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鬧江因由

字數:6785   加入書籤

A+A-




    “讓先生受驚了。”

    “三郎來得及時,思得好計策!”

    江波平複,三郎許淩煙收劍入袖,進船房做禮數。

    劉彥還施一禮,誇讚起錢塘三太子用計,說:“三郎遣金蓮之計,可謂正中三妖要害,&nbp;&nbp;不然他們不可能如此快出現。”

    許三郎謙道:“皆是先生推斷準確,我計才能施行。”

    說著,他看地板上掉落一片臂長魚鰭,問道:“方才有所打鬥?”

    劉彥邀他落座,說起自己‘祭飛刀斬白衣魚精一臂’,亮出手中一葉飛刀與三郎過目,周圍各都矚目觀瞧。

    許三郎稱讚:“此飛刀乃浩然正氣所養,&nbp;&nbp;可見先生孟學道義。”

    後又質問金蓮:“為何不保先生周全?”

    金蓮低頭不敢辯駁。

    劉彥引飛刀歸腕結環,替她說話:“當時妖物衝她而來,&nbp;&nbp;而非衝我。她怕出手引怒魚精,所以舍身任由捉拿。”

    “我正好有此防身寶物,便出手阻攔,斷其手臂魚鰭。”

    金蓮露出淺笑,心中暗說:“奉義真是知人。”

    許三郎轉顧她一眼,便不過多責怪,與劉彥等人談‘抓獲妖物後如何發落’,等兵將伏妖上船。

    門口,船家兩兄弟被魚血澆了一頭,剛緩過神來。

    又見金甲將軍、銀甲將士押著兩條鯉魚上船。

    一條魚頭被劈開已死,另一條眼珠能轉,身上被施加金色枷鎖,如重犯般丟在船板。

    劉彥六人隨三郎步出船房。

    李主簿領金甲將軍交功道:“二妖皆已擒拿。一妖欲脫殼逃走,被左將軍一刀劈殺,還剩這妖活著。”

    許三郎微點頭,&nbp;&nbp;目視趴地的鯉魚精問:“你是三鯉中的哪個?”

    那魚精慌得磕頭,回話道:“小人是李淮,&nbp;&nbp;被劈殺的是大哥李潮,&nbp;&nbp;砍成塊的是三弟李涥。”

    “求三郎饒我性命,小人願永世為奴,鞍前馬後。絕無二心。”

    三郎轉睛問:“你等三兄弟,兩年前被我父王逐出錢塘江,為何還敢回來?鬧江生事?”

    鯉魚精李淮垂頭不敢說。

    他怕說出實情,性命無存。

    三郎冷笑道:“你不說我也知曉。你等此番回來,是行‘鬧江計’、‘托夢計’、‘漁翁計’,‘借刀殺人計’!”

    “是不是?”

    李淮瞪著魚眼,惶恐疑問:“三太子何以知曉?何人告知太子?”

    眾人默不作聲,隻在心中欽佩一人。

    許三郎說:“你應該自知死罪一條。但死法卻有不同,你想不受苦刑,就如實招來。否則……”

    “小人願招!”

    李淮看兩個兄弟下場,便知自己難逃死罪,索性換一場明白好死!

    他道:“我兄弟三人自被逐出錢塘,去了洞庭躲避。兩月前,我等結交一位真學先生。”

    “此先生聽我三兄弟之事,問我等想不想報仇雪恨。”

    “他說,&nbp;&nbp;錢塘君和錢塘縣之間不和,&nbp;&nbp;存在人神互怨。”

    “此芥蒂,&nbp;&nbp;可使我等一雪前恥……”

    “他傳我等三條計策。”

    “第一計為‘試探計’,讓我等鬧江試探,看錢塘君和錢塘縣芥蒂可還在。”

    “若是互怨很深,君家定不會管我等鬧江。”

    “而錢塘縣又對我等束手無策,心生焦慮,產生猜忌,會猜想是錢塘君幕後主事。”

    “第二計為‘托夢計’,試探計成了,才能接用此計。”

    “此計,就是托夢告訴百姓‘錢塘君主使我等鬧江’,乃為應和錢塘縣心中猜忌。”

    “等此事在錢塘傳開,再行第三計。”

    “此計乃‘借刀殺人計’。”

    “尋個時機,托夢告知錢塘縣,述說我等身不由己,使錢塘官家深信第二計。”

    “再變化道士,指點官家寫狀子,上表天庭,狀告君家罪狀。”

    “上天查罪,雖無罪狀所述,卻有另外二罪。”

    “罪一,放任妖物為害治下江水,乃瀆職罪。”

    “罪二,以私廢公,危人自安。失神人公心。”

    “他說,此二罪可貶去錢塘君官職,使君家也遭我等之罪。”

    “好毒的連環計。”

    聽完他等計謀,三郎恨而驚怕,此與劉奉義推斷分毫不差。

    他知,若非奉義插手此事,他家和錢塘縣都會中計!

    “那先生可留姓名?”

