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摘桃,有後
字數:9727 加入書籤
再過幾日,朝中關於開海的事情,終於定下來了,禮孝郡王楊佋,奉旨南下組建海關總督衙門,負責一應寧波市舶司開海事宜,湖州禦馬太監李進忠,&nbp;&nbp;轉遷市舶司提舉。
新娘結婚了,新郎不是我。
這句話用來形容此時的賈瑛再合適不過,辛辛苦苦推進的開海事宜,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盡管已經有所準備,可結果出來後,賈瑛難免還是有些失落的。
“怎麽,心有不甘?”
馮府,仕途二人有日子沒想現在這般深談了。
賈瑛看向馮恒石,&nbp;&nbp;苦笑一聲說道:“老師,&nbp;&nbp;若說內心毫無波瀾,那是假的,畢竟學生為了此事,付出的著實不少。”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僅開海的事,他被排擠在外,恐怕就連江南水師大營的那兩萬水軍和大小近百艘戰船,都被人盯上了。
“你應該知道,這並不奇怪,文武殊途,要懂得取舍。”
賈瑛聽明白了,又似乎沒明白。
“當年,即便是葉百川,也隻是以督撫之威,&nbp;&nbp;節製兩廣兵馬,而非真正的掌兵。”馮恒石補充道。
賈瑛聞言,沉默了起來。
他明白馮恒石話語中的含義了,文官掌兵,&nbp;&nbp;在某些人眼中,他已經犯了大忌諱。
直到如今,他不過入仕三年而已,但立下的功勳,可能是別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如果他隻是普通的武將或是勳貴,也就罷了,可偏偏他還是科舉正途出身,而且年輕到不像話。
與王子騰不同,他年不過二十。
那些人,自然就開始對他不放心了。
“過不了多久,你水師總督的差事怕是也會被收回,不過朝廷應該會給出相應的補償,但你恐怕會被雪藏很久。”
“如此也好,用舍行藏,此番失利,未嚐不是對你心性的一次打磨,過剛易折,&nbp;&nbp;人要學會讓自己變得平庸,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你有威脅。”
馮恒石還是擔心賈瑛會想不通。
“老師放心,學生曉得了,既然有人不希望我繼續掌著兵權,那索性就給他們拿去得了,學生也樂得清閑。”賈瑛坦然一笑道。
“想明白了?”馮恒石欣慰笑道。
賈瑛點點頭。
“那就再與你說一件事,你此番從江南抽身,也不見得是壞事,奉旨南下主持大局的是哪位,你應該知道吧。”
“禮孝郡王,老師的意思是指儲位?”賈瑛心中一動。
馮恒石點點頭道:“不錯。”
“立儲之事,早有提及,隻因陛下無心,才拖到了現在。前幾日,陛下分別召我們幾名大臣入宮,問起了‘誰更合適’的問題。”
“老師怎麽說?”賈瑛問道。
馮恒石搖了搖頭道:“做臣子的什麽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的心裏是如何想的。”
賈瑛心道也是,為官數十年,怎會輕易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更何況是涉及大位之爭。
“陛下有心北征,在朝中已經不算是秘密了。不過想要與匈奴開戰,首要的便是糧草和軍餉,東萊公的新政雖有成效,國庫也算日漸充盈,可依舊經不起一次舉國大戰的。”
“也正是如此,你的開海之計,才能順利推行。前次遼東的事情,你運來的糧草,為葉百川解決了不小的難題,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裏的。”
“禮孝郡王此次南下,就是為了給北征大軍,籌措準備糧餉,這也算是一道考驗吧。”馮恒石說道。
“禮孝郡王也有心大位,那昭和親王呢?”賈瑛好奇道。
楊儀最先高調入主戶部協理政事,在他和許多官員眼中,那東宮之位,似乎已經有了歸宿,隻等一封敕旨而已。如今楊佋忽然參與進來,又接受了皇帝給的考驗,不行昭王府那邊,會這樣幹等著。
“楊佋依舊主理戶部,負責將來征北大軍的後勤保障,兩人一內一外,就看誰表現的更好了。”馮恒石看的更清楚一些。
“可陛下不會不知道,與楊儀相比,即便楊佋此次將差事辦得妥當,他似乎沒多少勝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
楊儀封王之後,便直接入主了戶部,期間可收攏了不少心腹投效的,楊佋已經失了先機。更何況,楊儀是皇後的嫡出。
若從嫡長子繼承製的角度來說,這個儲位似乎也沒什麽好爭的,皇後如今可還在世呢。
“陛下的心思如何,誰也猜不透,正因如此,我才說你此次被換下來算是好事。”
賈瑛點了點頭,如果自己繼續留在江南,免不了與楊佋打交道,兩人會不會合契先不說,在外人眼中,免不了給賈瑛打上一個禮郡王一係的標記。
“陛下準備何時北征,選用何人為將?”
