    能夠有所收獲,還是大家充分學習了穀令君上次的戰術,誘敵深入才有所斬獲。

    其實也不怪這些士卒們。

    大家第一次鳥槍換炮,難免有些膨脹。總想著要和對方的騎兵正麵鋼一鋼,看看到底誰更厲害。

    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並不值得提倡。

    萬一太過張揚,引來鐵勒部大隊騎兵前來報複,那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另外,鹽坊這邊之所以產量上不去,其實原因在於缺少技術工人。

    目前懂技術的隻有穀令君自己,想要培訓出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產量暫時隻能保持在這個程度。

    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穀令君在回到烽燧堡的第二天,就通過許虎給齊小三送去了一封信。

    信中提出要與宋江和李長樂開設鹽坊的事情。直到打秋風的隊伍回來,穀令君才接到齊隊正的回信。

    小穀賢弟,見字如麵。

    賢弟前往烽燧堡任職,已一月有餘。

    賢弟之功績,兄在送往威遠伯的軍報中已經得知。

    賢弟的誠意,為兄已經看到。

    至於鹽坊一事,賢弟不必思慮太多,放手去做便是,為兄自會給賢弟鋪路搭橋。

    賢弟信中提到的利益分成一事,為兄以為上佳,依從賢弟的意思即可。

    齊小三

    關於利益分成一事,穀令君去信中詳細提到過。

    萬安郡裏麵的頭麵人物,都要給。都指揮使威遠伯顧春江要給,萬安郡太守向宗方也要給。

    至於齊小三,那更是要給兩成的。

    正所謂,有錢大家一起賺,方可財運長久遠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