    “他隻說姓方,未曾留名。”

    說到此,鯉魚精李淮拜道:“小人想死前換個明白,不知是何人識破方先生計策?”

    許三郎水洗神靈,消去嗔怒說:“你三人回來後,可曾能聽聞‘奉義君子’大名?”

    “識破你等奸計者正是奉義!”

    “今日捉拿你等計謀,亦是先生所出。”

    “這就叫一山還有一山高,你等自認為妙計無漏,實則與人為棋子,反害自家性命。”

    “你現在可明白?”

    李淮低頭稱:“小人明白,願領死罪。”

    三郎袖中取劍,二指寬,六尺長,隨手一劍劈斬,這鯉魚精便頭分兩半!

    腦中魚靈珠亦被劍光分斬,散化精氣,如煙散去。

    他收劍還袖,對奉義施禮:“先生恩情,我家定然不忘。”

    “三妖屍首就交由貴縣處置,還請公告百姓……”

    說著,三郎許淩煙腳起香火,帶領船上侍婢、靈官、將士、扈從飛下渡船,落入錢塘江水中。

    江上精兵跟著沉入水。

    劉彥攜眾人禮送,顧看葉家渡船一老一少。

    見他們一個喜一個憂。

    喜的是善心老翁,憂的是妖心少年。

    少年垂頭思量:“大王已遭神人殺死,我若不走難逃王法……”

    想著,縱身跳入江水。

    他卻忘了,以前身上有三妖法力可以避水,如今三條鯉魚精被斬殺,身上妖法已破。

    一入江水,少年就感寒冷刺骨,手腳凍僵,張口急呼‘大伯救我’,卻沒掙紮幾下就溺於江中,死屍隨浪流去。

    老翁望之歎氣:“此子沾染魚精之妖性,卻不記得自己是人了!”

    說話時,躲在船下的船家葉翁領兒郎衝將出來,將他撲倒後粗繩綁縛起來。

    伊家船上,劉彥觀此幕,對官家道:“稍後回岸,可叫來那老翁一問。我見此翁性善,不是為虎作倀之輩。”

    張知縣點頭,左右看魚精屍首問:“這些妖物屍首,如何處置?”

    劉彥道:“先拉到集市告知百姓,再支起鍋灶,添水加生薑、蔥段,大火熬煮,做成魚肉鮮湯,分與百姓食用。”

    此言出眾人皆笑。

    伊家兄弟邁步上前施禮:“小人不知先生是臨安劉奉義,貪受銀兩……”

    楊萬山打斷說:“你等送人渡江開的是買賣,如何是貪受?今日誅滅魚妖,你們也算有功。”

    “五兩銀子你們領受就是。”

    張知縣附和其言,讓船家快速調船回岸。

    兩兄弟領喏下船艙。

    沒一會兒,兩艘渡船先後到岸。

    葉家船翁帶領兒郎,押解老翁去伊家船上見官。

    劉彥請人與他鬆綁,問老翁‘如何淪為妖物奴仆’。

    老翁解綁後跪地便拜,抹淚說起‘兩年前過錢塘渡江,遭三妖激浪掀船……’

    “與我同船的十幾人都被魚精吃了,因我擅踢蹴鞠,投一妖喜好,才保住性命。留我身邊為奴。”

    “三妖說,他們得罪了錢塘江龍君,帶著我等仆從去洞庭湖避難。”

    “此番回錢塘,乃為報複錢塘君,他們得高士指點三條計策……”

    “具體是何計策,我卻不知。”

    聽他講完,眾人皆知不是謊話。

    萬山問:“老翁尊姓,哪裏人士?可有家人在世?”

    老翁答說:“小可汪弘濟,瀘州人,家人皆在瀘州,官家若是有疑,我可修書一封,叫家人來錢塘。”

    錢押司又問:“那少年因何投江?”

    汪老翁歎道:“此子失了人心,懼怕王法,所以投江。”

    眾人相覷。

    劉彥說:“汪翁此言無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少年心性不全,近何人似何人,與魚精處久了,便自以為投江乃生路。”

    “卻忘了自己少一對魚鰓。”

    說著,他笑看瀘州翁汪弘濟,替他向官家討人情,道:“不如給些銀兩,讓老翁還家,也算錢塘縣一筆善功。

    張知縣點頭答應,汪弘濟感激不盡,連作揖道謝,記下‘臨安劉世才’之名。

    諸事都問清楚,官家吩咐戚少先、錢押司快馬回衙,召集公人前來搬運魚精屍首。

    二裏外,徐家村人問訊而來。

    見鬧江三大王屍首後,個個似參與謀反作亂,慌得跪地求官家饒恕。

    張知縣麵紅耳赤,不敢看劉奉義。

    心思‘若非自己之過錯,百姓豈會遭妖物愚弄,不祭神明而祭妖?’

    劉彥笑與百姓們解惑,指出他們受妖物蒙騙,還錢塘江一個清白。

    有老叟問:“君子何人?”

    萬山指道:“此乃劉奉義!”

    ……