馮恒石搖了搖頭道:“具體人選和時日,尚未定下,據東萊公透露,似乎在等待什麽時機,不過此事一想由葉百川負責,他也不甚了解。”
“至於人選嘛,陛下此次恐怕不會讓一家獨大。”
賈瑛回顧著近來朝廷的變動,細細思索,也覺有理。
將來戰事一起,九邊肯定是都要有動作的,西邊就不用說了,玉滋前次遣使,為的就是此事。還有遼東,新的鎮守人選已經落入了忠順王一係,這麽看來,應是東西兩路同時發力了。
至於所謂的時機,賈瑛多少有些猜測,隻是結果沒出來之前,他也不敢說一定。
“對了老師,學生與姑老爺商議過了,打算明年完婚,隻是學生這邊又沒什麽直係長輩,想討老師幫忙選一個吉日。”
馮恒石聞言,目光一亮。
“哦?也對,你也年紀不小了,是該成個家了,不然總讓人覺得太年輕了。嗯,此事我記下了,選好了日子,派人給你送過去。”
師徒二人又相聊一陣,賈瑛方才告辭離去,卻沒有直接回府,而是轉向了另一處而去。
“你要去山西?”
“不錯,陛下命我節製雁門三關將士,整備兵馬,賈瑛,這回可該輪到你羨慕爺了。”楊佑喜滋滋的說道。
往日他隻能看著賈瑛在外有仗打,心裏羨慕,奈何宮裏就是不同意他離京,這回算是稱了他的心意。
看著洋洋得意的楊佑,賈瑛忍不住樂了,這家夥,都是當爹的人了,那麽大塊頭,還像個孩子心性。
“坤序有你這麽個不靠譜的爹,還真是如今蘇姑娘為你誕下子嗣,總該有個名分了吧。”
提起此事,楊佑滿心愧疚道:“當真是難為她了,跟了我這麽久,眼下才能給她個名分,坤序入了宗譜,我已經請了陛下,封幼微為側妃。”
“側妃?”
楊佑點點頭道:“太妃老祖宗親自為我指了一門親事,倒不是什麽高門大戶,也算是官宦家的小姐,往年他祖上曾伺候過先帝爺。”
賈瑛點了點頭,不管怎麽說,楊佑和蘇幼微二人總算是修成正果了,也不知楊佑將來的正室會是什麽性子,遇上像鳳姐那樣的,怕是內宅又不得安寧。
想這些做什麽,賈瑛搖了搖頭道:“還是要恭喜你的,我差人給坤序送來的禮物,可還滿意。”
楊佑撇了撇嘴道:“你好歹一個做長輩的,送你侄子誕禮,就幾塊兒木頭?”
“別不知足,那可是上等的沉香木,沒有蚊蟲之擾,而且是由我親手打造的,這世上,除了我家的大姐兒,還沒有第二個能享受得到這等待遇的。”賈瑛翻了翻白眼道。
“你的事情,我也聽說了。”楊佑忽然拍了拍賈瑛的肩膀道:“他們這事做的也忒不地道,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可惜,我說不上話,你也看開些。左右在京裏待得不開心了,就到雁門來,咱哥兒倆到塞外打獵去。”
“你那隻眼睛看到我不開心了?爺反倒落得自在。”賈瑛笑著說道:“對了,明歲我就要成婚了,你到時候可記得回京。”
“日子訂好了?”楊佑喜問道。
“還沒,等訂下了吉日,再派人通知你。”
“放心,你的婚禮,爺說什麽都要回來的。”
“找我來什麽事?”賈瑛問道。
“有人想見你,知你我二人相熟,便找到了我這裏來,我又不好推脫,隻能將你找來了。”
“誰?”
“楊佋。”
賈瑛沉吟半響,才問道:“人在哪兒?”
“人就在我府裏,不過也不急著見,你先想好了,若是不願,我自會幫你擋回去。”
楊佋此時找他,應是為了江南水師而來,他要主持開海,手下就不能沒有助力,缺了水師的幫助,寧波港的船隻,是出不了海的。
對此,賈瑛也早有預料,麻煩遲早會上門。
眼下,看楊佑的意思,似乎是與楊佋相交不錯。
當當當。
賈瑛手指連連敲著桌案,正考慮要不要見時,外麵忽然來了人報道:“王爺,賈府來人了,請賈大人回府,像是有什麽要緊事。”
“來的是誰?”
“春老八。”
老八,那就是自己府裏的事了,賈瑛當即也不再考慮別的,起身道:“今日怕是見不成了,老八來找我,必是我府裏出了事,改日再見吧。”
楊佑點了點頭,若非實在推不過去,他也不想賈瑛為難。
“我明日離京,今日便當送別了,明兒你也不用來送。”
賈瑛聞言,最後點了點頭,便向外走去。
楊佑這家夥,也變聰明了。又不是馬上就有戰事,他便是拖上幾日再走,也沒人挑毛病,還不讓自送。
賈瑛忽然對這位禮孝郡王產生了好奇心,當初就是楊儀,也沒把楊佑逼到這個地步。
他也確實還沒有想好該怎麽應對楊佋,今日見麵,倉促了些。
匆匆回道府裏,才發現黛玉和寶釵三春都在,就連齊思賢和徐文瑜也來了。
“發生什麽事了?”
“你總算回來了,之前派人到馮大人府上找你,說是你一早便離開了,又不見回府,還是老八從兵馬司得到的消息,說你去了肅忠王府。事情倒也要緊,卻是件喜事。”齊思賢上前說道。
喜事,賈瑛好奇的看向她。
齊思賢卻不說話了,而是看向了黛玉,示意她來說,主次還是要分得清的,尤其是她近來聽說,賈瑛和黛玉馬上就要完婚了。
賈瑛又將目光轉向黛玉。
黛玉此時怔怔出神,不知想些什麽,見賈瑛看來,方才說道:
“今日我們將齊姐姐她們都請到園中來敘話,報春胡敢身子不適,不過吃了幾杯救,就犯了嘔吐,忙請了大夫來診,你猜如何?”
說來,她聽到診斷結果那一刻,也說不出來心裏是什麽感受,總覺的怪怪的,還有些猝不及防。
“報春有了?”
賈瑛聽到報春吃酒犯嘔之時,心中便有了猜測。
黛玉點了點頭。
她與賈瑛將要成婚了,本來心裏就有些忐忑,這會子,報春忽然懷上了,算算時日,來年等他們成婚之後,她豈不是就要做大母了?
新娘子還沒學會做,就要做母親了,黛玉一時間竟轉不過來。
再看賈瑛,此刻他也愣在了當場,黛玉心中方才漸安些,原來還有人與她一樣聞訊發愣。
賈瑛此刻心中卻是五味雜陳,既是高興,也有緊張。
這就要當父親了?
報春懷孕,對於他來說,意義非凡,自打父母離世後,賈瑛總有種漂泊不定的感覺,府裏的人再是親切,也總覺格格不入,難以徹底的融入進來。
說到底,還是因為兩世記憶的關係,讓他的歸屬感總隔著那麽一層。
如今,他算是真正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足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盡管,現在說結果,還早了些,不過也就十月的時間,說起來,不過眨眼之間罷了。
這時,李紈從禮物走了出來,看著愣著的賈瑛,還有差不多神色的黛玉,心下不由覺得好笑,兩人都是年紀輕輕,這會子反應不過來,倒也正常。
“還愣著做什麽,進去看看才是。”
賈瑛回過神來。
“哦,對,報春在哪兒?”
“噗嗤。”
眾人看著賈瑛的模樣,不由的笑了,在她們印象中,賈瑛從來都是寵辱不驚,給人一種沉穩踏實的感覺,有著比同輩人更成熟穩重的心智,讓人覺了安心,哪見過他也有這般模樣的一天。
眾人方才擁簇著賈瑛往裏屋走去,綠絨此刻正陪在報春身邊說話,腮幫鼓鼓,眼中既有開心,也有不解,明明每次她也沒落下,怎麽還時讓報春領了先。
“二爺。”綠絨起身道。
“二爺”
“躺著,躺著,別動。”賈瑛看向報春連連說道。
猶記得當初,楊佑同他說自己有子嗣的時候,手舞足蹈的像隻猴子,這會兒估計自己也不必對方好到哪裏去。
“二爺,大夫都看過了,我已經沒事了。”被眾人守著,報春對此還不大適應,從來都是她伺候賈瑛的,與姑娘們再是要好,也有主子丫鬟之別,何曾遇過今日這般。
“才剛剛診出喜脈,你也不必太過緊張,這會子便如往常一樣行動,也不影響什麽的。何況也不能總躺著,該走動也是要走動的。”
李紈在一旁開口,眾人中間,也隻有她一個過來的。
“隻是報春丫頭畢竟不比往日,今後萬不得再肆意使喚她,你房裏也該配幾個丫鬟婆子照料才是。”
沒了報春,倒還有綠絨,隻是往日隻伺候賈瑛一個,這會子有添了一個要照顧的,綠絨怕也忙不過來,何況綠絨的性子灑脫,李紈也擔心丫頭有不周的地方,都是年紀輕輕沒經曆過生產的,許多事哪能應付的來。
“有理,有理,那就去找幾個年長些媽子來,太年輕的,怕不大得用。”賈瑛從善如流。
“已經派人稟了老太太,老太太說她幫著挑選幾個送過來,讓我們知會你一聲。”黛玉在旁說道。
“人都在呢。”尤氏和鳳姐問詢結伴而來。
“聽說報春丫頭有了喜,老太太要支應著送幾個伺候的過來,我從府裏挑了兩個得用的,也都是生養過的,瑛二兄弟,這回你可不能再把人送了回去。”
賈瑛剛入府時,尤氏便給他配了丫鬟伺候,卻被賈瑛拒絕了,這會兒方才有此一說。
“多謝大嫂嫂體貼。”賈瑛心中感激,卻不知該如何表達才好,隻能道謝一句。
“你一個爺兒們自然考慮不到這些,終比不得我們娘兒們仔細,大嫂嫂剛聽了消息,便在府裏踅摸合適的人選。”
鳳姐看上去,有些不大自然,報春的懷孕,讓她不免想到了賈璉養在外麵的那個,還因此鬧得夫妻失和。
雖心裏也未賈瑛報春高興,隻是笑容未免苦澀了些。
賈瑛在此向二人道謝,他府裏年長的不多,隻有一個老嬤嬤,且年歲也大了,如今隻能靠著府裏周全,也虧得還有一家子幫襯。
眾人熱鬧了半日,方才散去,黛玉齊思賢徐文瑜則留了下來,她們彼此與賈瑛的關係,也再不是秘密,隻不過心照不宣而已。
晚些時候,賈璉賈芸賈薔賈蓉幾人也都挨個登門來,賈瑛這一脈人單,偌大的伯府,門第不比兩府差到哪兒去,不論懷的是男是女,對於靖寧伯府來說,都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